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药学实践与服务》杂志目前不收取审稿费、版面费、加急费等费用,如收到邮件声称是编辑部X编辑,要求加作者微信的,请谨防财产损失!编辑部用于作者校对时绑定微信的邮件通过yxsjzzs@163.com发送,标题是《药学实践与服务》XML数字出版服务微信绑定,请区分开。

我院住院患者麻醉药品使用情况分析

韩柏辰 张梅玲 张颖 杨扬

张灵娜, 王天宇, 洪婉凤, 陶春, 宋洪涛. 以硝化纤维为膜材的伤口敷料的制备及处方优化[J]. 药学实践与服务, 2020, 38(4): 301-306. doi: 10.12206/j.issn.1006-0111.201910082
引用本文: 韩柏辰, 张梅玲, 张颖, 杨扬. 我院住院患者麻醉药品使用情况分析[J]. 药学实践与服务, 2020, 38(4): 379-382. doi: 10.12206/j.issn.1006-0111.202004095
ZHANG Lingna, WANG Tianyu, HONG Wanfeng, TAO Chun, SONG Hongtao. Preparation and formulation optimization of wound dressings with nitrocellu-lose as membrane material[J].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Practice and Service, 2020, 38(4): 301-306. doi: 10.12206/j.issn.1006-0111.201910082
Citation: HAN Baichen, ZHANG Meiling, ZHANG Ying, YANG Yang. Analysis on the use of narcotic drugs for inpatients[J].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Practice and Service, 2020, 38(4): 379-382. doi: 10.12206/j.issn.1006-0111.202004095

我院住院患者麻醉药品使用情况分析

doi: 10.12206/j.issn.1006-0111.202004095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韩柏辰,本科,药师,研究方向:临床药学,Email:favn_5267@sina.com

    通讯作者: 杨 扬,本科,药师,研究方向:医院药学,Email:yydgzyx@sina.cn
  • 中图分类号: R95

Analysis on the use of narcotic drugs for inpatients

  • 摘要:   目的  调查分析我院住院患者麻醉药品的使用情况,为临床规范、合理使用麻醉药品提供参考。  方法  对麻醉药品处方数、用量、金额进行计数统计分析;筛选病区患者麻醉药品处方,根据剂型、诊断、处方数等进行排序,分析麻醉药品的使用情况。  结果  2016—2019年麻醉药品处方中,注射剂型处方最多,分别为:15 820张(61.4%)、1 5813张(61.5%)、16 682张(64.7%)、17 293张(71.5%);口服和外用剂型使用较少;盐酸哌替啶注射液处方数虽逐年减少但均在各年前列,分别为:8 009张(31.1%)、7 707张(30.0%)、7 151张(27.7%)、6 844张(28.3%);盐酸哌替啶注射液处方诊断最多的为癌症和慢性胰腺炎。  结论  我院麻醉药品使用还存在麻醉药品剂型选择不合适、盐酸哌替啶注射液使用不适宜等不合理的情况,医生在缓解患者中、重度疼痛时使用的麻醉药品以注射给药为主,药师应加强麻醉药品处方的审核,提高麻醉药品使用的规范性和合理性。
  •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日常生活中难免受到损伤形成伤口,如轻微的皮肤擦伤、割伤和烧伤等。对于日常的小伤口,一般可以任其自愈,但若稍不注意沾水或接触外界细菌,则容易造成感染,影响伤口愈合,甚至造成溃烂。我们常用的创面处理方法有:使用创可贴覆盖;双氧水或碘伏消毒处理;纱布包扎等。这些处理方法存在着防水透气性差、撕除时疼痛和使用不便等问题。20世纪60年代,Winter博士的研究证实了湿润的伤口环境有助于上皮组织更快的形成,并以此为依据提出了“湿性愈合”的概念[1]。这一研究提高了人们对伤口护理的认识,也为研发封闭敷料奠定了基础。由于传统的敷料不能在伤口处使用较长时间,也不能为伤口愈合提供一个湿润的环境,因此,各种高科技的湿性疗法的伤口护理产品层出不穷。在日本及美国等发达国家,出现以硝化纤维为主要材料的新型创伤敷料[2-4],可用于密封小型伤口甚至保护烧伤创面。此类创伤敷料在使用前为液体形态,涂抹在伤口后有机溶剂迅速挥发,短时间覆盖伤口形成保护膜,具有防水、杀菌、预防伤口感染等优点[5-7]。本研究拟以市售小林液体创可贴为基础,以硝化纤维为膜材,优化处方,制备一种性能更为优良的液体创伤敷料。

    Agilent 1200高效液相色谱仪(美国Agilent公司);Shimadzu HS-20气相色谱仪(日本Shimadzu公司);拉力试验机(上海和晟仪器有限公司);AL204型电子天平(上海梅特勒-托利多仪器有限公司);D2400型纯水/超纯水一体机(美国明澈公司);25型无极调速电动搅拌机(江苏江阴科技器械厂)。

    小林液体创可贴(日本小林制药株式会社);硝化纤维(衡水东方化工有限公司);蓖麻油、樟脑、苯甲醇、乙酸丁酯、异丙醇、N,N-二甲基甲酰胺、甲醇(均为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棕榈酸异丙酯(IPP,青岛优索化学科技有限公司);乙酸乙酯(上海联试试剂有限公司)。

    2.1.1   苯甲醇的含量测定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色谱条件:采用Agilent 1200高效液相色谱仪;色谱柱:ODS-C18色谱柱;流动相:甲醇-水(50∶50 V/V);流速:1.0 ml/min;进样量:20 μl;柱温:40 ℃;检测波长:257 nm。

    标准曲线的绘制:精密称定苯甲醇对照品151.3 mg置于100 ml容量瓶中,用甲醇稀释至刻度;精密量取上述溶液1、2、2.5、3、4 ml于25 ml容量瓶中,用甲醇稀释至刻度。市售产品(供试品)溶液的配制:精密称定244.3 mg市售产品于50 ml容量瓶中,用甲醇稀释至刻度。

    实验结果:色谱图良好,苯甲醇对照品及市售产品均在5.87 min附近有峰且峰型良好。标准曲线回归方程为:Y = 13040X + 212.7 (r=0.999);经计算得市售产品苯甲醇的使用量为4.0%。

    2.1.2   溶剂组成的测定

    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色谱条件:采用 HS-20气相色谱仪;色谱柱:DB-624毛细管柱;载气:H2 50 ml/min;空气450 ml/min;进样量:1 μl;柱温:40 ℃/min持续3 min,10 ℃程序升温至200 ℃,持续1 min;检测器温度:250 ℃;气化室温度:220 ℃;FID检测器。

    标准曲线的绘制:精密称定异丙醇1.0077 g,乙酸乙酯0.9933 g,乙酸丁酯1.0014 g于100 ml容量瓶中,加入适量N,N-二甲基甲酰胺(DMF)混合均匀,用DMF稀释至刻度。分别取上述溶液0.1、0.25、0.5、0.75、1.0 ml置于25 ml容量瓶中,用DMF稀释至刻度。

    市售产品(供试品)溶液的配制:精密称定1.186 0 g市售产品于100 ml容量品中,加入适量的DMF超声溶解,用DMF稀释至刻度,精密量取1 ml上述液体于10 ml容量瓶中,用DMF稀释至刻度。

    实验结果:色谱图良好,异丙醇对照品及市售产品均在6.84 min附近有峰且峰型良好,乙酸乙酯对照品及市售产品均在9.25 min附近有峰且峰型良好,乙酸丁酯对照品及市售产品均在14.07 min附近有峰且峰型良好;苯甲醇标准曲线、乙酸乙酯标准曲线和乙酸丁酯标准曲线的回归方程分别为:

    Y = 20152X + 2.692, r=1.000

    Y = 15311X + 33.45 ,r=0.999

    Y = 24428X – 17.33, r=0.999

    经计算得市售产品中异丙醇的使用量为35.1%,乙酸乙酯的使用量为21.4%,乙酸丁酯的使用量为5.3%。即三者使用比例为:6.6∶4∶1。

    2.2.1   液体创伤敷料的制备方法

    采用硝化纤维(4%~8%)作为成膜材料,蓖麻油(1%~9%)为增塑剂,苯甲醇(4%)为抑菌剂,棕榈酸异丙酯(IPP,2%)为皮肤柔润剂,樟脑(0.3%)为芳香剂,以异丙醇、乙酸乙酯、乙酸丁酯(三者比例为6.6∶4∶1)作为溶剂制备创伤敷料。制备方法如下:于50 ml烧杯中精密称定处方量蓖麻油、苯甲醇、IPP、樟脑,加入上述3种混合溶剂使混合均匀,加入处方量硝化纤维,密封静置过夜待硝化纤维充分溶解,过夜后搅拌使硝化纤维混合均匀,超声除气泡即得。

    2.2.2   敷料薄膜的制备方法

    精密称定2 g按“2.2.1”项制备的液体创伤敷料,加入20 ml乙酸乙酯稀释使之混合均匀、黏度下降并充分溶解。将此液体置于90 mm培养皿中待溶剂挥干后可见均一透明无色薄膜。所制薄膜外观如图1所示。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医药行业标准YY/T 0471-2004对直接接触类创伤敷料,进行舒适性、防水性、透气性的考察。舒适性考察主要为考察敷料薄膜的抗张强度及断点伸长百分率[8-9];防水性考察薄膜的防水能力;透气性考察薄膜的水蒸气透过率(MVTR)[10]。抗张强度及断点伸长百分率的考察运用拉伸试验机,并采用公式1、公式2进行计算;防水性的考察采用倒杯法,记录24 h后的重量差异,如图2所示,以公式3进行计算;MVTR的考察方法:在西林瓶中加入蒸馏水,用薄膜覆盖密封,使水液面距薄膜(5±1)mm,置干燥器中,记录24 h后的重量差异,以公式4进行计算。

    图  1  薄膜外观图
    图  2  防水性测试方法
    $$ {\text{抗张强度}}= {\rm{F}}/{\rm{S}}\quad\quad\quad\quad\quad\quad\quad\;\;\;\;\; $$ (1)
    $$ {\text{断点伸长百分率}} = {{\rm{L}}_{{\rm{max}}}}/{{\rm{L}}_{\rm{o}}} \times 100 {\text%} $$ (2)
    $$ {\text{水分损失率}}= \left( {{{\rm{M}}_{\rm{0}}} - {{\rm{M}}_{24{\rm{h}}}}} \right)/{{\rm{M}}_{\rm{W}}}\quad\;\;\; $$ (3)
    $$ {\text{水蒸气透过率}} = \left( {{{\rm{M}}_{\rm{0}}} - {{\rm{M}}_{24{\rm{h}}}}} \right)/\left( {{\rm{s}} \times t} \right) $$ (4)

    式中,F为拉伸力;S为薄膜面积;Lmax为拉伸最大距离;L0为初始膜长;M0为初始西林瓶重量;M24h为24 h后西林瓶重量;MW为西林瓶内水重量;s为瓶口面积;t为时间24 h。

    分别采用4%、6%、8%的硝化纤维制备液体创伤敷料,对所制的薄膜进行评价,其断点伸长百分率、防水性能考察的水透过率及MVTR值随着硝化纤维用量的增加呈下降趋势,抗张强度随着硝化纤维用量的增加呈上升趋势。其考察结果如图3~图6所示:

    图  3  不同用量硝化纤维的伸长率
    图  4  不同用量硝化纤维的抗张强度
    图  5  不同用量硝化纤维的MVTR值
    图  6  不同用量硝化纤维的水损失率

    图3图4可知,硝化纤维的用量为4%、6%时,断点伸长百分率在170%以上,可认为薄膜韧性较好,在伤口表面有较好的舒适性,而硝化纤维用量为8%时,其断点伸长百分率较低,不足150%;在硝化纤维用量为4%时,所制薄膜过薄,导致其抗张强度较差,不及2.0 MPa。从图5可知,MVTR值在0.3~0.6 mg/(cm2·h)之间,随硝化纤维用量增加而减小,但均具有一定的透气性;由图6可知,三个不同梯度的硝化纤维在24 h内其水损失率均在2.5%以下,可认为防水性良好。综上考察结果,本次采用的硝化纤维用量为6%。

    确定硝化纤维使用量为6%后,分别采用1%、5%、9%用量的蓖麻油制备液体创伤敷料,对所制的薄膜进行评价,由图7图8可知,其断点伸长百分率随蓖麻油用量增加呈上升趋势,在蓖麻油使用量为1%时断点伸长百分率较差,不及150%,在5%~9%上升趋势明显且在蓖麻油用量为9%时达到190%,断点伸长百分率值数据较为理想;抗张强度随蓖麻油用量未呈明显下降趋势,反而是在蓖麻油使用量为5%时具有最大的抗张强度,而伸长率较好的9%用量蓖麻油处方抗张强度明显较小,在2.5 MPa左右,故蓖麻油用量选用浓度为5%。

    图  7  不同用量蓖麻油的伸长率

    关于蓖麻油对防水性能和透气性能的影响如图9图10所示,蓖麻油用量为1%时其MVTR值明显高于5%和9%时,且其水损失率也高于5%和9%时,由于5%与9%的防水性没有太大的差异。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随着蓖麻油的加入,创伤敷料的透气性变差,同时其防水性能却有所增强,1%用量蓖麻油透气性能极佳,但机械性能及防水性相对较差,又因其水损失率24 h也没有达到5%,也可以认为其防水性能良好。所以下一步的考察尽量满足透气性的需求。

    图  8  不同用量蓖麻油的抗张强度
    图  9  不同用量蓖麻油的MVTR值
    图  10  不同用量蓖麻油的水损失率

    综合断点伸长百分率、抗张强度、MVTR值、水损失率,在保证机械强度的同时尽量满足其透气性的要求。拟在1%~5%之间再另设梯度进行考察。拟定蓖麻油使用量为2%、3%、4%时对上述指标再行考察。

    图11图12可知处方断点伸长百分率及抗张强度在1%~5%范围内随蓖麻油用量的增加总体上均有一定的上升趋势。断点伸长百分率在蓖麻油用量为1%、2%时相差不大,在2%~5%时有明显的上升趋势;抗张强度在蓖麻油用量1%、2%时和4%、5%时相差不大,在蓖麻油用量从2%~4%时有明显的上升趋势。

    图  11  不同用量蓖麻油的伸长率
    图  12  不同用量蓖麻油的抗张强度

    图13图14可知在蓖麻油用量为1%~5%范围内MVTR值及水损失率随处方中蓖麻油用量的增加而呈下降趋势。

    综合以上几个因素对处方中的蓖麻油用量进行考察,从所制薄膜的机械性能来看,在蓖麻油用量为1%~3%时,断点伸长百分率不及160%,抗张强度较差,不及3.60 MPa,故此用量不予考虑,从所制薄膜的防水透气效果来看,4%、5%用量均有一定的透气效果,且防水性测试结果显示二者水损失率均不超过2.50%。综上考虑,确定蓖麻油的使用量为4%。

    图  13  不同用量蓖麻油的MVTR值
    图  14  不同用量蓖麻油的水损失率

    本文对市售产品的抑菌剂含量及溶剂组成进行了分析,以此作为基础对自制的液体创伤敷料进行单因素考察,确定了硝化纤维的最终用量为6%,蓖麻油的使用量为4%,所成薄膜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具有透气性的同时又有着良好的防水效果。硝化纤维为主要的成膜材料,其用量对几个评价指标均有影响,其主要原因是其使用量的不同可造成所成薄膜的厚度不同,即创伤敷料薄膜厚度与硝化纤维用量成正比,其膜的厚度必然影响各项指标性能。蓖麻油作为增塑剂,对处方的影响主要在于:蓖麻油的加入能改变硝化纤维聚合物链之间的结构,使链与链之间的作用力产生变化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薄膜的塑性。其次,蓖麻油的加入,可能堵塞了硝化纤维薄膜的纳米孔道,故呈现出其用量增加透气性能下降的趋势。

    皮肤创伤,在临床和日常生活中都较为常见,伤口愈合的速度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创伤表面环境,创伤表面环境需保持一定的潮湿性,即湿润表面可以加速伤口愈合,因此良好的创伤敷料,应具有一定的透气性,对于日常伤口来说,由于伤口表面的复杂,使用在创伤表面的敷料也应具有一定的机械性能。本实验主要探讨了硝化纤维和蓖麻油的用量对创伤敷料性能的影响,为下一步制备性能更加优良的创伤敷料提供研究基础。

  • 表  1  住院患者麻醉药品用量情况

    年份处方数(张)使用量(m/kg)金额(万元)
    2016年49 5802 953.8475.4
    2017年53 1882 867.9561.9
    2018年54 9052 891.1609.8
    2019年53 5882 903.4578.6
    下载: 导出CSV

    表  2  麻醉药品各剂型处方张数与占比情况[张(%)]

    剂型2016年2017年2018年2019年
    注射15 820(61.4)15 813(61.5)16 682(64.7)17 293(71.5)
    口服7 005(27.2)7 159(27.8)7 355(28.5)6 043(25.0)
    外用2 947(11.4)2 742(10.7)1 760(6.8)837(3.5)
    合计25 772(100.0)25 714(100.0)25 797(100.0)24 173(100.0)
    下载: 导出CSV

    表  3  处方中所用的麻醉药品品种及其占比情况[张(%)]

    药名2016年2017年2018年2019年
    盐酸哌替啶注射液8 009(31.1)7 707(30.0)7 151(27.7)6 844(28.3)
    盐酸羟考酮缓释片3 623(14.1)3 944(15.3)4 431(17.2)2 963(12.3)
    枸橼酸芬太尼注射液3 546(13.8)2 596(10.1)1 916(7.4)1 341(5.5)
    芬太尼贴剂2 947(11.4)2 742(10.7)1 760(6.8)837(3.5)
    盐酸瑞芬太尼注射剂1 824(7.1)3 207(12.5)5 590(21.7)7 083(29.3)
    盐酸吗啡缓释片1 425(5.5)1 270(4.9)1 135(4.4)1 380(5.7)
    盐酸吗啡注射液1 375(5.3)1 228(4.8)1 090(4.2)981(4.1)
    阿桔片1 209(4.7)1 270(4.9)1 075(4.2)1 132(4.7)
    盐酸布桂嗪注射液1 066(4.1)1 074(4.2)895(3.5)784(3.2)
    盐酸吗啡片417(1.6)442(1.7)553(2.1)477(2.0)
    磷酸可待因片331(1.3)233(0.9)161(0.6)91(0.4)
    枸橼酸舒芬太尼注射液0(0.0)1(0.0)40(0.2)260(1.1)
    合计25 772(100.0)25 714(100.0)25 797(100.0)24173(100.0)
    下载: 导出CSV

    表  4  使用哌替啶处方的主要诊断及其分布情况

    排序2016年2017年2018年2019年
    诊断处方数[张(%)]诊断处方数[张(%)]诊断处方数[张(%)]诊断处方数[张(%)]
    1癌症2 171(27.1)癌症1 927(25.0)癌症1 402(19.6)癌症1 633(23.9)
    2慢性胰腺炎757(9.5)慢性胰腺炎1 101(14.3)慢性胰腺炎1 177(16.5)慢性胰腺炎1 107(16.2)
    3总胆管结石560(7.0)总胆管结石518(6.7)主动脉夹层主动脉瘤501(7.0)主动脉夹层主动脉瘤394(5.8)
    4Ⅲ度烧伤228(2.8)主动脉夹层主动脉瘤404(5.2)总胆管结石454(6.3)总胆管结石340(5.0)
    5多处特指部位Ⅲ度烧伤178(2.2)梗阻性黄疸188(2.4)肺部阴影151(2.1)肺部阴影262(3.8)
    6胰结石168(2.1)多处特指部位Ⅲ度烧伤187(2.4)多处特指部位Ⅲ度烧伤141(2.0)多处特指部位Ⅲ度烧伤160(2.3)
    7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135(1.7)肺部阴影130(1.7)梗阻性黄疸137(1.9)胰占位性病变159(2.3)
    8马凡综合征(Marfan)128(1.6)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126(1.6)胰占位性病变132(1.8)梗阻性黄疸118(1.7)
    9肺部阴影126(1.6)胰占位性病变121(1.6)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111(1.6)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116(1.7)
    10梗阻性黄疸121(1.5)胰结石81(1.1)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坏疽期)108(1.5)食管肿物77(1.1)
    合计4 572(57.1)4 783(62.1)4 314(60.3)4 366(63.8)
    注:特指部位指头面部和会阴部。
    下载: 导出CSV
  • [1] 北京市疼痛治疗控制和改进中心癌痛专家组. 北京市癌症疼痛管理规范(2017年版)[J].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2017, 23(12):881-889. doi:  10.3969/j.issn.1006-9852.2017.12.001
    [2] TAN E M, FELTKAMP T E, SMOLEN J S, et al. Range of antinuclear antibodies in “healthy” individuals[J]. Arthritis Rheum,1997,40(9):1601-1611. doi:  10.1002/art.1780400909
    [3] 王春晖, 吴薇, 许青, 等. 基于医院信息系统的特殊药品管理和使用质量持续改进[J]. 上海医药, 2020, 41(1):37-41. doi:  10.3969/j.issn.1006-1533.2020.01.014
    [4] 蔡婷婷, 马海英. 癌痛示范病房创建对麻醉性镇痛药物临床应用的影响[J]. 中南药学, 2015, 13(7):765-769. doi:  10.7539/j.issn.1672-2981.2015.07.025
    [5] MERCADANTE S, TIRELLI W, DAVID F, et al. Morphine versus oxycodone in pancreatic cancer pain: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study[J]. Clin J Pain,2005,26(9):794-797.
    [6] 刘玉华. 羟考酮与吗啡片用于中度癌症疼痛患者治疗效果比较[J].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2017, 45(4):374-377.
    [7] 刘考文. 盐酸羟考酮缓释片与硫酸吗啡缓释片治疗重度癌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对比[J]. 中国实用医药, 2019, 14(11):110-112.
    [8] 杨洋, 吴夏慧, 罗毅. 盐酸羟考酮缓释片与硫酸吗啡缓释片治疗老年患者中重度癌痛的效果和安全性比较[J]. 中国医药, 2018, 13(5):725-728. doi:  10.3760/j.issn.1673-4777.2018.05.023
  • [1] 富子菲, 陈静.  非洲部分地区药品品种供应分析 . 药学实践与服务, 2025, 43(): 1-10.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407040
    [2] 葛鹏程, 苏日古嘎, 任天舒, 党大胜.  硫酸黏菌素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肺内感染的疗效分析 . 药学实践与服务, 2025, 43(): 1-4.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404093
    [3] 曹金发, 钟玲, 何苗, 田泾.  炎症性肠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的用药分析与监护 . 药学实践与服务, 2025, 43(): 1-4.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403004
    [4] 续畅, 周心娜, 漆璐, 王瑜, 王兴河.  基于文献计量学对我国临床试验用药品管理研究现状的数据挖掘 . 药学实践与服务, 2025, 43(): 1-6.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404050
    [5] 王燕, 方铭, 宋红卫, 钟超, 徐峰, 周婷.  2021−2023年某院药品不良反应的特点分析 . 药学实践与服务, 2025, 43(4): 200-204.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404041
    [6] 杨彬, 王作君, 陈菡, 张敬一.  基于DRGs的医院合理用药管理机制探索实践 . 药学实践与服务, 2025, 43(1): 22-25, 46.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404030
    [7] 韩丹, 高文, 王璐暖, 孙蕊, 郭明明, 舒丽芯.  美国FDA有关药品紧急授权的做法与启示 . 药学实践与服务, 2024, 42(12): 533-536.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309044
    [8] 徐飞, 刘盈, 殷佳, 诸国樑, 练鲁英.  上海某三级公立医院药品管理内部控制评价实践研究 . 药学实践与服务, 2024, 42(12): 542-548.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402003
    [9] 瞿文君, 白若楠, 崔力, 周琰.  基于联合库存的公立医院多院区药品采购模式分析 . 药学实践与服务, 2024, 42(7): 315-318.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401002
    [10] 费永和, 崔俐俊, 陈静.  应急状态下药品专利强制许可的几点思考 . 药学实践与服务, 2024, 42(7): 310-314.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309047
    [11] 崔俐俊, 陈嫣婷, 费永和, 陈静.  中外药品应急审批制度对比研究 . 药学实践与服务, 2024, 42(8): 359-364.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310015
    [12] 凯丽比努尔·奥布力艾散, 李倩, 谢志, 贾文彦, 尹东锋.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仑伐替尼混合胶束的制备工艺 . 药学实践与服务, 2024, 42(11): 495-502.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403019
    [13] 崔晓林, 付晓菲, 杜艳红, 刘娟, 朱茜, 刘子祺.  临床药师参与吉瑞替尼致QTc间期延长的病例分析 . 药学实践与服务, 2024, 42(6): 263-266.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309050
    [14] 丁千雪, 尚圣兰, 余梦辰, 余爱荣.  机器学习在肾病综合征患者他克莫司个体化用药中的应用 . 药学实践与服务, 2024, 42(6): 227-230, 243.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310007
    [15] 陈怡君, 王卓, 何苗, 张宇, 田泾.  泌尿系统碎石术抗菌药物预防使用合理管控实践 . 药学实践与服务, 2024, 42(): 1-5.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402034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6280
  • HTML全文浏览量:  2274
  • PDF下载量:  44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20-04-16
  • 修回日期:  2020-07-06
  • 网络出版日期:  2020-07-27
  • 刊出日期:  2020-07-25

我院住院患者麻醉药品使用情况分析

doi: 10.12206/j.issn.1006-0111.202004095
    作者简介:

    韩柏辰,本科,药师,研究方向:临床药学,Email:favn_5267@sina.com

    通讯作者: 杨 扬,本科,药师,研究方向:医院药学,Email:yydgzyx@sina.cn
  • 中图分类号: R95

摘要:   目的  调查分析我院住院患者麻醉药品的使用情况,为临床规范、合理使用麻醉药品提供参考。  方法  对麻醉药品处方数、用量、金额进行计数统计分析;筛选病区患者麻醉药品处方,根据剂型、诊断、处方数等进行排序,分析麻醉药品的使用情况。  结果  2016—2019年麻醉药品处方中,注射剂型处方最多,分别为:15 820张(61.4%)、1 5813张(61.5%)、16 682张(64.7%)、17 293张(71.5%);口服和外用剂型使用较少;盐酸哌替啶注射液处方数虽逐年减少但均在各年前列,分别为:8 009张(31.1%)、7 707张(30.0%)、7 151张(27.7%)、6 844张(28.3%);盐酸哌替啶注射液处方诊断最多的为癌症和慢性胰腺炎。  结论  我院麻醉药品使用还存在麻醉药品剂型选择不合适、盐酸哌替啶注射液使用不适宜等不合理的情况,医生在缓解患者中、重度疼痛时使用的麻醉药品以注射给药为主,药师应加强麻醉药品处方的审核,提高麻醉药品使用的规范性和合理性。

English Abstract

张灵娜, 王天宇, 洪婉凤, 陶春, 宋洪涛. 以硝化纤维为膜材的伤口敷料的制备及处方优化[J]. 药学实践与服务, 2020, 38(4): 301-306. doi: 10.12206/j.issn.1006-0111.201910082
引用本文: 韩柏辰, 张梅玲, 张颖, 杨扬. 我院住院患者麻醉药品使用情况分析[J]. 药学实践与服务, 2020, 38(4): 379-382. doi: 10.12206/j.issn.1006-0111.202004095
ZHANG Lingna, WANG Tianyu, HONG Wanfeng, TAO Chun, SONG Hongtao. Preparation and formulation optimization of wound dressings with nitrocellu-lose as membrane material[J].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Practice and Service, 2020, 38(4): 301-306. doi: 10.12206/j.issn.1006-0111.201910082
Citation: HAN Baichen, ZHANG Meiling, ZHANG Ying, YANG Yang. Analysis on the use of narcotic drugs for inpatients[J].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Practice and Service, 2020, 38(4): 379-382. doi: 10.12206/j.issn.1006-0111.202004095
  • 疼痛是继血压、体温、呼吸、脉搏之后的第五大生命体征,长期的疼痛会严重影响躯体和社会功能,使患者无法参与正常的生活和社交活动,选择合适的镇痛药物,缓解疼痛症状,能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延缓疾病进程。麻醉药品的合理使用能有效消除或减轻患者中、重度疼痛,反之,不合理使用会使患者致成瘾性疼痛反复发作、依从性低、引发潜在的社会安全事件等危害。随着《上海市医疗机构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管理规定》的颁布和实施,麻醉药品的合理使用和规范管理将成为医院下一阶段工作的重点。现对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麻醉药品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 数据来源于我院医院信息系统(HIS系统),收集2016—2019年我院住院患者使用麻醉药品的情况及相关数据。

    • 对麻醉药品处方数、用量、金额进行统计;筛选出病区患者麻醉药品处方,根据剂型、诊断、处方数等进行排序,分析麻醉药品的使用情况。

    • 2016—2019年,我院住院患者麻醉药品用量情况详见表1

      表 1  住院患者麻醉药品用量情况

      年份处方数(张)使用量(m/kg)金额(万元)
      2016年49 5802 953.8475.4
      2017年53 1882 867.9561.9
      2018年54 9052 891.1609.8
      2019年53 5882 903.4578.6

      表1可见,我院住院患者2016—2019年麻醉药品处方数、使用量、金额分别在53 000张、2 900 kg和550万元浮动;处方数、使用量和金额都未出现大幅度的波动,基本保持稳定。

    • 2016—2019年,不同剂型麻醉药品处方数详见表2

      表 2  麻醉药品各剂型处方张数与占比情况[张(%)]

      剂型2016年2017年2018年2019年
      注射15 820(61.4)15 813(61.5)16 682(64.7)17 293(71.5)
      口服7 005(27.2)7 159(27.8)7 355(28.5)6 043(25.0)
      外用2 947(11.4)2 742(10.7)1 760(6.8)837(3.5)
      合计25 772(100.0)25 714(100.0)25 797(100.0)24 173(100.0)

      表2可见,注射剂型的麻醉药品处方占比最高并逐年上升,分别为15 820张(61.4%)、15 813张(61.5%)、16 682张(64.7%)、17 293张(71.5%);口服剂型处方数相对稳定,外用剂型处方数逐年递减。

    • 2016—2019年麻醉药品处方数详见表3

      表 3  处方中所用的麻醉药品品种及其占比情况[张(%)]

      药名2016年2017年2018年2019年
      盐酸哌替啶注射液8 009(31.1)7 707(30.0)7 151(27.7)6 844(28.3)
      盐酸羟考酮缓释片3 623(14.1)3 944(15.3)4 431(17.2)2 963(12.3)
      枸橼酸芬太尼注射液3 546(13.8)2 596(10.1)1 916(7.4)1 341(5.5)
      芬太尼贴剂2 947(11.4)2 742(10.7)1 760(6.8)837(3.5)
      盐酸瑞芬太尼注射剂1 824(7.1)3 207(12.5)5 590(21.7)7 083(29.3)
      盐酸吗啡缓释片1 425(5.5)1 270(4.9)1 135(4.4)1 380(5.7)
      盐酸吗啡注射液1 375(5.3)1 228(4.8)1 090(4.2)981(4.1)
      阿桔片1 209(4.7)1 270(4.9)1 075(4.2)1 132(4.7)
      盐酸布桂嗪注射液1 066(4.1)1 074(4.2)895(3.5)784(3.2)
      盐酸吗啡片417(1.6)442(1.7)553(2.1)477(2.0)
      磷酸可待因片331(1.3)233(0.9)161(0.6)91(0.4)
      枸橼酸舒芬太尼注射液0(0.0)1(0.0)40(0.2)260(1.1)
      合计25 772(100.0)25 714(100.0)25 797(100.0)24173(100.0)

      表3可见,盐酸哌替啶注射液处方占比最高,分别为:8 009张(31.1%)、7 707张(30.0%)、7 151张(27.7%),2019年排名下降1位,但处方数和占比依然很高,为6 844张(28.3%)。盐酸瑞芬太尼注射剂处方数上升较快,分别为1 824张(7.1%)、3 207张(12.5%)、5 590张(21.7%)、7 083张(29.3%)。盐酸羟考酮缓释片是处方数和占比最高的口服麻醉药品,分别为3 623张(14.1%)、3 944张(15.3%)、4 431(17.2%)、2 963张(12.3%)。外用剂型麻醉药品处方数占比较低且逐年减少。

    • 我院2016—2019年盐酸哌替啶注射液处方诊断汇总详见表4

      表 4  使用哌替啶处方的主要诊断及其分布情况

      排序2016年2017年2018年2019年
      诊断处方数[张(%)]诊断处方数[张(%)]诊断处方数[张(%)]诊断处方数[张(%)]
      1癌症2 171(27.1)癌症1 927(25.0)癌症1 402(19.6)癌症1 633(23.9)
      2慢性胰腺炎757(9.5)慢性胰腺炎1 101(14.3)慢性胰腺炎1 177(16.5)慢性胰腺炎1 107(16.2)
      3总胆管结石560(7.0)总胆管结石518(6.7)主动脉夹层主动脉瘤501(7.0)主动脉夹层主动脉瘤394(5.8)
      4Ⅲ度烧伤228(2.8)主动脉夹层主动脉瘤404(5.2)总胆管结石454(6.3)总胆管结石340(5.0)
      5多处特指部位Ⅲ度烧伤178(2.2)梗阻性黄疸188(2.4)肺部阴影151(2.1)肺部阴影262(3.8)
      6胰结石168(2.1)多处特指部位Ⅲ度烧伤187(2.4)多处特指部位Ⅲ度烧伤141(2.0)多处特指部位Ⅲ度烧伤160(2.3)
      7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135(1.7)肺部阴影130(1.7)梗阻性黄疸137(1.9)胰占位性病变159(2.3)
      8马凡综合征(Marfan)128(1.6)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126(1.6)胰占位性病变132(1.8)梗阻性黄疸118(1.7)
      9肺部阴影126(1.6)胰占位性病变121(1.6)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111(1.6)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116(1.7)
      10梗阻性黄疸121(1.5)胰结石81(1.1)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坏疽期)108(1.5)食管肿物77(1.1)
      合计4 572(57.1)4 783(62.1)4 314(60.3)4 366(63.8)
      注:特指部位指头面部和会阴部。

      表4可见,癌症和慢性胰腺炎是使用盐酸哌替啶注射液处方的主要诊断,诊断为癌症的处方数分别为:2 171张(27.1%)、1 927张(25.0%)、1 402张(19.6%)、1 633张(23.9%);诊断为慢性胰腺炎的处方数分别为:757张(9.5%)、1 101张(14.3%)、1 177张(16.5%)、1 107张(16.2%);其他主要诊断还有总胆管结石、主动脉夹层主动脉瘤等。

    • 我院住院药房的麻醉药品现有9个注射剂型,包括粉针剂和水剂;7个口服剂型,包括缓释制剂和普通制剂;2个外用剂型,为缓释贴剂;共18个品规,能满足临床对该类药物的诊疗需要。我院医生主要选择使用注射剂型的麻醉药品,以迅速缓解中、重度疼痛患者的症状。注射给药包括静脉注射、皮下注射和肌内注射;芬太尼类麻醉药品常以静脉注射给药,对于需要深度镇静的患者,静脉泵注芬太尼类麻醉药品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布桂嗪注射液、哌替啶注射液则以皮下或肌内注射给药,相比口服起效更快,肌内注射给药会引起注射痛,同时还有单次用药量大、副作用明显、重复给药易出现镇痛盲区等特点。口服给药有无创、使用方便、患者可自行服用的优点,根据WHO癌痛三阶梯治疗原则、麻醉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等,都推荐非创伤给药途径作为镇痛的首选给药途径,《癌症疼痛诊疗规范》(2018版)则以口服给药作为首选,同时,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其他途径用药,包括静脉、皮下、直肠和经皮给药等。口服给药在我院使用比例较低(不足30%),非创伤途径给药不足50%,非创伤给药作为首选途径的原则并未得到体现。由癌症引起的疼痛多为慢性疼痛,使用口服的控缓释制剂或者外用缓释贴剂,可使血药浓度保持稳定,避免因药物的血药浓度波动减弱镇痛效果,疼痛得不到控制的患者可能会引起或加重其焦虑、抑郁、乏力、失眠、食欲减退等症状[1]。WHO癌痛三阶梯治疗原则指出,止痛药应规律地按时给予,注射剂型作用时间短,反复注射可引起局部炎症、硬结和肌肉组织纤维化[2]。麻醉药品用于缓解中、重度疼痛,应选择合理的剂型,以提高治疗的满意度,减少不良反应。

    • 盐酸哌替啶注射液和盐酸瑞芬太尼注射剂是我院处方数最多的两种麻醉药品。盐酸瑞芬太尼注射剂是新型芬太尼衍生物,具有起效迅速、维持时间短、消失极快的特点;盐酸哌替啶注射液为人工合成的镇痛药,镇痛效力为盐酸吗啡的1/10,起效快、皮下或肌内注射后约10 min起效,镇痛作用维持3~4 h,作用时间较吗啡短。癌症引起的疼痛常为持续的慢性疼痛,哌替啶起效快、半衰期短,频繁的肌注给药会给患者造成极大痛苦,而且往往很快产生耐受性;同时,其代谢产物为去甲哌替啶,在体内半衰期长, 重复用药对于中枢神经系统有激惹毒性,可致精神异常、震颤和惊厥等不良反应,故哌替啶不宜用于癌痛患者的止痛。在部分医院哌替啶已越来越少在临床使用,更多使用口服或外用剂型的阿片类药物,以减少不良反应,增加患者依从性[3]。盐酸哌替啶注射液在我院主要用于因癌症、胰腺炎、结石、重度烧伤等疾病引起的疼痛,存在不合理使用的情况。在日常审方过程中,药师对不合理的药物选择应进行干预,推进麻醉药的合理使用,同时,癌痛示范病房的建设对麻醉药品规范合理使用能起到一定的带动作用[4]。盐酸羟考酮缓释片是处方数最多的口服剂型麻醉药品,羟考酮属于半合成的阿片类药物,主要作用于阿片μ、κ受体,口服生物利用度高,镇痛效果强,盐酸羟考酮缓释片是一种双相释放制剂,起效迅速并且缓释成分能维持平稳的血药浓度,适合慢性癌痛的治疗[5]。杨洋等[6-8]指出,盐酸羟考酮缓释片与硫酸吗啡缓释片相比,具有相同的镇痛效果,但盐酸羟考酮缓释片的不良反应更少、安全性更高。

    • 综上所述,我院麻醉药品的使用还存在不合理现象,注射给药仍是我院医生首选的镇痛药给药方式,哌替啶在临床诊疗中使用过多,同时存在不合理使用,药师在审方工作中应加强对中、重疼痛患者麻醉药品处方的干预,提高麻醉药品使用的规范性和合理性。

参考文献 (8)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