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 第38卷 第2期
2020, 38(2): 97-100, 109.
doi: 10.3969/j.issn.1006-0111.202003018
摘要:
随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爆发,医护人员处于抗疫一线,救治任务艰巨,抢救工作分秒必争,持续不断。长时间佩戴口罩、护目镜等护具,极易导致鼻部、脸颊部、额部、耳廓后部产生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面部皮肤红肿甚至破溃,不仅影响救治工作还增加了医护人员感染的风险。本文介绍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概念,综述近年来国内外有关压力性损伤防护和治疗的相关进展,旨在为一线医护人员的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防护提供借鉴。
随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爆发,医护人员处于抗疫一线,救治任务艰巨,抢救工作分秒必争,持续不断。长时间佩戴口罩、护目镜等护具,极易导致鼻部、脸颊部、额部、耳廓后部产生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面部皮肤红肿甚至破溃,不仅影响救治工作还增加了医护人员感染的风险。本文介绍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概念,综述近年来国内外有关压力性损伤防护和治疗的相关进展,旨在为一线医护人员的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防护提供借鉴。
2020, 38(2): 101-104.
doi: 10.3969/j.issn.1006-0111.202003061
摘要:
根据近期揭示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病理改变,基于国家医保政策及中药专业实践,建议临床救治中尽早使用活血化瘀类中药以保护呼吸膜及呼吸道,使用以百令片(胶囊)为代表的虫草菌发酵制剂来抑制细胞因子风暴,以减轻肺纤维化及肾损害。
根据近期揭示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病理改变,基于国家医保政策及中药专业实践,建议临床救治中尽早使用活血化瘀类中药以保护呼吸膜及呼吸道,使用以百令片(胶囊)为代表的虫草菌发酵制剂来抑制细胞因子风暴,以减轻肺纤维化及肾损害。
2020, 38(2): 105-109.
doi: 10.3969/j.issn.1006-0111.201912096
摘要:
高原环境会影响药物在体内的代谢,使得药动学参数、药物代谢酶及转运体的表达及功能均会发生变化。随着医药行业的快速发展,治疗药物监测(TDM)作为个体化用药的依据被广泛的关注,高原环境对监测药物有何影响?笔者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对临床上常用的治疗监测药物种类、治疗窗以及检测血样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分析高原低氧环境对临床常用监测药物代谢的影响。为高原临床治疗药物监测提供参考,更好的保证高原人群合理用药,也为后期课题组开展高原治疗药物监测以及研究药物的遴选提供参考。
高原环境会影响药物在体内的代谢,使得药动学参数、药物代谢酶及转运体的表达及功能均会发生变化。随着医药行业的快速发展,治疗药物监测(TDM)作为个体化用药的依据被广泛的关注,高原环境对监测药物有何影响?笔者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对临床上常用的治疗监测药物种类、治疗窗以及检测血样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分析高原低氧环境对临床常用监测药物代谢的影响。为高原临床治疗药物监测提供参考,更好的保证高原人群合理用药,也为后期课题组开展高原治疗药物监测以及研究药物的遴选提供参考。
2020, 38(2): 110-114, 119.
doi: 10.3969/j.issn.1006-0111.201907143
摘要:
茜草科巴戟天属植物在国内外医药中有广泛的应用,主要的药用部位包括根、茎、叶、枝和种子等。通过在线数据库的搜索,本文对巴戟天属环烯醚萜类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进行研究总结。迄今为止,已鉴定巴戟天属环烯醚萜类化合物50余种,多具有抗炎镇痛、抗氧化、抗肿瘤、骨保护作用等多种生物活性,以期为巴戟天属环烯醚萜类成分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茜草科巴戟天属植物在国内外医药中有广泛的应用,主要的药用部位包括根、茎、叶、枝和种子等。通过在线数据库的搜索,本文对巴戟天属环烯醚萜类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进行研究总结。迄今为止,已鉴定巴戟天属环烯醚萜类化合物50余种,多具有抗炎镇痛、抗氧化、抗肿瘤、骨保护作用等多种生物活性,以期为巴戟天属环烯醚萜类成分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2020, 38(2): 115-119.
doi: 10.3969/j.issn.1006-0111.202001011
摘要:
目的 构建并优化小鼠心肌梗死模型,联合使用冠脉结扎术后即刻和术后4 h的两次肢体导联心电图对心梗发生情况进行早期评价。 方法 C57BL /6J雄性小鼠29只,异氟烷吸入麻醉后,经左侧第3/4肋间进入胸腔,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建立模型,施行术后即刻和术后4 h肢体导联心电图评价心梗发生情况。术后24 h打开胸腔观察梗死情况,留取心脏标本进行TTC染色确定梗死区域并计算梗死面积。 结果 小鼠行冠状动脉结扎术,术中死亡 率为6.8%(2/29),术后早期(<4 h)死亡率为10.3%...
2020, 38(2): 120-123, 128.
doi: 10.3969/j.issn.1006-0111.201910044
摘要:
目的 测定头孢拉定微透析体外回收率及影响因素。 方法 采用微透析 浓度差法(减量法、增量法)和液质联用技术(LC-MS/MS)测定头孢拉定的体外回收率,并考察流速、浓度对回收率的影响,以探讨微透析技术用于头孢拉定体内药动学研究的可行性。 结果 所建立的方法在要求范围内线性关 系良好,方法灵敏可靠。增、减量法测得的回收率无显著性差异。相同条件下,探针体外回收率随流速增大而减小,不受探针周围药物浓度的影响。 结论 微透析技术可用于头孢拉定药动学研究,减量法可用于头 孢拉定微透析...
2020, 38(2): 124-128.
doi: 10.3969/j.issn.1006-0111.201908132
摘要:
目的 建立测定钆特酸葡胺注射液中Gd3+含量的方法。 方法 电感耦合等 离子体质谱(ICP-MS)法。分离柱为金属螯合柱(1-ml Chelating Sepharose column),柱温为常温,流速为1 ml/min,进样量为0.5 ml。ICP-MS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57(G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57),载气为氩气。 结果 回归方程为:Y=0.001 6 35X+0.000 000E+000(经过原点),r=1.000。线性范围为0~500 μg/L;仪器精密度、稳定性、重...
2020, 38(2): 129-134.
doi: 10.3969/j.issn.1006-0111.201911108
摘要:
目的 考察医用透明质酸钠凝胶(medical sodium hyaluronate gel,HA)在体外和裸鼠体内对腹、盆腔相关肿瘤生长和转移的影响。 方法 利用Hel a、CT26和HCT116等3株肿瘤细胞,通过MTT法和Transwell实验分别考察不同浓度HA体外对肿瘤细胞生长和迁移的影响;建立裸鼠结肠原位种植瘤模型,比较瘤块接种4周后不同实验组的瘤块体积和瘤重,考察HA体内对结肠癌HCT116增殖的影响;通过比较接种3周后不同实验组裸鼠的肺和肝脏的肿瘤转移率和转移病灶数,考察...
2020, 38(2): 135-137, 165.
doi: 10.3969/j.issn.1006-0111.201904129
摘要:
目的 考察山楂饮片及类黑素对双歧杆菌和大肠杆菌体外生长的影响。 方法 参照201 5版《中国药典》方法炮制焦山楂,通过大孔吸附树脂提取工艺对焦山楂中的类黑素进行分离提纯,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类黑素;气相色谱法检测生山楂、焦山楂和类黑素对双歧杆菌和大肠杆菌生长期、稳定期和衰亡期乙酸含量的影响。 结果 初期生山楂和焦山楂对细菌的影响 大于类黑素,中后期类黑素通过改变乙酸的生成抑制大肠杆菌生长代谢,以及改变双歧杆菌生长代谢规律,促进乙酸生成,调节肠道菌群。 结论 生山楂、焦山楂和...
2020, 38(2): 138-142, 155.
doi: 10.3969/j.issn.1006-0111.201907116
摘要:
目的 应用高效液相-高分辨飞行时间质谱(HPLC-TOF/MS)技术鉴别夏枯草消瘤方的化学成分。 方法 色谱分离采 用ACE(3.0 mm×150 mm)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A)和0.1%甲酸水(B),梯度洗脱:0~5 min:5%A,5~10 min:5%~15%A,10~30 min:15%~45%A,30~40 min:45%~70%B,40~50 min:70%~90%B;进样量2 μl,流速为0.4 ml/min;柱温为25 ℃。质谱定性采用飞行时间质谱,采用ESI离子源,...
2020, 38(2): 143-147.
doi: 10.3969/j.issn.1006-0111.201906029
摘要:
目的 建立以抗氧化和抗炎效应为指标的生脉注射液质量评价方法。 方法 以水溶性维 生素E(Trolox)和N-硝基-L-精氨酸甲酯(L-NAME)作为对照药,采用三硝基苯肼(DPPH)法和一氧化氮(NO)检测试剂盒对其抗氧化效应和对脂多糖(LPS)诱导单核巨噬细胞RAW264.7释放NO的抑制能力进行测定,将样品换算为相应浓度的对照药,对其方法学和生物效应进行控制和评价。 结果 各批次样品均具有较好的抗炎和抗 氧化效应,精密度高,重复性好;各批次样品在抗氧化能力方面不存在较大差异,...
2020, 38(2): 148-151.
doi: 10.3969/j.issn.1006-0111.201909001
摘要: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方法( LC-MS )测定人血浆中顺式阿曲库铵的浓度,并应用于临床治疗药物监测。 方法 采用盐酸普 罗帕酮同位素内标,样品经2%甲酸水和含内标的乙腈溶液沉淀蛋白处理。HPLC色谱柱为Agilent SB-C18,柱温35 ℃,流速0.3 ml/min,流动相为0.1%甲酸水和0.1%甲酸乙腈溶液,梯度洗脱。质谱检测方式为ESI正离子模式,MRM扫描,监测阿曲库铵m/z 464.6~358.4,盐酸普罗帕酮(内标)m/z 342.2~116.2。 结...
2020, 38(2): 152-155.
doi: 10.3969/j.issn.1006-0111.201907022
摘要:
目的 通过对不同工艺下得到的川芎挥发油的比较,阐明提取工艺对其有效成分的影响。 方法 分别采用超 临界CO2萃取和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川芎挥发油,再通过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分析鉴定其中的主要化学成分及相对含量。 结果 2种方法所得川芎挥发油样品中共 鉴定18种共有成分,水蒸气蒸馏提取物中苯酞类成分约占61%,单萜类成分约占25%,倍半萜类成分约占10%;超临界CO2萃取物中苯酞类成分约占97%,单萜类成分约占1%,倍半萜类成分约占0.4%。 结论 水蒸气蒸馏法...
2020, 38(2): 156-160.
doi: 10.3969/j.issn.1006-0111.201906077
摘要:
目的 研究甘肃民乐黄芪品质与土壤的关系。 方法 采集黄芪药 材和土壤样品,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紫外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等测定药材质量、土壤因子及重金属元素。 结果 民乐黄芪质量符合药典标准规定, 受重金属污染风险低。浸出物与速效钾呈显著负相关;黄芪甲苷与速效钾呈显著正相关;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与可溶盐呈极显著正相关,与速效钾呈显著正相关,与pH值呈显著负相关。其中,土壤pH值是影响黄芪浸出物、黄芪甲苷、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三者含量的关键因素,其次为全磷、有机质和全氮。 ...
2020, 38(2): 161-165.
doi: 10.3969/j.issn.1006-0111.201908021
摘要:
目的 建立复方首乌藤合剂总多糖含量测定方法,并分析多糖组分。 方法 采用水提醇 沉法提取复方首乌藤合剂多糖,经苯酚-硫酸法处理后,再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该制剂中总多糖含量;另外,多糖经三氟乙酸水解后,用1-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PMP)衍生多糖水解产物,再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依利特krosmasil-C 18色谱柱 (4.6 mm×250 mm,5 μm),柱温:30 ℃,以乙腈-0.1 mol/L磷酸盐缓冲液(pH=6.8)(18:82)为流动相,进行等度洗脱;流速:1.0...
2020, 38(2): 166-169.
doi: 10.3969/j.issn.1006-0111.201908092
摘要:
目的 建立薄层色谱-表面增强拉曼光谱(TLC-SERS)联用技术同时检测中成药银黄软胶囊中非法添加的西药化学成分双氯芬酸钠、芬布芬、盐酸罗通定。 方法 将待测样品 点于硅胶板,用石油醚-乙酸乙酯(3:5)进行薄层展开,在254 nm紫外光灯下进行定位检测,在分离的各个斑点处按优选的最佳条件喷加纳米银胶溶液,用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进行定性鉴别。 结果 本研究建立了TLC-SERS联 用技术同时检测银黄软胶囊中非法添加的双氯芬酸钠、芬布芬、盐酸罗通定的方法,并确定了3种化学成...
2020, 38(2): 170-173.
doi: 10.3969/j.issn.1006-0111.201904148
摘要:
目的 探讨中医辨证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本院中 医肝病门诊就诊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予恩替卡韦片,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中医辨证治疗。将两组患者治疗48周后临床症状、肝功能指标、血清学转换及乙肝病毒基因的改善程度进行对比。 结果 观察组在改善临床症状如腹胀、乏 力、胁痛、纳差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在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复常率方面较对照组有显著治...
2020, 38(2): 174-178.
doi: 10.3969/j.issn.1006-0111.201905052
摘要:
目的 收集我院吉西他滨不良反应(ADR)的资料,分析其发生的特点和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方法 从医院信息 系统导出我院2008年9月至2018年9月期间使用吉西他滨化疗的患者病例,提取其相关的ADR报告,进行汇总和统计分析,统计采用SPSS 18.0进行。 结果 750份病例中,吉西他滨相关的 ADR有312份,其中女性患者ADR发生率较男性患者高(48.68%比36.77%);50~69岁年龄段的ADR发生率最高(44.14%);卡氏功能状态(KPS)评分越低的患者对...
2020, 38(2): 179-183.
doi: 10.3969/j.issn.1006-0111.201904096
摘要:
目的 观察双环铂治疗恶性肿瘤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 方法 回顾性分析 我院自2017年1月至2018年8月使用双环铂治疗恶性肿瘤患者的病例,至少化疗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及不良反应。 结果 平均化疗4个周期的20例患者中 ,其中完全缓解(CR)1例,部分缓解(PR)4例,稳定(SD)7例,进展(PD)8例,总有效率25%,疾病控制率60%,生活质量KPS评分较治疗前提高(P<0.05)。化疗期间主要毒副作用,表现为骨髓抑制和胃肠道反应。患者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血红蛋白减少、恶心呕...
2020, 38(2): 184-188.
doi: 10.3969/j.issn.1006-0111.201909086
摘要:
目的 探讨国内住院患者质子泵抑制剂(PPIs)过度使用的主要原因。 方法 分析20家 综合性医院2015年1月1日至2018年3月31日的患者电子病历信息,统计PPIs的适应证分布,不同品种PPIs的使用分布以及超适应证用药患者的高频疾病、手术、合并用药等。 结果 PPIs使用人数最高的适应证为 非甾体抗炎药(NSAIDs)相关溃疡的预防,占使用患者的40.9%;34.2%的患者为超适应证用药;超适应证用药患者中,兰索拉唑使用比例最高,占48.1%;使用PPIs患者人数最高的疾病...
2020, 38(2): 189-192.
doi: 10.3969/j.issn.1006-0111.201908070
摘要:
目的 探讨肿瘤科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应用的综合干预及对细菌耐药性的影响,并分析综合干预后的效果。 方法 以肿瘤科2 017年1~6月出院的63例患者病历作为对照组,2018年1~6月出院的61例患者病历作为干预组,比较干预前后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相关指标的变化。 结果 经过综合干预,肿瘤科特殊使用级 抗菌药物网络会诊通过率由65.34%上升到98.00%,有显著性差异(P<0.05);利奈唑胺、氨曲南、卡泊芬净及伏立康唑的药物利用指数(DUI)值由大于1降至小于1;抗菌药物单药使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