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药学实践与服务》杂志目前不收取审稿费、版面费、加急费等费用,如收到邮件声称是编辑部X编辑,要求加作者微信的,请谨防财产损失!编辑部用于作者校对时绑定微信的邮件通过yxsjzzs@163.com发送,标题是《药学实践与服务》XML数字出版服务微信绑定,请区分开。

中药沪地龙的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及研究

章一菡 陶晓斌 王艳春 李雷 张汉明 张磊

宋新华, 陈旭娇, 邓冯沂, 高守红, 彭辉. 肾衰宁颗粒指纹图谱研究及3种有效成分含量测定[J]. 药学实践与服务, 2020, 38(3): 259-263. doi: 10.12206/j.issn.1006-0111.201911005
引用本文: 章一菡, 陶晓斌, 王艳春, 李雷, 张汉明, 张磊. 中药沪地龙的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及研究[J]. 药学实践与服务, 2023, 41(7): 428-432.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207112
SONG Xinhua, CHEN Xujiao, DENG Fengyi, GAO Shouhong, PENG Hui. Research on the fingerprint and three active components assay in Shenshuaining granules by HPLC[J].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Practice and Service, 2020, 38(3): 259-263. doi: 10.12206/j.issn.1006-0111.201911005
Citation: ZHANG Yihan, TAO Xiaobin, WANG Yanchun, LI Lei, ZHANG Hanming, ZHANG Lei. Study on the good agricultural practice for Shanghai Pheretima[J].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Practice and Service, 2023, 41(7): 428-432.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207112

中药沪地龙的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及研究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207112
基金项目: “沪地龙规范化养殖研究”(发改办高技[2011]51号);上海市科委产学研医合作研究项目:沪地龙规范化养殖和药材品质提高关键技术的研究 (13DZ1970403)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章一菡,主管药师,本科,研究方向:中药鉴别和品质研究,Email:yhz_egcg@126.com

    通讯作者: 张汉明, 硕士,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中药质量与中药资源,Email:13816544923@163.com张 磊,博士,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中药资源与生物技术, Email: zhanglei@smmu.edu.cn

Study on the good agricultural practice for Shanghai Pheretima

  • 摘要:   目的  制定沪地龙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  方法  按照我国中药材GAP规范化生产的综合技术要求,在上海市崇明区三星镇开展规范化养植和加工关键技术研究。  结果  明确规范了沪地龙的产地环境、品种特征、养殖技术、病虫害防治、采收加工、包装储藏运输、质量监测等技术环节。  结论  为沪地龙的标准化和现代化质量管理提供操作依据。
  • 肾衰宁颗粒由太子参、黄连、制半夏、陈皮、茯苓、大黄、丹参、牛膝、红花、甘草等十味中药制成;具有补气健脾,活血化痰,祛浊的功效[1]。有文献表明,肾衰宁在治疗慢性肾脏疾病中疗效较为显著[2];在尿毒症腹膜透析患者的治疗过程中能够降低血清硫酸吲哚酯浓度[3];对于慢性肾脏病的Ⅳ期患者,在西医基础治疗的同时服用肾衰宁颗粒,可以明显改善肾功能,同时提升患者的治愈率,具有较高的临床使用价值[4]。由于中药成分复杂[5],使得如何控制中药的质量成为十分重要的问题。指纹图谱是在了解中药物质整体作用的基础上,通过光谱和色谱技术获得中药化学成分的光谱或色谱图,以鉴别中药的真伪,评价质量的一致性和产品的稳定性,其具有信息量大、特征性强、完整性和模糊性等特点[6]。指纹图谱中的质量控制技术既能保证中药的功效,又在实现中药现代化过程中起关键性作用[7]。因此,本实验以10个批次的肾衰宁颗粒为研究对象,拟建立肾衰宁颗粒的指纹图谱,对肾衰宁颗粒进行质量评价。

    肾衰宁颗粒是由十味中药组成的复方制剂,其化学成分十分复杂,且许多复方治疗疾病的药物基础并不明显,因此检测成分必须是发挥药效的有效成分[8],本实验针对大黄中的大黄酚(chrysophanol)[9-10]、丹参中的丹酚酸B(salvianolic acid B)[11]、陈皮中的橙皮苷(hesperidin)[9, 12]3种指标性成分,进行HPLC法含量测定。在多成分的质量控制检测成本高而对照品紧缺的情况下,能较大程度地节约检验成本,又可较全面地控制该制剂的质量,保证临床用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同时为肾衰宁颗粒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Agilent 1260高效液相色谱仪(美国Agilent公司),包含G1311C四元泵,G1329B自动进样器,G1316A柱温箱,G4212B-DAD二极管阵列检测器,Chemstation色谱工作站;光电分析天平(德国Sartorius公司,CPA 225D型),最大载荷220 g,分度值0.01 mg;冷冻真空浓缩仪(丹麦Labogene公司,ScanVac ScanSpeed 40型);超声波清洗器(上海科导超声仪器有限公司,SK7200H型);涡旋混匀器(海门市其林贝尔仪器制造有限公司,Vortex QL-901型)。

    肾衰宁颗粒(德元堂制药集团,批号:51103111、51103009 346、51103010 471、51103011 593、51103105、51103018 486、41103033 563、51103110、61103102、61103101)。蜕皮激素(ecdysterone,批号:P11N6F5706)、甘草苷(liquiritin,批号:2O1027BA14)、甘草酸(glycyrrhizic acid,批号:230A6B1)、大黄酚(chrysophanol,批号:T31O6F5345)、丹酚酸B(salvianolic acid B,批号:Y14M7H14804)、橙皮苷(hesperidin,批号:K02M3C1)对照品,均由上海源叶有限公司提供。大黄素(modin,批号:110756-200110)、盐酸小檗碱(berberine hydrochloride,批号:09030522)对照品,由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提供。甲醇、乙腈、甲酸,均为德国Merck公司生产,色谱纯。二氯甲烷,色谱纯。水为纯净水,娃哈哈公司生产。

    色谱柱:Waters SunFire™ C18(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A:乙腈;流动相B:0.1%甲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1 ml/min。柱温:25 ℃。进样量:10 μl。检测波长:254 nm。梯度洗脱条件见表1

    表  1  梯度洗脱条件
    时间(t/min)乙腈(%)0.1%甲酸溶液(%)
    0595
    12377
    182575
    193070
    317525
    608515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精密依次称取丹酚酸B、橙皮苷、大黄素标准品10.25、10.35、10.05 mg,分别置于10 ml容量瓶中,以纯甲醇定容至刻度,摇匀,得储备液并将其分装后储存于−20 ℃的冰箱中。精密称取10.10 mg大黄酚,置于10 ml容量瓶中,加入少量二氯甲烷溶解,超声处理3 min,然后用纯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得到对照品的储备液,置于−20 ℃冰箱保存。

    取肾衰宁颗粒适量,研磨成细粉,混合均匀,精密称取0.10 g,加适量70%甲醇溶液使其溶解,超声45 min,再用70%甲醇溶液定容至2 ml,冷却,过0.45 μm微孔滤膜后,取续滤液进样分析。

    2.4.1   精密度试验

    取肾衰宁颗粒(批号:41103033 563),按照“2.3”项制备供试品溶液,在“2.1”项色谱条件下连续进样5次,通过大黄素(7号色谱峰)作为参照峰,确定相对保留时间和相对峰面积。相对保留时间的RSD在1.0%以内,相对峰面积的RSD在2.0%以内,表明进样仪器的精密度良好。

    2.4.2   重复性试验

    取肾衰宁颗粒(批号:41103033 563),按照“2.3”项平行制备5份供试品溶液,测定在“2.1”项色谱条件下的相对保留时间和相对峰面积。相对保留时间RSD在1.0%以内,相对保留面积RSD在2.0%以内。表明该实验方法的重复性良好。

    2.4.3   稳定性试验

    取肾衰宁颗粒(批号:41103033 563),并根据“2.3”项下平行制备5份供试品溶液,在“2.1”项色谱条件下,分别记录0、4、8、24、36 h的相对保留时间和相对峰面积。相对保留时间RSD在1.0%以内,相对保留面积RSD在2.0%以内。表明供试样品溶液在36 h内稳定性好。

    分别称取10个批次的肾衰宁粉末,按照“2.3”项制备供试品溶液,每个批次平行制备3份供试品溶液,记录图谱,见图1。利用中国药典委员会“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08A版”的软件,将10批次肾衰宁颗粒的图谱导入,将批号为61103102的样品溶液用作针对相似性计算校正的参考图。结果显示,1~9批制剂间指纹图谱与对照图谱之间相似度均不小于0.90,见表2,表明相似度良好。对保留时间0~60 min内的色谱峰进行分析,均有22个稳定的特征峰,确定其为肾衰宁的共有指纹峰,经过标准品比对,其中,6号峰为橙皮苷,14号峰为丹酚酸B,21号峰为大黄酚。

    图  1  10批肾衰宁颗粒的色谱图
    表  2  10批肾衰宁颗粒HPLC指纹图谱相似度
    样品号S1S2S3S4S5S6S7S8S9S10对照指纹图谱
    S11.0000.9800.9100.9410.9340.9480.9160.9410.9500.8740.965
    S20.9801.0000.9340.9340.9320.9450.9510.9460.9780.8670.973
    S30.9100.9341.0000.9520.9470.9370.9720.9400.9450.9140.973
    S40.9410.9340.9521.0000.9900.9840.9510.9710.9230.9400.986
    S50.9340.9320.9470.9901.0000.9780.9380.9760.9100.9100.979
    S60.9480.9450.9370.9840.9781.0000.9540.9870.9310.9230.986
    S70.9160.9510.9720.9510.9380.9541.0000.9490.9660.9130.979
    S80.9410.9460.9400.9710.9760.9870.9491.0000.9280.8900.980
    S90.9500.9780.9450.9230.9100.9310.9660.9281.0000.8920.969
    S100.8740.8670.9140.9400.9100.9230.9130.8900.8921.0000.937
    对照指纹图谱0.9650.9730.9730.9860.9790.9860.9790.9800.9690.9371.000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2.6.1   线性结果考察

    按照“2.2”项下制备标准品溶液,得到混合对照品色谱图见图2。将标准品储备液用纯甲醇稀释,丹酚酸B浓度梯度为:10、20、40、80和100 μg/ml;橙皮苷浓度梯度为:40、80、160、320和400 μg/ml;大黄酚浓度梯度为:8、16、40、100和350 μg/ml。在“2.1”项色谱条件下,分别记录3种成分的峰面积,以峰面积(Y)对浓度(X)进行线性回归,结果见表3

    图  2  混合对照品溶液(A)和供试品溶液(B)色谱图
    1.橙皮苷;2.丹酚酸B;3.大黄酚
    表  3  各成分线性关系
    对照品回归方程r线性范围(μg/ml)
    橙皮苷Y=2.391 8X–2.798 30.999 740~400
    丹酚酸BY=10.689X–5.578 30.999 810~100
    大黄酚Y=58.983X+121.990.999 97~350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2.6.2   精密度试验

    取同一对照品溶液,根据“2.1”项下色谱条件进行测定,重复进样5次,并记录峰面积。橙皮苷、丹酚酸B、大黄酚峰面积的RSD分别为0.17%、0.20%、0.15%,表明仪器精密度良好。

    2.6.3   检测限和定量限

    精密吸取橙皮苷、丹酚酸B、大黄酚对照品溶液适量,使用甲醇逐步稀释,至色谱图中上述3种成分的峰高分别为噪音的3倍和10倍,测得橙皮苷的检测限和定量限分别为0.18和1 μg/ml;丹酚酸B的检测限和定量限分别为0.3和1.2 μg/ml;大黄酚的检测限和定量限分别为1和5 μg/ml。

    2.6.4   稳定性试验

    取同一供试品溶液(批号:41103033 563),并根据“2.1”项色谱条件在0、2、4、8、24、36 h测定。橙皮苷、丹酚酸B、大黄酚的峰面积的RSD分别为2.01%、2.22%、2.05%,结果表明:供试品在36 h内稳定。

    2.6.5   重复性试验

    取同一供试品溶液(批号:41103033 563),平行制备6份,并根据“2.1”项色谱条件进行测定,橙皮苷、丹酚酸B、大黄酚的峰面积的RSD分别为0.67%、2.00%、2.02%,表明系统重复性良好。

    2.6.6   加样回收率试验

    精密量取肾衰宁溶液1 ml,分别加入100%含量橙皮苷对照品(理论值为192.02 μg),100%含量丹酚酸B对照品(理论值为62.66 μg),100%含量大黄酚对照品(理论值35.22 μg),按照“2.2”项平行制备6份,并根据“2.1”的色谱条件进行测量,按照下述公式计算加样回收率,平均加样回收分别为119.20%、84.69%、84.58%。结果见表4

    表  4  加样回收率试验结果
    成分取样量(V/ml)样品含量(m/μg)加入量(m/μg)测得量(m/μg)回收率(%)平均回收率(%)
    橙皮苷1.00383.0295.88773.46101.80100.27
    1.00380.3995.88764.91100.26
    1.00380.3195.88763.64 99.95
    1.00384.4695.88771.17100.83
    1.00385.8195.88772.95100.94
    1.00389.2095.88764.32 97.81
    丹酚酸B1.00120.7931.80250.42101.91 98.82
    1.00122.5031.80251.14101.12
    1.00125.5631.80248.78 96.87
    1.00127.5731.80254.87100.07
    1.00127.7431.80251.44 97.25
    1.00127.7531.80249.44 95.66
    大黄酚1.00 72.6717.79138.19 92.06 97.36
    1.00 69.6217.79135.41 92.44
    1.00 68.4617.79140.83101.69
    1.00 71.0317.79141.25 98.66
    1.00 68.9817.79141.57102.00
    1.00 71.9217.79141.17 97.30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回收率=(实测量-样品含量)/加入量×100%。

    2.6.7   样品含量测定

    取10批肾衰宁颗粒,按“2.2”项制备试液,按“2.1”项色谱条件测定,结果见表5

    表  5  10批肾衰宁样品中3种成分的测定结果
    药品批号橙皮苷(μg/ml)丹酚酸B(μg/ml)大黄酚(μg/ml)
    6110310266.9942.2944.65
    5110311083.4139.3442.89
    5110311194.7541.3644.51
    51103009 34680.5743.2143.44
    51103011 59383.5142.0442.58
    51103018 48679.9441.9442.96
    51103010 47190.0341.8844.03
    41103033 56383.4843.0143.94
    6110310185,9242.9343.85
    5110310588.0441.7642.94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在190~400 nm处全波长扫描,盐酸小檗碱、大黄素、大黄酚、丹酚酸B、蜕皮激素、甘草酸、甘草苷、橙皮苷分别在345、254、254、286、250、237、237、283 nm处有最大吸收,通过对比分析,在波长254 nm处,上述8种成分具有良好的响应,样品中相邻色谱峰的基线分离可以满足含量检测的要求。因此,选择波长254 nm作为检测波长。

    将肾衰宁粉末直接用水溶解后进样,发现样品出峰很少,所测成分在色谱条件下没有吸收。后用50%、70%、80%的甲醇溶解样品,发现用70%甲醇溶解出峰数最多,且所测成分在此条件下均有吸收,故选择70%甲醇进行样品的前处理。

    有文献报道,肾衰宁含量测定使用甲醇-0.1%磷酸[13]、乙腈-水-1%甲酸[14]、乙腈-05%磷酸[15]进行90 min的大梯度洗脱,发现色谱峰分不开,且特征峰较少。经过反复实验,确定乙腈-0.1%甲酸水溶液用作梯度洗脱的流动相,分离出样品中测得的特征峰,特征峰很多,峰形良好。

  • 图  1  药典规定的沪地龙3种原动物形态

    A.威廉环毛蚓;B.通俗环毛蚓;C.栉盲环毛蚓

    图  2  沪地龙解剖鉴别要点

    A.威廉环毛蚓;B.通俗环毛蚓;C.栉盲环毛蚓;1.雄孔;2.受精囊孔;3.盲肠;4.受精囊

    图  3  沪地龙药材形态

    图  4  不同蚯蚓饲料对蚯蚓增长的影响

    图  5  蚯蚓养殖年度产量

    表  1  不同蚯蚓饲料投放后蚯蚓地容重变化

    饲料名称土地容重测定值
    样地1样地2样地3均值RSD (%)
    未添加1.861.841.801.831.64
    牛粪1.681.711.651.68**1.78
    鸡粪1.761.741.721.74*1.15
    猪粪1.801.731.751.762.04
    人工有机肥1.791.781.771.780.56
    * P<0.05,**P<0.01,与未添加组比较
    下载: 导出CSV

    表  2  不同农作物在蚯蚓养殖地产量的增减

    作物名称现产量(kg/km2增/降幅(%)单价(元)收益(元/ km2
    花菜5 25015~172.010500
    芋艿2 70015~175.013500
    玉米3 000174.012000
    地瓜4 000−81.24800
    马铃薯2 200−62.04400
    卷心菜6 00015~171.810800
    下载: 导出CSV
  • [1] 国家药典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一部[S]. 北京: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20: 127.
    [2] 刘思娜, 连妍洁, 仇盛蕾, 等基于数据挖掘具有脑心同治功效的中成药配伍规律研究[J]. 世界中医药202217131928-1933, 1938.
    [3] 黄辛迪, 丁长松, 苏啟后, 等基于数据挖掘的缺血性中风中医处方用药规律研究[J].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224312328.
    [4] 国家药典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95年版一部[S]. 广州: 广东科技出版社, 1995: 98.
    [5] 鞠春梅, 刘玲, 尹馨雪, 等《中国药典》2020年版环节动物门药用动物养殖研究进展[J]. 中国现代中药202224916121617.
    [6] 格小光, 蒋超, 田娜, 等基于DNA测序技术的市售地龙类药材基原调查与考证研究[J]. 中国现代中药201921912061214.
    [7]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农业农村部、国家林草局、国家中医药局. 《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 [EB/OL]. 北京, 2022: 3, 7.
    [8] 任德权, 周荣汉. 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实施指南[M].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3.
    [9] 蒋际宝, 邱江平中国巨蚓科蚯蚓的起源与演化[J]. 生物多样性2018261010741082.
    [10] 孙静, 蒋际宝, 张林, 等3个采集于中国云南的远盲蚓属新物种(单向蚓目: 巨蚓科)[J]. 四川动物2021405550557.
    [11] 陈义. 中国动物图谱——环节动物(附多足类)[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59.
    [12] 江胜国国内土壤容重测定方法综述[J]. 湖北农业科学201958S282-86, 91.
  • [1] 游飘雪, 陈兰, 施艺玮, 王辉, 晁亮, 洪战英.  脑胶质瘤微流控芯片模型的构建及中药半枝莲药效评价应用研究 . 药学实践与服务, 2025, 43(2): 59-66.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409034
    [2] 吴海韵, 杨甜, 张弛, 梁文仪, 苏娟.  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技术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 药学实践与服务, 2025, 43(): 1-6.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409007
    [3] 向兴, 张慧卿, 张琪金, 刘银沁, 黄宝康.  飞机草中医药文献研究及其中药性能探讨 . 药学实践与服务, 2025, 43(4): 1-5.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410019
    [4] 张紫璇, 高苑, 张利, 李佳莉, 徐希科, 祖先鹏.  中药防治急性肺损伤的活性成分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 药学实践与服务, 2025, 43(): 1-7.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404079
    [5] 续畅, 周心娜, 漆璐, 王瑜, 王兴河.  基于文献计量学对我国临床试验用药品管理研究现状的数据挖掘 . 药学实践与服务, 2025, 43(): 1-6.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404050
    [6] 刘梦肖, 陈林林, 王彦, 张俊平.  中药苦参的研究进展 . 药学实践与服务, 2025, 43(4): 1-7.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406053
    [7] 杨彬, 王作君, 陈菡, 张敬一.  基于DRGs的医院合理用药管理机制探索实践 . 药学实践与服务, 2025, 43(1): 22-25, 46.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404030
    [8] 白云俊, 赵玉洋, 金艳, 付璐, 袁媛.  蓝草类药材基原植物叶片表皮显微结构研究 . 药学实践与服务, 2025, 43(4): 1-6.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404069
    [9] 陈方剑, 赵娟娟, 叶侃倜, 孙煜昕, 刘继勇, 杨骏.  血通胶囊提取工艺优化及质量控制研究 . 药学实践与服务, 2025, 43(2): 82-86, 91.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409003
    [10] 杨念, 张博乐, 张俊霞, 张振强.  一种中药组合物对ANIT诱导的小鼠胆汁淤积肝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 药学实践与服务, 2024, 42(12): 508-511, 519.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305008
    [11] 夏哲炜, 曾垣烨, 朱海菲, 李育, 陈啸飞.  核磁共振磷谱法测定磷酸氢钙咀嚼片中药物含量 . 药学实践与服务, 2024, 42(9): 399-401, 406.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404063
    [12] 赖立勇, 夏天爽, 徐圣焱, 蒋益萍, 岳小强, 辛海量.  中药青蒿抗氧化活性的谱效关系研究 . 药学实践与服务, 2024, 42(5): 203-210, 216.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211012
    [13] 徐飞, 刘盈, 殷佳, 诸国樑, 练鲁英.  上海某三级公立医院药品管理内部控制评价实践研究 . 药学实践与服务, 2024, 42(12): 542-548.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402003
  • 加载中
图(5) / 表(2)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4882
  • HTML全文浏览量:  1669
  • PDF下载量:  27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22-07-31
  • 修回日期:  2023-04-07
  • 刊出日期:  2023-07-25

中药沪地龙的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及研究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207112
    基金项目:  “沪地龙规范化养殖研究”(发改办高技[2011]51号);上海市科委产学研医合作研究项目:沪地龙规范化养殖和药材品质提高关键技术的研究 (13DZ1970403)
    作者简介:

    章一菡,主管药师,本科,研究方向:中药鉴别和品质研究,Email:yhz_egcg@126.com

    通讯作者: 张汉明, 硕士,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中药质量与中药资源,Email:13816544923@163.com张 磊,博士,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中药资源与生物技术, Email: zhanglei@smmu.edu.cn

摘要:   目的  制定沪地龙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  方法  按照我国中药材GAP规范化生产的综合技术要求,在上海市崇明区三星镇开展规范化养植和加工关键技术研究。  结果  明确规范了沪地龙的产地环境、品种特征、养殖技术、病虫害防治、采收加工、包装储藏运输、质量监测等技术环节。  结论  为沪地龙的标准化和现代化质量管理提供操作依据。

English Abstract

宋新华, 陈旭娇, 邓冯沂, 高守红, 彭辉. 肾衰宁颗粒指纹图谱研究及3种有效成分含量测定[J]. 药学实践与服务, 2020, 38(3): 259-263. doi: 10.12206/j.issn.1006-0111.201911005
引用本文: 章一菡, 陶晓斌, 王艳春, 李雷, 张汉明, 张磊. 中药沪地龙的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及研究[J]. 药学实践与服务, 2023, 41(7): 428-432.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207112
SONG Xinhua, CHEN Xujiao, DENG Fengyi, GAO Shouhong, PENG Hui. Research on the fingerprint and three active components assay in Shenshuaining granules by HPLC[J].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Practice and Service, 2020, 38(3): 259-263. doi: 10.12206/j.issn.1006-0111.201911005
Citation: ZHANG Yihan, TAO Xiaobin, WANG Yanchun, LI Lei, ZHANG Hanming, ZHANG Lei. Study on the good agricultural practice for Shanghai Pheretima[J].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Practice and Service, 2023, 41(7): 428-432.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207112
  • 中药沪地龙为上海市的唯一道地药材,具有突出的定惊,通络,平喘和利尿功效。用于高热神昏,惊痫抽搐,关节痹痛,肢体麻木,半身不遂,肺热喘咳,水肿尿少等证[1]。当前,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增高,该药是治疗这类疾病的中成药组方中重要组成成分[2-3]。地龙药用市场需求量从2010年的400 t已上涨至2020年的1100 t,并仍呈上涨趋势。沪地龙主产于上海,20世纪60年代供应量占全国地龙销售量的2/3,自1995年起被历版《中国药典》收载[4]。然而,随着上海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农业上化肥和农药的大量使用以及蔬菜大棚面积的扩大,沪地龙的原动物蚯蚓的生存条件遭受严重破坏,以致可得蚯蚓的数量明显减少,从而导致沪地龙药材的产量也急剧下降。目前沪地龙药材的产量已无法满足市场需求,人工养殖技术尚未取得实质性进展[5]。而且地龙来源复杂,采收混乱,近年来伪品地龙大量混入市场[6]。为满足市场对沪地龙药材的需求,确保人民的用药安全,解决沪地龙资源紧缺的问题,开展沪地龙的人工养殖研究迫在眉睫。本课题参照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要求[7-8],对沪地龙药材原动物的品种来源和鉴定、养殖环境、养殖方法、采收加工和包装运输进行研究,提出了作物和蚯蚓套养的新方法,考察了养殖蚯蚓对土壤改善的作用,并制订了相关的操作规程。

    • 沪地龙的品种按药典规定原动物为3个种,分别为环节动物门、寡毛纲、钜蚓科动物威廉环毛蚓Pheretima guillelmi (Michaelsen) 、通俗环毛蚓Pheretima vulgaris Chen、或栉盲环毛蚓Pheretima pectinifera Michaelsen[1]图1)。

      图  1  药典规定的沪地龙3种原动物形态

    • 我国是蚯蚓种数的大国,现有蚯蚓记录已达9科28属640种[9],陆续还有新物种被发现[10]。蚯蚓的外部形态,如大小、颜色和环节数有较多的相似之处,所以鉴定蚯蚓除了一般的外部形态鉴定外,还必须进行解剖,对其有重要鉴别特征的盲肠和受精囊的形态特征进行观察,从而获得正确的鉴定结果。

    • 体长96~150 mm,宽5~8 mm。体节数88~156,背面颜色青黄,或灰青色。背中线深青色。环带于14~16节,戒指状,无刚毛。身体上刚毛较细,前段腹面并不粗而疏。13~22(Ⅷ)在受精囊孔间,13~21在雄孔之间。雄生殖孔在18节两侧一浅交配腔内。陷入时呈纵裂缝(图2A-1),内壁有褶皱,褶皱间有刚毛2~3条,在腔底突起上为雄孔,突起前面常有一乳突。受精囊3对(图2A-2),在6/7~8/9节间,孔在一横裂中小突上。无受精囊腔。隔膜8/9,9/10缺失。盲肠简单(图2A-3)。受精囊的盲管内端2/3在平面上,左右弯曲,为纳精囊,与管分明(图2A-4)。

      图  2  沪地龙解剖鉴别要点

    • 本种身体大小、色泽及内部构造和前种相似。体长130~150 mm,宽5~7 mm。环带位于14~16节,戒指状,无刚毛。体上刚毛环生,13~18(Ⅷ)在受精囊孔间,9~13在雄孔间。雄生殖孔在18节两侧一浅交配腔内(图2B-1)。唯受精囊腔较深广,前后缘均隆肿(图2B-2),外面可见腔内大小乳突各一。雄交配腔亦深广,内壁多皱纹,有平顶乳突3个。盲管内端2/3在同一平面上左右弯曲,与外端1/3的管状有明显区别(图2B-3)。受精囊在第9节呈一定角度的弯曲(图2B-4)。

    • 体长100~150 mm,宽5~9 mm,背面及侧面有深紫颜色或紫红色,刚毛圈不白。环带占3节,无刚毛。身体前部刚毛虽粗,在2~9节并不特殊粗。28~34(Ⅷ)在受精囊孔间,20~36在雄孔之间。雄生殖孔在一“十”字形突的中央,常由一浅囊状皮褶盖住(图2C-1),内侧有一个或多个乳头,其排列变化很大。受精囊孔3对,位6/7至8/9节间,孔常常陷入(图2C-2),孔的内侧腹面在刚毛圈前或后,有乳头突,排列较规则。盲肠复式,其腹侧有栉状小囊(图2C-3)。副性腺有索状短管。盲管较受精囊本体长,内端3/4稍粗,或直或稍弯曲(图2C-4)。以上特征符合蚯蚓分类的描述[11]

    • 沪地龙长8~15 cm,宽0.5~1.5 cm。全体具环节,背部棕褐色至黄褐色,腹部浅黄棕色;受精囊孔3对,在6/7至8/9环节间。第14~16环节为生殖带,较光亮。第18环节有一对雄生殖孔。通俗环毛蚓的雄交配腔能全部翻出,呈花菜状或阴茎状;威廉环毛蚓的雄交配腔呈纵向裂缝状;栉盲环毛蚓的雄生殖孔内侧有1或多个小乳突[1]。沪地龙药材形态见图3

      图  3  沪地龙药材形态

    • 根据蚯蚓喜欢安静的生活习性,养殖蚯蚓的地点须选择在离公路50 m以远的地方,周围没有化工厂,没有噪声源、震动源等工厂企业。有自然水源。空气清新。土壤要求腐殖土,pH为6.5~7.5。

    • 饲养蚯蚓的土地四周需挖水沟,其中分成多个畦,每畦宽度根据需要可达1.5~2.0 m,两畦间挖一宽30~50 cm,深30 cm的沟。经常保持周围和中间沟内的水量达2/3高度(冬天需降至1/4高度)。土壤的湿度保持在60%~70%。水沟中可种植芹菜或养殖黄鳝和泥鳅。水质要求卫生安全无污染,可利用附近的河水及雨水。

    • 蚯蚓的投放选择在春秋二季,气温在15~20 ℃之间。在蚯蚓苗地里挖出蚯蚓,选取符合沪地龙3个种基原要求的蚯蚓,并挑选活动能力强、无损伤的蚯蚓,按每亩地放30~50 kg鲜蚯蚓,分撒在用水浇湿的土地里,蚯蚓将自动钻入泥土中。

    • 选用发酵至少6个月的牛粪、猪粪、鸡粪或人工有机肥。按每亩田4~6 t的量投放。可一次投放,也可分2次投放。在畦上适时投放菜叶和粉碎或切断的秸秆。

      为摸索牛粪(上海光明奶牛场供)、猪粪(崇明新村乡饲养场供)、鸡粪(崇明西新村农家供)或人工有机肥(上海聚源有机肥有限公司)对蚯蚓生长和繁殖的效果,比较在同一块地(分隔3块)投放相同量的饲料,1年后蚯蚓的生长情况(图4),结果表明牛粪和猪粪作为养殖蚯蚓饲料的效果最好。

      图  4  不同蚯蚓饲料对蚯蚓增长的影响

      在上海4月间的崇明区三星镇西新村养殖地里按每亩地放入30 kg鲜活蚯蚓(经鉴定为威廉环毛蚓),随后按每亩地放4 t经发酵后的牛粪,田里种芋艿。次年4月分散选择3个1 m2的土地,挖取蚯蚓称重,并计算每亩地里蚯蚓的产量。第3年、第4年仍旧按该方法操作,3年后的蚯蚓生长情况见图5。结果表明,在牛粪作为蚯蚓饲料的养殖下,蚯蚓3年的繁殖量达到500 kg,可以进行收获。

      图  5  蚯蚓养殖年度产量

    • 人工养殖蚯蚓必须与农作物套养,否则养殖地不能获得经济效益,农民也就会失去养殖的积极性。而植物的生长好坏又与土质的改善有密切的关系。不同蚯蚓饲料的投放对蚯蚓生长地土质的改善有不同的结果。土壤的容重的改变是土地质量变化的重要指标。土壤的容重降低,表示土壤的团粒结构更好,更有利于作物的良好生长。按照测定土壤容重通常使用的环刀法[12],对不同蚯蚓饲料投放的蚯蚓生长土地进行容重的测定,土壤容重改变的测试结果如下(表1)。由此可见,虽然牛粪和猪粪做饲料使蚯蚓的生长达到近乎相同的效果,但对于土壤的改善作用牛粪较猪粪的效果更胜一筹。所以在猪粪和牛粪同时可得的情况下,使用牛粪效果更好。

      表 1  不同蚯蚓饲料投放后蚯蚓地容重变化

      饲料名称土地容重测定值
      样地1样地2样地3均值RSD (%)
      未添加1.861.841.801.831.64
      牛粪1.681.711.651.68**1.78
      鸡粪1.761.741.721.74*1.15
      猪粪1.801.731.751.762.04
      人工有机肥1.791.781.771.780.56
      * P<0.05,**P<0.01,与未添加组比较
    • 使用农作物套种养殖蚯蚓的方法是本课题的创新点。如在农田里单独养殖蚯蚓,不但浪费土地资源,而且不可能达到理想的经济效益,蚯蚓的人工养殖方法就无法推广。所以必须在蚯蚓地里套种农作物,以期获得蚯蚓和农作物双双得利的效果。由于使蚯蚓生长良好的土壤其湿度要求在60%~70%的程度,所以必须选择能在这一土壤湿度下也能生长良好的作物品种,以适应蚯蚓喜潮湿土地的特性。此外,在夏天能有叶大能遮阳的植物,则更能降低土壤表面的温度,有利于蚯蚓晚间外出觅食。经试验,花菜、芋艿、玉米和卷心菜等能符合这一要求,而地瓜、马铃薯和山药等作物因不宜在60%~70%的土地湿度中生长,故不宜作为和蚯蚓套种的作物。由于养殖蚯蚓能使土壤松软,蚯蚓排出的粪便能增加土壤的肥力,套种作物的产量也获得了提高,从而明显地提高农民获得的经济效益,见表2

      表 2  不同农作物在蚯蚓养殖地产量的增减

      作物名称现产量(kg/km2增/降幅(%)单价(元)收益(元/ km2
      花菜5 25015~172.010500
      芋艿2 70015~175.013500
      玉米3 000174.012000
      地瓜4 000−81.24800
      马铃薯2 200−62.04400
      卷心菜6 00015~171.810800
    • 根据套种作物的生长习性,调节生长密度。经常除草。尽量不用杀虫药和除草剂,如作物生长的要求必须使用,应按国家的规定使用低毒和最小有效剂量。使用前一星期起降低水沟里的水量。蚯蚓养殖地内要经常灌水,其中水沟的水要经常保持在2/3的高度。盛夏土地的表面也要常喷水。在蚯蚓的养殖中要注意除去蚯蚓的天敌,如野鼠、家鼠、黄鼬、蜈蚣和蚂蚁等,防止他们进入养殖区造成对蚯蚓的损害。

    • ①利用插秧前稻田灌水后,蚯蚓自动游到田埂上避水,此时进行人工抓捕。②在养殖的蚯蚓田里,当一季作物收割后,在水沟里放水。此时蚯蚓自动爬到土埂上避水,可进行人工抓捕。③在一种作物收割后至另一种作物栽种前的间歇期内挖土捕捉蚯蚓。④选择在每年的4~5月或10月捕捉蚯蚓。⑤温和湿润的天气,在蚯蚓养殖地人工挖掘。⑥严格禁止用电击方法捕捉蚯蚓。

    • 将捕捉的蚯蚓用清水冲去体表的泥沙,分批放入草木灰中2 min,蚯蚓即失去活动能力。取出后用清水冲去表面草木灰,逐条加入到蚯蚓剖切机内。经全剖切后的蚯蚓用清水淘洗2~3次,除去泥沙。逐条挂在竹杆上至室外晒干。也可将洗净的蚯蚓放在挂空的尼龙网或不锈钢网上晒干。如遇下雨天,则可分摊放入具细孔的不锈钢盘内,置60 ℃烘房中烘8 h至干。

    • 地龙药材的标准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地龙项记载的要求执行[1]。内容包括检查杂质不得过6%、水分不得过12.0%、总灰分不得过10.0%、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过5.0%、重金属不得过30 mg/kg、每1000 g中含黄曲霉素B1不得过5 µg,黄曲霉素G2、黄曲霉素G1、黄曲霉素B2和黄曲霉素B1的总量不得过10 µg。水溶性浸出物不得少于16.0%。该基地地龙药材经上海市食品药品检验院检测(报告书编号:YW202105450),杂质为0.2%,水分为10.3%,总灰分为5.9%,酸不溶性灰分为1.0%,重金属符合规定。黄曲霉素B1小于检出限0.5 µg/kg,黄曲霉素B20.2 µg/kg黄曲霉素G10.5 µg/kg黄曲霉素G20.2 µg/kg,和黄曲霉素B1的总量小于10 µg/kg。水溶性浸出物为25.9%。

    • 干燥后的地龙药材在包装前应仔细检查是否已充分干燥,并清除杂质和异物。后置药用级的塑料包装中,包装袋表面贴上药材的溯源码。溯源码包括生产企业、地龙基源、栽培方式和环境、养殖管理、采收加工的时间和方法。

    • 地龙药材应储存于阴凉干燥的仓库里,仓库的地面应有木质或塑料堆放架。库房注意防虫防鼠。

    • 地龙的运输应遵循及时、准确、安全、经济的原则。将固定的运输工具清洗干净,每件地龙捆扎好,遮盖严密,及时运往贮藏地点。不得雨淋、日晒,长时间滞留在外,不得与其他有毒、有害物质混装,避免污染。

    • 中药的规范化种植和管理是确保中药质量安全有效的重要环节。国家药品监督局等4部委今年再次颁布了《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的要求[7],说明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和管理的重要性。动物类药材养殖往往较植物类药材的种植更具复杂性。本课题组数年来对沪地龙的养殖不断的进行探索,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沪地龙规范养殖的新方法,为解决沪地龙规模化和可持续的人工养殖、缓解沪地龙的资源紧缺提供了可行的途径。

参考文献 (12)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