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应中央军委要求,2022年9月起,《药学实践杂志》将更名为《药学实践与服务》,双月刊,正文96页;2023年1月起,拟出版月刊,正文64页,数据库收录情况与原《药学实践杂志》相同。欢迎作者踊跃投稿!

2024年  第42卷  第4期

封面 目录
显示方式:
综述
肝巨噬细胞与肝纤维化研究进展
江海燕, 钟芳芳, 张俊平
2024, 42(4): 135-140.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209030
摘要(5510) HTML (2211) PDF (1023KB)(66)
摘要:
肝纤维化是由各种病因所致慢性肝损伤的修复反应,其持续进展可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细胞癌,最终导致肝功能衰竭。目前,肝纤维化尚无有效治疗方法。肝巨噬细胞在肝内炎症反应、纤维化的进展和消退方面发挥关键作用,已成为抗肝纤维化的重要治疗靶细胞。主要就肝巨噬细胞在肝纤维化过程中的作用进行综述,以期能够为肝纤维化治疗提供思路。
论著
黄芪甲苷衍生物HHQ16上调α1酸性糖蛋白改善肝细胞脂质沉积
黎翔, 代鲜敏, 刘霞, 孙旸
2024, 42(4): 141-146.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309026
摘要(4126) HTML (868) PDF (1314KB)(13)
摘要:
  目的  研究黄芪甲苷衍生物HHQ 16对肝细胞脂质沉积的作用及机制。  方法  在AML12肝细胞上用游离脂肪酸构建脂质沉积模型,检测细胞的甘油三酯和油红染色等反映肝细胞脂质沉积情况。通过实时定量PCR和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α1酸性糖蛋白(ORM)及其上游相关调控因子表达。通过siRNA技术对ORM1的表达进行干扰,确定ORM1是否介导HHQ16的作用。  结果  HHQ16显著改善FFA导致的肝脂质沉积,同时HHQ16升高ORM表达,干扰主要亚型ORM1表达后HHQ16改善肝细胞脂质沉积作用被逆转。  结论  HHQ16通过升高ORM改善肝细胞脂质沉积。
HMS-01的遗传毒性评价
陈弋, 孙青䶮, 黎翔, 孙旸, 刘霞
2024, 42(4): 147-150, 156.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308061
摘要(2129) HTML (1165) PDF (1217KB)(10)
摘要:
  目的  检测HMS-01的遗传毒性,并对其进行临床前安全评价研究,为后续该药物进入临床试验提供支持。  方法  采用鼠伤寒沙门氏菌进行细菌回复突变试验(Ames试验)评价HMS-01的遗传毒性。  结果  HMS-01在20.6、61.7、185.2、555.6、1 666.7、5 000 μg/皿的6个剂量下,无论有无代谢活化条件,对鼠伤寒沙门氏菌均无致突变性。  结论  在本实验剂量范围内,HMS-01未见致突变性。
去甲泽拉木醛的体外抗真菌作用研究
韩蕾, 仲华, 王欣荣, 王彦
2024, 42(4): 151-156.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310011
摘要(1828) HTML (855) PDF (1427KB)(10)
摘要:
  目的  研究去甲泽拉木醛的体外抗真菌作用。  方法  采用微量液基稀释法测定去甲泽拉木醛与氟康唑单独应用于23株真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以棋盘式微量液基稀释法测定两药联合抗耐药白念珠菌的协同指数(FICI),判断两药联合抗菌效果;并通过纸片扩散实验直观验证两药联合的协同作用。最后通过CCK-8法测定去甲泽拉木醛的细胞毒性。  结果  去甲泽拉木醛单用时呈现广谱的抗真菌作用,MIC范围为4~32 g/L。两药联用时,可将氟康唑的有效浓度从大于64 g/L降至0.25 g/L,FICI值介于0.129~0.254之间,两药表现出协同抗耐药白念珠菌作用。CCK-8结果显示,去甲泽拉木醛在高于MIC值4倍浓度下才展示出细胞毒性。  结论  去甲泽拉木醛表现出较好的抗真菌作用,与氟康唑联合时有很好的协同效果,且毒性较低。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明八宝丹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潜在机制研究
朱鑫宇, 白浩然, 赵娜萍, 戚大川, 卫立辛, 张黎
2024, 42(4): 157-164.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401061
摘要(2076) HTML (1171) PDF (1831KB)(22)
摘要: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八宝丹对原发性肝癌(HCC)影响的潜在机制。  方法  首先利用二乙基亚硝胺诱导的原发性HCC大模型,观察八宝丹对HCC的影响;然后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检测八宝丹中的有效成分,再在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等预测八宝丹有效成分的潜在作用靶点。运用GeneCards、OMIM和Therapeutic Target Database筛选HCC对应靶点,取交集后获得八宝丹与HCC的共同靶点。使用Cytoscape软件和STRING数据库绘制蛋白与蛋白间互作网络,筛选出八宝丹调控HCC的关键分子。利用DAVID数据库对有效作用靶点进行GO及KEGG富集分析。最后在TCGA数据库验证关键分子与HCC患者的临床相关性。  结果  八宝丹可延缓HCC大鼠肿瘤进展。UPLC-MS检测出八宝丹中化学成分851个,主要活性成分9个,作用靶点285个;筛选出HCC靶点637个,八宝丹调控HCC的靶点16个。GO富集分析显示802个生物过程、11个细胞组成、43个分子功能,KEGG通路共90条。TCGA相关性分析发现3个关键分子与HCC患者生存期相关。  结论  通过HCC大鼠模型发现,八宝丹可显著延长HCC大鼠的生存周期并减少肿瘤负荷,通过UPLC-MS及网络药理学方法初步预测八宝丹调控HCC的作用机制,表明八宝丹具有多成分、多通路、多靶点作用原发性HCC的特点,为进一步相关实验研究提供参考。
胰岛素增敏剂罗格列酮升高血液中镍纹样蛋白水平
徐飞, 陈瑾, 李志勇
2024, 42(4): 165-168.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308053
摘要(1674) HTML (769) PDF (1284KB)(10)
摘要:
  目的  探讨胰岛素增敏剂罗格列酮对血液中镍纹样蛋白(METRNL)水平的影响。  方法  高脂饮食3个月诱导胰岛素抵抗的肥胖小鼠,给予罗格列酮治疗1个月,葡萄糖耐量实验检测罗格列酮对小鼠糖耐量的作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血清中METRNL水平,实时定量PCR检测肌肉、肝脏、白色脂肪、棕色脂肪、脑、脾脏、肾脏等组织中METRNL的表达,以及棕色脂肪中线粒体蛋白的表达。  结果  罗格列酮治疗改善了高脂饮食动物的糖耐量,同时血液中METRNL浓度也显著增高;罗格列酮治疗增加了棕色脂肪和肾脏组织中METRNL的表达,对肌肉、肝脏、白色脂肪、脑、脾脏的METRNL表达没有影响;罗格列酮治疗增加了棕色脂肪线粒体相关蛋白的表达。  结论  胰岛素增敏剂罗格利酮可能通过提高棕色脂肪和肾组织的METRNL表达升高血清METRNL水平,提示METRNL可能参与了罗格列酮对糖尿病的治疗作用。
基于解吸电喷雾质谱成像技术分析番红花球茎中代谢物的组织分布
陈希, 谢星光, 冯坤苗, 陆颖洁, 韩婷
2024, 42(4): 169-172, 180.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310055
摘要(2123) HTML (868) PDF (1565KB)(12)
摘要:
  目的  探究不同产地番红花球茎中内源性代谢物的分布特征。  方法  利用解吸电喷雾(DESI)质谱成像技术,通过优化样品前处理,建立了一种对番红花球茎内源性代谢物可视化分析的方法。  结果  实现了黄酮、有机酸、氨基酸、类胡萝卜素和环烯醚萜苷等代谢物的原位表征;L-瓜氨酸、苯乙酰甘氨酸、紫苜蓿酚和栀子苷等特异性分布在球茎中;芹菜素7-(6''-O-乙酰基)-葡萄糖苷、异鼠李素-3-O-葡萄糖苷、蜀黍氰苷6'-葡萄糖苷、芹菜素7-O-二葡糖醛酸主要分布在顶芽中;对于在球茎部位分布的化合物,产于上海的番红花球茎丰度最高,浙江次之,安徽最低。  结论  番红花球茎在不同产地及同一产地不同部位的代谢物分布存在显著差异,黄酮和黄酮衍生物如异鼠李素-3-O-葡萄糖苷、芹菜素衍生物主要分布于顶芽中,此外,天然植物保护剂蜀黍氰苷6'-葡萄糖苷也主要在顶芽分布,而作为能量和物质供应的氨基酸则主要积累在球茎。
麝香保心丸“异病同治”2型糖尿病和冠心病的网络药理学作用机制研究
朱子凡, 王智聪, 谢彬, 柳润辉
2024, 42(4): 173-180.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305037
摘要(3447) HTML (1819) PDF (2014KB)(26)
摘要: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研究麝香保心丸“异病同治”2型糖尿病(T2DM)和冠心病(CHD)的作用机制。  方法  运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中药成分数据库(TCMID)、中医药百科全书数据库(ETCM)和BATMAN-TCM数据库筛选麝香保心丸中七味中药的化学成分和作用靶点,利用DisGeNET和GeneCards数据库获取与CHD和T2DM相关的疾病靶点。运用Cytoscape3.8.2软件构建“药物-成分-靶点”网络图,利用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互作(PPI)网络图,利用DAVID在线数据库对麝香保心丸治疗T2DM和CHD的共同作用靶点进行GO生物过程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  结果  共筛选出麝香保心丸治疗T2DM和CHD的潜在活性成分101个,对应229个靶点。网络分析结果表明,麝香保心丸治疗T2DM和CHD的共同主要成分可能是鹅去氧胆酸、熊去氧胆酸、肉桂醛、胆汁酸、肉桂酸及人参皂苷类成分。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显示,麝香保心丸“异病同治”T2DM和CHD的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有关。  结论  麝香保心丸可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发挥“异病同治”T2DM和CHD的作用,为麝香保心丸的临床应用及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