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药学实践与服务》杂志目前不收取审稿费、版面费、加急费等费用,如收到邮件声称是编辑部X编辑,要求加作者微信的,请谨防财产损失!编辑部用于作者校对时绑定微信的邮件通过yxsjzzs@163.com发送,标题是《药学实践与服务》XML数字出版服务微信绑定,请区分开。

药食两用中药防疫应用综述

徐圣焱 夏天爽 徐武牧 韩婷 岳小强 辛海量

邓忠宇, 郭士槿, 郭熠凡, 冯峻程, 吕权真, 邱丽娟. 药物联用抑制白念珠菌生长的研究进展[J]. 药学实践与服务, 2023, 41(6): 352-357.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112019
引用本文: 徐圣焱, 夏天爽, 徐武牧, 韩婷, 岳小强, 辛海量. 药食两用中药防疫应用综述[J]. 药学实践与服务, 2021, 39(3): 203-205, 220. doi: 10.12206/j.issn.1006-0111.202009026
DENG Zhongyu, GUO Shijin, GUO Yifan, FENG Juncheng, LYU Quanzhen, QIU Lijuan. Research progress on drug combination therapy against Candida albicans[J].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Practice and Service, 2023, 41(6): 352-357.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112019
Citation: XU Shengyan, XIA Tianshuang, XU Wumu, HAN Ting, YUE Xiaoqiang, XIN Hailiang. Application of edible Chinese medicine in epidemic prevention[J].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Practice and Service, 2021, 39(3): 203-205, 220. doi: 10.12206/j.issn.1006-0111.202009026

药食两用中药防疫应用综述

doi: 10.12206/j.issn.1006-0111.202009026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徐圣焱,医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医临床、生药学、中药药理学研究,Email:1239775011@qq.com

    通讯作者: 辛海量,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中药鉴定、资源、药理学研究,Email:hailiangxin@163.com,Tel:(021)81871309
  • 中图分类号: R259

Application of edible Chinese medicine in epidemic prevention

  • 摘要: 药食两用中药作为传统中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切合“治未病”的理念,在疫情防控各阶段中均可应用。综述介绍了清热解毒、凉血解毒、祛湿化浊、补益(气阴)等常见药食两用中药的防疫应用概况,并提出建议供探讨。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安徽省中药饮片生产企业有226家,分布于安徽省内16个市区,其中,亳州市176家,阜阳市16家,占全省中药饮片生产企业总数比重分别为78%和7%。

    2014−2018年安徽省共组织涉及中药饮片生产范围的药品GMP现场检查293家次。其中,通过GMP检查243家次,未通过GMP检查50家次,不合格率为17.10%,详见表1

    表  1  2014−2018年中药饮片GMP认证检查结果(厂家/次数)
    年份年检查总次数认证通过未认证通过不合格率(%)
    20145851712.10
    201574641013.50
    20164943612.20
    201745301533.30
    201867551217.90
    总计2932435017.10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对50家次未通过的GMP现场检查报告进行分析,共发现严重缺陷66项,主要缺陷134项。依据《药品生产现场检查风险评定指导原则》,其中5家次GMP现场检查存在多项主要缺陷相互关联,经综合分析表明,质量管理体系中某一系统不能有效运行,合并升级为严重缺陷项。

    依据药品GMP及中药饮片等附录对缺陷进行分类,发现严重缺陷条款数量最多的GMP章节为总则(15项),其后依次为机构与人员(11项)、质量管理(9项)、质量控制与保证(8项)等,其中,涉及中药饮片附录章节依次为原则(2项),质量管理(1项),见表2

    表  2  严重缺陷项目分布情况
    GMP章节严重缺陷
    (项)
    涉及GMP
    条款
    出现频次
    (次)
    所占比例
    (%,n=66)
    总则15第2、4条15122.73
    质量管理9第7、9、11、12、14条9213.64
    机构与人员11第18、20、25条11316.67
    厂房与设施5第38、40、46条57.58
    物料与产品1第103条11.52
    确认与验证2第138、140条23.03
    文件管理5第150、159、163、175条57.58
    质量控制与保证8第217、222、223、243条8412.12
    中药饮片附录3第7、51条34.55
    计算机化系统附录2第14条23.03
    合并升级557.58
    注:1 第2条出现频次为6次,第4条出现频次为9次;2 第12条出现频次为4次;3 第18条出现频次为6次,第20条出现频次为4次;4 第223条出现频次为4次。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对66项严重缺陷汇总分析发现,企业存在生产检验记录和数据不真实,在未通过检查的场所生产中药饮片,人员、设施、设备与企业的生产经营规模不完全适应,存在关键岗位人员兼职或者不能有效履行职责,生产记录或原始数据不能追溯,验证生产品种没有涵盖申请认证范围,物料管理混乱,许可检查中发现的缺陷项目未进行整改等问题。

    依据GMP正文及中药饮片等附录对134项主要缺陷进行分类,发现主要缺陷条款数量最多的GMP章节为机构与人员(22项),其后依次为质量控制与保证(21项)、文件管理(19项)、中药饮片附录(19项)、确认与验证(16项)、生产管理(8项)等,其中,涉及中药饮片附录章节依次为人员(1项)、厂房与设施(5项)、物料与产品(1项)、确认与验证(6项)、文件管理(3项)、生产管理(1项)、质量管理(2项),见表3

    表  3  主要缺陷项目分布情况
    GMP章节主要缺陷(项)GMP条款出现频次(次)所占比例(%,n=134)
    质量管理6第12、13、14条64.48
    机构与人员22第17、18、22、23、24、25、27条22116.42
    厂房与设施3第38、44、47条32.24
    设备5第81、84、86、90条53.73
    物料与产品7第103、106、112条75.22
    确认与验证16第139、140、142、143、144、148、149条16211.94
    文件管理19第150、152、155、158、159、161、164、170、173、180、183条19314.18
    生产管理8第184、188、191、196条845.97
    质量控制与保证21第217、220、222、223、225、226、228、230、241、242、248、250条21515.67
    自检2第309条21.49
    中药饮片附录19第11、23、24、25、34、39、40、41、43、44、47、52条1914.18
    确认与验证附录2第23、25条21.49
    计算机化系统附录3第14、16条32.24
    取样附录1第5条10.75
    注:1 第18条出现频次为6次,第27条出现频次为7次;2 第139、140条出现频次均为4次;3 第150条出现频次为4次;4 第184条出现频次为5次;5 第223条出现频次为6次。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对134项主要缺陷汇总分析发现,企业存在以下问题:关键岗位人员职责不清;对某方面的操作知识了解不够,未能完全履行职责;开展培训的内容针对性不强,与该岗位的要求不相适应;缺乏对照品或对照药材不能对品种进行全项检验;偏差未采取有效的纠正和预防措施;未对检验方法进行确认,不能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工艺规程缺少关键的控制参数;生产检验记录不及时、不准确;确认与验证工作不充分等。

    从缺陷项目的构成情况和频次可以看出,缺陷相对集中在质量管理及质量控制与保证、机构与人员、文件与生产管理、确认与验证、物料与产品5个方面。以上统计数据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目前中药饮片生产企业实施新修订药品 GMP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

    在GMP检查过程中发现,部分中药饮片企业法人和负责人思想重视程度不够,法律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不强,认为中药饮片标准不高也不会产生安全问题,忽略了饮片是用于临床的药品。这类中药饮片生产企业在执行GMP的各个环节中,违反GMP要求的情况频繁发生,如在GMP车间外生产中药饮片;不按炮制工艺进行生产;生产检验记录和数据不真实,质量把关流于形式,提升企业法人和负责人法律意识是保证中药饮片质量的基石。

    GMP现场检查过程中,多次发现关键人员生产负责人和质量负责人实际履职能力不足,采购、验收、仓储以及检验人员不熟悉药材的分类种属,药材鉴别能力较弱,检验人员检验基本技能差。对药品生产、质量有关的关键岗位人员培训不到位,培训次数少、时间短。另外,培训目的性不强,培训形式单一,内容简单,不分层次和岗位,培训效果不理想,同时也未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企业还未认识到在药品生产中“人、机、料、法、环”最关键的生产要素是人,只有保证有足够的训练有素的人员,才能使质量管理体系顺利运行。

    重生产、轻管理的现象还是普遍存在,企业制订的文件缺乏可操作性,工艺规程未根据工艺验证内容进行修订,批记录设计不合理,如缺少工艺参数、设备编号、生产操作过程等信息;记录填写、修改不规范。原因是企业的负责人及质量管理人员对文件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特别是质量保证人员没有充分发挥其在企业生产中的管理作用,使相关受控文件没有得到有效的执行。

    从目前来看,确认与验证仍然是企业的一个薄弱环节。检查中发现多数企业在验证工作中带有盲目性或应对性。为了认证而验证,方案及验证内容粗糙,有些仅做一组数据,没有重现性,验证的结果不能证明设备操作的可靠性和工艺规程的合理性。

    部分企业的中药材供应商管理不完善,供应商的审计走形式,供应商档案信息过于简单,没有对直接从农户购入中药材质量进行评估并建立质量档案,不能从物料源头抓起,保证药品的质量。

    必须全面提升企业法人和负责人法律意识,药品生产企业是药品质量的责任主体,必须履行药品生产经营的各项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必须对自己生产经营的产品质量安全承担法律责任,在强化责任中落实“四个最严”。

    2019年颁布实施的新修订的《药品管理法》对药品违法行为处罚等都作出更严格的要求。一是切实“处罚到人”。明确对严重影响质量安全的违法行为,在对违法主体依法处罚的同时,对其法人、主要责任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也予以处罚,包括没收违法行为发生期间其所获收入、罚款、一定期限甚至终身禁业,并可以处以拘留。二是提高财产罚幅度,处罚额度全面提升。三是专条规定刑事责任。设专条强调药品违法行为构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立场鲜明地保持对药品安全犯罪行为的强力震慑和高压态势[1]

    药品生产各要素中最关键的要素是人,尤其是生产负责人和质量负责人。由于中药材品种繁多、来源复杂,各地用药习惯不同,药典和地方规范炮制过程时有不同,同物异名、同名异物的现象多,因此,中药材的验收、鉴别、检验以及中药饮片的炮制生产过程是一项技术性、经验性很强的工作[2]。2010版中药饮片附录对生产和质量管理部门负责人专业、学历、从业经验、年限做出明确要求,要求质量保证和控制人员具备中药材和中药饮片质量控制和鉴别真伪优劣的实际能力,要求采购、仓储验收人员明确中药材鉴别要求以及储存养护知识。

    企业应积极引进中药生产和质量管理专业人才,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针对不同岗位、不同层次的人员开展培训。培训内容包含法律法规、专业知识、操作技能等,让员工明白做什么、怎么做、达到什么标准。培训是提高企业员工素质的有效途径和手段,只有积极开展注重实效的培训,使最基层的员工到高管层全体人员真正理解GMP的精髓,才能真正执行好GMP,更好地保证产品质量。

    一个有效的文件管理体系能够很好地指导生产实践。质量管理文件的制定者需深刻理解GMP条款,基于风险管理和企业实际,反复修订文件,确保系统文件具有规范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文字表达应清晰易懂,确保所有执行人员能获得相关岗位工作的详细指令并遵照执行。对于工艺规程和操作规程中的关键参数,要经过充分验证,确定关键控制点,并保证生产和质量全过程的记录可追溯,确保质量体系在企业中有效运行[3]

    中药材质量直接影响中药产品制剂,中药饮片质量优劣直接影响临床疗效,其供应商的选择和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中药生产企业应对中药材供应商做好供应商审计,形成合格供应商目录,对于发现不符合要求且有作假、掺假、以次充好的,取消其供货资格。为确保药品质量,中药饮片生产企业必须建立良好的物料管理体系,从源头抓起,保证药品的质量。

    通过对缺陷项目进行统计分析不难发现,部分缺陷项目属于“细节问题”,不被人们所重视,往往正是这些“细节问题”增加了药品质量风险事件的发生率。企业必须按照法定标准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中药炮制规范制定工艺规程,并按照工艺规程编写标准操作规程和批生产记录,在生产过程中,及时填写批生产记录、数据完整、内容真实,由操作人及复核人签字,控制好生产过程中每一个环节[4]

    中药饮片GMP监管工作是一项对检查员工作技巧性、专业性、原则性较高的工作。这就需要充实人员,建立职业化检查员队伍,有针对性的加强培训,提高对GMP检查工作的认知水平,加深对GMP标准的理解,统一检查尺度[5]

    新修订的GMP已实施了10年。我国从GMP认证发展到GMP的持续符合性监管,提升的是管理理念,不变的是GMP在药品生产中的重要作用。中药饮片生产企业应提高法律意识,加强诚信建设,注重人员培训,根据中药饮片的生产特点,真正将GMP的思想贯彻到实处,提高硬件配置水平,建立规范的文件体系并控制实际执行情况,持续合规生产,最大程度地降低药品生产风险,而GMP监管应突出专业性和职业化,切实保证中药饮片质量安全。

  • 表  1  药食两用中药种类及在防疫中的应用

    中药类型常见中药主要药理作用在防疫中的应用参考文献
    清热解毒类金银花抑菌、抗病毒、抗炎、解热、
     调节免疫等
    抗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感染,抗甲型流感病 毒、单纯疱疹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增强 机体免疫功能[1-2]、[4-6]
    蒲公英抑菌、抗病毒、抗炎、解热等抗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感染,抗甲型流感病 毒、单纯疱疹病毒[3-4]、[6]
    芦根 调节免疫等缓解热毒咳嗽[21]
    红景天抗氧化、抗炎等肺、呼吸道保护作用[22]
    凉血解毒类玄参 抑菌、抗血小板聚集、促纤溶、
    改善微循环等
    缓解脓肿等症状[12-13]
    马齿苋抑菌、抗炎等缓解脓肿等症状[11]、[14]
    祛湿化浊类藿香 抑菌、抗病毒等抗H1N1流感病毒、柯萨奇病毒,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 染,改善胃肠道功能,缓解恶心、大便溏薄等胃肠道 症状[16-17]
    补益(气阴)类麦冬 抗氧化、抗炎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缓解口渴咽痛等症状[18]
    石斛 调节免疫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缓解口渴咽痛等症状[19]
    黄芪 调节免疫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缓解体倦乏力等症状[20]
    芦根 调节免疫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21]
    红景天抗氧化、抗炎等肺、呼吸道保护作用[22]
    下载: 导出CSV

    表  2  药食两用中药的使用时机

    使用时机意义应用举例
    疫病预防环节去除病邪,扶助正气,预防发病路志正预防流感方:荸荠、鸭梨生姜。可祛除寒邪、养阴扶正
    疫病治疗环节辅助治疗,防止恶化河南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预防方案:紫草、赤小豆、绿豆等。可清热解毒、养护脾胃。
    王琦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方:芦根、金银花、藿香、红景天等。可清热解毒,祛湿化浊、 凉血消肿
    疫病善后环节去除余邪,防止复发,促进康复《温病条辨》:五汁饮。可治疗疫病伤津口渴《伤寒论》:猪肤汤。可治疗疫病后阴伤咽痛
    下载: 导出CSV
  • [1] 夏伟, 余永亮, 杨红旗, 等. 金银花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 安徽农业科学, 2017, 45(33):126-127, 165. doi:  10.3969/j.issn.0517-6611.2017.33.042
    [2] 刘玉峰, 李鲁盼, 马海燕, 等. 金银花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J]. 辽宁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 45(3):255-262.
    [3] 孙继梅, 郑伟, 周秀珍, 等. 蒲公英体外抑菌活性的研究[J].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9, 9(11):2542-2543.
    [4] 青杰超, 林子然, 莫开林. 金银花和蒲公英抑菌、抗氧化以及抗紫外作用初探[J]. 四川林业科技, 2018, 39(6):55-57.
    [5] 石俊英, 郭承军. 金银花体外抗流感病毒有效部位研究[J].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0, 34(2):178-180.
    [6] MA S C, DU J, BUT P P, et al. Antiviral Chinese medicinal herbs against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J]. J Ethnopharmacol,2002,79(2):205-211. doi:  10.1016/S0378-8741(01)00389-0
    [7] 王志洁, 黄铁牛. 金银花在体内外抗人 Ⅰ型疱疹病毒的实验研究[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03, 9(7):39-43, 50. doi:  10.3969/j.issn.1006-3250.2003.07.012
    [8] 李永梅, 李莉, 柏川, 等. 金银花的抗腺病毒作用研究[J]. 华西药学杂志, 2001, 16(5):327-329. doi:  10.3969/j.issn.1006-0103.2001.05.002
    [9] 毛淑敏, 许家珍, 焦方文, 等. 金银花多糖对免疫低下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 18(2):18-20.
    [10] 刘娜, 李楠, 邓随胜. 蒲公英金银花复合饮料的研制[J]. 运城学院学报, 2017, 35(3):47-49. doi:  10.3969/j.issn.1008-8008.2017.03.014
    [11] 徐兰, 何清, 宗明, 等. 马齿苋的抗菌作用研究进展[J]. 检验医学教育, 2005, 12(1):31-33.
    [12] 魏斌, 蒋笑丽, 章建红, 等. 玄参药理作用及栽培加工技术研究进展[J]. 安徽农业科学, 2017, 45(28):127-128. doi:  10.3969/j.issn.0517-6611.2017.28.043
    [13] 俞静静, 陈素红, 吕圭源. 玄参“凉血滋阴”药效相关研究概况[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07, 13(9):63-66. doi:  10.3969/j.issn.1005-9903.2007.09.025
    [14] 王国玉, 王璐, 王玮, 等. 马齿苋水提取物抗炎作用研究[J]. 河北医学, 2014, 20(11):1866-1868. doi:  10.3969/j.issn.1006-6233.2014.11.035
    [15] 张百胜, 王艳萍, 曹发昊. 马齿苋饼干的制作及营养成分测定[J].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4, 35(13):62-65. doi:  10.3969/j.issn.1005-6521.2014.13.018
    [16] 魏晓露, 彭成, 万峰. 广藿香醇体外抗呼吸道病毒作用研究[J]. 中药药理与临床, 2013, 29(1):26-29.
    [17] 徐雯, 王楠, 丁浩然, 等. 广藿香对湿阻中焦证大鼠胃肠功能的影响[J]. 中国中药杂志, 2017, 42(23):4649-4655.
    [18] 周梦玲, 袁厚宇, 吴素玲. 麦冬多糖对脂多糖诱导巨噬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J]. 药学与临床研究, 2019, 27(6):416-420.
    [19] 赵嘉, 吕圭源, 陈素红. 石斛“性味归经”的相关药理学研究进展[J].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9, 19(6):388-390. doi:  10.3969/j.issn.1005-4561.2009.06.038
    [20] 邱世翠, 李波清, 彭新国, 等. 黄芪对小鼠淋巴细胞增殖和IL-2产生的影响[J].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00, 10(6):5-111. doi:  10.3969/j.issn.1005-8982.2000.06.003
    [21] 张克, 牛国顺, 邓莉, 等. 鲜芦根水提物对小鼠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J]. 中医研究, 2016, 29(10):68-70. doi:  10.3969/j.issn.1001-6910.2016.10.30
    [22] 张明发, 沈雅琴. 红景天苷对肺和呼吸道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J]. 抗感染药学, 2015, 12(5):641-644.
    [23] 路志正. 流感防治方药[J]. 中国中医急症, 1999, 8(1):5.
    [24]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J]. 心肺血管病杂志, 2020, 39(2):103-107.
    [25] 刘龙, 岳小强, 王丽娜, 等. 辟秽防感香囊预防流行性感冒的疗效及其免疫调节机制[J]. 中西医结合学报, 2010, 8(10):949-954.
    [26] 陈华, 王进军, 贺贤丽. 中药香囊干预社区居民感冒的疗效观察[J]. 湖北中医杂志, 2013, 35(12):18-19.
  • [1] 晁亮, 王辉, 沈淑琦, 游飘雪, 冀凯宏, 洪战英.  基于UHPLC-Q/TOF-MS代谢组学策略的葛根-知母药对防治阿尔茨海默病的药效与作用机制研究 . 药学实践与服务, 2025, 43(1): 30-40.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409035
    [2] 游飘雪, 陈兰, 施艺玮, 王辉, 晁亮, 洪战英.  脑胶质瘤微流控芯片模型的构建及中药半枝莲药效评价应用研究 . 药学实践与服务, 2025, 43(2): 59-66.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409034
    [3] 吴海韵, 杨甜, 张弛, 梁文仪, 苏娟.  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技术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 药学实践与服务, 2025, 43(): 1-6.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409007
    [4] 向兴, 张慧卿, 张琪金, 刘银沁, 黄宝康.  飞机草中医药文献研究及其中药性能探讨 . 药学实践与服务, 2025, 43(4): 1-5.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410019
    [5] 张紫璇, 高苑, 张利, 李佳莉, 徐希科, 祖先鹏.  中药防治急性肺损伤的活性成分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 药学实践与服务, 2025, 43(): 1-7.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404079
    [6] 冯一帆, 严啸东, 张文彬, 李炳锋, 郭美丽.  菸花苷长期给药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神经功能的影响 . 药学实践与服务, 2025, 43(): 1-7.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407038
    [7] 崔亚玲, 吴琼, 马良煜, 胡北, 姚东, 许子华.  肝素钠肌醇烟酸酯乳膏中肌醇烟酸酯皮肤药动学研究 . 药学实践与服务, 2025, 43(1): 6-9, 21.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404006
    [8] 魏雨辰, 田家盛, 王道鑫, 凌期盛, 王治, 缪朝玉.  烟酰胺单核苷酸口服给药对高血压大鼠的影响 . 药学实践与服务, 2025, 43(5): 1-9.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412006
    [9] 刘梦肖, 陈林林, 王彦, 张俊平.  中药苦参的研究进展 . 药学实践与服务, 2025, 43(4): 1-7.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406053
    [10] 施乔, 韩贵焱, 张俊腾, 刘娜.  新型Hsp90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及其抗真菌和抗肿瘤活性研究 . 药学实践与服务, 2025, 43(3): 124-135.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501019
    [11] 周娇, 郑建雨, 王思真, 杨峰.  mRNA肿瘤疫苗非病毒递送系统研究进展 . 药学实践与服务, 2025, 43(3): 109-116.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410034
    [12] 张艺昕, 关欣怡, 王博宁, 闻俊, 洪战英.  二氢吡啶类钙离子拮抗药物手性分析及其立体选择性药动学研究进展 . 药学实践与服务, 2024, 42(8): 319-324.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308062
    [13] 杨念, 张博乐, 张俊霞, 张振强.  一种中药组合物对ANIT诱导的小鼠胆汁淤积肝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 药学实践与服务, 2024, 42(12): 508-511, 519.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305008
    [14] 夏哲炜, 曾垣烨, 朱海菲, 李育, 陈啸飞.  核磁共振磷谱法测定磷酸氢钙咀嚼片中药物含量 . 药学实践与服务, 2024, 42(9): 399-401, 406.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404063
    [15] 陈炳辰, 佟达丰, 万苗, 闫飞虎, 姚建忠.  UPLC-MS/MS法测定小鼠血浆中紫杉醇脂肪酸酯前药及其药代动力学研究 . 药学实践与服务, 2024, 42(8): 341-345.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404082
    [16] 赖立勇, 夏天爽, 徐圣焱, 蒋益萍, 岳小强, 辛海量.  中药青蒿抗氧化活性的谱效关系研究 . 药学实践与服务, 2024, 42(5): 203-210, 216.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211012
    [17] 陈金涛, 乔子婴, 马明华, 张若曦, 王振伟, 年华.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研究金芪清疏颗粒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潜在机制 . 药学实践与服务, 2024, 42(11): 471-478.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312014
    [18] 黄韵, 张正银, 金英, 郑怡菁, 李铁军, 孙莉莉.  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及大肠埃希菌临床分离株耐药性及耐药基因分析 . 药学实践与服务, 2024, 42(10): 439-444.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309059
  • 期刊类型引用(26)

    1. 项艳,蓝艳,胡珍. 中药饮片质量控制关键技术体系的构建.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24(03): 157-159 . 百度学术
    2. 蒋瑜. 基于安全用药的中药饮片超量使用分析.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24(10): 78-80 . 百度学术
    3. 蒋文文. 我院中药房中药饮片管理问题分析与优化措施.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24(11): 80-82 . 百度学术
    4. 任冠桦,徐智毅,郑智敏,彭志伟. 中草药质量管理面临的若干问题与对策. 临床合理用药. 2024(23): 177-180 . 百度学术
    5. 章文霞,徐大丽,贺学锋,刘宇琴,刘蓉,黄洁,刘刚,马银霞. 药品生产企业现场检查缺陷项目分析及对策建议. 海峡药学. 2024(08): 127-130 . 百度学术
    6. 付晓蕾,张凤英,马定耀. 中药饮片变质的影响因素分析及管理对策. 医药前沿. 2024(23): 119-121 . 百度学术
    7. 沈小芬,王璟琨,何佳雯,徐佳立. 产地差异对中药药性的影响与管理办法.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23(03): 133-135 . 百度学术
    8. 梁艳. 中药饮片配方质量管理在改善中药房处方合理性与用药安全性中的作用.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23(08): 125-127 . 百度学术
    9. 黄健. 中药师干预在促进综合医院中药合理使用中的重要作用.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23(14): 81-83 . 百度学术
    10. 颜雨雯. 影响中药饮片质量的因素分析与针对性质量控制对策.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23(14): 141-143 . 百度学术
    11. 叶婷婷. 中药质量规范化管理在医院中药房开展的作用和影响.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23(14): 149-151 . 百度学术
    12. 吴洪淼. 规范化管理在提升中药饮片管理质量中的作用.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23(14): 136-138 . 百度学术
    13. 杨建英,应媛媛,刘冬梅. 基于JCI标准与理念构建高警讯中药饮片管理方案.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23(15): 83-85 . 百度学术
    14. 沈佳. 双人核对管理模式在中药饮片仓库管理中的应用.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23(16): 175-177 . 百度学术
    15. 乐海平,李金林. 中药饮片行业现状及发展对策探讨.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3(19): 206-208 . 百度学术
    16. 包中文,包凤君. 中药调剂管理在中药房调剂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3(18): 166-169 . 百度学术
    17. 何欣欣,江莉佳. 中药饮片应用的影响因素分析与管理措施.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23(19): 172-174 . 百度学术
    18. 沈娜. 持续质量改进在提升中药房中药饮片养护合格率中的作用.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23(21): 182-184 . 百度学术
    19. 张凤英,付晓蕾,马定耀. 品管圈活动在中药饮片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中国当代医药. 2023(33): 110-113 . 百度学术
    20. 姚桂娟,庞玉扬,梁国强. 中药饮片质量现存问题及对策分析. 中国医药导刊. 2023(09): 966-970 . 百度学术
    21. 周火安. “智能+人工”审核模式在中药饮片监管中的应用研究. 黑龙江中医药. 2023(05): 400-402 . 百度学术
    22. 林玲,徐甜甜,卢韵琦. 中药制剂临床使用不良反应的分析与管理.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22(06): 105-106 . 百度学术
    23. 潘国军,万志玲. 中药饮片质量的影响因素与质量控制对策.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22(15): 231-232 . 百度学术
    24. 钱爱军. 中药特色质量管理模式在内科中药饮片中的应用价值. 北方药学. 2022(05): 112-115 . 百度学术
    25. 马小燕,高嘉敏,谢二磊. 2020年江西省药品生产企业检查缺陷项目分析及对策. 中国药业. 2021(23): 15-18 . 百度学术
    26. 贺宇. ABCD分类管理法在提高中药饮片库存周转率中的作用.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21(24): 96-97 . 百度学术

    其他类型引用(1)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7382
  • HTML全文浏览量:  2539
  • PDF下载量:  48
  • 被引次数: 27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20-09-08
  • 修回日期:  2020-03-16
  • 网络出版日期:  2021-05-25
  • 刊出日期:  2021-05-25

药食两用中药防疫应用综述

doi: 10.12206/j.issn.1006-0111.202009026
    作者简介:

    徐圣焱,医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医临床、生药学、中药药理学研究,Email:1239775011@qq.com

    通讯作者: 辛海量,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中药鉴定、资源、药理学研究,Email:hailiangxin@163.com,Tel:(021)81871309
  • 中图分类号: R259

摘要: 药食两用中药作为传统中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切合“治未病”的理念,在疫情防控各阶段中均可应用。综述介绍了清热解毒、凉血解毒、祛湿化浊、补益(气阴)等常见药食两用中药的防疫应用概况,并提出建议供探讨。

English Abstract

邓忠宇, 郭士槿, 郭熠凡, 冯峻程, 吕权真, 邱丽娟. 药物联用抑制白念珠菌生长的研究进展[J]. 药学实践与服务, 2023, 41(6): 352-357.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112019
引用本文: 徐圣焱, 夏天爽, 徐武牧, 韩婷, 岳小强, 辛海量. 药食两用中药防疫应用综述[J]. 药学实践与服务, 2021, 39(3): 203-205, 220. doi: 10.12206/j.issn.1006-0111.202009026
DENG Zhongyu, GUO Shijin, GUO Yifan, FENG Juncheng, LYU Quanzhen, QIU Lijuan. Research progress on drug combination therapy against Candida albicans[J].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Practice and Service, 2023, 41(6): 352-357.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112019
Citation: XU Shengyan, XIA Tianshuang, XU Wumu, HAN Ting, YUE Xiaoqiang, XIN Hailiang. Application of edible Chinese medicine in epidemic prevention[J].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Practice and Service, 2021, 39(3): 203-205, 220. doi: 10.12206/j.issn.1006-0111.202009026
  • 2019年年底以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爆发,给全世界带来深重灾难。中医药参与本次疫情防控的深度和广度是空前的,所发挥的作用备受瞩目。药食两用中药是中药的重要组成部分,防疫应用多、前景好,现对有关情况进行综述并提出建议,供学界同仁探讨。

    • 常见疫病病邪多见“湿、热、毒、瘀”,故清热解毒类、凉血解毒类、祛湿化浊类药食两用中药最为常用。由于热毒之邪易伤津耗气,补益(气阴)类药食两用中药也较为常用(表1)。

      表 1  药食两用中药种类及在防疫中的应用

      中药类型常见中药主要药理作用在防疫中的应用参考文献
      清热解毒类金银花抑菌、抗病毒、抗炎、解热、
       调节免疫等
      抗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感染,抗甲型流感病 毒、单纯疱疹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增强 机体免疫功能[1-2]、[4-6]
      蒲公英抑菌、抗病毒、抗炎、解热等抗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感染,抗甲型流感病 毒、单纯疱疹病毒[3-4]、[6]
      芦根 调节免疫等缓解热毒咳嗽[21]
      红景天抗氧化、抗炎等肺、呼吸道保护作用[22]
      凉血解毒类玄参 抑菌、抗血小板聚集、促纤溶、
      改善微循环等
      缓解脓肿等症状[12-13]
      马齿苋抑菌、抗炎等缓解脓肿等症状[11]、[14]
      祛湿化浊类藿香 抑菌、抗病毒等抗H1N1流感病毒、柯萨奇病毒,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 染,改善胃肠道功能,缓解恶心、大便溏薄等胃肠道 症状[16-17]
      补益(气阴)类麦冬 抗氧化、抗炎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缓解口渴咽痛等症状[18]
      石斛 调节免疫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缓解口渴咽痛等症状[19]
      黄芪 调节免疫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缓解体倦乏力等症状[20]
      芦根 调节免疫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21]
      红景天抗氧化、抗炎等肺、呼吸道保护作用[22]

      清热解毒、凉血解毒类药食两用中药多具有抑菌、抗病毒、抗炎、解热、调节免疫的功效。清热解毒类常用者有金银花、蒲公英等。金银花和蒲公英均有广谱抗菌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等均有抑制作用,其中,蒲公英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比金银花更强[1-4]。金银花和蒲公英均能抗病毒,有效抑制甲型流感病毒、单纯疱疹病毒等,其中,金银花又能抑制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5-8]。另有研究发现[9],金银花多糖可提高免疫低下小鼠的胸腺、脾脏指数,促进溶血素抗体生成,增加IL-2含量,增强免疫功能。以蒲公英金银花复合研制而成的饮料工艺简便、风味好、成本低,在防疫中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10]

      凉血解毒类中药除具有清热解毒功效外,还能凉血、消肿、排脓。该类常用中药有玄参、马齿苋。两者均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等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11-12]。玄参通过抗血小板聚集、促纤溶、改善微循环[13]等发挥其“凉血”作用,有助于缓解疫病后期脓肿等症状。马齿苋水提物能有效降低因二甲苯所致的小鼠耳郭肿胀[14],其抗炎作用可有效缓解疫病所致的肿痛等症状。张百胜等[15]开发的马齿苋饼干口感松脆,在防疫上具有开发价值。

      祛湿化浊类中药具有化湿、解表、化浊的功效,适用于疫病湿毒所致的痞满恶心、大便溏薄等胃肠道症状。如藿香、佩兰除具有抑菌、抗病毒等作用外,还具有促进胃肠道功能的作用。广藿香精油能够显著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广藿香醇能够减轻H1N1流感病毒、柯萨奇病毒所导致的细胞病变[16]。除抗菌作用外,广藿香可以升高血清中促胃动素(MTL)和促胃泌素(GAS)的浓度,降低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10的浓度,同时下调胃肠组织中水通道蛋白AQP3的表达,从而达到改善胃肠功能的目的[17]

      补益类中药不仅能够滋养气血,增强机体免疫力而防疫,也可用于调养疫病后期体倦乏力、口渴咽痛等症状。常见的该类中药有麦冬、石斛、黄芪等。有研究表明,麦冬多糖能够抑制NF-κB信号通路的激活,降低氧化应激反应,从而减轻巨噬细胞的损伤,减少炎性因子的分泌[18]。球花石斛多糖能增强巨噬细胞的碳廓清能力和B淋巴细胞的增殖能力,并显著增加脾脏质量,具有免疫增强作用,是良好的免疫调节剂[19]。黄芪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20],其作用机制包含促进脾淋巴细胞增殖和IL-2产生等多个方面。另有药食两用中药兼有多种功效,如芦根兼有清热泻火与生津止渴的功效,治疗热毒伤肺所致的咳嗽口渴;鲜芦根水提物可提高淋巴细胞的转化程度,提高T细胞的免疫应答,有较好的细胞免疫功能增强作用[21]。红景天兼具益气健脾、解毒化瘀的功效,其所含成分红景天苷具有抗氧化和抗炎作用,对肺和呼吸道具有保护作用[22]

    • 药食两用中药的应用贯穿疫病预防、治疗和康复的全过程(表2)。在预防环节,药食两用中药复方能起到祛邪和扶正两方面作用。国医大师路志正[23]制定的预防流感食疗方含荸荠、鸭梨、生姜等,兼顾了祛除寒邪及养阴扶正。此次新冠疫情中,河南省预防方案中推荐了含紫草、赤小豆、绿豆、生甘草的处方,兼顾了清热解毒与养护脾胃。在疫病治疗环节,单独或配伍应用药食两用中药,能够辅助治疗,防止疾病恶化。针对此次疫情,国医大师王琦以芦根、金银花、藿香、红景天等药食两用中药组方,用以辅助治疗。在疫病善后环节,药食两用中药能发挥祛除余邪、促进机体康复之作用。可根据余邪性质组合应用,能祛除余邪,缩短病程。如《伤寒论》中以猪肤汤治疗疫病后阴伤咽痛;《温病条辨》中以梨汁、荸荠汁、鲜苇根汁、麦冬汁、藕汁制成五汁饮,以治疗疫病伤津之口渴。

      表 2  药食两用中药的使用时机

      使用时机意义应用举例
      疫病预防环节去除病邪,扶助正气,预防发病路志正预防流感方:荸荠、鸭梨生姜。可祛除寒邪、养阴扶正
      疫病治疗环节辅助治疗,防止恶化河南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预防方案:紫草、赤小豆、绿豆等。可清热解毒、养护脾胃。
      王琦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方:芦根、金银花、藿香、红景天等。可清热解毒,祛湿化浊、 凉血消肿
      疫病善后环节去除余邪,防止复发,促进康复《温病条辨》:五汁饮。可治疗疫病伤津口渴《伤寒论》:猪肤汤。可治疗疫病后阴伤咽痛
    • 除传统中药煎汤、丸剂、散剂等剂型,药食两用中药在使用形式上独具特色,更为丰富多样。直接食用是指仅对中药进行清洗晒干等简单处理便可食用,如鲜用、绞汁、干用、代茶饮等。其中,鲜用可完整保留药材的活性成分,如《温病条辨》载雪梨浆,薄切甜水梨,浸入凉水中,饮之功效甘寒救液,治疗温病后期热伤津液。马齿苋、鱼腥草等拌凉菜食用也是鲜用的代表,能在享用美味菜肴间,同时发挥解毒凉血的功效。代茶饮选用单味或多味中草药以沸水冲泡服用,在《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药防治方案(试行第五版)》中,茶饮方为药食两用中药麦冬、太子参、菊花、藿香、苏叶组方。

    • 药膳是将中药与食品相结合,以烹饪技术或现代科学方法制成的具有防病保健作用的食品。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中药药膳与食疗受到颇多关注。由于药膳多为药食两用中药配伍而成,故能发挥多方面的治疗作用。其中,清热类药膳、解表类药膳和补益类药膳最常用于疫病的防治与调护。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提出了清热类药膳方石膏粳米汤。本方含粳米、石膏两味药,颇适用于疫病高热患者,且具有祛邪不伤正、清热不伤胃之优势。在新冠肺炎诊疗方案[24]中推荐了以石膏为主药的清肺排毒汤等方剂,可与该药膳方搭配应用。《慈禧光绪医方选议》中记载有以青果、甘菊、桑叶为主原料的生津茶,该方既可作为阴虚之人预防感冒的保健饮品,又可用于疫病后期热伤津液之调摄。此外,也有用于预防疫毒痢疾马齿苋包子,用于透疹解毒的芫荽发疹饮,用于发散风寒的紫苏鲫鱼汤等。

    • 凉茶是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将单味中药或复方熬制而成的饮料,一般具有清热解毒、清热化湿、解暑、解表等作用,盛行于广东、港澳地区。现今流行的饮品酸梅汤即由明代《奇效良方》中乌梅汤发展而来,含有乌梅、山楂、桂花、甘草等,是生津止渴的佳品,对于疫病津液损伤或素体阴液不足者,使用乌梅汤能起到防病治病的功效。当前流行的加多宝、王老吉凉茶含有夏枯草、金银花、菊花、木蝴蝶等成分,均具有清热解毒和利咽的功效,有助于缓解热毒引起的咽喉疼痛、咳嗽等症状。目前,市场上还有菊花露饮料,能够疏散风热、清肝明目,用于防治风热导致的头痛眩晕、目赤肿痛等证。

    • 中药香囊防疫应用历史悠久,多有传承。药食两用中药可以制成中药香囊加以应用,可随身佩戴,亦可悬挂于房间、驾驶室等,“治理”空气和调节身体双管齐下。近年来,关于中药香囊的研究报道亦较多,道理通俗易懂。我们[25]研制了辟秽防感香囊(含薄荷、佩兰、石菖蒲、艾叶、白芷等)用于预防流感等疾,经在幼儿园和其他人群试用,取得了较好效果。实验研究表明,辟秽防感香囊能够提高免疫低下动物的免疫水平,尤其是提高呼吸道黏膜免疫功能。还有研究报道,部分药物芳香气味成分对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呼吸道致病菌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还有一定的空气消毒效果[26]

      深圳市罗湖区中医院以地黄、白术、山茱萸、怀山药、黄芪等制成健儿扶正膏方,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总有效率可达92.31%,能提高机体免疫力,减少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发作频率。另有以枇杷叶、杏仁、前胡、紫苏叶煎汤药浴,或以艾叶、生姜、胡椒煎汤泡脚防治咳嗽、咳痰,操作简单,疗效可靠。

    • 药食两用中药应用形式灵活,毒副作用小,民众乐于接受,防疫应用前景好。但在应用形式上需要创新。中药香囊防疫应用颇多,历史悠久,但大多囿于古法,仅仅依赖药材的挥发性成分发挥作用,有很大的局限性。我们提出了微环境空气治理的概念,即防疫要治理空气,选用金银花、金荞麦等药食两用中药组方,提取制成功能型空气清新剂,适用于家庭、餐厅、会议室等场所人群的疾病预防。此产品安全性高、成本低,免去使用者的麻烦,受众易接受,符合大健康观的理念。或者还可以复合化学性消毒成分,制备成复方空气消毒剂,用于空气治理以防疫,也较为适合。

        另外,中国地域广阔,尽管国家多次颁布增补药食两用中药目录,但是民间应用者远超于此,应该逐步制定地方性的品种目录,标示加工使用方法。对于药食两用中药的研究亦有待深化,道理说得越明白,民众吃得越放心。可以通过基于实际的大规模队列研究,得出可靠结论,更有针对性。同时应推进国家大健康战略,加强科普宣传,使民众学会正确使用药食两用中药,增进民众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26)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