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x 关闭 永久关闭

应中央军委要求,2022年9月起,《药学实践杂志》将更名为《药学实践与服务》,双月刊,正文96页;2023年1月起,拟出版月刊,正文64页,数据库收录情况与原《药学实践杂志》相同。欢迎作者踊跃投稿!

优先发表More>
优先发表栏目展示本刊经同行评议确定正式录用的文章,这些文章目前处在编校过程,尚未确定卷期及页码,但可以根据DOI进行引用。
显示方式:
水飞蓟素磷脂复合物微孔渗透泵控释片比格犬体内药动学及体内外相关性研究
曾棋平, 杨丽娜, 刘建清, 宋洪涛
当前状态: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206052
摘要(11) HTML(7) PDF (1181KB)(1)
摘要:
  目的  评价水飞蓟素磷脂复合物微孔渗透泵(SM-PC MPOP)控释片的体外释药特性、比格犬体内药动学及其体内外相关性。  方法  释放介质为pH7.5的磷酸盐缓冲液(添加0.5%十二烷基硫酸钠),以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SM-PC MPOP的体外释放特征。用6只比格犬进行双周期交叉对照实验,按照30 mg/kg的剂量给药。HPLC法测定比格犬血浆内水飞蓟素的主要成分水飞蓟宾的质量浓度,应用药动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结果  SM-PC MPOP在12 h累积释放度超过85%。药动学研究情况表明,受试制剂(SM-PC MPOP)和参比制剂(市售水飞蓟素胶囊)在比格犬体内的主要药动学参数:Tmax分别为(3.2±0.4)、(0.9±0.1)h,Cmax分别为(0.298 6±0.068 9)、(0.629 9±0.076 5) μg/ml,AUC0→24分别为(2.996 8±0.583 3)、(2.268 9±0.432 8) h·μg /ml,SM-PC-MPOP对市售水飞蓟素胶囊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62.21±30.82)%。  结论  自制的SM-PC MPOP实现了缓慢释药且增加生物利用度的目标,其体内吸收与体外释药具备相对较好的关联性(r=0.839 0)。
盐酸二甲双胍片治疗对多囊卵巢综合征临床疗效、优势卵泡个数的影响
李慧, 唐淮云, 关慧娟, 张帅
当前状态: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208080
摘要(1) HTML(1) PDF (855KB)(0)
摘要:
  目的  探究盐酸二甲双胍片治疗对多囊卵巢综合征临床疗效、优势卵泡个数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3月在我院诊治且确诊为多囊卵巢综合征的150例患者作为研究主体,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5例,对照组采用来曲唑+尿促性素治疗,观察组采用来曲唑+尿促性素+盐酸二甲双胍片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子宫内膜厚度、优质卵泡个数、性激素水平、血脂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  ①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0.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67%(P<0.05)。②用药后观察组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低于对照组,优质卵泡个数多于对照组(P<0.05)。③用药后观察组患者的黄体生长激素(LH)、促卵泡激素(FSH)和睾酮(T)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④用药后观察组患者的总胆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低于对照组(P<0.05)。⑤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00%(P<0.05)。  结论  来曲唑+尿促性素+盐酸二甲双胍片治疗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性激素和血脂水平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能够缓解患者的症状,改善其子宫状况,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究青蒿素对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潜在治疗机制
余伟莉, 韦伊芳, 叶姿劭, 刘爱芬, 王成牛, 张磊
当前状态: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209051
摘要(295) HTML(155) PDF (3568KB)(16)
摘要:
  目的  应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索青蒿素对多囊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的潜在作用机制。  方法  通过Pubchem、Swiss Target Prediction、PharmMapper数据库预测青蒿素作用靶点,利用GeneCard、DisGeNET数据库获取与PCOS有关靶点;应用韦恩图分析青蒿素与PCOS的交集靶点;利用String软件对交集靶点进行PPI蛋白网络互作分析,并利用Cytoscape软件进行核心靶点筛选;应用DAVID数据库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功能、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富集分析,并借助在线软件对分析结果进行可视化;通过Chemdraw、PyMol、Auto Dock Tools软件及RCSB PDB数据库对青蒿素及核心靶蛋白进行分子对接。  结果  得到青蒿素靶点229个,PCOS靶点1292个,韦恩图分析交集靶点90个,潜在核心靶点5个,分别为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serine/threonine-protein kinase,AKT1)、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 1,ESR1)、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 9,MMP9)、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激活受体(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gamma,PPARγ)、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 2,MMP2),主要涉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oinositide 3-kinase,PI3K)-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Ras、内分泌抵抗等信号通路。分子对接结果显示青蒿素与对应核心靶蛋白之间存在分子结合位点。  结论  初步预测分析青蒿素可能通过多靶点、多机制对PCOS发挥治疗作用。
8-羟基喹啉衍生物作为潜在的艰难梭菌抗生素的设计、合成和活性评价
叶腾飞, 程涛, 宋平, 计伟莉, 卞晓岚
当前状态: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303021
摘要(97) HTML(36) PDF (1321KB)(6)
摘要:
  目的  艰难梭菌感染(CDI)目前治疗措施主要包括抗生素疗法、粪菌移植疗法等,其治疗后存在较高的复发率,需寻求一种更有效的替代疗法。  方法  本研究基于组内有前景的溴氧喹啉,设计、合成了一系列8-羟基喹啉衍生物。  结果  针对艰难梭菌的活性测试表明,多数分子对艰难梭菌具有良好的抑菌作用,其中化合物 89f 显示出较强的杀伤艰难梭菌活性。  结论  本研究发现了新型具有抗艰难梭菌的8-羟基喹啉衍生物,可作为良好的先导化合物进一步研发。
某二级医院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吸入治疗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段虎, 周艳卿, 钱瑜琳, 赵亮
当前状态: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204094
摘要(7) HTML(4) PDF (840KB)(0)
摘要:
  目的  研究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吸入治疗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针对性开展患者教育与管理。   方法  选取2021年6月~12月我院呼吸内科门诊COPD患者,分别使用Morisky药物依从性量表和吸入十步法评估依从性和吸入技术,统计数据并分析依从性影响因素。   结果  共纳入门诊患者58例,其中依从性中等及以上的患者共25例(43.1%)。单因素分析显示病程≥5年、CAT≥10分、使用2个吸入装置和吸入技术评分≥8分的患者依从性更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应积极开展患者教育与管理,重点关注病程<5年、CAT<10分的患者;应充分考虑患者使用吸入装置的能力及个人偏好选择装置,加强装置使用培训并定期随访评估。
基于数据挖掘的中医药治疗TACE术后栓塞综合征用药规律研究
钟志鹏, 郭冰洁, 肖楚兰, 殷子斐, 李柏
当前状态: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208101
摘要(7) HTML(5) PDF (1399KB)(0)
摘要:
  目的  探究中医药治疗TACE术后栓塞综合征的用药规律。  方法  以《中国知网数据库》(中国知网)、《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作为数据来源,检索2000年1月至2021年12月与中医药治疗相关的期刊文献,筛选出相关中药复方或中成药制剂,将其所含中药录入Excel2019表数据库中,并采用SPSS Statistics 21.0和SPSS Modeler 18.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  结果  纳入符合标准的方剂86首,共含中药181味,频数共计942次。在纳入的181味中药中,频率≥10%的中药共28种,频数共587次;频数最高的5味中药依次是甘草、茯苓、白术、柴胡和黄芪;功效分类中,以补虚药、清热药和利水渗湿药最为常用;药性药味中,药性前3位依次为温、平、寒,药味前3位依次为甘、苦、辛;归经分类中,归经前3位依次为脾经、肺经和肝经;关联规则分析中得到30条关联规则,因子分析共得到11个公因子,聚类分析得到6个聚类组合,综合得到4个常用药物组合。  结论  治疗TACE术后栓塞综合征的处方用药主要为补虚药、清热药和利水渗湿药,治法以健脾益气、清热利湿解毒为主。
胆管癌代谢组学研究进展
何永平, 焦杨, 刘悦
当前状态: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211025
摘要(348) HTML(113) PDF (886KB)(7)
摘要:
胆管癌(CCA)恶性程度高,由于早期缺乏典型症状且尚无准确的生物标志物,发现时常处于晚期,预后较差。胆管癌的发生发展与代谢密切相关,代谢组学是研究在病理生理或基因修饰等因素影响下,生物体内内源性小分子代谢物变化的学科,具有全局分析、高通量和反映生物体系实时变化的特点,可以为胆管癌生物标志物的筛选、疾病诊疗提供新途径。综述近年来代谢组学在胆管癌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转录因子ZNF24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田硕, 厉建中
当前状态: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204043
摘要(832) HTML(372) PDF (1181KB)(10)
摘要:
转录因子 ZNF24(也称 ZNF191 或 KOX17)是类 Krüppel 锌指转录因子家族成员,N 端有富含亮氨酸(Leu)的 SCAN 结构域(又称 LeR 结构域),C 端有 4 个连续的典型的类 Krüppel样锌指模体。ZNF24参与激酶转录活性调控、血管增生、发育等,尤其在肿瘤发生或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多功能的转录因子。ZNF24通过调控不同靶基因(如VEGF、Wnt8B、Twist1、β-catenin和DGL1等)的转录表达以及竞争性结合蛋白因子(如β-catenin),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侵袭和转移中起着重要复杂的两面性作用(促进和抑制)。因此阐明ZNF24在肿瘤中的作用机理,将为肿瘤的治疗提供线索与思路。本文将对ZNF24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1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三尖瓣修补术患者的抗栓治疗及药学监护
刘玉兰, 刘梅, 鲁毅, 毕慧, 许桂丽
当前状态: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204122
摘要(125) HTML(53) PDF (796KB)(6)
摘要:
  目的  探讨急性心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支架术后合并三尖瓣修补术患者的抗栓治疗方案。  方法  评估患者出血和栓塞风险,查阅相关资料、利用药学专业知识,参与整个治疗过程,为患者制定个体化用药方案。  结果  通过实施药学监护,对患者进行用药教育,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结论  临床药师开展抗栓药物方面的药学监护,可提高患者安全用药水平,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载阿霉素金纳米粒的制备和细胞毒性研究
许子艺, 孙雨菡, 樊莉, 卢光照, 张翮
当前状态: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308043
摘要(101) HTML(140) PDF (1154KB)(61)
摘要:
  目的  构建载阿霉素(DOX)的甲氧基聚乙二醇(mPEG)修饰的金纳米粒AuNPs-mPEG@DOX,以降低DOX的毒副作用。  方法  制备AuNPs-mPEG@DOX,通过粒径、电位和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UV-Vis)进行表征。考察连接巯基的DOX(HS-DOX)投药浓度对AuNPs-mPEG@DOX吸附率和载药量的影响。建立未吸附HS-DOX含量测定的HPLC方法,对专属性、线性、精密度、稳定性和加样回收率进行考察。采用CCK-8法检测AuNPs-mPEG@DOX对MCF-10A和MCF-7细胞的毒性作用。  结果  成功制备了AuNPs-mPEG@DOX,粒径为(46.12±0.49)nm,电位为(18.60±1.51)mV,最大吸收波长为530 nm。建立了可用于检测AuNPs-mPEG@DOX未吸附HS-DOX含量的HPLC方法,测定最佳投药浓度11.18 μg/ml HS-DOX条件下的吸附率为(9.21±2.88)%,载药量为(2.01±0.62)%。细胞毒性实验表明AuNPs-mPEG@DOX可明显降低DOX对正常乳腺细胞的毒副作用;DOX在大于等于4.75 μmol/L时,AuNPs-mPEG@DOX与游离DOX对乳腺肿瘤细胞的细胞毒性作用一致。  结论  AuNPs-mPEG@DOX可有效降低DOX的毒副作用,为后续AuNPs连接药物降低其毒副作用的研究提供参考。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杞贞滋阴合剂治疗性腺功能减退症的作用机制
潘宇炯, 何志高, 陈石秀, 周桂, 周昕, 郁超
当前状态: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208111
摘要(217) HTML(69) PDF (3499KB)(10)
摘要:
  目的  应用网络药理学研究杞贞滋阴合剂治疗性腺功能减退症的作用机制。  方法  检索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 TCMSP) 、中药综合数据库( TCMID)、药物成分靶标数据库(HIT)获取杞贞滋阴合剂的化学成分,从蛋白质-化学相互作用网络数据库(STITCH)中收集候选化合物的相关靶点。利用 GeneCards和DisGeNet数据库对性腺功能减退症的疾病基因进行映射,获得杞贞滋阴合剂治疗性腺功能减退症的潜在靶点。通过蛋白互作平台数据库(STRING)构建作用靶点之间的互作关系(PPI),将其导入 Cytoscap 软件构建 PPI 网络图。最后,通过对靶点基因进行GO、KEGG富集分析和分子对接,分析杞贞滋阴合剂治疗性腺功能减退症的作用机制。  结果  共获得148种疾病与药物交集化合物、96个疾病与药物交集靶点、1085个疾病靶点;其中与疾病相关的成分有槲皮素、山奈酚、木犀草素等;通过GO富集分析共得到生物过程(BP)1792条、细胞组成(CC)31条、分子功能(MF)79条;通过KEGG富集分析得到FOXO通路、前列腺癌症通路、糖尿病并发症中的AGE-RAGE信号通路、HIF-1通路等;通过分子对接显示,LEP与山奈酚的结合力最好,最稳定。  结论  杞贞滋阴合剂的活性成分可能是通过改善胰岛素抵抗和Leydig细胞睾酮合成酶表达来发挥治疗性腺功能减退症的作用。
光调控对药用植物次生代谢成分合成的影响
张伟, 孟祥庆, 苏晓荟, 汪晋伊, 李丽华, 贾敏
当前状态: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305027
摘要(265) HTML(163) PDF (1286KB)(18)
摘要:
药用植物次生代谢成分,因具有特殊的药理活性或功效对人类的健康极为重要,是药品、保健品、化妆品的主要来源。随着人类对于健康和长寿的不断追求,医药市场的需求规模持续增长,提高药用植物次生代谢成分的产量和质量变得特别重要。植物次生代谢成分是植物对环境的一种适应,是在长期进化过程中植物与生物和非生物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药用植物次生代谢成分的产生和积累主要受植物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其中光环境对其合成影响尤为重要,因而,长期以来光调控一直是国内外众多学者研究的热点。本文将综述近年来有关光调控对药用植物次生代谢成分影响的研究进展,主要从光质、光强、光周期的影响分别阐述,以期为高效生产具有重要药理活性的次生代谢成分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中药复方参麻颈复颗粒治疗脑梗死的网络药理学研究
徐熠, 何瑞华, 黄瑾
当前状态: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303013
摘要(297) HTML(123) PDF (5133KB)(9)
摘要:
  目的   应用网络药理学的研究方法探索中药复方参麻颈复颗粒治疗脑梗死的物质基础及其作用机制。  方法  通过TCMSP数据库、ETCM数据库、中医药资料库检索参麻颈复颗粒中潜在活性成分及作用靶点;OMIM数据库检索脑梗死相关靶蛋白基因,采用交集法获得参麻颈复颗粒与脑梗死的共同靶点基因。运用Cytoscape 构建“参麻颈复活性成分-靶点”网络,利用STRING 数据库构建PPI网络,采用DAVID数据库进行GO和KEGG 富集分析。  结果  筛选出参麻颈复颗粒的183个潜在有效成分,在TCMSP数据库中筛选到1785个潜在靶点蛋白,其中与脑梗死有关的作用靶点 30个,这些靶点基因主要参与炎症反应和细胞凋亡过程,涉及TNF信号通路、HIF-1信号通路、NF-κB信号通路等。  结论  参麻颈复颗粒对脑梗死的治疗作用可能与调控炎症反应、改善受损神经功能、保护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关。
基于Keap1/Nrf2/HO-1信号通路研究利舒康胶囊对高原缺氧小鼠学习记忆障碍的改善作用
孟盼盼, 宋慕格, 杨世超, 陈克明, 杨中铎, 马慧萍
当前状态: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303006
摘要(252) HTML(77) PDF (2083KB)(6)
摘要:
  目的  基于Keap1/Nrf2/HO-1信号通路探讨利舒康胶囊对高原缺氧小鼠学习记忆障碍的改善作用。  方法  将 60只Balb/C雄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缺氧模型组、红景天胶囊组:400 mg/kg、利舒康胶囊低、中、高剂量组:400 mg/kg、600 mg/kg、800 mg/kg,每组10只。各组灌胃给药7 d,第4 d给药结束后,正常对照组饲养于当地海拔(1500 m),其余各组置于低压低氧动物实验舱模拟高原海拔7500 m缺氧3 d,期间每天灌胃给药一次,正常对照组和缺氧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末次给药后1 h,采用八臂迷宫检测小鼠在模拟高原缺氧状态下空间记忆能力;HE染色观察小鼠脑组织海马区的形态学变化;Western blot 法检测海马组织中Keap1/Nrf2/HO-1信号通路蛋白含量变化及凋亡相关蛋白含量变化。  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缺氧模型组小鼠空间记忆能力明显损伤(P<0.01);HE染色观察小鼠海马神经元损伤严重;Keap1蛋白含量及凋亡相关蛋白Bax、Caspase-3含量均上升(P<0.01);Nrf2、HO-1及凋亡相关蛋白Bcl-2含量下降(P<0.01)。与缺氧模型组相比,利舒康胶囊高剂量组小鼠在八臂迷宫行为学实验中错误率显著降低(P<0.05,P<0.01);HE染色观察神经元细胞排列整齐,细胞形态较好;Keap1蛋白含量及凋亡相关蛋白Bax、Caspase-3含量均下降(P<0.01);Nrf2、HO-1及凋亡相关蛋白Bcl-2含量上升(P<0.01)。  结论  高原缺氧可以导致小鼠氧化应激损伤、诱导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从而加重了小鼠认知功能的障碍;利舒康胶囊能有效改善缺氧引起的小鼠学习记忆障碍,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Keap1/Nrf2/HO-1信号通路、降低凋亡有关。
醛脱氢酶2与人类疾病的关系及其小分子激动剂研究
孙湘沛, 高兴, 赵凤平, 王文涛, 张天亦, 田巍, 郑灿辉, 陈新
当前状态: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302038
摘要(343) HTML(125) PDF (1987KB)(20)
摘要:
醛脱氢酶2(ALDH2)是人体内重要的抗氧化应激损伤屏障,而较高比例东亚人携带ALDH2失活突变基因。与ALDH2密切相关的疾病有很多,如心血管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和肝脏疾病等。近期研究还发现ALDH2与铁死亡也有联系。正因如此,ALDH2逐渐成为上述相关疾病治疗的潜在靶点,研究者报道了其多个类型的小分子激动剂,展现出一定的应用前景。本文重点介绍ALDH2的结构、功能、与人类疾病的关系以及其激动剂的研究进展。
毒胡萝卜素联合吉非替尼改善人肺腺癌细胞PC9/GR耐药的研究
杜江源, 张兰林, 蔡同凯, 曹永兵
当前状态: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209018
摘要(283) HTML(94) PDF (1568KB)(7)
摘要:
  目的   研究毒胡萝卜素(thapsigargin)联合吉非替尼(gefitinib)对人肺腺癌耐药细胞株PC9/GR增殖的影响并探讨可能的机制。  方法  吉非替尼单独用药或吉非替尼与毒胡萝卜素联合作用,通过CCK8实验检测上述两组药物对PC9/GR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鉴定两组药物对PC9/GR细胞凋亡的影响;Western blotting实验检测两组药物对PC9/GR细胞蛋白ATF-6和IRE1α表达的影响。  结果  细胞增殖实验显示,与吉非替尼单独用药相比,联合用药组中PC9/GR的增殖受到更强的抑制作用;凋亡实验显示联合用药比吉非替尼单独用药能够进一步促进细胞的凋亡;WB实验显示,与吉非替尼单独用药相比,联合用药后PC9/GR中ATF-6和IRE1α蛋白(内质网应激标志物)表达上调,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在毒胡萝卜素诱导下,PC9/GR细胞对吉非替尼的敏感性增加,其中机制可能与内质网应激有关。
虎奶菇菌核多糖功能化纳米硒抗疲劳功效研究
邹思, 吴岩斌, 吴锦忠, 吴建国, 黄家兴
当前状态: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206072
摘要(252) HTML(127) PDF (1745KB)(6)
摘要:
  目的  通过检测小鼠后肢肌肉相对长度、负重游泳时间及其血清和肝脏相关指标,探究虎奶菇菌核多糖功能化纳米硒(PTR-SeNPs)的体内抗疲劳功效。  方法  48只雄性C57/BL6小鼠分为4组,每组12只,即对照组、游泳训练组(EC组)、PTR-SeNPs低剂量组(LPTR-SeNPs组)、PTR-SeNPs高剂量组(HPTR-SeNPs组),分别给予生理盐水(对照组与EC组)、LPTR-SeNPs(2.5 μmol/kg·bw)和HPTR-SeNPs(10 μmol/kg·bw),1次/d,连续灌胃21 d。通过磁共振成像系统分析PTR-SeNPs对小鼠游泳训练后肢肌肉结构的影响,同时测定小鼠的负重游泳时间并检测血清中血乳酸(BLA)、血尿素氮(BUN)、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和乳酸脱氢酶(LDH)含量及肝脏中肝糖原(HG)、丙二醛(MDA)水平和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EC组小鼠血清BLA、BUN、ALT、AST及LDH含量显著升高(P<0.05或0.01),HPTR-SeNPs组小鼠肝脏中CAT含量显著升高(P<0.01),小鼠后肢肌肉相对长度显著增长(P<0.05),负重力竭游泳时间提高(P<0.05),L/HPTR-SeNPs组MDA水平无明显差异;与EC组比较,HPTR-SeNPs组小鼠负重游泳时间显著延长(P<0.01),BLA及BUN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或0.01),L/HPTR-SeNPs组HG含量显著增加(P<0.05或0.01),HPTR-SeNPs组血清ALT、AST及LDH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或0.01),肝脏CAT活力显著升高(P<0.01),LPTR-SeNPs组血清AST活力显著降低(P<0.05)、肝脏SOD活力显著升高(P<0.05)。  结论  PTR-SeNPs具有改善肝脏生理功能、增加糖原储备、减少代谢物堆积及增强机体抗氧化能力,减缓疲劳的作用,具有开发成保健品或药品的潜力。
荜茇提取物中5个生物碱的含量测定与对垂体后叶素所致大鼠实验性心肌缺血的影响
伊博文, 刘慧宁, 郑蕊, 任佳伟, 刘洋
当前状态: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112011
摘要(611) HTML(268) PDF (999KB)(7)
摘要:
  目的  建立荜茇提取物中5个生物碱含量测定方法,并评估该提取物对垂体后叶素所致大鼠实验性心肌缺血的影响。  方法  采用HPLC法同时测定5个生物碱的含量;采用经舌下静脉注射垂体后叶素造成急性心肌缺血模型,以造模前后T波变化绝对值、心率及其变化百分率为观测指标,评估荜茇提取物大、中、小三个剂量组对大鼠实验性心肌缺血的影响。  结果  3批荜茇提取物中胡椒碱平均含量依次为56.1%、49.7%、51.6%;N-异丁基-2E,4E-十八烷二烯酰胺平均含量依次为4.48%、4.21%、4.28%;几内亚胡椒碱平均含量依次为0.461%、0.378%、0.396%;荜茇明碱平均含量依次为1.73%、1.67%、1.70%;胡椒酰胺平均含量依次为0.554%、0.461%、0.493%;荜茇提取物大、中、小剂量组均有降低T波变化绝对值的作用;除大剂量组在个别时间点有降低心率的作用之外,其它各实验组在各时间点对心率变化率无显著影响。  结论  所建立的生物碱含量测定分析方法可准确定量荜茇提取物中5个生物碱的含量;药效试验证明荜茇提取物具有较好的抗心肌缺血活性。
《药学实践杂志》投稿须知
当前状态:
摘要(2513) HTML(1387) PDF (663KB)(261)
摘要:
当期目录More>
封面 目录
显示方式:
综述
治疗黑色素瘤的DC疫苗研究新进展
张馨月, 台宗光, 朱全刚, 陈中建, 鲍蕾蕾
2023, 41(11): 643-647.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211043
摘要(69) HTML(24) PDF (853KB)(6)
摘要:
黑色素瘤是最具侵袭性的皮肤恶性肿瘤,易发生早期转移和治疗后复发。治疗性肿瘤疫苗是新兴的免疫疗法,具有毒性低以及可抑制肿瘤转移的特点。目前已有多个针对黑色素瘤治疗性疫苗的研究,其中黑色素瘤治疗性树突状细胞(DC)疫苗引起了广泛关注。虽然肿瘤治疗性DC疫苗在黑色素瘤中的疗效已被多项研究证实,但该类疫苗存在免疫效应不足、单独使用疗效不佳等问题,仍具有较大的改进空间。本文对黑色素瘤的治疗性DC疫苗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并对肿瘤治疗性DC肿瘤的研究重点及优化策略进行展望。
高原低氧环境影响胃肠道功能的因素及药物保护作用研究进展
程俊飞, 赵安鹏, 赵以览, 王子晗, 李文斌, 王荣
2023, 41(11): 648-653.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111018
摘要(410) HTML(168) PDF (1243KB)(41)
摘要:
由于高原环境具有低压、低氧和寒冷等因素,急进高原人群易患消化系统疾病,如上腹疼痛、食欲减退及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功能障碍,严重影响了急进高原人群的身体健康及高原作业能力。急进高原引起的胃肠道功能障碍主要体现在胃肠道运动功能障碍、黏膜屏障功能受损及肠道菌群失调3个方面。目前胃肠道功能障碍发病机制仍不十分明确,针对性预防和治疗的药物较少。笔者对近年来胃肠道激素、氧自由基与炎症因子和肠道菌群等影响因素及药物保护作用等方面的研究做出归纳总结,以期为防治急进高原引起的胃肠道应急反应提供治疗方案和理论依据。
论著
肠上皮Metrnl基因敲除对肠道菌群以及溃疡性结肠炎的影响
陈思敏, 凌期盛, 张赛龙, 缪朝玉
2023, 41(11): 654-661.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211050
摘要(76) HTML(27) PDF (2729KB)(5)
摘要:
  目的  探讨肠上皮Metrnl对葡聚糖硫酸钠盐(DSS)诱导的溃疡性结肠炎小鼠模型的作用及其对肠道菌群调节机制的影响。  方法  应用不同浓度的DSS(3%和1%)对C57 小鼠进行造模,确定实验条件。给予肠上皮Metrnl特异性敲除小鼠(Metrnl(-/-))及其对照小鼠(Metrnl(+/+))3%DSS造模5 d,观察模型小鼠的生存时间、体重、疾病评分(DAI)、结肠长度以及结肠组织切片病理学变化等指标。使用16S核糖体RNA基因测序技术检测肠道菌群组成。  结果  与1%DSS相比,3% DSS可显著缩短C57小鼠的生存时间(P<0.05),降低体重(P<0.05),增加DAI评分(P<0.05),缩短结肠长度(P<0.05),增加病理学评分(P<0.05)。给予3%DSS造模5 d后,与对照组Metrnl(+/+)小鼠相比,Metrnl(-/-)小鼠体重下降更多(P<0.05),DAI评分更高(P<0.05),结肠长度更短(P<0.05)以及病理学评分更高(P<0.05)。检测16S核糖体RNA结果显示,Metrnl(-/-)小鼠的肠道菌群多样性下降,拟杆菌(Bacteroidetes)和变形杆菌(Proteobacteria)显著降低,而厚壁菌(Firmicutes)显著升高。  结论  Metrnl对3%DSS诱导的溃疡性结肠炎小鼠有保护作用,该作用可能与Metrnl对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相关。
实脾消水凝胶贴膏的薄层色谱鉴别和含量测定研究
马秉智, 梁莹莹, 王海洋, 唐永和, 李栋, 赫军
2023, 41(11): 662-665, 679.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205054
摘要(317) HTML(108) PDF (1780KB)(7)
摘要:
  目的  建立实脾消水凝胶贴膏的薄层色谱鉴别和含量测定方法。  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对制剂中的黄芪、车前子、莪术、桂枝、猪苓、预知子进行鉴别;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对制剂中君药黄芪所含成分黄芪甲苷进行含量测定。  结果  TLC鉴别图斑点清晰,分离度好,阴性对照无干扰;黄芪甲苷的质量浓度在2.75~33 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n=6),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实验的RSD<3%,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49%(RSD=1.98%,n=6)。  结论  本研究所建立的方法准确可靠、专属性强,可用于实脾消水凝胶贴膏的质量控制。
参麻颈复方对脑缺血损伤小鼠的脑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刘景雪, 何瑞华, 陶霞, 黄瑾
2023, 41(11): 666-671, 685.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208066
摘要(66) HTML(21) PDF (2968KB)(3)
摘要:
  目的   观察参麻颈复方颗粒对脑缺血损伤小鼠脑组织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可能机制。   方法   将SPF级C57 BL/6雄性小鼠30只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参麻颈组、尼莫地平组,采用电凝法制备小鼠脑缺血损伤动物模型,给参麻颈组、尼莫地平组小鼠灌胃14 d,应用TTC染色法检测各组小鼠脑梗死体积,提取骨髓内皮祖细胞并测定细胞功能,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内皮祖细胞中蛋白表达水平。  结果  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参麻颈组小鼠脑梗死体积明显减少,其内皮祖细胞迁移、黏附以及形成小管的能力显著改善,内皮祖细胞中BDNF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  结论  参麻颈复方颗粒对脑缺血损伤小鼠脑组织具有保护作用,可能与调节内皮祖细胞中BDNF的表达,改善骨髓来源内皮祖细胞功能密切相关。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青蒿治疗肾阴虚型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机制研究
赖立勇, 夏天爽, 岳小强, 辛海量
2023, 41(11): 672-679.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204115
摘要(103) HTML(60) PDF (3112KB)(7)
摘要:
  目的  通过网络药理学和体外实验,对青蒿治疗肾阴虚型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GIOP)的潜在作用靶点及相关信号通路进行预测和初步验证。  方法  通过TCMSP数据库和Uniprot数据库获取青蒿药物靶点并确定目标靶点基因名;通过GeneCards数据库、OMIM数据库和Drugbank数据库获取肾阴虚型GIOP的靶点基因,与药物靶点基因交叉分析获得共同作用靶点基因;利用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并利用Cytoscape软件进行可视化分析和核心靶点筛选;通过Metascape数据库对所有共同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最后通过体外实验对预测结果进行验证。  结果  筛选出98个青蒿治疗肾阴虚型GIOP的作用靶点,其中核心基因17个。GO和KEGG功能富集分析结果表明,青蒿治疗肾阴虚型GIOP与激素应答、细胞死亡的正向调节和细胞外刺激应答等生物过程,以及PI3K/AKT、AGE/RAGE、MAPK和IL-17等信号通路有关,其中PI3K/AKT信号通路上富集的基因数最多。体外实验结果显示,青蒿可以促进地塞米松(DEX)损伤的成骨细胞的增殖,提高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激活PI3K/AKT通路,促进AKT的磷酸化。  结论  青蒿治疗肾阴虚型GIOP具有多靶点‐多通路的特点,可以通过多条途径促进成骨细胞的增殖、分化,其中PI3K/AKT信号通路是一条重要的通路,青蒿治疗肾阴虚型GIOP可能与其能够促进PI3K/AKT信号通路,促进AKT的磷酸化有关。
药物与临床
某三甲中西医结合医院自制制剂定清片临床应用分析
徐熠, 杨月红, 黄瑾, 王婕, 刘静, 吴铁军
2023, 41(11): 680-685.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208034
摘要(60) HTML(27) PDF (1110KB)(2)
摘要:
  目的  对某三甲医院自制制剂定清片的门诊使用情况进行分析,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其合理使用。  方法  从医院信息系统抽取2020年8月1日至2021年8月1日门诊药房患者处方共计4 796份,重点分析适应证、用法用量、药物的相互作用等。  结果  定清片4 796处方中,使用科室涉及血液科、老年科等10个科室,不合理用药主要表现在药味叠加、中西药联用的相互作用等。  结论  定清片临床使用广泛,疗效显著,但在使用中存在一定风险,应加大用药宣教和监管,促进临床安全合理用药。
临床药师参与糖尿病足患者治疗的效果评价
杨志晖, 张利利, 赵妍, 黄景慧, 刘园, 袁海龙
2023, 41(11): 686-688, 699.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209087
摘要(133) HTML(53) PDF (1185KB)(5)
摘要:
  目的  评估临床药师参与住院糖尿病足患者治疗对抗菌药物管理指标和卫生经济学指标的影响。  方法  选择2017年4月至2017年9月在空军特色医学中心内分泌科住院治疗的wagner4级糖尿病足患者40例为对照组,2019年4月至2019年9月在内分泌科住院治疗的wagner4级糖尿病足患者40例为干预组,对照组临床药师未参与患者药物治疗监护,干预组临床药师参与药物治疗,开展抗菌药物管理、药物重整、药学监护和用药教育,比较两组的疗效、抗菌药物管理指标(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特殊级抗菌药物使用率)和卫生经济学指标(药费、住院费用)。  结果  两组患者疗效相当,临床药师干预组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和特殊级抗菌药物使用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同时药费和住院费用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  结论  临床药师参与糖尿病足患者的药物治疗可以优化抗菌药物管理指标和卫生经济学指标,促进合理用药,节省医疗费用。
咳喘医药联合门诊服务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陈丹, 刘国栋, 刘煜, 童少华, 刘胜军
2023, 41(11): 689-693.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209034
摘要(140) HTML(59) PDF (1016KB)(6)
摘要:
  目的  探索咳喘医药联合门诊服务模式。  方法  收集我院2021年6月至12月期间在联合门诊就诊的咳喘疾病(包括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哮喘)患者,评估患者在药学服务干预前后吸入装置的使用评分、依从性(MMAS-8)评分、临床有效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与干预前比较,干预后吸入装置使用评分、MMAS-8评分、支气管哮喘控制测试(ACT)/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CAT)评分均有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患者对药学服务的满意度在94.75%以上。  结论  我院开设的咳喘医药联合门诊提供的药学服务可以帮助咳喘疾病患者正确使用吸入装置,提高用药依从性,更好地控制病情,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发生,医药联合门诊规范工作模式的积极尝试和探索具有一定可行性。
肝胆外科肿瘤患者应用利奈唑胺致血小板减少危险因素分析
闪雪纯, 李旭, 杜红丽, 鲍蕾蕾, 王慧
2023, 41(11): 694-699.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210061
摘要(257) HTML(79) PDF (957KB)(4)
摘要:
  目的  探讨肝胆外科肿瘤患者发生利奈唑胺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的危险因素,为患者临床安全用药提供依据。  方法  选取本院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间应用利奈唑胺进行抗感染治疗的肿瘤患者,根据给予利奈唑胺后是否出现血小板减少,将患者分为血小板减少组和未发生组。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与实验室指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发生利奈唑胺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的危险因素。  结果  研究共纳入104例患者,其中接受外科手术患者84例,未接受外科手术患者20例。利奈唑胺相关性血小板减少发生率为24.0%。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利奈唑胺使用时长、血小板计数、白细胞计数、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肌酐、估算肾小球滤过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年龄≥60岁(OR=7.093;P=0.017)、利奈唑胺使用时长≥12 d(OR=4.399;P=0.035)、基础血小板计数≤200×109/L(OR=8.470;P=0.004)、基础AST≥50 U/L(OR=15.465;P<0.001)、基础白细胞计数≥11×109/L(OR=11.436;P=0.001)是肿瘤患者发生利奈唑胺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的危险因素。  结论  给肝胆外科肿瘤患者应用利奈唑胺时,医师需关注患者是否发生血小板减少的不良反应,尤其是年老、长疗程、基础血小板低、基础肝功能差及基础白细胞计数高的患者。
奈玛特韦片/利托那韦片治疗COVID-19早期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及预测模型构建
黄文辉, 许燕玉, 郝晓伟, 林冠, 欧阳山丹, 王佳坤, 陈锦珊
2023, 41(11): 700-704.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303038
摘要(176) HTML(73) PDF (971KB)(8)
摘要:
  目的  探讨奈玛特韦片/利托那韦片(Paxlovid)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早期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以期为提高该类患者的救治效果提供参考。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3年1月至2023年3月于闽南地区3家军队三甲医院使用Paxlovid治疗的COVID-19住院患者92例,收集临床指标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筛选出Paxlovid早期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对Logistic模型方程进行转换建立联合预测因子,采用ROC曲线确定联合预测因子的曲线下面积(AUC)及最佳临界值。  结果  92例患者中,早期预后不良者31例(33.70%),其中,死亡11例(35.48%),危重型17例(54.84%),重型3例(9.6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发病天数、淋巴细胞计数、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C反应蛋白(CRP)和联合呼吸机辅助通气是使用Paxlovid早期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以上述独立危险因素构建联合预测因子(Y)的计算公式,Y联合预测因子=7.875X发病天数+126.188X淋巴细胞计数+1.438XAST+XCRP+220.500X联合呼吸机辅助通气,绘制ROC曲线,联合预测因子的ROC曲线下面积最大为0.939,预测价值最优,约登指数(Youden)最大时(0.756)对应ROC曲线最佳临界值为447.920,模型的理论准确度为89.10%。  结论  发病天数、淋巴细胞计数、AST、CRP和联合呼吸机辅助通气是使用Paxlovid早期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用药前可通过上述各危险因素计算联合预测因子,当预测结果大于447.920时,应采取更积极的治疗措施包括联合其他抗COVID-19药物等,以提高患者的救治效果。

主  编: 李捷玮

出版物号:

ISSN 2097-2024   CN  31-2185/R

网       址:yxsj.smmu.edu.cnyxsjzz.smmu.edu.cn

邮  箱:yxsjzzs@163.com

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