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改的大力推行,使得医院药学的工作重点逐步向药学服务方面转型,也为中药临床药学的发展提供了机遇[1],2002年卫生部会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中明确指出建立临床药师制度[2]。近年来国家大力提倡并发展中医药事业,实行中西医并重的方针,建立了许多符合中医药特点的管理制度,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我国医药卫生事业中的作用[3]。目前,门诊中药房仍然承担着大量而又繁琐的中药饮片调剂工作。在日常药学工作的模式下患者依然会存在很多用药方面的问题,如对药品的使用注意事项和配伍禁忌不完全了解,用药依从性不高,安全意识差等问题。按照《国家级区域医疗中心设置标准》中规定,药学专业技术人员人数不得小于医院总人数的8%的标准[4],我院中药师的人数仍未达到标准。为适应当时门诊中药房的工作模式,我院门诊中药房自2016年开始实施中药配送服务,并于2020年进一步优化了中药处方处置系统及配送平台,开始利用医联系统传输中药代煎代配处方,中药房的工作模式逐步由传统处方调配向委托第三方代煎代配服务模式转变[5]。随着药品调剂工作模式发生巨大变革,为进一步推进药学服务质量,近期笔者查阅文献并结合门诊中药房药学服务的相关工作,分析了日常中药药学工作模式的局限性,探讨在有专业中医临床药师的条件下,如何更好地开展门诊中医临床药学服务,为我院进一步开展中医药学门诊提供参考。
-
我院门诊中药房现有中药专业技术人员共6名,其中有2名为中医临床药师,并获有上海市门诊接诊药师的岗位资质。在现有的药师配备条件下,为提高药学服务质量,我院中药房于2021年7~10月开始对现有药学服务进行分析。据统计我院门诊中药饮片处方主要来自中医科和康复医学科,其中90%以上的处方由中医科开出,所以本次临床药学干预的调查对象主要在中医科患者中选定。研究对象筛选标准:(1)年龄>18岁。(2)为保证临床药学干预前问卷调查数据对比的准确性,研究对象应同时符合以下2个条件:①应选取有就诊经历并取药的患者;②同时已预约下次门诊并能确保坚持服药的患者,确保干预后问卷调查的完整性。(3)思路清晰,且愿意配合完成调查问卷。共筛选符合条件的患者200例,男性患者共89例,女性患者共111例,年龄23~79岁。
-
被筛选患者有就诊并取药的经历,在接受临床药学干预前,需先进行第一次问卷调查,饮片使用结束,下次就诊时再接受第二次问卷调查,2次调查结果对照进行分析与探讨,总结经验,给出针对性结论。
-
中药房日常的药学工作流程主要包括处方登记、审核、调配、核对、发药与用药交待。由于门诊患者较多,窗口工作繁忙等客观因素,患者在使用药品时仍然会产生不少疑问。统计我院门诊中药房窗口及电话咨询登记表发现,患者用药疑问较集中的方面有:中草药的煎煮方法、特殊煎法的中药煎煮操作、药品保存条件、服用时间以及服用时的饮食注意等都是患者反复咨询的问题。
调研分析工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需要改进的方面,结合工作现状拟定出临床药学干预方案。根据筛选标准选出200名符合条件的患者,先进行首次问卷调查,问卷主要以问卷星的形式(图2)采集。针对患者用药咨询较集中的方面,我们中药房制定出一份药学服务勾选表格(图1)。患者在取药后,药师根据药学服务勾选表格对患者有针对性的进行重点用药事项指导。
-
干预的临床药学服务主要从处方登记时对处方的审核,发药时的用药指导及生活指导,以及患者通过电话咨询用药疑问三方面进行临床药学服务的开展与实践,具体措施如下:
(1)优化处方审核,关注中西药联用的药物相互作用和配伍禁忌
处方审核作为药品调剂过程中最关键的步骤,同时也是保证患者合理用药的重要环节。我院中药房在遵循四查十对制度和处方适应性审核的原则下,增强了对中药饮片,中成药,西药之间是否有潜在临床意义的药物相互作用的关注,通过询问患者的用药史,及时发现联合用药的不合理情况,并做出适当干预。如瓦楞子,海螵蛸,朱砂等碱性较强的中草药及中成药,不宜与酸性药物如胃蛋白酶合剂,阿司匹林等联用,以免因联用而使疗效降低;含鞣制类中药如虎杖、大黄、诃子、五味子等与磺胺类西药如塞来昔布、格列美脲会影响磺胺的排泄,严重者可致中毒性肝炎。成药益心丹、六神丸与普罗帕酮、奎尼丁同服,可导致心脏骤停。另外,中成药与中药饮片、中成药之间的重复用药情况及超剂量情况也需要加强审核。如患者同时服用格列本脲和消渴丸,会出现低血糖反应;抗血小板药阿司匹林与银杏类药物同用,剂量过大容易导致出血。
(2)强化用药教育,通过书面表格的方式为每一位患者勾选重点用药事项
一方面,组织中药房临床药学培训与学习,强化药师药学咨询服务专业技能。加强中药房药师对专业知识的巩固和提升,由两名中医临床药师负责对中药房全体药师进行临床药学培训。另一方面,对干预前的日常药学工作进行梳理,明确用药交待环节需要改善的重点,针对患者用药较集中的方面,制定出药学服务勾选表格,对每一位用药患者进行书面用药勾选教育(图1)。经过一系列强化措施,增强了中药房药师工作积极性,促进了药师间的互动交流,大大提高了中药房药师整体专业水平。
(3)普及中医药理论的生活指导,实现药学服务指导多样化
设立单独的中药咨询服务专窗,实现患者一对一药学指导和电话咨询,对患者的用药疑问进行解答。强调特殊人群的中药应用指导,如老年人、妊娠期和哺乳期患者、婴幼儿患者、肝肾功能不全患者的中药合理应用普及。在此基础上,对患者进行中医药理论下生活方面的指导,包括饮食禁忌,七情内伤等的辅助治疗,如治疗便秘的麻仁丸,用蜂蜜冲水送服可以增其润肠和中之效;肝火亢盛的患者除了要避免牛肉、羊肉这类容易上火的食物外,还要注意平和心态以免着急上火伤及肝脏加重病情;肝郁血虚患者应注意忌食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不要熬夜,调畅情志,平和心态对病情治疗有积极的作用。
-
中药饮片处方一般为7~14 d的用量。被筛选患者再次就诊时,对上一次的问卷再次进行调查。对临床药学干预前后两次问卷调查的结果进行对比。同时对两次问卷中出现的新问题进行归纳并改善。
-
对患者进行干预前日常药学工作模式下的问卷调查,主要从患者对药品的使用知悉度、用药安全意识及用药依从性3个方面概括出8个问题(图2),每个问题有3个选项,分别是“不了解”,“部分了解”,“完全知晓”,分值依次为1分、3分、5分。
-
把问卷调查的8项问题归纳为3个方面:①用药安全意识的调查。包括药品服用方法及时间的知悉度、服药时生活禁忌的认知度、对所服用药品产生不良反应的认知度、有用药疑问时是否会电话咨询药师四项问题;②对药品使用的知悉度调查。包括重复用药及配伍禁忌的认知度、对正在服用药品的认知度、对特殊药品的认知度、对所服用药品产生不良反应的认知度三项问题;③用药依从性调查:是否会定时定量服药一项问题。
-
采用SPSS 22.0软件对本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
$ \overline{\mathrm{x}} $ ±s )表示,采用t检验,除一项P值外,其余7项P值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1)。表 1 干预前后的药学服务评分比较
评分项目 干预前 干预后 T(-) P 重复用药及配伍禁忌的认知度 2.98±1.49 3.49±1.48 3.438 0.001 药品服用方法及时间的认知度 3.97±1.19 4.55±0.95 5.339 0.000 对正在服用药品的认知度 3.23±1.24 3.28±0.98 0.447 0.655 对特殊药品的了解 1.92±1.28 2.63±1.60 4.889 0.000 有用药疑问时是否会电话咨询药师 2.82±1.38 3.65±1.47 5.822 0.000 对所服用药品产生不良反应的认知度 3.24±1.25 3.50±1.28 3.007 0.003 是否会定时定量服药 2.59±1.53 3.03±1.47 2.935 0.004 服药时生活禁忌的认知度 2.58±1.45 3.16±1.39 4.072 0.000 -
干预前后患者调查问卷情况对比详见表1。
调查结果显示,对正在服用药品的认知度1项干预后标准差较干预前数值变小,且P>0.05,说明此项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余7项问题分值的标准差均有显著提高,P值均<0.05,说明临床药学干预后患者对药品使用知悉度,用药安全意识和用药依从性均有明显提升。
-
随着国家卫生医疗的深入改革,药学服务模式也在不断转变。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印发的《关于加强药事管理转变药学服务模式的通知》强调:转变药学服务模式,推进药学服务从“以药品为中心”转变为“以病人为中心”,从“以保障药品供应为中心”转变为“在保障药品供应的基础上,以重点加强药学专业技术服务、参与临床用药为中心”[6]。药师转型与临床组成医、药、护多学科协作团队,开展多种形式的患者教育工作,是提高患者依从性,保障患者治疗效果的有效途径。临床用药咨询是药剂科开展药学服务的延伸服务,是具有标准化内容和规范化流程的新型药学服务[7]。
目前临床药师的工作重点已转向临床,而提供高质量的药物咨询和患者用药教育是临床药师深入临床的第一步,只有让医师和患者看到临床药师的价值,只有临床药师被认可,临床药师工作才能逐步推进,最终参与患者治疗,与医师一起对患者进行治疗管理,成为治疗团队内不可或缺的一员[8]。
在本次研究过程中,调查结果显示临床药学服务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对药品使用知悉度,用药安全意识和用药依从性。患者对其正在服用的药品有了更深层的了解,一方面增加了患者治疗疾病的信心,同时患者用药的过程也更加安全有效。临床药师作为药学转型过程中不可缺少的角色,需要更多的探索与实践。如何进一步加强临床药师的专业技能,如何更好地促进与医师间的互动交流,如何高效的与患者沟通最终实现合理用药,也是我们今后要发展的方向。
中西药联用已成为我国临床用药的一大特色。由于中药成分复杂,且基础研究较薄弱,加之用药不规范情况的存在,从而导致中西药联用的安全性问题日益剧增。《处方管理办法》中规定,西药和中成药虽然可以开具同张处方,但中药饮片必须单独开具处方,由此中药饮片与西药、中成药虽然同属于门诊药房,却分属不同审方系统及管理模式,导致无法同时进行三者之间联合用药的审核。我院中药房在实施临床药学干预的过程中,优化处方审核一项主要通过面对面交流的方式,对同时服用西药、中成药和中药饮片的患者进行用药干预,过程繁琐且耗时长,如何把西药、中成药及中药饮片的审方系统一体化,全面掌握患者的用药信息,更及时有效的发现中西药联用过程中出现的不合理情况,是目前中药合理用药的关键,也是对药师专业知识临床应用能力的新挑战。对此,我们更应该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综合素质的培养,熟练掌握临床药学服务过程中存在的各种用药问题,通过综合评价中西药联用的利益和风险,最终确定最优用药方案。
Effect of clinical pharmaceutical care on our outpatient servic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harmacy
-
摘要:
目的 探讨临床药学服务在门诊中药房的作用。 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21年7~10月非首次取药且已预约下次中医门诊的200名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随之进行临床药学服务的干预后,再次进行问卷调查,对临床药学干预前后患者问卷调查的结果进行对比。 结果 中药临床药学干预后调查问卷的8项问题分值均有显著提高(除对正在服用药品的认知度一项P值外,其余7项P值均<0.05)。 结论 中药临床药学服务的开展,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用药安全意识,且患者对中药的使用知悉度和用药依从性也明显提升,增强了药师在患者心中的辨识度,有效的提高了中药房门诊药学服务品质,对合理用药具有重要意义。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role of clinical pharmaceutical care in outpatient servic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Methods Two hundred patients who were not taking medicines for the first time (had received routine medication explanations) and had made an appointment for the next outpatient TCM service were randomly selected for questionnaire survey during July to October, 2021. After the intervention of clinical pharmacy care,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was conducted again, and the results of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of patients before and after the clinical pharmacy care were compared. Results After clinical pharmacy intervention, the scores of eight questions in the questionnaire wer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except for the awareness of taking drugs, P values of the other seven items were all <0.05). Conclusion The development of TCM clinical pharmaceutical care could effectively improve patients' safety awareness of medication safety. The patients' awareness of the us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medication compliance had also been significantly improved. The awareness of pharmacists role in patients was enhanced. The outpatient pharmaceutical car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was effectively improved, which is important to rational drug use. -
烟草流行是世界有史以来面临的最大公共卫生威胁之一,全球每年有800多万人由于烟草而死亡[1],吸烟不仅是各种非传染性疾病常见的主要风险因素,尤其是慢性呼吸道疾病、心血管疾病、癌症和糖尿病,同时会影响周围人的健康,而且对个人和国家的经济及社会形象产生负面影响[2]。据估计,每年全球消耗治疗烟草相关疾病的费用约1.4万亿美元[1]。
戒烟是降低非传染性疾病风险的最重要有效的干预措施之一。随着公共卫生工作的防范与发展,60%的烟草使用者希望戒烟[3],但只有约35%能够获得全面的戒烟服务,患者的戒烟意愿突显了在医疗系统内扩大戒烟可及服务及优先开展戒烟治疗的重要性[4-5]。
1. 药师参与戒烟的价值及其发展进程
1.1 药师参与戒烟的价值
由于尼古丁的成瘾性,依靠吸烟者以自我管理的方式戒烟实施困难。事实证明,医疗保健专业人员提供的戒烟干预措施比自助式戒烟更有效[6]。药师的工作职责是为公众调配处方、提供用药指导与建议、解答用药咨询等,被认为是为公众提供戒烟服务的最佳专业人员,不仅能够指导其正确使用戒烟替代药品及提供相关建议,同时也可以给予戒烟行为上的专业支持[6-7]。
药师及其药房团队提供的戒烟服务有助于帮助吸烟者戒烟 [8]。葡萄牙进行的一项研究发现,接受药师服务的患者相较于对照组会参加更多社区药房主导的用药咨询(χ2=59.994,P<0.001)、更多电话会议(χ2=17.845,P<
0.0013 ),因此戒烟成功率更高[9]。新加坡一家三级转诊皮肤病中心进行的一项单中心回顾性研究评估了由药师领导的结构化戒烟诊所的疗效,表明药师及其药房团队主导的患者咨询服务能有效为戒烟者提供行为支持[10]。1.2 药师参与戒烟政策支持的发展进程
1.2.1 世界卫生组织的号召与行动
199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首次认识到药师在帮助个人戒烟和防止潜在使用者方面的关键作用[11]。2003年为应对全球烟草流行,WHO成员国通过了《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WHO FCTC)[12-13],要求缔约方采取有效措施促进戒烟。WHO FCTC是促进公众健康的一个里程碑,自2005年生效以来,WHO FCTC已有183个缔约方,涵盖90%以上的世界人口[14]。
为了扩大实施WHO FCTC中关于减少烟草需求的条款,WHO在2007年还启动了一项具有成本效益的实用行动MPOWER系列措施[15]。MPOWER措施中的策略与WHO FCTC相一致,已证明在挽救生命和降低医疗卫生费用方面卓有成效[1]。然而随着WHO FCTC的成功实施,一些中低收入国家也面临着来自烟草产业对其干扰的重大障碍[16-17]。药师可以在克服这些问题及现有制度和行业体系结构进行重大变革中发挥一定作用,为促进烟草控制和戒烟工作做出应有的贡献[18]。2019年WHO发布的全球烟草流行报告中,强调了药师为吸烟者戒烟提供帮助,并高度鼓励成员国就此采取行动[19]。
目前,151个国家至少实施了WHO FCTC及MPOWER措施中的一项,150个国家的烟草使用率正在下降。2000年,全世界大约1/3的成年人吸烟,然而,到2022年这一数字已大幅下降约1/5,这反映出各国在减少全球烟草消费方面取得了相当大的进展[20]。
1.2.2 国际药学会的响应与行动
2003年,国际药学会(FIP)发布了关于药师在促进无烟未来中的作用的政策声明。2007年出版的《遏制烟草流行病:药学的全球作用》和2015年出版的《建立无烟社区:药师实用指南》均强调了药师在戒烟服务方面的重要贡献。
2023年,FIP出版《支持戒烟和治疗烟草依赖:药师手册》强调药师在为寻求戒烟患者提供系统服务方面的关键作用,是药师支持个人戒烟过程中可参考的综合性实用资源。其涵盖了最新的循证实践、技术和策略,以帮助患者戒烟并减少复吸。该手册详细介绍了以药师为主导的支持戒烟所需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以及药师可干预的因素(包括非传染性疾病风险因素,如运动不足、不健康饮食习惯和过量饮酒等)及相关措施。随着近年来替代品电子烟使用的增多趋势,出于对电子烟安全性的担忧,同年FIP又发布了《关于电子烟使用对公众健康和经济的影响以及药房工作人员对消除电子烟贡献的声明》[21]。
2024年,WHO和FIP就药师在戒烟中的作用发表了一份新的联合声明,重申了药师在帮助吸烟者戒烟中发挥的关键作用。该声明中,WHO和FIP敦促各个国家烟草控制组织和国家药学协会制定并实施戒烟计划,同时在该计划和各国卫生系统服务的背景下,让药师参与到与烟草的斗争工作中[22]。
2. 药师提供戒烟服务的可行性
2.1 患者的偏好
有研究表明患者更愿意社区药师参与戒烟服务[23],同时社区药师也有能力开展戒烟服务[24]。美国一家三级护理医院进行的一项研究表明,药师无论是在患者入院还是出院时,都可以对患者开展戒烟宣教与指导,在了解患者疾病与用药史、药物核对和出院咨询工作流程中与患者讨论吸烟问题,通过患者住院期间开展戒烟治疗并不断完善方案,达到有效戒烟的目的[25]。
2.2 赋予药师戒烟药物处方权
英国在新型冠状病毒流行期间进行的一项研究表明,药师可以通过远程咨询为戒烟患者开具处方,提供有效的戒烟服务。目前,英国国家医疗服务体系(NHS)正在支持现有药师(包括社区药房药师)获得处方资格,根据患者需要开具戒烟药物从而促进戒烟服务开展。计划到2026年,在英国完成药学学位的毕业生将在监管机构注册为独立处方权药师, 进而扩大了可以提供戒烟服务药师的范围[26]。
美国药师有权根据合作处方协议或通过州范围的协议拥有自主处方权或授权开具处方。处方医生将开启、修改和停止药物治疗以及开具实验室检查的权利委托给药师。药师在完成继续教育课程后,可以根据国家法律法规授予的权限开具某些药物[27]。
2.3 开展药师戒烟服务培训
药师的戒烟培训应包括基于行为支持的社区药师培训课程,通过戒烟服务个体化随访识别障碍并提供积极的强化措施,可以有效提高患者戒烟率,进而提高其生活质量[28]。El Hajj等[29]在卡塔尔进行的一项随机对照试验评估了戒烟培训计划对药师技能和能力的影响,共有86名社区药师(干预组54名,对照组32名)完成了6个目标结构化临床检查病例。研究结果表明,强化戒烟培训显著提高了社区药师提供戒烟服务的技能和能力。
在一项评估埃塞俄比亚药师和药学学生对吸烟/戒烟的知识和态度的横断面调查中,与未接受过戒烟培训的人相比,接受过培训人员的平均知识和态度得分明显更高[30]。Greenhalgh等[31]通过定性和混合方法进行的描述性综合和真实世界调查表明,精心设计的戒烟培训课程将药师从生物医学和产品导向的角度,转变为以公共卫生和患者为中心的角度方面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2.4 跨专业合作对于加强药师在戒烟中角色的影响
促进戒烟的跨专业合作可以提高患者的戒烟率。一项探索医疗卫生保健专业人员与社区药师之间跨专业合作的研究表明,将社区药师为患者提供戒烟服务纳入患者护理项目是很有价值的,社区药房开展戒烟支持服务可以填补现有医院戒烟与家庭戒烟之间的空白。跨专业合作不仅为患者和医疗保健专业人员之间的有效沟通提供了途径,同时通过医疗保健专业人员汇总的患者电子健康记录,可以提高患者用药治疗的安全性[32]。
根据Greenhalgh等[31]的说法,增加药师和其他医疗从业者之间的跨专业互动是社区药房提供有效戒烟服务的先决条件。药师专业的能力增强了临床医生对药师的信任,因此,明确且精准的转诊途径,特别是当地全科医生将戒烟患者转诊给药师,对于跨专业开展戒烟服务是必要的。
Bouchet-Benezech等[33]在法国进行的一项研究表明,与其他医疗保健专业人员的合作是发挥药师在戒烟服务中作用的关键之一。药师为戒烟者提供的尼古丁替代治疗处方没有得到社会医疗保险体系的支持,因此建议药师与具有尼古丁替代治疗处方权的其他医疗保健专业人员合作。
3. 药师开展戒烟服务的效益
3.1 健康相关的获益
吸烟是非传染性疾病的主要可变风险因素之一。药师主导的戒烟干预措施可以显著影响吸烟者的戒烟率,并在改善其健康状况方面发挥关键作用[34]。
Peletidi等[35]的调查研究表明,以社区药师主导的戒烟服务可以降低与吸烟相关慢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Bouchet-Benezech等[33]为评估法国社区药房药师提供戒烟服务的可行性而进行的一项研究显示,在第6个月,23.3%的参与者参加了随访,其中75%的参与随访者自第一次随访以来一直保持戒烟状态,超过一半的参与者持续了90 d,从第二次随访开始,所有参与者的身心健康综合得分与基线相比都有所提高。
药师作为一线医疗保健提供者,在戒烟工作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可以在更大范围内对个体和公共健康产生重大影响。社区药房的戒烟服务应该被纳入国家公共卫生保健政策,这对于促进社区服务的健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36]。
3.2 经济相关的获益
Peletidi等[35]在英国进行的一项系统综述强调了将药房主导的戒烟服务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的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证明药房主导的服务具有很高的成本效益。药房主导的服务要求每位戒烟者在为期4周的方案中支付772英镑的补充成本,而对照组基于集体小组的服务需要1 612英镑的戒烟补充成本。同时接受药房主导的戒烟服务,每周一对一的支持结合尼古丁替代疗法的治疗,与对照组接受集体戒烟治疗药物相比具有更高的有效戒烟率。此外,药房主导的服务每生命质量调整年的增量成本为2 600英镑,而对照组为4 800英镑。
社区药师是提供戒烟服务的一种可获得的、未充分利用的但具有成本效益的资源[24,28,35]。一项随机试验旨在比较两个药师主导的戒烟计划(强化版与简化版)之间的戒烟率以及这些计划与基于文献的对照组之间的成本效益,揭示了强化版药师主导的戒烟计划是3种策略中最具成本效益的干预措施。强化版比简化版多花费了14 000美元(每100名参与者),但14人戒烟成功,取得10.8个生命年的获益额;强化版比对照组多花费35 300美元(每100名参与者),但29名戒烟者取得22.4个生命年的获益,每增加一名戒烟者多花费1 217美元,戒烟的增量成本效果比为1 576美元 [32]。
2000年,一项在英格兰进行的研究从提供者和NHS的角度比较了普通牙科诊所、普通医疗诊所(GMP)、社会药房和NHS戒烟服务(NHS SSS)中戒烟服务的成本效益,研究结果表明“成本效益高”的服务是在社区药房开展戒烟服务[37]。
由此可见,药师主导的戒烟服务不仅有效且极具成本效益,医疗卫生管理者及政策制定者可以基于此就最佳资源分配做出合理决策[24]。
4. 药师在提供戒烟服务方面发挥作用的障碍
然而,有证据表明,药师在承担戒烟服务提供者这一角色存在障碍,这影响了将全面戒烟服务纳入实践的可行性。障碍包括缺乏充分的培训、缺乏适当的转诊结构、社区药房环境中的时间限制、公众对药剂师提供戒烟服务缺乏认识、药房缺乏私人咨询区以及缺乏提供服务的报销[33]。
4.1 缺乏专业临床戒烟知识与技能
在许多国家,药师缺乏戒烟知识和技能以及缺乏培训被认为是药师在提供戒烟服务方面发挥作用的常见障碍[6,30,32,35,38-39]。Erku等[30]在埃塞俄比亚进行的一项由410名参与者(213名药学学生和197名药师)的横断面调查,提出药师在戒烟服务方面存在临床知识不足和实践技能差距。澳大利亚进行的另一项研究分析了250名大四药学专业学生、51名药师和20名戒烟教育工作者在当前基于证据的药房戒烟干预实践中的表现,得出了药学学生及药师与戒烟教育工作者之间存在较大的临床或药物治疗服务方面的差距[34]。药师由于缺乏戒烟相关教育与培训导致在戒烟服务中缺乏自信,从而阻碍了与患者的有效沟通,降低了提供的戒烟服务的质量[35,39]。在约旦,大多数药师认为,由于培训不到位导致对戒烟治疗的了解不足,致使药师无法提供足够的戒烟干预措施[40]。
4.2 缺乏劳务报酬与戒烟药物处方权
缺乏戒烟计划或劳务报酬也是许多有意愿药师提供戒烟服务的一个障碍[31-33,39-40]。美国的一篇研究论文探讨了药师在护理过渡期间(住院到出院回家期间)如何衔接戒烟服务,得出支付报酬对维持任何医疗服务(包括药师提供的戒烟服务)至关重要。由于药师不被视为戒烟服务的提供者,因此美国大多数州的药师没有资格通过医疗补助获得提供戒烟服务的劳务报酬,通过商业保险获得报销的也很少见。缺乏鼓励药师向烟草使用者提供戒烟干预措施的计划和政策,药师没有戒烟药物处方权也大大阻碍了戒烟服务的开展[35]。研究表明,授予药师戒烟服务提供者身份或药师拥有戒烟药物处方权,并在医保政策中明确劳务报酬的支付标准,可能是解决该问题的最佳方式[40]。
4.3 缺乏戒烟环境及服务时间上的保障
社会药店缺乏相对私人空间为患者进行戒烟咨询服务也是障碍之一[6,33]。药店是否设有专门的可以为患者提供面对面戒烟服务咨询的区域,为患者咨询营造一个轻松舒适的环境,对于提高患者戒烟依从性是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33]。药师实施戒烟服务与履行其他职责在时间上的矛盾也是限制戒烟服务工作开展的障碍之一[34-35]。根据Peletidi等[35]的系统调查结果显示,缺乏时间是所有参与戒烟服务者,包括患者在内的共性问题。日本对11家社区药房进行的一项随机研究显示,由于时间和精力有限,许多药房没有将戒烟服务纳入其日常运营范围[32]。
4.4 缺乏戒烟需求与服务
在法国、约旦和尼日利亚等一些国家,对戒烟服务的需求不足被视为药师开展戒烟服务的障碍[9,33,40]。由于缺乏戒烟服务,泰国的戒烟率很低,因此需要在药店开展戒烟服务,为药师提供机会[36]。为了解决这一问题,Bouchet等[33]评估了法国社区药房实施药师提供的戒烟方案的可行性,并建议向社区药房顾客有效推广戒烟服务,以解决需求不足的问题。
4.5 社区药房开展戒烟服务的问题
社会药房在烟草控制政策中的参与度较低[9],原因是医疗机构与社会药房缺乏统一的转诊系统来保障提供安全、有效的戒烟服务[23,28]。社会药房药师在无法全面、详细获得患者医疗护理、处方记录的前提下,也就意味着无法了解到患者准确的疾病史与用药史,提供戒烟药物及相关指导可能会增加用药错误的可能性[26]。其他阻碍戒烟服务工作开展的因素还包括性别、年龄、民族、文化等不同所带来的戒烟者个性化差异及沟通交流障碍[23]。
5. 展望
全面了解药师主导的戒烟服务及其在不同地区和医疗保健环境中的影响,对于世界各国药师参与戒烟服务至关重要。基于药师缺乏戒烟知识、技能和培训有关的问题,政策制定者和教育工作者需要做更多的工作,以确保戒烟服务对患者的最大益处。有必要针对不同地区和国家的具体需求采取全面的能力建设措施,包括制定标准化的培训计划,采用线下结合远程学习方式助力药师实践技能发展,促进全球药师专业的持续深入发展。
医药卫生政策制定应适时考虑将药师主导的戒烟服务纳入国家和地区医疗卫生服务指南,并开展宣传工作,提高人们对药师在戒烟方面发挥作用的认识。立法明确和药师薪酬补偿将有利于公众获得经许可的戒烟服务的机会,扩大药师在提供戒烟服务中的作用也有利于增强公众戒烟信心,同时在不同的医疗保健环境中实施和扩大这些服务争取足够的资源与支持。未来应促进药师、医师、护师、公共卫生专业人员及其他参与烟草控制工作的利益相关者之间更紧密的合作,激发出药师主导戒烟干预措施的全部潜力,提高戒烟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随着医药卫生体制的改革及药师进一步以患者为中心的角色转变,药师的可及性被视为开展戒烟服务的最重要驱动因素之一。药师和社会药房团队能够通过结合药理学和行为学方法持续提供成本效益高的个体化戒烟服务,提高戒烟率,最终达到减轻烟草和尼古丁依赖以及烟草相关疾病的负担,促进医疗卫生系统的发展、改善全球卫生状况。
-
表 1 干预前后的药学服务评分比较
评分项目 干预前 干预后 T(-) P 重复用药及配伍禁忌的认知度 2.98±1.49 3.49±1.48 3.438 0.001 药品服用方法及时间的认知度 3.97±1.19 4.55±0.95 5.339 0.000 对正在服用药品的认知度 3.23±1.24 3.28±0.98 0.447 0.655 对特殊药品的了解 1.92±1.28 2.63±1.60 4.889 0.000 有用药疑问时是否会电话咨询药师 2.82±1.38 3.65±1.47 5.822 0.000 对所服用药品产生不良反应的认知度 3.24±1.25 3.50±1.28 3.007 0.003 是否会定时定量服药 2.59±1.53 3.03±1.47 2.935 0.004 服药时生活禁忌的认知度 2.58±1.45 3.16±1.39 4.072 0.000 -
[1] 刘洋, 范峥, 车晓平, 等. 中药临床药师在重症医学科药学实践模式的探讨[J]. 中国药师, 2019, 22(4): 678-681. [2] 罗顺, 唐素勤. 中药临床药师工作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探讨[J]. 中药与临床, 2020, 11(3): 21-23. [3] 翁一如. 中药临床药师参与重症医学科药学实践模式的建立[J].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22, 30(7): 110-111. [4] 罗宇, 董亚琳, 张迪, 等. 某院中心药房调剂药师深入临床开展药学服务模式的探讨[J].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0, 40(1): 107-110. [5] 王玮婷, 丁卢颖, 许琛, 等. 基于医联系统的医院中药代煎代配处方传输平台建设与运行效果分析[J]. 药学服务与研究, 2021, 21(4): 290-293. [6] 彭丽华, 范骁辉, 张翔南, 等. 国内临床药学教育发展现状及展望[J]. 药学教育, 2021, 37(2): 1-6. [7] 钱华, 朱雅芳, 王佳良, 等. 新型药学服务模式对患者用药安全及依从性的干预效果[J]. 中华全科医学, 2019, 17(7): 1218-1221. [8] 刘晶晶, 袁易. 临床药师开展患者药物咨询和用药教育新模式探讨[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8, 11(4): 117-1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