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药学实践与服务》杂志目前不收取审稿费、版面费、加急费等费用,如收到邮件声称是编辑部X编辑,要求加作者微信的,请谨防财产损失!编辑部用于作者校对时绑定微信的邮件通过yxsjzzs@163.com发送,标题是《药学实践与服务》XML数字出版服务微信绑定,请区分开。

2014−2018年安徽省中药饮片生产企业执行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检查的缺陷分析

尹鹏军 胡士高

张天宏, 刘秀凤, 王华, 丁秀娟, 戴海敏, 胡萍, 王卫锋, 鲁青, 徐峰, 何婉红. 姜砂半夏纳米贴治疗疾病终末期患者恶心呕吐疗效及对肿瘤患者QOL影响[J]. 药学实践与服务, 2023, 41(6): 380-384.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210049
引用本文: 尹鹏军, 胡士高. 2014−2018年安徽省中药饮片生产企业执行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检查的缺陷分析[J]. 药学实践与服务, 2021, 39(3): 287-290. doi: 10.12206/j.issn.1006-0111.202101010
ZHANG Tianhong, LIU Xiufeng, WANG Hua, DING Xiujuan, DAI Haimin, HU Ping, WANG Weifeng, LU Qing, XU Feng, HE Wanhong. Efficacy of Jiangsha Banxia nano-paste on nausea and vomiting in end-stage patients and its effect on QOL in cancer patients[J].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Practice and Service, 2023, 41(6): 380-384.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210049
Citation: YIN Pengjun, HU Shigao. GMP Defects in the field inspection for processed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manufacturers in Anhui Province during 2014 to 2018[J].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Practice and Service, 2021, 39(3): 287-290. doi: 10.12206/j.issn.1006-0111.202101010

2014−2018年安徽省中药饮片生产企业执行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检查的缺陷分析

doi: 10.12206/j.issn.1006-0111.202101010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尹鹏军,硕士研究生,主管药师,研究方向:药品质量检查,Tel:(0551)62874471,Email:377541780@qq.com

  • 中图分类号: R951

GMP Defects in the field inspection for processed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manufacturers in Anhui Province during 2014 to 2018

  • 摘要:   目的  为提高中药饮片生产质量管理提出改进措施与建议,为中药饮片生产监管提供思路与对策。  方法  采用回顾性统计分析方法,对2014−2018年安徽省50家未通过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认证的中药饮片生产企业检查发现的严重缺陷及主要缺陷项目进行分析。  结果  未通过GMP认证的中药饮片生产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集中在企业法人或者负责人法律意识淡薄,关键人员履职能力不足,生产记录或者检验原始数据不能追溯,物料管理混乱,生产管理系统或者质量控制系统不能有效运行等方面。  结论  建议中药饮片生产企业应提高法律意识,加强诚信建设,注重人员培训,严格规范生产;监管部门应突出专业性和职业化,切实保证中药饮片质量安全。
  • 临床上导致患者进入疾病终末期的主要病因分为肿瘤疾病及非肿瘤疾病两大类。疾病终末期患者中,恶心、呕吐症状发生率皆较高,尤以肿瘤疾病最为显著,对患者生活造成明显的负面影响,降低其治疗的依从性及生活质量,并可能造成营养失调、代谢紊乱、体重减轻,严重时会增加患者对治疗的恐惧感以至于终止治疗。因此,积极、合理地预防和治疗疾病终末期患者出现的恶心、呕吐症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目前临床常用的止吐药物主要包括多巴胺受体拮抗剂、5-羟色胺(5-HT)受体拮抗剂和神经激肽-1(NK1)受体拮抗剂,皆有一定的不良反应及毒副作用[1-2]。多项研究表明中药穴位贴敷可以有效缓解恶心、呕吐症状,且具有简、便、验、廉、效的优势,毒副作用及不良反应小,患者的治疗依从性高,值得在疾病终末期患者中推广应用[3-5]。尤其是对严重到不能进食及服药的患者,穴位贴敷的外治疗法更显优势。

    穴位贴敷疗法是以中医理论中经络腧穴学说为基础,以整体观念及辨证论治为原则,通过药物刺激腧穴以激发经气,激活经络作用于全身脏腑,从而达到治疗效果,最早见于战国时期的《五十二病方》,《黄帝内经》中亦有“马膏” “豕膏”的记载。清代外治法大家吴尚先(1806—1886,名樽,原名安业,字尚先,又字师机)在《理瀹骈文》中较为完备地记载了穴位贴敷疗法,他认为“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6-7]。姜砂半夏纳米穴位贴为上海市奉贤区南桥镇光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院内穴位贴敷制剂,在临床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所有病例来源于上海市奉贤区光明社区、金汇社区、庄行社区及奉城社区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安宁疗护病房,住院时间为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共收录疾病终末期患者病例120例,采用系统随机化法,按纳入研究对象身份证号交替随机分配至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年龄33~74岁,平均(45.2±16.5)岁;男32例,女28例;病程1~12年,平均(4.3±3.2)年,其中肿瘤患者50例,非肿瘤患者10例。观察组年龄31~75岁,平均(45.8±16.1)岁;男35例,女25例;病程1~14年,平均(4.4±3.7)年,其中肿瘤患者52例,非肿瘤患者8例。两组患者以上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研究期间无脱落病例及终止病例,纳入病例均无意识障碍及精神类疾病。本研究通过医疗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及家属均被告知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1   纳入标准

    ①经西医诊断明确为肿瘤或非肿瘤疾病终末期,临床资料完整;②伴有恶心、呕吐症状,恶心呕吐症状评分均为Ⅲ级;③年龄30~80岁,男女不限;④近1个月未采用过中西医药物治疗恶心、呕吐;⑤患者拒绝接受内服药物治疗;⑥患者同意配合研究,并取得其知情同意书。

    1.2.2   排除标准

    ①对敷贴的药物有过敏者;②治疗期间不遵从医嘱、依从性差者;③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或并发症者;④出现特殊生理变化难以继续治疗者;④有严重痴呆、意识障碍或昏迷的患者;⑤有精神类疾病或智力障碍的患者;⑥不能理解并完成本研究中量表信息的患者。

    1.2.3   脱落标准

    ①未按计划完成试验而中途退出者;②因个人原因拒绝配合试验研究的受试者。

    1.2.4   中止试验的条件

    在试验研究期间出现其它不良反应或者病情恶化者,不适合继续进行治疗;患者要求停止试验并采用其他手段止呕治疗。

    观察组所有患者均使用姜砂半夏纳米贴进行治疗。药物制备方法:采用球磨技术将半夏、砂仁按2:1比例纳米化,制成500 nm以下超微粉末(占90%以上),鲜生姜榨汁为溶剂,制备包裹有活性有效药物成分的缓释复合材料贴剂。选取穴位为神阙穴、中脘穴、足三里穴、内关穴,每24 h更换,连续使用7 d。对照组穴位的选择同观察组,以淀粉、糊精、焦糖粉等组成安慰药膏贴敷,其重量、外观与姜砂半夏纳米贴相似,贴敷方式与持续时间同观察组。

    1.4.1   疗效指标

    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症状分级量化标准[8],于治疗前后对患者进行恶心呕吐症状评分,评分标准见表1。根据以下标准,疗效评定显效为0~I级,有效为Ⅱ级,无效为Ⅲ~Ⅳ级。

    表  1  恶心呕吐症状评分标准
    等级症状
    0级无恶心呕吐
    I级轻微恶心,无呕吐,不影响进食
    Ⅱ级明显恶心,呕吐1~2次/天,不影响进食及正常生活
    Ⅲ级呕吐3~5次/天,不能耐受,需治疗
    Ⅳ级难控制的呕吐,呕吐>5次/天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1.4.2   生存质量评价指标

    由于纳入的疾病终末期患者中85%(102/120)为肿瘤患者,因此在治疗前后对两组中的肿瘤患者进行生存质量评价,并进行比较。

    采用癌症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EORTC-QLQ-C30)进行评价[9]。量表由整体健康领域、主要症状领域、其他症状领域、经济领域4个部分,共30个条目组成。整体健康领域包括躯体(第1~5条)、角色(第6~7条)、情绪(第21~24条)、认知(第20、25条)、社会功能(第26~27条),主要症状领域包括疲乏(第10、12、18条)、恶心与呕吐(第14~15条)、疼痛(第9、19条),其他症状领域包括气促(第8条)、失眠(第11条)、食欲丧失(第13条)、便秘(第16条)、腹泻(第17条),经济领域包括经济困难(第28条,本文未做统计)。评分方法:总体健康状况(第29~30条,本文未做统计)采用Likert 7级评分,从“很差”到“很好”(1~7分),其他条目采用Likert 4级评分,从“没有”到“很厉害”(1~4分)。量表以极差化方法进行线性变换,将得分转化为标准化分数(1~100分)。整体健康领域得分越高,表明患者的生活质量越高;主要症状和其他症状领域得分越高,表明患者的生活质量越差。由于疾病终末期患者在经济领域及总体健康状况于治疗前后均无统计学意义,因此本文不做分析及论述。

    采用SPSS 26.0统计分析软件,计量资料以$\bar x $±s表示,符合正态分布者采用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者采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均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2可知,对照组与观察组总有效率分别为18.33%、88.33%,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7.594,P<0.05)。对照组与观察组中肿瘤患者有效率分别为20.00%、90.38%(P<0.05),非肿瘤患者有效率分别为10.00%、75.00%(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表  2  两组患者恶心呕吐症状评分比较
    组别分型例数0~I
    (显效)
    Ⅱ(有效)Ⅲ~Ⅳ
    (无效)
    总有效率
    (%)
    对照组肿瘤502(4.00)8(16.00)40(80.00)20.00
    非肿瘤100(0.00)1(10.00)9(90.00)10.00
    合计602(3.33)9(15.00)49(81.67)18.33
    观察组肿瘤5223(44.23)24(46.15)5(9.62)90.38*
    非肿瘤81(12.50)5(62.50)2(25.00)75.00*
    合计6024(40.00)29(48.33)7(11.67)88.33*
    *P<0.05,与对照组比较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癌症患者生命质量测定评分(见表3)表明:治疗前两组各项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各项评分亦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其他症状领域的气促、腹泻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其他症状领域的其余项目及主要症状领域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整体健康领域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贴敷治疗后,观察组整体健康领域及主要症状领域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其他症状领域的气促、腹泻得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其他症状领域的其余3个项目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

    表  3  两组患者EORTC-QLQ-C30各领域评分比较
    项目时间对照组(n=50)观察组(n=52)tP
    评分P评分P
    整体健康领域
     身体功能治疗前35.80±7.910.60133.85±8.67<0.001#1.1880.238
    治疗后34.90±9.1742.21±10.73*#−3.704<0.001#
     角色功能治疗前39.25±12.370.84242.07±16.05<0.001#−0.9900.324
    治疗后38.75±12.6960.82±18.53*#−7.041<0.001#
     情绪功能治疗前41.64±9.930.84941.85±11.42<0.001#−0.0990.921
    治疗后41.25±10.2663.96±14.83*#−9.024<0.001#
     认知功能治疗前48.50±13.280.40250.48±12.370.030−0.7800.437
    治疗后50.75±13.4656.25±14.33*#−1.9960.049
     社会功能治疗前40.50±11.990.76042.79±13.64<0.001#−0.8990.371
    治疗后41.25±12.4466.35±15.76*#−8.905<0.001#
     总健康状况治疗前44.14±11.430.50141.48±12.17<0.001#1.1370.258
    治疗后45.71±11.8155.22±15.18*#−3.5370.001
    主要症状领域
     疲倦治疗前66.00±12.350.75761.86±17.10<0.001#1.3970.165
    治疗后66.83±14.4334.45±9.91*#13.161<0.001#
     恶心与呕吐治疗前79.25±13.510.27678.13±13.75<0.001#0.4170.678
    治疗后76.25±13.8934.86±10.31*#17.040<0.001#
     疼痛治疗前59.00±16.760.76358.41±19.60<0.001#0.1620.872
    治疗后60.00±16.3744.23±17.41*#4.7090.000
    其他症状领域
     气促治疗前73.50±19.830.32270.43±20.710.8550.7630.447
    治疗后69.50±20.3969.71±19.39−0.0540.957
     失眠治疗前75.00±18.900.44270.67±20.24<0.001#1.1150.268
    治疗后72.00±19.9740.38±23.30*#7.366<0.001#
     食欲丧失治疗前78.00±17.230.11875.00±19.17<0.001#0.8300.409
    治疗后72.50±17.6832.69±21.32*#10.245<0.001#
     便秘治疗前75.00±18.900.49671.63±17.87<0.001#0.9240.358
    治疗后72.50±17.6832.21±23.40*#9.836<0.001#
     腹泻治疗前64.50±20.880.81167.31±18.880.128−0.7130.478
    治疗后65.50±20.7661.54±19.470.9950.322
    *P<0.05,与对照组比较; #P<0.05,与治疗前比较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两组患者治疗前的KPS评分(见表4)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的KP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的KPS评分有统计学差异,治疗后高于治疗前(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KPS评分有显著差异,观察组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

    表  4  两组患者KPS评分比较
    组别治疗前治疗后tP
    对照组43.40±12.3944.60±12.16−0.4890.626
    观察组45.00±12.9156.73±18.76*#−3.715<0.001#
    t−0.638−3.891
    P0.525<0.001#
    *P<0.05,与对照组比较;# P<0.05,与治疗前比较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本研究结果显示,姜砂半夏纳米贴可以有效缓解疾病终末期患者恶心呕吐症状。由于纳入的疾病终末期患者中肿瘤患者占比较大,且目前尚无针对疾病终末期患者统一而权威的生存质量评价量表,因此采用EORTC-QLQ-C30和KPS量表单独对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进行评价。结果显示姜砂半夏纳米贴治疗后,EORTC-QLQ-C30量表中整体健康领域评分升高,症状领域评分降低,说明患者生活质量改善,姜砂半夏纳米贴对疾病终末期患者的整体健康及症状改善均有良好的效果。姜砂半夏纳米贴治疗后KPS评分升高,说明患者健康状况提升,生存质量得到改善。

    疾病终末期患者易发恶心呕吐,尤其是肿瘤患者,由于化疗药物在肠道聚积,刺激肠内嗜铬细胞释放5-羟色胺等神经递质,与5-羟色胺受体结合刺激迷走神经,从而投射到脑干延髓呕吐中枢,引起恶心呕吐症状[10-11]。研究发现,疾病终末期患者不仅会因疾病和死亡产生恐惧,还会因严重的恶心呕吐症状产生负面情绪。在肿瘤疾病化疗过程中出现的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会降低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统计表明约有20%的患者因难以忍受恶心呕吐而中断化疗[12]。因此,选择副作用小、患者接受度高的方法及时治疗恶心呕吐症状,可以帮助疾病终末期患者延续治疗,延长生命,提高生存质量。

    穴位贴敷是一种具有中医特色的外治疗法,它以整体观念及经络腧穴学说为理论基础,药物通过贴敷经皮吸收有效成分,刺激腧穴并激发调控经络,调节脏腑机能达到治疗效果。在本研究的4个治疗选穴中,神阙穴位于脐部中央,属于任脉的穴位,系血脉之蒂,为精、气、神、血往来之要。神,元神;阙,帝王之宫庭。此穴在脐中心,为元神出入之阙庭,故名神阙穴。此穴是胎儿时期生长发育的命脉,能够联系五脏六腑,具有培元固本、和胃理肠的作用。中脘穴属于任脉,为胃经募穴,能够和胃降逆。足三里穴是足阳明胃经要穴,能够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内关穴属于手厥阴心包经,具有和胃降逆、理气宽胸、宁心安神的作用。中脘、足三里、内关的配穴组合是治疗胃病的经典组穴,大量研究表明这组配穴止吐作用显著[13-14],且动物实验亦已证实其可以促进胃肠蠕动、改善胃黏膜血流[15]。本研究使用的姜砂半夏纳米贴的组方为生姜、砂仁、半夏,其中生姜能够温中止呕,砂仁能够行气调中、醒脾和胃,半夏能够降逆止呕、燥湿化痰、消痞散结;三味药配伍可以增强其降逆止呕的疗效。三味药均归属于脾、胃经,其治疗呕吐的疗效也得到现代研究证实[16-18]。我们初步的临床研究发现,姜砂半夏纳米贴对疾病终末期患者的恶心呕吐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并且可提升肿瘤终末期患者的生存质量。

  • 表  1  2014−2018年中药饮片GMP认证检查结果(厂家/次数)

    年份年检查总次数认证通过未认证通过不合格率(%)
    20145851712.10
    201574641013.50
    20164943612.20
    201745301533.30
    201867551217.90
    总计2932435017.10
    下载: 导出CSV

    表  2  严重缺陷项目分布情况

    GMP章节严重缺陷
    (项)
    涉及GMP
    条款
    出现频次
    (次)
    所占比例
    (%,n=66)
    总则15第2、4条15122.73
    质量管理9第7、9、11、12、14条9213.64
    机构与人员11第18、20、25条11316.67
    厂房与设施5第38、40、46条57.58
    物料与产品1第103条11.52
    确认与验证2第138、140条23.03
    文件管理5第150、159、163、175条57.58
    质量控制与保证8第217、222、223、243条8412.12
    中药饮片附录3第7、51条34.55
    计算机化系统附录2第14条23.03
    合并升级557.58
    注:1 第2条出现频次为6次,第4条出现频次为9次;2 第12条出现频次为4次;3 第18条出现频次为6次,第20条出现频次为4次;4 第223条出现频次为4次。
    下载: 导出CSV

    表  3  主要缺陷项目分布情况

    GMP章节主要缺陷(项)GMP条款出现频次(次)所占比例(%,n=134)
    质量管理6第12、13、14条64.48
    机构与人员22第17、18、22、23、24、25、27条22116.42
    厂房与设施3第38、44、47条32.24
    设备5第81、84、86、90条53.73
    物料与产品7第103、106、112条75.22
    确认与验证16第139、140、142、143、144、148、149条16211.94
    文件管理19第150、152、155、158、159、161、164、170、173、180、183条19314.18
    生产管理8第184、188、191、196条845.97
    质量控制与保证21第217、220、222、223、225、226、228、230、241、242、248、250条21515.67
    自检2第309条21.49
    中药饮片附录19第11、23、24、25、34、39、40、41、43、44、47、52条1914.18
    确认与验证附录2第23、25条21.49
    计算机化系统附录3第14、16条32.24
    取样附录1第5条10.75
    注:1 第18条出现频次为6次,第27条出现频次为7次;2 第139、140条出现频次均为4次;3 第150条出现频次为4次;4 第184条出现频次为5次;5 第223条出现频次为6次。
    下载: 导出CSV
  • [1] 袁林. 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用药需求[N]. 中国医药报, 2019-09-05(1).
    [2] 陈伟玲. 浅谈GMP与中药饮片的质量管理[J]. 求医问药(下半月), 2012, 10(8):299-300.
    [3] 陆仕华, 韦莹莹, 韦广辉. 中药饮片生产企业新版GMP认证检查情况分析[J]. 时珍国医国药, 2018, 29(2):453-455.
    [4] 覃向阳, 赵倩. 中药饮片生产企业GMP认证后加强管理的建议[J]. 中国药业, 2012, 21(18):5-6. doi:  10.3969/j.issn.1006-4931.2012.18.004
    [5] 曹秀荣, 邱博, 魏曼, 等. 湖北省实施新修订GMP认证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 医药导报, 2014, 33(4):547-549. doi:  10.3870/yydb.2014.04.044
  • [1] 王燕, 方铭, 宋红卫, 钟超, 徐峰, 周婷.  2021−2023年某院药品不良反应的特点分析 . 药学实践与服务, 2025, 43(4): 200-204.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404041
    [2] 富子菲, 陈静.  非洲部分地区药品品种供应分析 . 药学实践与服务, 2025, 43(): 1-10.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407040
    [3] 杨彬, 王作君, 陈菡, 张敬一.  基于DRGs的医院合理用药管理机制探索实践 . 药学实践与服务, 2025, 43(1): 22-25, 46.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404030
    [4] 游飘雪, 陈兰, 施艺玮, 王辉, 晁亮, 洪战英.  脑胶质瘤微流控芯片模型的构建及中药半枝莲药效评价应用研究 . 药学实践与服务, 2025, 43(2): 59-66.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409034
    [5] 陈方剑, 赵娟娟, 叶侃倜, 孙煜昕, 刘继勇, 杨骏.  血通胶囊提取工艺优化及质量控制研究 . 药学实践与服务, 2025, 43(2): 82-86, 91.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409003
    [6] 吴海韵, 杨甜, 张弛, 梁文仪, 苏娟.  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技术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 药学实践与服务, 2025, 43(): 1-6.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409007
    [7] 向兴, 张慧卿, 张琪金, 刘银沁, 黄宝康.  飞机草中医药文献研究及其中药性能探讨 . 药学实践与服务, 2025, 43(4): 1-5.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410019
    [8] 张紫璇, 高苑, 张利, 李佳莉, 徐希科, 祖先鹏.  中药防治急性肺损伤的活性成分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 药学实践与服务, 2025, 43(): 1-7.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404079
    [9] 刘梦肖, 陈林林, 王彦, 张俊平.  中药苦参的研究进展 . 药学实践与服务, 2025, 43(4): 156-162.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406053
    [10] 续畅, 周心娜, 漆璐, 王瑜, 王兴河.  基于文献计量学对我国临床试验用药品管理研究现状的数据挖掘 . 药学实践与服务, 2025, 43(): 1-6.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404050
    [11] 韩丹, 高文, 王璐暖, 孙蕊, 郭明明, 舒丽芯.  美国FDA有关药品紧急授权的做法与启示 . 药学实践与服务, 2024, 42(12): 533-536.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309044
    [12] 瞿文君, 白若楠, 崔力, 周琰.  基于联合库存的公立医院多院区药品采购模式分析 . 药学实践与服务, 2024, 42(7): 315-318.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401002
    [13] 费永和, 崔俐俊, 陈静.  应急状态下药品专利强制许可的几点思考 . 药学实践与服务, 2024, 42(7): 310-314.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309047
    [14] 崔俐俊, 陈嫣婷, 费永和, 陈静.  中外药品应急审批制度对比研究 . 药学实践与服务, 2024, 42(8): 359-364.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310015
    [15] 杨念, 张博乐, 张俊霞, 张振强.  一种中药组合物对ANIT诱导的小鼠胆汁淤积肝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 药学实践与服务, 2024, 42(12): 508-511, 519.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305008
    [16] 夏哲炜, 曾垣烨, 朱海菲, 李育, 陈啸飞.  核磁共振磷谱法测定磷酸氢钙咀嚼片中药物含量 . 药学实践与服务, 2024, 42(9): 399-401, 406.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404063
    [17] 赖立勇, 夏天爽, 徐圣焱, 蒋益萍, 岳小强, 辛海量.  中药青蒿抗氧化活性的谱效关系研究 . 药学实践与服务, 2024, 42(5): 203-210, 216.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211012
    [18] 徐飞, 刘盈, 殷佳, 诸国樑, 练鲁英.  上海某三级公立医院药品管理内部控制评价实践研究 . 药学实践与服务, 2024, 42(12): 542-548.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402003
    [19] 刘依秦, 王超群, 邱娇娜.  胆宁片预处理在糖尿病患者结肠镜检查前的应用效果分析 . 药学实践与服务, 2024, 42(9): 407-410.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407037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3617
  • HTML全文浏览量:  1061
  • PDF下载量:  18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21-01-08
  • 修回日期:  2021-03-01
  • 网络出版日期:  2021-05-25
  • 刊出日期:  2021-05-25

2014−2018年安徽省中药饮片生产企业执行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检查的缺陷分析

doi: 10.12206/j.issn.1006-0111.202101010
    作者简介:

    尹鹏军,硕士研究生,主管药师,研究方向:药品质量检查,Tel:(0551)62874471,Email:377541780@qq.com

  • 中图分类号: R951

摘要:   目的  为提高中药饮片生产质量管理提出改进措施与建议,为中药饮片生产监管提供思路与对策。  方法  采用回顾性统计分析方法,对2014−2018年安徽省50家未通过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认证的中药饮片生产企业检查发现的严重缺陷及主要缺陷项目进行分析。  结果  未通过GMP认证的中药饮片生产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集中在企业法人或者负责人法律意识淡薄,关键人员履职能力不足,生产记录或者检验原始数据不能追溯,物料管理混乱,生产管理系统或者质量控制系统不能有效运行等方面。  结论  建议中药饮片生产企业应提高法律意识,加强诚信建设,注重人员培训,严格规范生产;监管部门应突出专业性和职业化,切实保证中药饮片质量安全。

English Abstract

张天宏, 刘秀凤, 王华, 丁秀娟, 戴海敏, 胡萍, 王卫锋, 鲁青, 徐峰, 何婉红. 姜砂半夏纳米贴治疗疾病终末期患者恶心呕吐疗效及对肿瘤患者QOL影响[J]. 药学实践与服务, 2023, 41(6): 380-384.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210049
引用本文: 尹鹏军, 胡士高. 2014−2018年安徽省中药饮片生产企业执行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检查的缺陷分析[J]. 药学实践与服务, 2021, 39(3): 287-290. doi: 10.12206/j.issn.1006-0111.202101010
ZHANG Tianhong, LIU Xiufeng, WANG Hua, DING Xiujuan, DAI Haimin, HU Ping, WANG Weifeng, LU Qing, XU Feng, HE Wanhong. Efficacy of Jiangsha Banxia nano-paste on nausea and vomiting in end-stage patients and its effect on QOL in cancer patients[J].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Practice and Service, 2023, 41(6): 380-384.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210049
Citation: YIN Pengjun, HU Shigao. GMP Defects in the field inspection for processed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manufacturers in Anhui Province during 2014 to 2018[J].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Practice and Service, 2021, 39(3): 287-290. doi: 10.12206/j.issn.1006-0111.202101010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安徽省中药饮片生产企业有226家,分布于安徽省内16个市区,其中,亳州市176家,阜阳市16家,占全省中药饮片生产企业总数比重分别为78%和7%。

    • 2014−2018年安徽省共组织涉及中药饮片生产范围的药品GMP现场检查293家次。其中,通过GMP检查243家次,未通过GMP检查50家次,不合格率为17.10%,详见表1

      表 1  2014−2018年中药饮片GMP认证检查结果(厂家/次数)

      年份年检查总次数认证通过未认证通过不合格率(%)
      20145851712.10
      201574641013.50
      20164943612.20
      201745301533.30
      201867551217.90
      总计2932435017.10
    • 对50家次未通过的GMP现场检查报告进行分析,共发现严重缺陷66项,主要缺陷134项。依据《药品生产现场检查风险评定指导原则》,其中5家次GMP现场检查存在多项主要缺陷相互关联,经综合分析表明,质量管理体系中某一系统不能有效运行,合并升级为严重缺陷项。

    • 依据药品GMP及中药饮片等附录对缺陷进行分类,发现严重缺陷条款数量最多的GMP章节为总则(15项),其后依次为机构与人员(11项)、质量管理(9项)、质量控制与保证(8项)等,其中,涉及中药饮片附录章节依次为原则(2项),质量管理(1项),见表2

      表 2  严重缺陷项目分布情况

      GMP章节严重缺陷
      (项)
      涉及GMP
      条款
      出现频次
      (次)
      所占比例
      (%,n=66)
      总则15第2、4条15122.73
      质量管理9第7、9、11、12、14条9213.64
      机构与人员11第18、20、25条11316.67
      厂房与设施5第38、40、46条57.58
      物料与产品1第103条11.52
      确认与验证2第138、140条23.03
      文件管理5第150、159、163、175条57.58
      质量控制与保证8第217、222、223、243条8412.12
      中药饮片附录3第7、51条34.55
      计算机化系统附录2第14条23.03
      合并升级557.58
      注:1 第2条出现频次为6次,第4条出现频次为9次;2 第12条出现频次为4次;3 第18条出现频次为6次,第20条出现频次为4次;4 第223条出现频次为4次。

      对66项严重缺陷汇总分析发现,企业存在生产检验记录和数据不真实,在未通过检查的场所生产中药饮片,人员、设施、设备与企业的生产经营规模不完全适应,存在关键岗位人员兼职或者不能有效履行职责,生产记录或原始数据不能追溯,验证生产品种没有涵盖申请认证范围,物料管理混乱,许可检查中发现的缺陷项目未进行整改等问题。

    • 依据GMP正文及中药饮片等附录对134项主要缺陷进行分类,发现主要缺陷条款数量最多的GMP章节为机构与人员(22项),其后依次为质量控制与保证(21项)、文件管理(19项)、中药饮片附录(19项)、确认与验证(16项)、生产管理(8项)等,其中,涉及中药饮片附录章节依次为人员(1项)、厂房与设施(5项)、物料与产品(1项)、确认与验证(6项)、文件管理(3项)、生产管理(1项)、质量管理(2项),见表3

      表 3  主要缺陷项目分布情况

      GMP章节主要缺陷(项)GMP条款出现频次(次)所占比例(%,n=134)
      质量管理6第12、13、14条64.48
      机构与人员22第17、18、22、23、24、25、27条22116.42
      厂房与设施3第38、44、47条32.24
      设备5第81、84、86、90条53.73
      物料与产品7第103、106、112条75.22
      确认与验证16第139、140、142、143、144、148、149条16211.94
      文件管理19第150、152、155、158、159、161、164、170、173、180、183条19314.18
      生产管理8第184、188、191、196条845.97
      质量控制与保证21第217、220、222、223、225、226、228、230、241、242、248、250条21515.67
      自检2第309条21.49
      中药饮片附录19第11、23、24、25、34、39、40、41、43、44、47、52条1914.18
      确认与验证附录2第23、25条21.49
      计算机化系统附录3第14、16条32.24
      取样附录1第5条10.75
      注:1 第18条出现频次为6次,第27条出现频次为7次;2 第139、140条出现频次均为4次;3 第150条出现频次为4次;4 第184条出现频次为5次;5 第223条出现频次为6次。

      对134项主要缺陷汇总分析发现,企业存在以下问题:关键岗位人员职责不清;对某方面的操作知识了解不够,未能完全履行职责;开展培训的内容针对性不强,与该岗位的要求不相适应;缺乏对照品或对照药材不能对品种进行全项检验;偏差未采取有效的纠正和预防措施;未对检验方法进行确认,不能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工艺规程缺少关键的控制参数;生产检验记录不及时、不准确;确认与验证工作不充分等。

    • 从缺陷项目的构成情况和频次可以看出,缺陷相对集中在质量管理及质量控制与保证、机构与人员、文件与生产管理、确认与验证、物料与产品5个方面。以上统计数据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目前中药饮片生产企业实施新修订药品 GMP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

    • 在GMP检查过程中发现,部分中药饮片企业法人和负责人思想重视程度不够,法律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不强,认为中药饮片标准不高也不会产生安全问题,忽略了饮片是用于临床的药品。这类中药饮片生产企业在执行GMP的各个环节中,违反GMP要求的情况频繁发生,如在GMP车间外生产中药饮片;不按炮制工艺进行生产;生产检验记录和数据不真实,质量把关流于形式,提升企业法人和负责人法律意识是保证中药饮片质量的基石。

    • GMP现场检查过程中,多次发现关键人员生产负责人和质量负责人实际履职能力不足,采购、验收、仓储以及检验人员不熟悉药材的分类种属,药材鉴别能力较弱,检验人员检验基本技能差。对药品生产、质量有关的关键岗位人员培训不到位,培训次数少、时间短。另外,培训目的性不强,培训形式单一,内容简单,不分层次和岗位,培训效果不理想,同时也未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企业还未认识到在药品生产中“人、机、料、法、环”最关键的生产要素是人,只有保证有足够的训练有素的人员,才能使质量管理体系顺利运行。

    • 重生产、轻管理的现象还是普遍存在,企业制订的文件缺乏可操作性,工艺规程未根据工艺验证内容进行修订,批记录设计不合理,如缺少工艺参数、设备编号、生产操作过程等信息;记录填写、修改不规范。原因是企业的负责人及质量管理人员对文件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特别是质量保证人员没有充分发挥其在企业生产中的管理作用,使相关受控文件没有得到有效的执行。

    • 从目前来看,确认与验证仍然是企业的一个薄弱环节。检查中发现多数企业在验证工作中带有盲目性或应对性。为了认证而验证,方案及验证内容粗糙,有些仅做一组数据,没有重现性,验证的结果不能证明设备操作的可靠性和工艺规程的合理性。

    • 部分企业的中药材供应商管理不完善,供应商的审计走形式,供应商档案信息过于简单,没有对直接从农户购入中药材质量进行评估并建立质量档案,不能从物料源头抓起,保证药品的质量。

    • 必须全面提升企业法人和负责人法律意识,药品生产企业是药品质量的责任主体,必须履行药品生产经营的各项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必须对自己生产经营的产品质量安全承担法律责任,在强化责任中落实“四个最严”。

      2019年颁布实施的新修订的《药品管理法》对药品违法行为处罚等都作出更严格的要求。一是切实“处罚到人”。明确对严重影响质量安全的违法行为,在对违法主体依法处罚的同时,对其法人、主要责任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也予以处罚,包括没收违法行为发生期间其所获收入、罚款、一定期限甚至终身禁业,并可以处以拘留。二是提高财产罚幅度,处罚额度全面提升。三是专条规定刑事责任。设专条强调药品违法行为构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立场鲜明地保持对药品安全犯罪行为的强力震慑和高压态势[1]

    • 药品生产各要素中最关键的要素是人,尤其是生产负责人和质量负责人。由于中药材品种繁多、来源复杂,各地用药习惯不同,药典和地方规范炮制过程时有不同,同物异名、同名异物的现象多,因此,中药材的验收、鉴别、检验以及中药饮片的炮制生产过程是一项技术性、经验性很强的工作[2]。2010版中药饮片附录对生产和质量管理部门负责人专业、学历、从业经验、年限做出明确要求,要求质量保证和控制人员具备中药材和中药饮片质量控制和鉴别真伪优劣的实际能力,要求采购、仓储验收人员明确中药材鉴别要求以及储存养护知识。

      企业应积极引进中药生产和质量管理专业人才,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针对不同岗位、不同层次的人员开展培训。培训内容包含法律法规、专业知识、操作技能等,让员工明白做什么、怎么做、达到什么标准。培训是提高企业员工素质的有效途径和手段,只有积极开展注重实效的培训,使最基层的员工到高管层全体人员真正理解GMP的精髓,才能真正执行好GMP,更好地保证产品质量。

    • 一个有效的文件管理体系能够很好地指导生产实践。质量管理文件的制定者需深刻理解GMP条款,基于风险管理和企业实际,反复修订文件,确保系统文件具有规范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文字表达应清晰易懂,确保所有执行人员能获得相关岗位工作的详细指令并遵照执行。对于工艺规程和操作规程中的关键参数,要经过充分验证,确定关键控制点,并保证生产和质量全过程的记录可追溯,确保质量体系在企业中有效运行[3]

    • 中药材质量直接影响中药产品制剂,中药饮片质量优劣直接影响临床疗效,其供应商的选择和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中药生产企业应对中药材供应商做好供应商审计,形成合格供应商目录,对于发现不符合要求且有作假、掺假、以次充好的,取消其供货资格。为确保药品质量,中药饮片生产企业必须建立良好的物料管理体系,从源头抓起,保证药品的质量。

    • 通过对缺陷项目进行统计分析不难发现,部分缺陷项目属于“细节问题”,不被人们所重视,往往正是这些“细节问题”增加了药品质量风险事件的发生率。企业必须按照法定标准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中药炮制规范制定工艺规程,并按照工艺规程编写标准操作规程和批生产记录,在生产过程中,及时填写批生产记录、数据完整、内容真实,由操作人及复核人签字,控制好生产过程中每一个环节[4]

    • 中药饮片GMP监管工作是一项对检查员工作技巧性、专业性、原则性较高的工作。这就需要充实人员,建立职业化检查员队伍,有针对性的加强培训,提高对GMP检查工作的认知水平,加深对GMP标准的理解,统一检查尺度[5]

    • 新修订的GMP已实施了10年。我国从GMP认证发展到GMP的持续符合性监管,提升的是管理理念,不变的是GMP在药品生产中的重要作用。中药饮片生产企业应提高法律意识,加强诚信建设,注重人员培训,根据中药饮片的生产特点,真正将GMP的思想贯彻到实处,提高硬件配置水平,建立规范的文件体系并控制实际执行情况,持续合规生产,最大程度地降低药品生产风险,而GMP监管应突出专业性和职业化,切实保证中药饮片质量安全。

参考文献 (5)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