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应中央军委要求,2022年9月起,《药学实践杂志》将更名为《药学实践与服务》,双月刊,正文96页;2023年1月起,拟出版月刊,正文64页,数据库收录情况与原《药学实践杂志》相同。欢迎作者踊跃投稿!

优先发表

优先发表栏目展示本刊经同行评议确定正式录用的文章,这些文章目前处在编校过程,尚未确定卷期及页码,但可以根据DOI进行引用。
显示方式:
论著
泊沙康唑对比伏立康唑经验治疗或诊断驱动治疗免疫功能低下患者侵袭性霉菌病的成本-效果分析
石晓萍, 吕迁洲, 李晓宇, 许青
,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401050
摘要:
  目的  从中国卫生体系角度评估泊沙康唑对比伏立康唑经验治疗或诊断驱动治疗免疫功能低下患者侵袭性霉菌病(IMD)的经济性。  方法  基于一项III期临床试验和其他公开可用的数据建立决策树模型,评价泊沙康唑相对于伏立康唑所产生的增量成本-效果比(ICER),并对结果进行单因素敏感性分析、概率敏感性分析以及情境分析。  结果  基础分析结果显示,在3倍我国人均GDP的意愿支付值(WTP)下,泊沙康唑比伏立康唑多获得0.0327个质量调整生命年(QALYs)且少花费1 711.24元,具有绝对优势。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伏立康唑、泊沙康唑的费用对ICER影响较大;在不同的WTP下,泊沙康唑经济性优势的概率始终大于伏立康唑。情境分析显示,毛霉的感染率并未影响结果。但如果伏立康唑一定程度降价后,将显示出成本-效果优势。  结论  相比伏立康唑,使用泊沙康唑经验治疗或诊断驱动治疗免疫功能低下患者IMD是一种兼具有效性和经济性的选择。
负载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白藜芦醇脂质体的水凝胶支架用于创伤性脑损伤治疗
迟文雅, 袁艳, 李伟林, 吴茼妤, 俞媛
,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406034
摘要:
  目的  制备温敏水凝胶支架负载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及白藜芦醇脂质体(RSV-LIP)形成治疗单元,考察对创伤性脑损伤的治疗。  方法  提取大鼠BMSCs,制备RSV-LIP并进行表征,构建细胞模型考察BMSCs联合RSV-LIP的体外药效。将BMSCs和RSV-LIP装载于水凝胶,构建TBI小鼠模型并评价水凝胶对模型的治疗作用。  结果  RSV-LIP粒径127.8 nm,电位-4.9 mV,包封率78.50%,载药量2.37%。细胞Live/Dead染色结果表明水凝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BMSCs+RSV-LIP对TNF-α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可以显著降低ROS水平,划痕实验中具有显著的促细胞迁徙作用。水凝胶与对照组相比,mNSS评分显著降低(P<0.01)、悬挂得分显著升高(P<0.001)、踏空率显著降低(P<0.001)。  结论  BMSCs和RSV-LIP联合应用具有抗氧化应激、抗炎和促进神经干细胞迁徙的作用,将其负载于水凝胶支架后局部植入,可以改善TBI小鼠的运动感觉功能。
复方黑参滴丸与复方黑参丸药效学实验比较研究
何静, 安晔, 张朝绅
,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404009
摘要:
  目的   研究复方黑参滴丸(改进剂型)治疗慢性咽炎的药效学作用,并与传统制剂复方黑参丸(传统剂型)进行比较。  方法   选取健康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阳性对照组、治疗组。用1%角叉菜胶溶液注入每只大鼠的右后足爪皮下,测定致炎后1、2、3、4、5、6 h每只大鼠的足跖肿胀厚度,计算每只大鼠的足跖肿胀率。通过大鼠的足趾肿胀实验模型,分别观察滴丸剂与丸剂两种剂型对角叉菜胶所致大鼠足跖肿胀的抑制作用;选取健康昆明种小鼠6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阳性对照组、治疗组。连续灌胃给药4 d后,小鼠腹腔注射0.5%酚红溶液,30 min后处死小鼠,剥离出气管,用5%NaHCO3溶液冲洗,取冲洗液,置于紫外分光光度计中,在546 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计算相对应的酚红浓度。通过小鼠的酚红祛痰实验,对比滴丸剂与丸剂两种剂型对实验性小鼠呼吸道酚红分泌量的影响差别。  结果   大鼠足趾肿胀实验结果表明:与空白实验组相比较,5个供试品液组(咽炎片组、复方黑参丸组,复方黑参滴丸低、中、高组)对角叉菜胶所引起的大鼠急性足跖肿胀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与复方黑参丸(传统剂型)组比较,复方黑参滴丸(改进剂型)高剂量组有显著性差异。小鼠酚红祛痰实验结果表明:与空白组相比较,5个供试品液组(复方黑参滴丸低、中、高3个剂量组、复方黑参丸组、咽炎片组)均能增加小鼠酚红分泌量。复方黑参滴丸(改进剂型)与复方黑参丸(传统剂型)对小鼠酚红分泌量的影响无显著性差异。  结论   复方黑参滴丸及复方黑参丸对实验动物均有明显的抗炎、祛痰作用。复方黑参滴丸与复方黑参丸的药理作用无显著性差异。
儿童伏立康唑的血药浓度与CYP2C19、CYP2C9和CYP3A5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研究
桂明珠, 李静, 李志玲
,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402020
摘要(1172) HTML(1318) PDF (842KB)(5)
摘要:
  目的  探索CYP2C19、CYP2C9、CYP3A5基因型对儿童伏立康唑血药浓度的影响。  方法  收集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接受伏立康唑静脉治疗的50例侵袭性真菌感染住院儿童的血液标本。采用HPLC法检测伏立康唑血药谷浓度,采用飞行时间质谱检测系统进行CYP2C19、CYP2C9、CYP3A5基因型检测,分析儿童相关基因分型对伏立康唑血药浓度、疗效以及不良反应的影响。  结果  50例IFI儿童接受伏立康唑治疗后,总有效率达84%(42/50例),不良反应发生率20%(10/50例)。测定伏立康唑血药浓度范围0.56~7.62 μg/ml。结合CYP2C19基因位点的不同突变类型,产生快、中、慢3种代谢活性,检测结果显示:快代谢16例、中间代谢27例、慢代谢7例。3组间的血浆浓度有明显的差异,(F=15.359,P< 0.001),快代谢组的药物浓度明显低于中间代谢和慢代谢组。CYP2C9、CYP3A5的突变对血药浓度无明显影响,分别为(F=2.213,P=0.086)和(F=0.757,P=0.475)。  结论  伏立康唑治疗儿童侵袭性真菌感染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轻微。CYP2C19基因型与药物代谢速率明显相关,是影响血药浓度的重要因素,开展伏立康唑的药物浓度与基因型的检测,有助于临床调整有效药物剂量,实现更为科学的个体化治疗。
米格列醇激活UCP1介导棕色脂肪对冷暴露小鼠损伤的研究
李想, 陆鸿远, 张明玉, 高欢, 姚东, 许子华
,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404005
摘要(2263) HTML(758) PDF (1670KB)(16)
摘要:
  目的  探讨米格列醇调控棕色脂肪细胞能量代谢、改善冷暴露后小鼠寒冷损伤的作用及机制。  方法  将原代棕色脂肪细胞诱导成为成熟的脂肪细胞,通过MTT法考察米格列醇对棕色脂肪细胞活力的影响,采用油红O染色技术考察细胞给药后的脂滴消耗水平。在4 ℃、−20 ℃冷暴露过程中考察改善寒冷损伤的活性。将昆明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冷暴露对照组、米格列醇组、全反式维甲酸组,重复给药 7 d后,应用红外热成像系统检测小鼠体表温度变化、肛温测定仪检测核心体温变化,通过足肿胀考察寒冷损伤水平,蛋白印迹法检测棕色脂肪中的产热关键蛋白解偶联蛋白1(uncoupling protein 1, UCP1)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活化受体γ 辅助活化因子1α(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γ coactivator 1α, PGC1α)的水平。  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米格列醇给药组的棕色脂肪细胞脂滴消耗水平显著增加。米格列醇给药组小鼠冷暴露后体表温度和核心温度水平显著增加,且小鼠棕色脂肪组织内的UCP1和PGC1α水平显著增高,表明米格列醇能够激活产热通路关键蛋白UCP1和PGC1α,增加小鼠在冷暴露后的产热能力,改善足趾肿胀的损伤作用。  结论  米格列醇可通过激活产热通路的关键靶点UCP1、PGC1α促进棕色脂肪产热而发挥改善冷暴露小鼠冷损伤的作用。
醋酸卡泊芬净单硬脂酸甘油酯纳米粒抗白色念珠菌感染的增效作用研究
郭灵怡, 刘艳超, 高路, 刘瑞瑶, 吕权真, 俞媛
,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310043
摘要(3333) HTML(755) PDF (0KB)(4)
摘要:
  目的  制备醋酸卡泊芬净单硬脂酸甘油酯固体脂质纳米粒(CAS-SLNs)并进行表征,考察纳米粒的体内外抗白色念珠菌活性。  方法  建立醋酸卡泊芬净(CAS)高效液相色谱检测的方法。熔融法制备CAS-SLNs并进行表征,测定其最低抑菌浓度(MIC)以及对白色念珠菌生物被膜的抑制效果。建立小鼠白色念珠菌系统性感染模型,给药后考察动物的体重和肾脏载菌量变化,评价纳米粒的药效学。  结果  CAS在HPLC保留时间为6.8 min,线性关系良好,精密度、稳定性符合测定要求。透射电镜观察CAS-SLNs呈类圆球状,粒径135.97±1.73 nm,Zeta电位19.33±0.37 mV,载药量7.55±0.68%,包封率67.71±1.74%。体外实验表明,CAS-SLNs具有显著的抑菌效果,MIC为9.78×10−4μg/ml,优于CAS以及CAS与GMS的物理混合组,并具有显著的生物被膜抑制作用(P<0.001,P<0.001)。体内研究表明,在白色念珠菌侵袭性感染模型中,CAS-SLNs较对照组(P<0.01)、CAS组体重恢复更加显著,并且CAS-SLNs相对CAS组显著降低了小鼠肾脏载菌量(P<0.05)。  结论  CAS-SLNs可以显著增强CAS的体内外抗白色念珠菌效果,为CAS的剂型改造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法快速测定尿液中曲马多的研究
姚小静, 计佩影, 陆峰, 施国荣, 傅翔
,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401072
摘要(5098) HTML(1332) PDF (1577KB)(10)
摘要:
  目的  应用液-液萃取(LLE)-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建立快速检测尿液中曲马多的方法。  方法  以氯仿:异丙醇(9∶1)萃取剂从尿液中提取曲马多,采用增强拉曼光谱(波长785 nm)检测尿液样品中的曲马多。  结果  曲马多的定量曲线Y=204.35X−465.62,r=0.9952,线性范围为1~100 μg/ml,该方法曲马多的检测限(S/N=3)为0.53 μg/ml;与常规方法相比,SERS具有高灵敏度及合理的重现性。  结论  本方法简单、高效、经济,可以用于曲马多个性化用药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具核梭杆菌小分子抑制剂的筛选及其抗结直肠癌活性研究
白学鑫, 陈玉平, 盛春泉, 武善超
,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405009
摘要(3313) HTML(1079) PDF (1394KB)(10)
摘要:
  目的  基于市售化合物库的表型筛选获得抗具核梭杆菌(Fn)活性化合物,评价其Fn干预下的抗结直肠癌活性,为新型抗结直肠癌药物研发提供先导化合物。  方法  首先验证Fn促结直肠癌类器官增殖效应;其次,比较考察抗Fn化合物在Fn与结肠癌HCT116细胞共孵育下对其体外抗癌活性的影响;最后,评价高活性化合物对Fn灌胃干预下裸鼠结肠癌HCT116移植瘤的体内抗癌药效。  结果   Fn可显著促进直肠癌类器官增殖;9个抗Fn化合物均能显著提升Fn与HTC116细胞共孵育下的体外抗癌活性,其中,甲氨蝶呤抗癌活性最强,IC50达0.03 μmol/L;甲氨蝶呤(0.5 mg/kg)与PD-1(5.0 mg/kg)联用能显著抑制Fn灌胃干预下裸鼠人结肠癌HCT116移植瘤的生长,抑瘤率达67.46%,抑瘤效果优于单药。  结论   Fn小分子抑制剂甲氨蝶呤对有Fn干预的结直肠癌细胞和裸鼠移植瘤具有良好的体内外抗癌活性;这为后续结构优化打下基础,并有望拓展甲氨蝶呤的新适应证。
消胀通便膏在晚期肝癌患者阿片类药物相关性便秘的应用研究
何亚伦, 祁智, 常杰
,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309009
摘要(4403) HTML(1156) PDF (879KB)(12)
摘要:
  目的  探讨消胀通便膏在晚期肝癌阿片类药物相关性便秘(OIC)的应用研究。  方法  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12月在海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诊治的120名晚期肝癌合并OI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乳果糖+常规治疗)与试验组(消胀通便膏+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排便情况、生活质量、治疗后综合评价(经济成本、腹泻发生次数以及阿片类药物使用剂量是否有变化)。  结果  干预28 d后,两组患者在缓解OIC方面均有较好的效果(P<0.05),对于晚期肝癌患者生活质量、经济成本及腹泻次数方面,试验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在治疗晚期肝癌患者OIC中,使用外敷消胀通便膏和口服乳果糖液均可缓解便秘症状。其中,消胀通便膏更易被患者接受,且在生活质量和经济成本方面更优,对提高患者满意度和安全性是一个更佳的选择。
雷公藤甲素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竺东杰, 贺新征, 邹杰, 余史丹, 李红霞
,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311021
摘要(4710) HTML(1697) PDF (1393KB)(24)
摘要:
  目的  探讨雷公藤甲素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IRI)的影响并初探其分子机制。  方法  将144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雷公藤甲素低、中、高剂量组和丁苯酞组,每组24只。通过阻断大脑中动脉2 h构建CIRI大鼠模型,各组均于造模前3天开始1次/天ip给药。再灌注24 h后,行神经功能缺失评分,TTC染色法检测脑梗死率; EB渗透实验检测血脑屏障(BBB)通透性; HE 、TUNEL染色观察缺血半暗带皮层神经元病理学改变;ELISA法检测缺血侧大脑皮层炎症因子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TLR4/NF-κB通路相关蛋白表达。  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雷公藤甲素中、高剂量组和丁苯酞组神经功能缺失评分、脑梗死率、EB含量显著降低(P<0.05);缺血半暗带皮层神经元病理学改变明显改善,凋亡率显著降低(P<0.05);炎症因子TNF-α、IL-1β含量和TLR4、p-NF-κB、cleaved Caspase-3、Bax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Bcl-2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p-NF-κB/NF-κB和Bax/Bcl-2比值显著降低(P<0.05)。雷公藤甲素高剂量组对各检测指标的调控作用优于丁苯酞组(P<0.05)。  结论  雷公藤甲素能够保护BBB通透性,减轻CIRI大鼠神经功能缺失和神经元病变,降低脑梗死率,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TLR4/NF-κB通路及其介导的炎症反应和神经元凋亡有关。
某二级医院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吸入治疗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
段虎, 周艳卿, 钱瑜琳, 赵亮
,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204094
摘要(5098) HTML(2582) PDF (839KB)(39)
摘要:
  目的  研究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吸入治疗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对患者开展针对性教育与管理。   方法  选取2021年6月至12月上海市宝山区罗店医院呼吸内科门诊COPD患者58例,分别使用Morisky药物依从性量表和吸入十步法评估依从性和吸入技术,统计数据并分析依从性影响因素。   结果  共纳入门诊COPD患者58例,其中依从性中等及以上的患者共25例(43.1%)。单因素分析显示病程≥5年、患者自我评估测试(CAT)≥10分、使用2个吸入装置和吸入技术评分≥8分的患者与其他患者相比较依从性更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应积极开展患者教育与管理,重点关注病程<5年、CAT<10分的患者;应充分考虑患者使用吸入装置的能力及个人偏好选择装置,加强装置使用培训并定期随访评估。
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的麻杏石甘汤化学成分分析
赵雪, 顾妍秋, 楚皓文, 吴彩胜, 李镐, 陈啸飞
,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306028
摘要(5336) HTML(1509) PDF (1510KB)(19)
摘要:
  目的  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联用技术定性分析中药复方麻杏石甘汤中的主要化学成分。  方法  采用UPLC BEH C18柱(2.1 mm×100 mm,2.5 μm),柱温是40 ℃,以0.4 ml/min流速的0.1%甲酸水-0.1%甲酸乙腈流动相梯度洗脱,分析时间为15 min;质谱条件为电喷雾离子源(ESI),正、负离子全扫描模式采集质谱数据。  结果  通过UPLC-QTOF/MS分析和对照品验证,共鉴别出麻杏石甘汤组方中59种化学成分。  结论  本研究建立了一种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 (UPLC-QTOF/MS) 联用方法鉴别中药麻杏石甘汤的化学成分,该方法简便高效,灵敏准确,为麻杏石甘汤药效物质基础与作用机制的深入研究提供依据,有助于中药治疗新冠肺炎的组方配伍优化和质量控制。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参苓白术散治疗肿瘤恶病质的作用机制研究
柯刚, 董清科, 肖世容, 龚茜, 李荣, 汪代杰
,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208115
摘要(6688) HTML(1806) PDF (3143KB)(34)
摘要: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分析参苓白术散治疗肿瘤恶病质的药理机制,为经典方剂临床拓展运用提供参考。  方法  通过TCMSP和BATMAN-TCM数据库获取参苓白术散处方中药的主要化学成分及其靶点,根据ADME筛选中药活性组分;通过OMIM、Genecards、Disgenet、DRUGBANK数据库获取肿瘤恶病质主要靶点,利用String平台进行蛋白质相互作用分析,构建PPI网络。采用Cytoscape3.7.2软件构建参苓白术散“药物-活性成分-靶点”网络,而后采用Metascape平台分析其参与的生物过程及通路,最后通过Discovery Studio进行分子对接验证。  结果  参苓白术散治疗肿瘤恶病质的核心活性成分为槲皮素、山柰酚、木蜡酸、豆甾醇、木犀草素、β谷甾醇等,核心靶点有AKT1、TP53、TNF、IL-6、MAPK3、CASP3、JUN、CTNNB1、HIF1A、EGFR等,分子对接验证亦显示,排名前10的活性成分中木蜡酸、豆甾醇、β谷甾醇与靶点大部分的结合活性较好。参苓白术散治疗肿瘤恶病质生物学通路主要是调节肿瘤相关通路、代谢相关通路及炎症因子和食欲相关通路等方面。  结论  本研究初步揭示了参苓白术散治疗肿瘤恶病质的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作用机制,为参苓白术散的临床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基础。
基于代谢组学技术的烟酰胺协同两性霉素B抑制白念珠菌的作用机制研究
万立志, 王境焓, 吴春蓉, 李玲
,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307034
摘要(4646) HTML(1251) PDF (1598KB)(26)
摘要:
  目的  基于代谢组学的方法研究烟酰胺(NAM)协同两性霉素B(AmB)抑制白念珠菌的潜在作用机制。  方法  分别使用适当浓度的NAM、AmB单独处理和二者联用处理浮游型白念珠菌,再基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其胞内代谢物,通过多元统计分析筛选差异代谢物,并用NIST数据库进行检索鉴定。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NAM单独干预组与之分离趋势不明显,而AmB组、联用组与之具有明显的分离趋势。AmB干预后有23个代谢物发生显著性变化,NAM+AmB联合干预后有28个代谢物发生显著性变化,包括氨基酸、有机酸、多胺、糖类等成分。  结论  NAM是白念珠菌的内源性代谢物,其与AmB联用后可增强AmB在原代谢通路中的作用,同时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其作用途径,推测NAM与AmB联用后可能通过调整白念珠菌的三羧酸循环、干扰其氨基酸代谢、影响多胺的合成等途径来发挥其对AmB的增效作用。
基于Keap1/Nrf2/HO-1信号通路研究利舒康胶囊对高原缺氧小鼠学习记忆障碍的改善作用
孟盼盼, 宋慕格, 杨世超, 陈克明, 杨中铎, 马慧萍
,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303006
摘要(6146) HTML(1334) PDF (2083KB)(23)
摘要:
  目的  基于Keap1/Nrf2/HO-1信号通路探讨利舒康胶囊对高原缺氧小鼠学习记忆障碍的改善作用。  方法  将 60只Balb/C雄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缺氧模型组、红景天胶囊组:400 mg/kg、利舒康胶囊低、中、高剂量组:400 mg/kg、600 mg/kg、800 mg/kg,每组10只。各组灌胃给药7 d,第4 d给药结束后,正常对照组饲养于当地海拔(1500 m),其余各组置于低压低氧动物实验舱模拟高原海拔7500 m缺氧3 d,期间每天灌胃给药一次,正常对照组和缺氧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末次给药后1 h,采用八臂迷宫检测小鼠在模拟高原缺氧状态下空间记忆能力;HE染色观察小鼠脑组织海马区的形态学变化;Western blot 法检测海马组织中Keap1/Nrf2/HO-1信号通路蛋白含量变化及凋亡相关蛋白含量变化。  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缺氧模型组小鼠空间记忆能力明显损伤(P<0.01);HE染色观察小鼠海马神经元损伤严重;Keap1蛋白含量及凋亡相关蛋白Bax、Caspase-3含量均上升(P<0.01);Nrf2、HO-1及凋亡相关蛋白Bcl-2含量下降(P<0.01)。与缺氧模型组相比,利舒康胶囊高剂量组小鼠在八臂迷宫行为学实验中错误率显著降低(P<0.05,P<0.01);HE染色观察神经元细胞排列整齐,细胞形态较好;Keap1蛋白含量及凋亡相关蛋白Bax、Caspase-3含量均下降(P<0.01);Nrf2、HO-1及凋亡相关蛋白Bcl-2含量上升(P<0.01)。  结论  高原缺氧可以导致小鼠氧化应激损伤、诱导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从而加重了小鼠认知功能的障碍;利舒康胶囊能有效改善缺氧引起的小鼠学习记忆障碍,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Keap1/Nrf2/HO-1信号通路、降低凋亡有关。
荜茇提取物中5个生物碱的含量测定与对垂体后叶素所致大鼠实验性心肌缺血的影响
伊博文, 刘慧宁, 郑蕊, 任佳伟, 刘洋
,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112011
摘要(5426) HTML(1577) PDF (999KB)(22)
摘要:
  目的  建立荜茇提取物中5个生物碱含量测定方法,并评估该提取物对垂体后叶素所致大鼠实验性心肌缺血的影响。  方法  采用HPLC法同时测定5个生物碱的含量;采用经舌下静脉注射垂体后叶素造成急性心肌缺血模型,以造模前后T波变化绝对值、心率及其变化百分率为观测指标,评估荜茇提取物大、中、小三个剂量组对大鼠实验性心肌缺血的影响。  结果  3批荜茇提取物中胡椒碱平均含量依次为56.1%、49.7%、51.6%;N-异丁基-2E,4E-十八烷二烯酰胺平均含量依次为4.48%、4.21%、4.28%;几内亚胡椒碱平均含量依次为0.461%、0.378%、0.396%;荜茇明碱平均含量依次为1.73%、1.67%、1.70%;胡椒酰胺平均含量依次为0.554%、0.461%、0.493%;荜茇提取物大、中、小剂量组均有降低T波变化绝对值的作用;除大剂量组在个别时间点有降低心率的作用之外,其它各实验组在各时间点对心率变化率无显著影响。  结论  所建立的生物碱含量测定分析方法可准确定量荜茇提取物中5个生物碱的含量;药效试验证明荜茇提取物具有较好的抗心肌缺血活性。
药事管理
美国FDA有关药品紧急授权的实践与启示
韩丹, 高文, 王璐暖, 孙蕊, 郭明明, 舒丽芯
,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309044
摘要:
  目的   本文旨在通过深入分析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在药品紧急使用授权方面的实践,为我国药品特别审批制度的完善提供有益参考。  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美国FDA在2020年1月至2023年6月期间COVID-19治疗药物的紧急使用授权决策过程。  结果  在COVID-19流行期间,FDA共批准了15个COVID-19治疗药物和4个COVID-19疫苗的紧急使用授权,包括上市药品扩大适应症、试验药物紧急使用授权、紧急使用授权后撤销、紧急使用授权后上市等情形。FDA采取了一系列加快药物审批的措施,包括利用已有的临床试验数据、省略动物药效试验、合并临床试验阶段、采用替代性终点指标等。  结论  提出了建立我国药品紧急使用授权制度、将监管科学方法引入到紧急使用授权中、对紧急使用授权的药品制定主动监测机制等建议,以期为我国药品特别审批制度的优化提供借鉴。
上海某二级医院革兰阴性菌流行特征的回顾性分析
戴菲菲, 傅翔, 陈琼年, 俞苏纯
,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305005
摘要:
  目的  回顾性分析医院内分离病原细菌(特别是革兰阴性菌)的分布情况和耐药特征,以促进医院合理使用抗菌药。  方法  收集2018年7月至2023年3月每季度全院分离检出的病原菌以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并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共分离检出病原细菌14 844株,其中,革兰阳性菌4 757株(32.05%),革兰阴性菌10 087株(67.95%)。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检出率为43.23%,对碳青霉烯类和加酶抑制剂保持着较高的敏感性,敏感率在99%左右。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情况较为严重,出现耐碳青霉烯、多重耐药和泛耐药菌。2022年,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检出率为54.82%;非发酵菌中碳青霉烯类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和碳青霉烯类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检出率为22.02%和74.34%,多重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的检出率>70%。  结论  革兰阴性菌耐药问题仍较为严重,特别是肺炎克雷伯和鲍曼不动杆菌。细菌耐药问题给临床治疗带来极大的挑战,有必要进行定期监测以促进合理用药。
基于DRGs的医院合理用药管理机制探索实践
杨彬, 王作君, 陈菡, 张敬一
,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404030
摘要:
  目的  通过对某三甲医院DRGs付费方式下合理用药管理实践,建立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发挥DRGs在合理用药中的作用,制定药学临床路径,干预医师处方行为,从而提升医院合理用药水平。  方法  建立基于DRGs的药品引进机制、合理用药监管机制和主动合理用药数据晾晒机制,依托信息化平台对药品消耗指数、次均药品费用、辅助用药等合理用药指标进行精准定位,通过药事会办公室会日常监管,实现合理用药精准、精细化管理。  结果与结论  在基于DRGs的多维度、多层次的合理用药管理下,对DRGs付费方式改革后合理用药效果进行评价,本院各项合理用药指标均持续改善。
泌尿系统碎石术抗菌药物预防使用合理管控实践
陈怡君, 王卓, 何苗, 张宇, 田泾
,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402034
摘要(1912) HTML(592) PDF (993KB)(4)
摘要:
  目的  合理管控泌尿系统碎石术抗菌药物预防使用,并分析管控措施的成效。  方法  通过开展抗菌药物科学化管理,加强抗菌药物专项点评和合理用药信息通报,增补完善抗菌药物处方前置审核规则,临床药师深入临床进行培训与会诊,加强合理用药工作创新以及泌尿外科针对碎石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积极整改的多项措施,分析2019−2022年泌尿外科抗菌药物相关指标数据的变化。  结果  积极的合理管控后,泌尿外科抗菌药物使用强度逐年下降;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由2019年的94.27%下降为2022年的77.47%;各项微生物送检率于2022年都达标;泌尿系统碎石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消耗DDDs品种排名中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注射剂由2019年的第四位下降为2022年的第八位;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消耗DDDs全院科室排名中泌尿外科由2019年的第八位下降为2022年的第十二位;与此同时泌尿系统碎石术后感染的发生率呈逐年下降趋势,由2019年的0.84%下降为2022年的0.49%。  结论  积极的管控措施可促进泌尿系统碎石术抗菌药物预防使用趋于合理。
粉-液双室袋产品综合评估
舒飞, 孙蕊, 宋凯, 张元林, 闫家铭, 舒丽芯
,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312009
摘要(5636) HTML(1902) PDF (998KB)(46)
摘要:
  目的  以传统粉针剂为对照,对粉-液双室袋产品进行综合评估。  方法  采用系统综述法,收集粉-液双室袋文献资料,提取常用评价指标,评估粉-液双室袋产品的使用价值,与传统粉针剂产品进行综合比较。  结果  共纳入文献23篇,评估使用的有效性指标为药液稳定性、配制浓度准确性、药液残留量;安全性指标为不溶性微粒、刺伤划伤发生率;经济性指标为配制成本、废弃物重量、住院成本、血液感染发生率;适用性指标为配制时间、平均医护人员占用、包装重量和储运体积、环境适应性、废弃物处理难易程度;可及性指标为生产厂家数量、原料供应能力、患者可承担性。通过文献证据对其评估,表明粉-液双室袋稳定性、浓度准确性高于传统粉针剂,并已实现国产供应。双室袋法配制药液可减少输液反应,能缩短药液配制时间。  结论  相比于传统粉针产品,粉-液双室袋在有效性、安全性、经济性、适宜性、创新性维度均具备优势,可及性维度符合要求。
北部战区总院专栏
药物性肝损伤不良反应分析
张岩, 李炎君, 刘家荟, 邓娇, 原苑, 张敬一
,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404034
摘要:
  目的  对本院近十年的药物性肝损伤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分析,探讨药物性肝损伤的特点及相关规律,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借鉴。  方法  对本院2011年至2021年间上报至医院不良反应监测系统的259例药物所致肝损伤进行帕累托分析。  结果  259例ADR报告中,药物性肝损伤最常见类型为肝细胞损伤型(37.84%),引发药物性肝损伤的年龄段主要在46岁以上,共195例(75.28%)。药物种类主要有心血管疾病用药(44.02%)、抗感染药(23.94%)及抗肿瘤药(11.58%)。其中心血管药物中阿托伐他汀钙40mg及以上占比最高,共53例(46.49%);抗感染药物中主要为头孢菌素类(29.03%)、碳青霉烯类(19.35%)、抗真菌类(17.74%)、喹诺酮类(11.29%)。不良反应发生时间主要在用药6天及以内(69.88%),不良反应持续时间多为1至2周(31.66%)。多数患者好转(47.88%)或治愈(37.07%)。  结论  对于中老年患者,应用心血管系统药物、抗感染药物或抗肿瘤药物时,需要至少在6天及以内监测患者肝功能变化,如有异常应及时停药或给予治疗,从而避免药物性肝损伤的进展。
药物与临床
平喘方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陈春娟, 郑志新, 李骊
,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405035
摘要(1160) HTML(419) PDF (875KB)(4)
摘要:
  目的  探讨平喘方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2022年5月−2023年12月本院收治的102例支气管哮喘患者,据简单随机法分为对照1组(n=34,孟鲁司特钠治疗)、对照2组(n=34,平喘方治疗)及观察组(n=51,平喘方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均持续治疗21 d。评估3组临床疗效。于治疗前后对比3组中医证候积分、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IL)-4、IL-17、干扰素(IFN)-γ、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免疫球蛋白(Ig)E]及儿童呼吸和哮喘控制测试(TRACK)评分;记录不良反应。  结果  与对照1组和对照2组相比,观察组总有效率更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喉中痰鸣、气粗息涌、咳呛阵作)中医证候积分与对照1组和对照2组相比均更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IL-4、IL-17、TGF-β1及IgE水平均低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IFN-γ水平及TRACK评分均高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P<0.05)。3组不良反应对比无差异(P>0.05)。  结论  平喘方联合孟鲁司特钠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患者可提高临床疗效,利于减轻炎症反应,缓解病情,且具安全性。
2021−2023年我院药品不良反应的特点分析
宋红卫, 王燕, 方铭, 马云鹏, 钟超, 徐一新, 徐峰, 周婷
,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404041
摘要(4007) HTML(1258) PDF (885KB)(19)
摘要:
  目的  分析我院2021−2023年期间报告的药品不良反应(ADR)的特点,为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方法  回顾性收集医院报告的药品不良反应数据,包括患者基本信息、发生不良反应药物、不良反应类型及转归情况等。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归纳和统计。  结果  2021−2023年,我院共报告了979例药品不良反应。在31~50岁年龄区间患者发生ADR比例最高,男性患者较多(63.5%)。涉及药品排名前5位的分别是抗菌药物(48.8%)、中药注射剂、维生素类、中成药、马破伤风免疫球蛋白。其中抗菌药物品种主要有头孢呋辛、头孢他啶、头孢替安等。全部ADR累及的器官/系统以皮肤及附件损害为主(55.4%),临床表现是皮疹、瘙痒、斑丘疹等。  结论  2021—2023年我院最常发生药品不良反应的药品仍以抗菌药物为主,抗菌药物的临床合理使用仍需引起重视。
低蛋白血症对头孢哌酮血药浓度的影响
詹济华, 颜滢
,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309040
摘要(3771) HTML(906) PDF (833KB)(7)
摘要:
  目的  分析低蛋白血症对患者使用头孢哌酮的影响,为临床合理使用头孢哌酮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法,收集2021年7月至2022年3月期间使用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并进行头孢哌酮血药浓度监测的患者,根据患者白蛋白浓度不同,将患者分为低蛋白组和白蛋白正常组,对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实验室检查、头孢哌酮谷浓度和临床疗效等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炎症指标及肝功能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低蛋白组患者肌酐显著高于白蛋白正常组患者(P<0.05)。低蛋白组头孢哌酮谷浓度为46.29±36.94 mg/L,白蛋白正常组头孢哌酮谷浓度为38.18±33.79 mg/L,其中低蛋白组使用人血白蛋白的患者头孢哌酮血药浓度显著高于未使用人血白蛋白的患者(P<0.05)。两组临床疗效相比,低蛋白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偏低(P<0.05)。  结论  低蛋白血症患者补充人血白蛋白可以提高头孢哌酮的血药浓度,通过纠正患者低蛋白血症有助于提高头孢哌酮抗感染的临床疗效。
活心丸(浓缩丸)联合八段锦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衰介入术后预后的影响
王鹏, 吴宗贵, 张争艳
,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308034
摘要(3870) HTML(1254) PDF (890KB)(15)
摘要:
  目的  观察活心丸(浓缩丸)联合八段锦的中医综合疗法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衰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患者预后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就诊于我院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衰,接受急诊介入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西医治疗组和中医综合治疗组,共120例。西医治疗:标准西医药物治疗+心脏康复五大处方;中医综合治疗组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入了活心丸(浓缩丸)联合八段锦治疗,随访6个月。观察的指标为劳力性心绞痛量表、中医症候量表、中医症候治疗效果评定、六分钟步行试验(6MWT)、左室射血分数(LVEF)、脑钠肽前体(pro-BNP)。  结果  两组分别入选60例患者,治疗过程中,西医治疗组脱落2例,中医综合治疗组脱落8例,最终共计入组110例。相对于西医治疗组,中医综合疗法显著改善心绞痛量表评分、中医症候量表评分、pro-BNP、LVEF和6MWT(P<0.001)。两组患者的血常规、肝肾功能、钾、血糖、血脂、心肌肌钙蛋白I(cTnI)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整个治疗期间未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  结论  活心丸(浓缩丸)联合八段锦的中医综合疗法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衰的患者中在提高患者LVEF、6MWT距离,提高运动耐量、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方面较西医康复治疗效果更为显著。
荣木复肝方对ANIT诱导的小鼠胆汁淤积肝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杨念, 杨柳, 郑思嘉, 张俊霞, 徐华明
,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305008
摘要(4404) HTML(1542) PDF (1663KB)(18)
摘要:
  目的   探讨荣木复肝方对α-萘异硫氰酸酯(ANIT)诱导的小鼠胆汁淤积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方法   取8周龄SPF级昆明小鼠,随机分成6组,每组10只,分别为空白对照组(灌胃生理盐水),模型对照组(灌胃生理盐水),荣木复肝方低(灌胃剂量5.25 g/kg)、中(11.25 g/kg)、高(20.25 g/kg)剂量组,阳性对照(熊去氧胆酸,UDCA,0.1 g/kg)组,每日1次,连续灌胃药7 d。第5天,空白对照组灌胃给予等量橄榄油,其他各组灌胃ANIT(65 mg/kg)造模。造模48 h后,各组小鼠末次药后30 min,收集小鼠血液和肝组织样本,进行各项指标的检测。采用试剂盒检测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总胆汁酸(TBA)、γ-谷氨酰转肽酶(γ-GT)、总胆红素(TBIL)、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丙二醛(MDA)含量。采用HE染色观察小鼠肝脏病理学变化。  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荣木复肝方各剂量组能够明显降低小鼠外周血清中ALT、AST、AKP、TBA、TBTL、γ-GT和MDA含量(P<0.05),显著提高SOD和GSH-PX水平(P<0.05)。与模型组相比,荣木复肝方低剂量组、高剂量组肝细胞空泡变性减少,炎症浸润减轻;中剂量组肝脏细胞空泡变性显著减少,炎症浸润现象明显改善,肝细胞呈索状排列,肝小叶结构完整。  结论   荣木复肝方能够改善肝损伤血清生化学指标、降低黄疸和清除氧化自由基,从而发挥对ANIT诱导的小鼠胆汁淤积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综述
上海某三级公立医院药品管理内部控制评价实践研究
练鲁英, 刘盈, 殷佳, 诸国樑, 徐飞
,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402003
摘要(1090) HTML(1383) PDF (1011KB)(6)
摘要:
  目的  建立医院药品管理内部控制量化评价体系,直观反映药品管理内部控制建设的优化完善情况,为医院药品管理内控评价提供参考。  方法  结合头脑风暴法设计量化评价表,运用穿行测试、实地查阅、对比分析等方法,开展内部控制设计和执行有效性评价。  结果  量化评价表满分为50分,药品管理评价得分由2015年36.50分提高到2021年43.75分,药占比由2015年37.97%降至2021年21.62%,药品加成率由14.38%降至0.96%,抗菌药物使用强度(DDDs)由2018年55.48降至2021的39.30,门诊和住院患者基本药物处方占比高于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指标数据。  结论  药品管理内部控制体系可促进医院药品管理专业化能力提高,医院收支结构优化,合理用药水平持续提升,推进医院高质量发展,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保驾护航。
表面等离子共振传感器的识别元件在医药领域中的研究应用进展
王晓飞, 张颖, 顾佳钰, 胡馨儿, 张海, 曹岩
,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309014
摘要(6692) HTML(2205) PDF (1525KB)(12)
摘要:
表面等离子共振(SPR)传感器是一种基于光学的检测技术,基于SPR的生物传感器可实时动态检测生物样品,具有无需标记和高灵敏度等卓越特点,是表征分子间相互作用的重要工具。识别元件是SPR传感器的关键组成部分,能够特异性识别和捕获目标分析物,与传感器的选择性能有密切关系。综述采用抗体、适配体、分子印迹聚合物、蛋白质和金属纳米粒子作为识别元件的SPR传感器在医药研究中的进展。
新药RRx-001的临床研究进展
龚杨洋, 楼春杨, 张火俊, 缪震元
,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402028
摘要(4414) HTML(1698) PDF (1796KB)(16)
摘要:
恶性肿瘤、神经退行性疾病、血管性疾病等一直是临床治疗的难点,由于这些疾病的发病机制复杂性,找寻疗效高且副作用小的药物是治疗药物研究的热点。RRx-001作为潜在首创的小分子药物,有望成为肿瘤免疫治疗、放化疗增敏和保护的重要临床一线药物。目前,RRx-001已进入Ⅲ期临床研究阶段,Ⅱ期临床试验数据证实了RRx-001临床安全性和有效性,并且发现与临床肿瘤治疗一线药物联合用药的优越性。本文总结了RRx-001的作用机制研究新进展和主要临床试验研究结果,对后续针对RRx-001的优化设计和临床应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胡椒的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研究
高兴, 赵凤平, 王文涛, 田巍, 郑灿辉, 陈新
,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308065
摘要(6055) HTML(3959) PDF (1638KB)(48)
摘要:
胡椒是属于胡椒科胡椒属的一种常绿攀援藤本植物,它被称为“香料之王”,既能用于食品也能用于医药。胡椒中主要活性物质有以酰胺类化合物为主的生物碱和胡椒精油,以及酚类化合物。本文对胡椒中的化学成分,尤其是酰胺类生物碱,及其生物活性进行了归纳总结。这些研究表明,胡椒作为药食同源的一种植物,具有广泛生物活性,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深度利用。
乳酸菌作为重组蛋白药物递送载体的研究
王旭昉, 王彦婷, 姚春萌, 陆斌
,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309021
摘要(6739) HTML(2134) PDF (863KB)(67)
摘要:
乳酸菌基于其安全性、益生性及肠道可定植性,是活体药物递送系统的良好候选者,现阶段众多研究将其作为蛋白药物递送载体用于疾病治疗。作为一种模式生物,多样化的基因修饰方案使其可以应用于各类疾病并能够发挥显著的治疗效果。乳酸菌药物载体具有多种优势,包括无创给药、基因可编辑性、可大规模生产等,因此利用乳酸菌作为重组蛋白表达载体的研究引起了全球范围的关注。本文对乳酸菌药物递送系统的应用基础、生物利用度提升、基因编辑策略以及研究应用现状进行了归纳和总结。
通便灵胶囊治疗便秘的药效与机制研究
陈莹, 许子华, 胡北, 崔亚玲, 高欢, 吴琼
,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404008
摘要(3342) HTML(1475) PDF (4039KB)(10)
摘要:
  目的  研究通便灵胶囊治疗便秘的药效以及潜在的作用机制。  方法  观察通便灵胶囊给药后,药物对正常小鼠肠道运动功能和便秘模型小鼠小肠碳末推进率的影响。利用网络药理学找到通便灵胶囊治疗便秘的潜在靶点以及关键通路,取小鼠结肠组织,通过检测p-PI3K/PI3K、p-AKT/AKT、CASP3的蛋白表达情况验证其作用机制。  结果  通便灵胶囊使正常小鼠排第一粒黑便时间缩短,粪粒增多;通便灵胶囊便秘模型小鼠碳末推进率增高;网络药理学结果显示通便灵胶囊治疗便秘可能与PI3K-Akt信号通路和5-HT等信号通路有关;Western blot显示各给药组均能显著下调小鼠结肠组织p-PI3K/PI3K、p-AKT/AKT、CASP3的蛋白表达。  结论  通便灵胶囊能有效促进小鼠肠道蠕动,增加排便次数,从而有效治疗便秘;其作用机制可能与PI3K-Akt信号通路直接或间接调节肠道运动功能有关。
玉米须黄酮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周丽城, 欧已铭
,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309037
摘要(6130) HTML(2133) PDF (1084KB)(21)
摘要:
玉米须是玉米的干燥花柱和柱头,我国常用传统中药,具有平肝利胆、利尿消肿之功效。玉米须还被广泛用作茶和功能食品。玉米须富含黄酮类化合物,为玉米须中主要的生物活性成份。近年来,玉米须黄酮的化学、分析、药理、药代动力学及安全性评价方面的研究取得了较多的进展。黄酮化学成分的研究丰富了玉米须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数量,多项药理学研究证实和拓展了玉米须黄酮的功效,安全性评价为玉米须黄酮的安全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通过文献查阅,对近十年来玉米须黄酮的提取工艺、成分表征、含量测定、药理作用及安全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玉米须黄酮的进一步开发及应用提供依据。
《药学实践与服务》投稿须知
摘要(5631) HTML(1219) PDF (699KB)(89)
摘要:
更名启事
,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
摘要(2917) HTML(848) PDF (0KB)(326)
摘要:
《药学实践杂志》投稿须知
摘要(8693) HTML(2718) PDF (663KB)(343)
摘要:
北部战区总医院专栏
肝素钠肌醇烟酸酯乳膏中肌醇烟酸酯皮肤药动学研究
崔亚玲, 吴琼, 马良煜, 胡北, 姚东, 许子华
,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404006
摘要(2489) HTML(568) PDF (965KB)(9)
摘要:
  目的   建立HPLC法测定大鼠皮肤中肌醇烟酸酯(IN)的浓度,并研究肝素钠肌醇烟酸酯乳膏(GJR)在大鼠经皮给药后IN的药动学特征。  方法   采用HPLC法建立简便快速的测定给药后不同时间点大鼠皮肤中IN浓度的分析方法,并用建立的方法开展GJR在大鼠经皮给药后IN的药动学研究,采用DAS软件拟合药物动力学参数。  结果   该分析方法在0.25 ~ 20 μg/ml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定量限为0.25 μg/ml,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6.18%。GJR在体皮肤给药后IN的药动学参数t1/2 为(4.555±2.054)h、Tmax为(6±0)h、Cmax为(16.929±2.153)mg/L、AUC0−t为(150.665±16.568)mg·h /L、AUC0−∞为(161.074±23.917)mg·h /L、MRT(0−t)为(9.044±0.618)h、MRT(0−∞)为(10.444±1.91)h、CLz/F 为(0.19±0.03) L/(h·kg)、Vz/F 为(1.190±0.437)L/(h·kg)。  结论   IN能迅速渗透进入皮肤, 并能够长时间蓄积在皮肤局部,有利于IN在病变部位长时间发挥药效。该方法简便、快速、专属性强、重复性好,成功地应用于大鼠腹部皮肤给药后IN的药动学研究。
研究报告
中心切割二维液相色谱法测定人血浆中拉莫三嗪血药浓度的研究
林君容, 张敏新, 赵雪梅, 黄爱文
,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306020
摘要:
  目的  建立中心切割二维液相色谱法测定人血浆中拉莫三嗪药物浓度。  方法  采用外标法定量,第一维色谱柱:SNCB(T)-1A(硅胶,4.6 mm×50 mm, 5 µm),流动相A:VCV-1D移动相,流速:0.4 ml/min;流动相B:水,流速:1.0 ml/min;第二维色谱柱:Symmetry C18(4.6 mm×250 mm, 5 µm),流动相:乙腈-10 mmol/L乙酸铵溶液(V/V=25∶75),流速:1.0 ml/min;中间色谱柱:SBX4-MA(树脂,3.0 mm×10 mm, 5 µm);紫外检测波长306 nm,柱温:45 ℃,进样量:200 µl。  结果  拉莫三嗪在1.24~39.50 µg/ml血药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 = 0.999 9),定量下限为1.24 µg/ml,检测限为0.02 µg/ml;日内精密度RSD均小于5%,日间精密度RSD均小于10%;日内准确度范围为102.17%~111.17%,日间准确度范围为99.80%~107.31%;回收率RSD均小于5%,其变化范围在89.95%~96.16%;经室温保存24 h、反复冻融3次和-40 ℃保存2周等稳定性考察,其测定值/标示值比值范围在87.01%~115.88%。  结论  本研究建立的方法操作简单、稳定性好、灵敏度高、重现性好,适用于临床开展拉莫三嗪血药浓度监测工作,为临床个体化用药指导提供可靠的监测数据支持。
基于UPLC特征图谱和一测多评法的穿心莲标准汤剂质量标准研究
马智玲, 王晓亚, 杜微波, 张志强, 沈建梅, 刘艳
,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310021
摘要:
  目的  采用UPLC法建立穿心莲标准汤剂的质量评价方法。  方法  依照中药饮片标准汤剂制备要求,制备21批穿心莲饮片标准汤剂,建立超高效液相特征图谱分析方法,以穿心莲内酯为参照,建立新穿心莲内酯、14-去氧穿心莲内酯和脱水穿心莲内酯的一测多评法,并与外标法测定结果比较。  结果  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版)》软件进行特征图谱分析,共标定7个共有峰,指认了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醛酸苷、穿心莲内酯、新穿心莲内酯、14-去氧穿心莲内酯和脱水穿心莲内酯5个成分,一测多评法与外标法测定各成分含量结果RSD均在3%以内。  结论  所建立的特征图谱和一测多评方法准确、可靠,可较全面地反映穿心莲标准汤剂的内在质量,为穿心莲配方颗粒及其它制剂的质量评价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