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药学实践与服务》杂志目前不收取审稿费、版面费、加急费等费用,如收到邮件声称是编辑部X编辑,要求加作者微信的,请谨防财产损失!编辑部用于作者校对时绑定微信的邮件通过yxsjzzs@163.com发送,标题是《药学实践与服务》XML数字出版服务微信绑定,请区分开。

优先发表

优先发表栏目展示本刊经同行评议确定正式录用的文章,这些文章目前处在编校过程,尚未确定卷期及页码,但可以根据DOI进行引用。
显示方式:
药物与临床
消化道穿孔患者术后继发念珠菌血流感染的病例分析
冯广伟, 张静, 刘阳熙, 崔敏
,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312012
摘要:
目的  探讨临床药师参与一例消化道穿孔患者术后继发念珠菌血流感染治疗的药物选择、用法用量及其效果,以期为此类抗感染治疗的临床用药方案提供参考。  方法  在患者念珠菌感染治疗过程中,抗感染专科临床药师建议以卡泊芬净替代氟康唑进行抗感染治疗,同时调整卡泊芬净的用法用量并保证足疗程应用。  结果  患者的念珠菌血流感染得到有效控制。  结论  卡泊芬净等棘白菌素类为念珠菌感染首选药物,卡泊芬净在中度肝功能损伤时将维持剂量降至每天35 mg为宜,同时抗感染治疗应至血培养转阴后14天以上。临床药师参与临...
2021−2023年某院药品不良反应的特点分析
王燕, 方铭, 宋红卫, 钟超, 徐峰, 周婷
,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404041
摘要(5789) HTML(1919) PDF (872KB)(52)
摘要:
目的  分析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南院(我院)2021−2023年期间报告的药品不良反应(ADR)特点,为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方法  回顾性收集我院报告的ADR数据,包括患者基本信息,发生不良反应药物、类型及转归情况等。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归纳和统计。  结果  2021−2023年,我院共报告了979例ADR。在31~50岁年龄区间患者发生ADR比例最高,男性患者(63.5%)较多。涉及药品排名前5位的分别是抗菌药物(48.8%)、中药注射剂(19.2%)、维...
炎症性肠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的用药分析与监护
曹金发, 钟玲, 何苗, 田泾
,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403004
摘要:
  目的   探讨炎症性肠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的疾病特征与药学监护要点。  方法   临床药师通过参与1例炎症性肠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的药学实践过程,查阅相关资料,提出药学建议,协助治疗方案的优化。  结果   治疗方案经重整及药学监护后,患者病情趋于好转。  结论   炎症性肠病与房颤治疗相互影响复杂,通过慢病用药管理与药学监护,可以促进临床安全合理用药。
硫酸黏菌素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肺内感染的疗效分析
葛鹏程, 苏日古嘎, 任天舒, 党大胜
,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404093
摘要(1320) HTML(589) PDF (840KB)(2)
摘要:
目的  通过与替加环素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的双联疗法对比,比较硫酸黏菌素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肺内感染的有效性。  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将2019年1月至2021年7月我院诊断为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肺炎ICU患者216例,倾向性匹配按1∶2的比例分为试验组(71例)和对照组(145例),试验组采用硫酸黏菌素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对照组采用替加环素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根据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指标变化,观察两组的临床有效率、细菌清除率、28天死亡率。  结果  试验组在...
低蛋白血症对头孢哌酮血药浓度的影响
詹济华, 颜滢
,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309040
摘要(4536) HTML(1330) PDF (833KB)(13)
摘要:
目的  分析低蛋白血症对患者使用头孢哌酮的影响,为临床合理使用头孢哌酮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法,收集2021年7月至2022年3月期间使用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并进行头孢哌酮血药浓度监测的患者,根据患者白蛋白浓度不同,将患者分为低蛋白组和白蛋白正常组,对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实验室检查、头孢哌酮谷浓度和临床疗效等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炎症指标及肝功能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低蛋白组患者肌酐显著高于白蛋白正常组患者(P<0.05)。低蛋白组头孢哌酮谷浓度为4...
活心丸(浓缩丸)联合八段锦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衰介入术后预后的影响
王鹏, 吴宗贵, 张争艳
,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308034
摘要(4595) HTML(1643) PDF (890KB)(18)
摘要:
目的  观察活心丸(浓缩丸)联合八段锦的中医综合疗法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衰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患者预后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就诊于我院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衰,接受急诊介入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西医治疗组和中医综合治疗组,共120例。西医治疗:标准西医药物治疗+心脏康复五大处方;中医综合治疗组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入了活心丸(浓缩丸)联合八段锦治疗,随访6个月。观察的指标为劳力性心绞痛量表、中医症候量表、中医症候治疗效果评定、六分钟步行试验(6MWT)、左室...
综述
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技术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吴海韵, 杨甜, 张弛, 梁文仪, 苏娟
,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409007
摘要:
中药中含有萜类、脂肪族类等多种挥发性成分(VOCs),具有显著的药理活性,常用气相色谱(GC)、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进行分析,虽分离能力强,但样品需要预处理且分析时间长。近年来,气相色谱(GC)与离子迁移谱技术(IMS)联用广受学术界关注,该技术结合GC的高分离能力和IMS的快速反应能力,具有样品无需预处理、分析时间快、检测限低、操作简单等优点,在中药研究中应用日益广泛。本文介绍GC-IMS的工作原理,总结了其在中药VOCs研究中的应用,并对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中药苦参的研究进展
刘梦肖, 陈林林, 王彦, 张俊平
,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406053
摘要(2578) HTML(1387) PDF (1682KB)(6)
摘要:
中药苦参为豆科植物苦参的干燥根,始载于《神农本草经》。苦参中含有多种活性成分,主要包括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具有抗炎、抗肿瘤、抗心律失常与抗病原微生物等多种药理作用,临床上苦参复方制剂主要包括复方苦参注射液、苦参凝胶等,可用于治疗多种癌症,改善皮肤、黏膜瘙痒疼痛等多种症状。由于苦参碱生物利用度较差,因此需要对苦参碱进行结构改造,其中,苦参碱衍生物MASM仅需较低浓度即可对脓毒症和肝纤维化等疾病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主要对苦参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复方制剂及苦参碱的结构修饰进行论述,旨在为中药苦参的临...
活血化瘀法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研究进展
段禹, 刘爱军
,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408045
摘要(11109) HTML(4772) PDF (903KB)(13)
摘要:
活血化瘀法是指使用具有消散作用能祛除体内瘀血的中药治疗瘀血病证的方法,具有畅通血脉、消散瘀滞、调经止痛的作用,广泛应用于瘀血导致的胸痹心痛、痴呆、月经不调等病症,常用药物有丹参、三七、川芎、郁金等。活血化瘀类药物普遍具有改善微循环、舒张血管、抑制血栓素形成、抑制血小板聚集等作用,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血管性痴呆等疾病的血瘀证具有较好的疗效。该文通过对活血化瘀类药物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中医和现代医学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上应用活血化瘀法治疗血管性痴呆提供参考。
苦参碱及衍生物的抗炎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进展
陶宫佳, 陈林林, 宋泽成, 刘梦肖, 王彦
,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406035
摘要:
苦参碱是从中药植物苦参中分离提取的一种生物碱化合物,具有抗肿瘤、抗炎和抗病毒等作用,由于体内活性低、疗效时间短、毒副作用大等因素,其临床应用受到限制。为解决这一问题,药物专家对苦参碱的结构进行修饰获得其衍生物,以改善其缺点。目前,对苦参碱及衍生物抗肿瘤的研究比较多,在炎症性相关疾病中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加强。本文综述了苦参碱及衍生物在改善炎症性疾病中的作用及机制的研究进展,为苦参碱类药物研发提供线索。
紫苏叶挥发油成分的生物合成、含量测定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李惠萍, 陈璐, 张琪金, 黄宝康
,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412058
摘要(1446) HTML(219) PDF (985KB)(4)
摘要:
紫苏为唇形科紫苏属的一年生草本植物,具有食用和药用价值,有着悠久的种植和使用历史。挥发油是紫苏叶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紫苏醛为其特征性成分。挥发油含量测定方法多样,其含量受不同种质差异、生长期和提取方法影响。挥发油中成分主要由甲羟戊酸和莽草酸两条途径合成调控,具有抗菌、抗氧化、抗炎、抗肿瘤和抗抑郁等生物活性。紫苏挥发油的这些特性使其在食品保鲜、香料工业以及医药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随着对紫苏挥发油成分和生物合成途径的进一步研究,提高紫苏品质,明确挥发油的活性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以便更深入地挖掘利...
中药防治急性肺损伤的活性成分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张紫璇, 高苑, 张利, 李佳莉, 徐希科, 祖先鹏
,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404079
摘要(1388) HTML(682) PDF (929KB)(6)
摘要:
急性肺损伤是指各种直接和间接致伤因素导致的急剧的呼吸困难、低氧血症和弥漫性肺泡损伤,是临床上常见的死亡率较高的疾病之一。然而,目前尚缺少针对其病理机制的特效治疗手段,西医治疗主要依赖于支持性治疗,现有治疗急性肺损伤的药物多为皮质类固醇药物,产生疗效的同时往往伴随严重的不良反应。近年来研究发现,中药中诸多活性成分具有防治急性肺损伤的显著效果,为急性肺损伤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综述了急性肺损伤的病理机制以及中药活性成分防治急性肺损伤的作用和机制,以期为防治急性肺损伤的新药研发提供理论依据。
鬼针草降压作用研究及展望
王新霞, 刘祉君, 吕磊, 张爽, 高守红
,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408021
摘要:
高血压是一种全身性慢性血管疾病,从中医辩证来看,高血压属于肝火、眩晕、肝阳、头痛等的范畴。而中医药治疗高血压也逐渐成为当今的研究热点,利用中草药进行降压也取得较好的效果。近年来,关于中药鬼针草降压的研究也逐渐增多。本文主要通过对鬼针草的相关研究进行总结,围绕鬼针草的古文献记载、近现代研究、作用成分以及作用机理这几方面展开综述,并对鬼针草的降压应用进行展望,以期为鬼针草的进一步开发应用以及高血压的治疗提供参考。
中成药微生物计数法前处理的影响因素和优化方法
肖农, 陆诗依, 唐文雅, 居敏俐, 徐刚锋, 杨明华
,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403014
摘要(1769) HTML(714) PDF (903KB)(1)
摘要:
中成药组方成分多样,理化和生物学特性复杂,使其微生物限度检查中微生物计数法的前处理(供试液制备)受到许多因素的干扰,最终影响检验结果的重复性和准确性。优化中成药微生物计数法前处理工作对提高微生物检验的准确性及保障非无菌制剂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有实际的应用意义。本文就中成药前处理目前涉及的关键影响因素和优化方法进行系统的分析和综述。
多糖用于放射性核素清除的研究进展
张淑秀, 袁伯川, 杜丽娜, 金义光
,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405060
摘要:
放射性核素可通过皮肤、呼吸道及消化道等途径进入人体,危害人体健康。有效清除手段主要为螯合剂与吸附剂,但传统螯合剂具有肾毒性、致畸性、胚胎毒性等副作用。多糖作为一种新型放射性核素吸附剂,具有安全性好、生物相容性好、清除率高等优点。本文概括了主要放射性核素类型及其对人体的危害、多糖在放射性核素清除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多糖作为核战争、核事故等突发核事件中放射性核素的有效吸附分子,应用前景广阔。
表面等离子共振传感器的识别元件在医药领域中的研究应用进展
王晓飞, 张颖, 顾佳钰, 胡馨儿, 张海, 曹岩
,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309014
摘要(7755) HTML(2848) PDF (1525KB)(26)
摘要:
表面等离子共振(SPR)传感器是一种基于光学的检测技术,基于SPR的生物传感器可实时动态检测生物样品,具有无需标记和高灵敏度等卓越特点,是表征分子间相互作用的重要工具。识别元件是SPR传感器的关键组成部分,能够特异性识别和捕获目标分析物,与传感器的选择性能有密切关系。综述采用抗体、适配体、分子印迹聚合物、蛋白质和金属纳米粒子作为识别元件的SPR传感器在医药研究中的进展。
新药RRx-001的临床研究进展
龚杨洋, 楼春杨, 张火俊, 缪震元
,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402028
摘要(5571) HTML(2315) PDF (1796KB)(24)
摘要:
恶性肿瘤、神经退行性疾病、血管性疾病等一直是临床治疗的难点,由于这些疾病的发病机制复杂性,找寻疗效高且副作用小的药物是治疗药物研究的热点。RRx-001作为潜在首创的小分子药物,有望成为肿瘤免疫治疗、放化疗增敏和保护的重要临床一线药物。目前,RRx-001已进入Ⅲ期临床研究阶段,Ⅱ期临床试验数据证实了RRx-001临床安全性和有效性,并且发现与临床肿瘤治疗一线药物联合用药的优越性。本文总结了RRx-001的作用机制研究新进展和主要临床试验研究结果,对后续针对RRx-001的优化设计和临床应用具有...
胡椒的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研究
高兴, 赵凤平, 王文涛, 田巍, 郑灿辉, 陈新
,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308065
摘要(7305) HTML(5157) PDF (1638KB)(75)
摘要:
胡椒是属于胡椒科胡椒属的一种常绿攀援藤本植物,它被称为“香料之王”,既能用于食品也能用于医药。胡椒中主要活性物质有以酰胺类化合物为主的生物碱和胡椒精油,以及酚类化合物。本文对胡椒中的化学成分,尤其是酰胺类生物碱,及其生物活性进行了归纳总结。这些研究表明,胡椒作为药食同源的一种植物,具有广泛生物活性,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深度利用。
乳酸菌作为重组蛋白药物递送载体的研究
王旭昉, 王彦婷, 姚春萌, 陆斌
,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309021
摘要(8134) HTML(3120) PDF (863KB)(85)
摘要:
乳酸菌基于其安全性、益生性及肠道可定植性,是活体药物递送系统的良好候选者,现阶段众多研究将其作为蛋白药物递送载体用于疾病治疗。作为一种模式生物,多样化的基因修饰方案使其可以应用于各类疾病并能够发挥显著的治疗效果。乳酸菌药物载体具有多种优势,包括无创给药、基因可编辑性、可大规模生产等,因此利用乳酸菌作为重组蛋白表达载体的研究引起了全球范围的关注。本文对乳酸菌药物递送系统的应用基础、生物利用度提升、基因编辑策略以及研究应用现状进行了归纳和总结。
论著
淫羊藿中黄酮苷类化合物的群体感应抑制作用研究
江冼芮, 段雅倩, 刘畅, 张成中
,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409060
摘要(1789) HTML(755) PDF (1173KB)(10)
摘要:
目的  从淫羊藿中发现具有群体感应抑制作用的黄酮苷类成分,并对其活性进行评价。  方法  首先测定淫羊藿中5个主要的黄酮苷类化合物(宝藿苷、淫羊藿苷、朝藿定A/B/C)及淫羊藿提取物的抑菌最小浓度MIC值,随后利用酶标仪测定对紫色杆菌CV026的紫色色素产生的抑制作用,再利用对铜绿假单胞菌 PAO1的生物被膜以及几丁质酶进行定量测定。  结果  淫羊藿提取物及其主要成分具有群体感应抑制活性作用,其中,淫羊藿苷、朝藿定C(100 μg /ml)作用明显。  结论  中药淫羊藿具有对紫...
蓝草类药材基原植物叶片表皮显微结构研究
白云俊, 赵玉洋, 金艳, 付璐, 袁媛
,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404069
摘要(1224) HTML(633) PDF (3454KB)(14)
摘要:
目的  蓝草类药材复杂的基原演变历程可能导致混伪品的出现,影响临床用药的准确性。本文为叶片入药的蓝草类药材提供叶表皮显微结构鉴定依据。  方法  本研究系统整理了蓝草类药材所涉及的物种及其近缘种(4属10个物种),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其叶表皮显微结构进行观察分析,建立基于显微结构的物种检索表。  结果  综合气孔器分布位置、副卫细胞类型、气孔指数、气孔密度、表皮细胞垂周壁形态以及表皮附属物等特征可准确区分大青属大青,蓼属蓼蓝,菘蓝属菘蓝、宽翅菘蓝、三肋菘蓝和小果菘蓝,马蓝属...
菸花苷长期给药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神经功能的影响
冯一帆, 严啸东, 张文彬, 李炳锋, 郭美丽
,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407038
摘要:
目的  探讨菸花苷长期给药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IRI)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促进作用。  方法  建立CIRI模型,梗阻1 h后腹腔注射给药,持续给药8周,并在第2、4、8周进行悬尾偏转实验、平衡木实验及水迷宫实验,8周后TTC染色观察大脑梗死萎缩体积,用转录组测序筛选差异基因(DEGs)并分析富集通路,采用Western-blot法和ELISA法对细胞焦亡相关蛋白及炎症因子IL-1β和IL-18进行了测定。  结果  菸花苷期给药能显著降低CIRI大鼠的对侧偏转率和平衡木实验评分,提高水迷宫实...
黑蒜多糖抗便秘作用研究
关梦瑶, 夏天爽, 何旭辉, 史策, 蒋益萍, 辛海量
,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403059
摘要(3990) HTML(481) PDF (917KB)(7)
摘要:
目的  建立复方地芬诺酯诱导的小鼠功能性便秘(FC)模型,探究黑蒜多糖的抗便秘作用。  方法  分别进行小鼠小肠墨汁推进实验以及小鼠排便实验研究。每个实验按照体重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组及黑蒜多糖低、中、高剂量组(0.25、0.5、1 g/kg),空白组、模型组小鼠给予蒸馏水,阳性组小鼠给予乳果糖口服液。预防给药1周后,5 mg/kg复方地芬诺酯(CO.D)混悬液灌胃造模,观察小鼠小肠墨汁推进率、首次排出黑便时间、6 h排便粒数、重量及含水量。  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黑蒜多糖低...
高血压对心血管纤维化及sFRP2表达的影响
徐尧, 马春辉, 李志勇
,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409055
摘要:
目的  探讨自发性高血压对大鼠心脏和主动脉组织重构的影响,特别关注心脏和主动脉组织中胶原纤维、弹力纤维含量以及心脏中分泌卷曲蛋白2(sFRP2)的含量变化。  方法  选取28周龄的SHR(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大鼠和同龄的WKY(Wistar-Kyoto rat)大鼠作为实验动物。通过计算心重指数来评估心脏重塑大体指标。采用热碱法从大鼠胸主动脉中分离胶原纤维和弹力纤维,并使用生化分析方法测定其含量。此外,通过H&E染色、天狼猩红染色和地衣红染色对左...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法快速测定尿液中曲马多的研究
姚小静, 计佩影, 陆峰, 施国荣, 傅翔
,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401072
摘要(6465) HTML(1847) PDF (1448KB)(19)
摘要:
目的  应用液-液萃取(LLE)-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建立快速检测尿液中曲马多的方法。  方法  以氯仿∶异丙醇(9∶1)萃取剂从尿液中提取曲马多,采用增强拉曼光谱(波长为785 nm)检测尿液样品中的曲马多。  结果  曲马多的定量曲线Y=204.35 X−465.62,r=0.9952,线性范围为1100 μg/ml,该方法曲马多的限(S/N=3)为0.53 μg/ml;与常规方法相比,SERS具有高灵敏度及合理的重现性。  结论  此方法简单、高效、经济,可以...
基于文献计量学对我国临床试验用药品管理研究现状的数据挖掘
续畅, 周心娜, 漆璐, 王瑜, 王兴河
,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404050
摘要:
目的  基于文献计量学方法对我国试验用药品管理领域的文献进行数据挖掘,明确该领域的发展现状与研究热点。  方法  在中国知网(CNKI)等中文文献数据库中,以“试验”、“药品”、“管理”为检索词,用“and”或“和”连接,从文献中提取文献题名、作者姓名、作者单位、中文摘要、中文关键词、发表年限、期刊名称等内容,根据CNKI文献可视化分析系统、CiteSpace等软件进行聚类分析并绘制网状知识图谱。  结果  我国试验用药品管理领域的文献最早发表于1994年,至2022年共计发表140篇,其中有2...
对萼猕猴桃苷E提取分离纯化工艺的研究
乔方良, 蒋益萍, 夏天爽, 刘爱军, 赵凯, 辛海量
,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407001
摘要:
目的   优选对萼猕猴桃苷E的提取分离纯化工艺。  方法   以对萼猕猴桃苷E的含量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考察结合正交试验确定对萼猕猴桃苷E的最佳提取工艺;通过优化大孔吸附树脂柱、硅胶柱和ODS柱的色谱条件,对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  结果   对萼猕猴桃苷E的最佳提取工艺为:以25倍量的55%乙醇95 ℃加热回流1 h。优化的分离纯化工艺为:D101型大孔树脂柱以50%乙醇洗脱7 BV;硅胶柱以乙酸乙酯-乙醇10∶1洗脱5 BV;ODS柱重复纯化50%甲醇洗脱部分,最终得到对萼猕猴桃苷E单体化合物。...
儿童伏立康唑的血药浓度与CYP2C19、CYP2C9和CYP3A5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研究
桂明珠, 李静, 李志玲
,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402020
摘要(2190) HTML(1844) PDF (842KB)(13)
摘要:
目的  探索CYP2C19、CYP2C9、CYP3A5基因型对儿童伏立康唑血药浓度的影响。  方法  收集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接受伏立康唑静脉治疗的50例侵袭性真菌感染住院儿童的血液标本。采用HPLC法检测伏立康唑血药谷浓度,采用飞行时间质谱检测系统进行CYP2C19、CYP2C9、CYP3A5基因型检测,分析儿童相关基因分型对伏立康唑血药浓度、疗效以及不良反应的影响。  结果  50例IFI儿童接受伏立康唑治疗后,总有效率达84%(42/50例),不良反应发生率20%(10/50...
雷公藤甲素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竺东杰, 贺新征, 邹杰, 余史丹, 李红霞
,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311021
摘要(5634) HTML(2092) PDF (1393KB)(28)
摘要:
目的  探讨雷公藤甲素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IRI)的影响并初探其分子机制。  方法  将144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雷公藤甲素低、中、高剂量组和丁苯酞组,每组24只。通过阻断大脑中动脉2 h构建CIRI大鼠模型,各组均于造模前3天开始1次/天ip给药。再灌注24 h后,行神经功能缺失评分,TTC染色法检测脑梗死率; EB渗透实验检测血脑屏障(BBB)通透性; HE 、TUNEL染色观察缺血半暗带皮层神经元病理学改变;ELISA法检测缺血侧大脑皮层炎症因子含量,West...
某二级医院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吸入治疗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
段虎, 周艳卿, 钱瑜琳, 赵亮
,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204094
摘要(5880) HTML(3580) PDF (839KB)(52)
摘要:
目的  研究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吸入治疗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对患者开展针对性教育与管理。   方法  选取2021年6月至12月上海市宝山区罗店医院呼吸内科门诊COPD患者58例,分别使用Morisky药物依从性量表和吸入十步法评估依从性和吸入技术,统计数据并分析依从性影响因素。   结果  共纳入门诊COPD患者58例,其中依从性中等及以上的患者共25例(43.1%)。单因素分析显示病程≥5年、患者自我评估测试(CAT)≥10分、使用2个吸入装置和吸入技术评分≥8分...
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的麻杏石甘汤化学成分分析
赵雪, 顾妍秋, 楚皓文, 吴彩胜, 李镐, 陈啸飞
,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306028
摘要(6382) HTML(2149) PDF (1510KB)(26)
摘要:
目的  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联用技术定性分析中药复方麻杏石甘汤中的主要化学成分。  方法  采用UPLC BEH C18柱(2.1 mm×100 mm,2.5 μm),柱温是40 ℃,以0.4 ml/min流速的0.1%甲酸水-0.1%甲酸乙腈流动相梯度洗脱,分析时间为15 min;质谱条件为电喷雾离子源(ESI),正、负离子全扫描模式采集质谱数据。  结果  通过UPLC-QTOF/MS分析和对照品验证,共鉴别出麻杏石甘汤组方中59种化学...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参苓白术散治疗肿瘤恶病质的作用机制研究
柯刚, 董清科, 肖世容, 龚茜, 李荣, 汪代杰
,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208115
摘要(8230) HTML(2445) PDF (3143KB)(49)
摘要: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分析参苓白术散治疗肿瘤恶病质的药理机制,为经典方剂临床拓展运用提供参考。  方法  通过TCMSP和BATMAN-TCM数据库获取参苓白术散处方中药的主要化学成分及其靶点,根据ADME筛选中药活性组分;通过OMIM、Genecards、Disgenet、DRUGBANK数据库获取肿瘤恶病质主要靶点,利用String平台进行蛋白质相互作用分析,构建PPI网络。采用Cytoscape3.7.2软件构建参苓白术散“药物-活性成分-靶点”网络,而后采用Metascape平...
基于代谢组学技术的烟酰胺协同两性霉素B抑制白念珠菌的作用机制研究
万立志, 王境焓, 吴春蓉, 李玲
,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307034
摘要(5843) HTML(1709) PDF (1598KB)(36)
摘要:
目的  基于代谢组学的方法研究烟酰胺(NAM)协同两性霉素B(AmB)抑制白念珠菌的潜在作用机制。  方法  分别使用适当浓度的NAM、AmB单独处理和二者联用处理浮游型白念珠菌,再基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其胞内代谢物,通过多元统计分析筛选差异代谢物,并用NIST数据库进行检索鉴定。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NAM单独干预组与之分离趋势不明显,而AmB组、联用组与之具有明显的分离趋势。AmB干预后有23个代谢物发生显著性变化,NAM+AmB联合干预后有28个代谢物发生显著性变化,包括氨基酸...
基于Keap1/Nrf2/HO-1信号通路研究利舒康胶囊对高原缺氧小鼠学习记忆障碍的改善作用
孟盼盼, 宋慕格, 杨世超, 陈克明, 杨中铎, 马慧萍
,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303006
摘要(8256) HTML(2076) PDF (2083KB)(36)
摘要:
目的  基于Keap1/Nrf2/HO-1信号通路探讨利舒康胶囊对高原缺氧小鼠学习记忆障碍的改善作用。  方法  将 60只Balb/C雄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缺氧模型组、红景天胶囊组:400 mg/kg、利舒康胶囊低、中、高剂量组:400 mg/kg、600 mg/kg、800 mg/kg,每组10只。各组灌胃给药7 d,第4 d给药结束后,正常对照组饲养于当地海拔(1500 m),其余各组置于低压低氧动物实验舱模拟高原海拔7500 m缺氧3 d,期间每天灌胃给药一次,正常对照组和缺氧模型...
荜茇提取物中5个生物碱的含量测定与对垂体后叶素所致大鼠实验性心肌缺血的影响
伊博文, 刘慧宁, 郑蕊, 任佳伟, 刘洋
,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112011
摘要(6667) HTML(2040) PDF (999KB)(22)
摘要:
目的  建立荜茇提取物中5个生物碱含量测定方法,并评估该提取物对垂体后叶素所致大鼠实验性心肌缺血的影响。  方法  采用HPLC法同时测定5个生物碱的含量;采用经舌下静脉注射垂体后叶素造成急性心肌缺血模型,以造模前后T波变化绝对值、心率及其变化百分率为观测指标,评估荜茇提取物大、中、小三个剂量组对大鼠实验性心肌缺血的影响。  结果  3批荜茇提取物中胡椒碱平均含量依次为56.1%、49.7%、51.6%;N-异丁基-2E,4E-十八烷二烯酰胺平均含量依次为4.48%、4.21%、4.28%;几内...
研究报告
飞机草中医药文献研究及其中药性能探讨
向兴, 张慧卿, 张琪金, 刘银沁, 黄宝康
,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410019
摘要(1252) HTML(194) PDF (930KB)(5)
摘要:
目的  通过对飞机草国内外相关文献研究,依据中医药理论探讨其中药性能,为飞机草与中药合理配伍及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从国内的中国知网、维普、万方数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和国外的 PubMed, Web of Science, Scopus, Embase, and SciFinder文献数据库检索并筛选与飞机草相关的医药类文献,纳入研究的英文文献397篇,中文文献50篇,按照临床应用、药理作用、化学成分、毒副作用等角度对其进行系统化归类,并根据中医药理论进行分析。  结果...
基于无监督自动降维分析与手动圈门联用的骨骼肌髓系细胞多色流式分析方法
曹奇, 张嘉宝, 王培
,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404077
摘要:
目的  该研究旨在探讨结合多色流式细胞术和生物信息学技术对小鼠肌肉损伤后腓肠肌中髓系细胞的分析方法,为肌肉损伤修复机制的研究提供实验基础。  方法  实验采用多色流式细胞术收集小鼠腓肠肌单细胞悬液中的免疫细胞,并运用t-随机邻近嵌入(tSNE)算法辅以手动圈门技术进行数据分析。tSNE算法在多色流式细胞术中用于指引手动圈门的设置,以优化细胞群的识别和分类。  结果  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肌肉损伤部位树突状细胞、粒细胞、巨噬细胞与单核细胞比例显著增加,其中,单核细胞比例增加尤为明显。  结论  ...
三种狼毒乙醇提取物对咪喹莫特诱导的银屑病小鼠防治作用研究
彭莹, 刘欣, 聂依文, 王歆荷, 年华, 朱建勇
,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406029
摘要:
目的  考察三种基源的中药狼毒(瑞香狼毒Stellera chamaejasme L.、狼毒大戟Euphorbia fischeriana Steud.和甘肃大戟Euphorbia kansuensis Prokh.)乙醇提取物外用对咪喹特(Imiquimod,IMQ)诱导的银屑病小鼠的防治作用。  方法  将36只BALB/c 雄性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瑞香狼毒组、狼毒大戟组、甘肃大戟组和卡泊三醇组,每组 6 只,通过PASI 评分记录各组小鼠的皮损变化,HE染色观察皮肤组织病理形态并...
基于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技术研究制痂酊治疗Ⅱ度烧伤的作用机制
张强, 李静, 刘越, 储晓琴
,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307014
摘要(5686) HTML(1863) PDF (2906KB)(65)
摘要:
目的  运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讨制痂酊治疗Ⅱ度烧伤的作用机制。  方法  从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GeneCards数据库和OMIM数据库筛选制痂酊的有效成分及烧伤的相关靶点;通过Cytoscape软件绘制相关靶点图以及疾病网络;用Metascape平台进行潜在靶点进行基因功能(GO)富集分析和基因百科全书(KEGG)通路分析;用AutoDockTools进行分子对接。  结果  筛出有效成分19个,靶点交集179个。主要涉及无机物质反应、细胞对氮化合物反应以及对外来...
中心切割二维液相色谱法测定人血浆中拉莫三嗪血药浓度的研究
林君容, 张敏新, 赵雪梅, 黄爱文
,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306020
摘要(4728) HTML(1400) PDF (1115KB)(10)
摘要:
目的  建立中心切割二维液相色谱法测定人血浆中拉莫三嗪药物浓度。  方法  采用外标法定量,第一维色谱柱:SNCB(T)-1A(硅胶,4.6 mm×50 mm, 5 µm),流动相A:VCV-1D移动相,流速:0.4 ml/min;流动相B:水,流速:1.0 ml/min;第二维色谱柱:Symmetry C18(4.6 mm×250 mm, 5 µm),流动相:乙腈-10 mmol/L乙酸铵溶液(V/V=25∶75),流速:1.0 ml/min中间色谱柱:SBX4-MA(树脂,3.0 mm×1...
基于UPLC特征图谱和一测多评法的穿心莲标准汤剂质量标准研究
马智玲, 王晓亚, 杜微波, 张志强, 沈建梅, 刘艳
,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310021
摘要(4529) HTML(1350) PDF (1585KB)(10)
摘要:
目的  采用UPLC法建立穿心莲标准汤剂的质量评价方法。  方法  依照中药饮片标准汤剂制备要求,制备21批穿心莲饮片标准汤剂,建立超高效液相特征图谱分析方法,以穿心莲内酯为参照,建立新穿心莲内酯、14-去氧穿心莲内酯和脱水穿心莲内酯的一测多评法,并与外标法测定结果比较。  结果  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版)》软件进行特征图谱分析,共标定7个共有峰,指认了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醛酸苷、穿心莲内酯、新穿心莲内酯、14-去氧穿心莲内酯和脱水穿心莲内酯5个成...
药事管理
丙戊酸钠与左乙拉西坦治疗儿童癫痫病的成本-效果分析
邵尉, 袁妮, 刘叶, 于飞, 柳莹, 王峰
,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408046
摘要:
目的  探讨丙戊酸钠和左乙拉西坦在治疗儿童癫痫病中的成本-效果,为临床用药提供经济学依据。  方法  采用成本-效果分析方法,基于决策树模型,比较丙戊酸钠和左乙拉西坦在治疗儿童癫痫病中的有效率与药品成本。通过单因素敏感性分析和概率敏感性分析,评估各参数变动对研究结果的影响。  结果  左乙拉西坦的治疗成本显著高于丙戊酸钠,左乙拉西坦和丙戊酸钠比较的增量成本-效果比(ICER)值为8 628.43元。敏感性分析与基础分析结果相一致,概率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基于6个月的治疗周期,当支付意愿为9 00...
非洲部分地区药品品种供应分析
富子菲, 陈静
,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407040
摘要(3870) HTML(376) PDF (953KB)(10)
摘要:
目的   分析非洲部分地区药品市场供应情况,为我国企业和公民进入非洲地区从事生产生活提供医药信息参考。  方法  采用比较分析方法,利用Excel建立数据库,以ATC代码为标准,比较非洲4个国家和地区的药品供应品种的异同;查阅WHO、世界银行、Pubmed等数据库,收集药品供应品种特点,并分析原因。  结果  作为医疗水平较高的南非,其全身用抗感染药和止泻微生物药品品种较多,但抗寄生虫药和心血管系统用药品种较少,这主要是由于HIV/AIDS、结核病等感染性疾病发病率较高所致;较为贫困的法属西非,...
泌尿系统碎石术抗菌药物预防使用合理管控实践
陈怡君, 王卓, 何苗, 张宇, 田泾
,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402034
摘要(2897) HTML(1119) PDF (993KB)(8)
摘要:
目的  合理管控泌尿系统碎石术抗菌药物预防使用,并分析管控措施的成效。  方法  通过开展抗菌药物科学化管理,加强抗菌药物专项点评和合理用药信息通报,增补完善抗菌药物处方前置审核规则,临床药师深入临床进行培训与会诊,加强合理用药工作创新以及泌尿外科针对碎石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积极整改的多项措施,分析2019−2022年泌尿外科抗菌药物相关指标数据的变化。  结果  积极的合理管控后,泌尿外科抗菌药物使用强度逐年下降;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由2019年的94.27%下降为2022年的77....
˙研究报告˙
滴眼液中抑菌剂硫柳汞的HPLC含量测定方法研究
高锦, 胡丹, 王习文, 余小翠, 王泽欣, 刘晶, 祝雨薇, 马紫辉, 徐君伟, 高青, 洪小栩
,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404059
摘要:
目的  建立测定滴眼液中硫柳汞含量的HPLC方法,用于滴眼液中已知抑菌剂量的检查或未知抑菌剂量的筛查。  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资生堂MGII-C18色谱柱(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为1%三乙胺(磷酸调节pH为3.0)-甲醇,梯度洗脱,柱温为40°C,检测波长为222 nm,流速为1 ml/min,进样体积20 µl。  结果  硫柳汞在4.3~216.7 μg/ml之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平均回收率为102.1%,RSD为2.7%。  结论  本法简...
《药学实践与服务》投稿须知
摘要(6409) HTML(1824) PDF (699KB)(103)
摘要:
更名启事
,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
摘要(3334) HTML(1229) PDF (0KB)(326)
摘要:
《药学实践杂志》投稿须知
摘要(9447) HTML(3245) PDF (663KB)(349)
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