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腰椎骨性关节炎(lumbar osteoarthritis,LOA)是临床常见的慢性骨关节病,好发于老年人。患者临床上多见腰痛、活动受限等症状,以腰椎椎间关节突软骨面病理退变破坏及骨质增生为特征[1]。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临床上LOA的发病率呈逐年升高的趋势,长期反复发作的痛感及活动受限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2]。目前,临床上治疗LOA以抗炎、镇痛等对症治疗为主。依托考昔是一种新型的高选择性的环氧化酶-2抑制剂,可抗炎、止痛,在改善骨关节炎临床症状方面有一定效果,且具有易吸收、起效快、镇痛好、药效作用时间长等特点,但其单用仍无法取得根治效果[3-4]。现有研究证实,中药治疗LOA具有多靶点、整体调节的特点,能够通过影响软骨细胞凋亡与增殖、调节软骨细胞代谢、抑制炎症介质表达等多种途径对病情进行干预[5]。中医学认为,“寒”和“瘀”为LOA的主要病理基础,腰痛宁胶囊由十味中药组成,君药马钱子,臣药麻黄、苍术、乳香、没药、土鳖虫,佐药全蝎、僵蚕,使药川牛膝、甘草,君臣佐使,相辅相成,功在温经散寒、化瘀通络、消肿止痛,临床上常用于腰椎间盘疾病的诊治,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症状,安全性较好[6]。鉴于此,本研究选取120例LO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腰痛宁胶囊联合依托考昔进行协同治疗,考察其改善老年腰椎骨性关节炎痛感、炎症状态的临床效果。
-
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就诊于本院的120例老年腰椎骨性关节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60例,男34例,女26例,年龄60~75(65.37±2.42)岁,病程1~13年,平均病程(4.26±1.37)年;观察组患者60例,男35例,女25例,年龄60~75(64.85±2.37)岁,病程1~15年,平均病程(4.30±1.35)年。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经统计分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对比。
-
(1)西医诊断符合《骨科诊疗常规》[7]中有关腰椎骨性关节炎的标准。①腰部疼痛和僵硬感,反复发作;②腰椎活动受限、转侧不利,重时可见腰弯驼背;③腰椎X线片示椎体边缘骨赘形成,间隙可变窄,肥大增生,小关节面不规则;④脊柱生理弧度正常或改变,腰骶部压痛;⑤症状以晨起明显,不能久坐,活动过多或劳累后疼痛加重,变换体位及姿势可缓解疼痛。
(2)中医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8]中有关寒湿瘀阻证确诊。①腰部或关节疼痛、酸痛;②活动受限, 阴雨天加重;③恶寒畏冷,得温痛减;④肢体沉重。
-
①患者年龄60~75岁,男女不限;②符合上述诊断标准;③近1个月未接受相关药物治疗;④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
①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者;②肝肾等器质性病变、凝血系统、内分泌系统、心脑血管、免疫系统疾病患者;③合并腰椎滑脱、强直性脊柱炎、腰椎骨折、腰椎结核、腰椎椎管狭窄、脊柱侧弯、腰椎肿瘤者;④药物禁忌证者;⑤依从性、耐受性欠佳者;⑥同期参与其他临床研究者。
-
对照组患者给予依托考昔片(国药准字J20180057,生产批号: 20150918,规格: 60 mg),每日1次,口服,60 mg/次。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腰痛宁胶囊(颈复康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13020898,规格:0.3 g)口服,4~6粒/次,每日1次,睡前0.5 h口服。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周。
-
①治疗前后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以0~10分评价腰椎痛感:无痛(0分);可耐受,轻微疼痛(1~3分);可耐受,但影响生活,中度疼痛(4~6分);不可耐受,剧痛(7~10分),评分愈低,痛感愈轻。②治疗前后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价生活质量,重点对生理功能、生命活力、躯体疼痛、情感职能、心理健康、社会功能等方面共计8个维度、36个问题进行评价,总分 0~100分,分数越高,生活质量越好。③治疗前后抽取肘静脉血,离心后取上清液于−20 ℃待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血清中TNF-α、GM-CSF、COX-2、BMP-2水平,试剂购自上海逸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操作严格按试剂盒说明进行。
-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8]中相关疗效标准拟定。①临床控制:临床症状基本消失,X线片结果腰椎病变消失;②显效:临床症状明显好转,劳累后仍有疼痛,X线片显示腰椎病变明显好转;③无效:达不到上述标准,甚至病情加重。
-
所有数据采用SPSS19.0软件统计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
$\bar x$ ±s)表示,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组间对比用独立样本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
表1显示,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的有效率分别为78.33%和91.67%,两者有效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 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例)
组别 临床控制 好转 无效 有效率(%) 对照组(60例) 20 27 13 78.33 观察组(60例) 37 18 5 91.67* *P<0.05,与对照组比较。 -
组内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疼痛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组间比较,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降低程度较对照组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 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
$\bar x$ ±s,分)组别 VAS评分 治疗前 治疗后 对照组(60例) 7.26±0.45 5.79±0.89* 观察组(60例) 7.35±0.43 3.26±0.54*# t值 0.143 8.027 P值 >0.05 <0.05 *P<0.05,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 -
组内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SF-36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组间比较,观察组的生活质量相关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 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SF-36评分比较(
$\bar x$ ±s,分)评分项目 对照组(60例) 观察组(60例)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生理功能 63.73±5.62 72.63±6.11* 63.21±4.77 91.52±10.40*# 生命活力 68.40±7.52 72.44±7.10* 68.87±7.36 77.14±9.23*# 躯体疼痛 57.64±8.30 68.32±9.07* 57.85±7.42 81.70±11.26*# 情感职能 54.02±6.51 58.19±7.59* 53.32±6.46 80.36±9.20*# 心理健康 61.02±4.79 65.04±5.19* 60.43±5.12 78.22±7.45 *# 社会功能 67.90±4.27 73.18±8.39* 66.85±4.36 89.30±11.34 *# *P<0.05,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 -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中TNF-α、GM-CSF、COX-2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BMP-2水平则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组间比较,观察组患者炎性因子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 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中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
$\bar x$ ±s)检测项目 对照组(60例) 观察组(60例)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TNF-α(μg/L) 105.77±15.69 82.47±10.36* 105.32±17.58 41.30±7.18*# GM-CSF (μmol/L) 1.69±0.34 1.09±0.21* 1.70±0.31 0.35±0.04 *# COX-2(pg/ml) 26.82±3.17 17.64±2.77* 26.73±3.21 10.20±1.23*# BMP-2(ng/L) 82.74±11.93 120.42±13.29* 81.85±13.67 175.57±22.50*# *P<0.05,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 -
中医学认为,LOA属于 “痹证”、“腰痛”等范畴,其病因、病机于古文献中早有记载。《素问·脉要精微论》有曰: “腰为肾之府,转摇不能,肾将惫矣”;《中藏经》中有云:“痹者,风寒暑湿之气,中于脏腑之为也”;《素问·六元正如纪大论》中曰:“感于寒,则病人关节禁固,腰脽痛,寒湿持于气交而为疾也。”可见,LOA实为本虚标实之证,尤其是老年患者,肝肾不足,正虚而卫外不固,风、寒、湿、痰、瘀等侵袭腰部,痹阻经络,阻滞经脉,不通则痛而发[9]。寒湿内蕴、血行瘀滞是其关键病机特点,治之当遵“急则治其标”之旨,重在“散寒”、“化瘀”。本研究所用腰痛宁胶囊由马钱子粉、土鳖虫、麻黄、乳香、没药、川牛膝、全蝎、僵蚕、苍术、甘草等药物有效成分精制而成,具有消肿止痛、疏散寒邪、温经通络等功效,符合LOA“寒湿瘀阻”的病机特点。方中马钱子为伤科疗伤止痛之佳品,功可消肿止痛、通络散结;土鳖虫功在破血逐瘀、续筋接骨,善治瘀血阻络、筋骨折伤之证;麻黄辛温,轻扬上达,善散风寒,宣肺郁,通腠理,透毛窍,起到散寒通滞之效;乳香辛香走窜,善活血消肿、散瘀止痛; 没药功在活血化瘀,行气止痛;川牛膝长于补肝肾、强筋骨、化瘀通络;全蝎、僵蚕为虫类药,重在活血化瘀、消肿止痛;苍术苦温辛烈,功在祛风散寒、燥湿健脾、化浊止痛;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药证相应,共奏温经散寒、化瘀止痛之功。本研究表明,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患者痛感的缓解程度更大(P<0.05),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更明显(P<0.05),结果证实,加用腰痛宁胶囊联合依托考昔协同作用能更好地促进腰痛症状的缓解,提高生活质量,其效果优于单纯依托考昔治疗。现有研究证实,腰痛宁全方有良好的活血、抗炎、免疫调节、促进骨关节修复、利于软骨细胞增殖等药理活性。张静等[10]报道证实,腰痛宁胶囊可以通过抑制LOA患者IL-1β的表达,升高TGF-β1的水平而减轻炎性反应,促进软骨修复,保护关节;张立国等[11]动物实验研究证实,腰痛宁胶囊抗炎镇痛效果良好,对IL-1β诱导的大鼠软骨细胞具有显著促增殖作用,还能抑制小鼠的疼痛反应,提高痛阈,从而在减轻腰痛等症状方面收效明显,与本研究结果一致。
现代医学认为,关节软骨无菌性炎症反应和软骨基质降解是LOA患者的主要病理特征,腰椎周围的结蹄组织在炎性物质的刺激下发生粘连,进而引起腰椎后期的关节功能障碍[12]。多种细胞因子的异常表达参与能促进关节软骨炎症、软骨降解[13]。TGF-α是由单核巨噬细胞产生的炎症性细胞因子,可加重炎症性反应,还能够刺激破骨细胞活性,抑制软骨胶原等的合成,促进骨的吸收,破坏骨质[14];GM-CSF为炎症反应的敏感标志物,是在炎症反应过程中由损伤内皮细胞释放的一种多肽类激素样的造血生长因子,具有调节细胞黏附、促进IL-炎症介质分泌等功能[15];COX-2催化能促使花生四烯酸转变为PGE2等前列腺素,引起炎症、疼痛,故而COX-2水平的增加能够加重机体炎症反应,还可加重患者疼痛感;基础研究已发现,BMP-2参与人体成骨细胞分化,是重要的骨修复因子,可营造出有助于血管化的骨组织环境,还可诱导未分化的间充质细胞趋化并分化为成骨细胞和软骨细胞[16]。本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清中TNF-α、GM-CSF、COX-2等炎症介质水平降低更明显,BMP-2水平则升高更明显(P<0.05)。这说明,腰痛宁胶囊联合依托考昔协同起效的原因,可能是其能够抑制血清中TNF-α、GM-CSF、COX-2等炎性介质的合成和释放,从而减轻关节炎症损伤;同时,还可能通过干预BMP-2等因子表达而增强关节内软骨基质的合成代谢能力,促进新骨生成,修复受损的关节软骨。分析表明临床疗效也与单味药物的药理学作用密切相关。例如,现代药理研究证实,马钱子不仅具有良好的消炎镇痛作用,还能够明显降低关节炎软骨细胞的凋亡,提升细胞增殖效率;动物实验报道证实,马钱子总碱能通过抑制软骨细胞凋亡、改善软骨代谢等途径发挥对骨关节炎软骨损伤的修复作用[17];土鳖虫、僵蚕、全蝎水提液在细胞抗炎、促进软骨细胞增殖活性模型中表现出较好的活性[18-19];乳香、没药具有显著抗炎止痛作用,尤其乳香的有效成分能显著减轻骨性关节炎患者的疼痛,增强骨关节的屈伸,减少关节部位的隆突,并有修复功能[20]。
综上所述,腰痛宁胶囊联合依托考昔协同治疗能较大程度地减轻LOA患者的腰疼痛症状,改善生活质量,尤其在进一步降低患者炎症反应介质水平、减轻关节炎症损伤、调节软骨代谢、修复受损的软骨组织等方面具有更好的效果,具有临床借鉴价值。
The clinical effect of Yaotongning capsule combined with etoricoxib in the treatment of lumbar pain and inflammatory status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lumbar osteoarthritis
-
摘要:
目的 观察腰痛宁胶囊联合依托考昔改善老年腰椎骨性关节炎痛感、炎症状态的临床效果。 方法 将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就诊于战略支援部队特勤疗养中心的120例老年腰椎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依托考昔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腰痛宁胶囊,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周。观察两组患者脊柱疼痛、生活质量评分变化;监测血清中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环氧合酶(COX-2)、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水平,对比两组治疗的有效率,评价用药的安全性。 结果 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的有效率分别为78.33%和91.67%,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生活质量SF-36评分则明显升高(P<0.05),血清中TNF-α、GM-CSF、COX-2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BMP-2水平则明显升高(P<0.05)。 结论 腰痛宁胶囊联合依托考昔治疗老年腰椎骨性关节炎疗效确切,能显著减轻腰痛感,改善生活质量,抑制炎性反应,具有较高的用药安全性,值得临床深入探究。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clinical effect of Yaotongning capsule combined with etoricoxib for the pain and inflammation of lumbar vertebrae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lumbar osteoarthritis. Methods 120 elderly patients with lumbar osteoarthritis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6 to June 2018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ith 60 patients in each group.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etoricoxib, while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etoricoxib plus Yaotongning capsule orally. Both groups received medications for 2 weeks. Spinal pain and quality of life score changes were recorded. The inflammatory cytokines in serum TNF-α, GM-CSF, COX-2 and BMP-2 levels were monitored. The clinical efficacy was compared and drug safety profile was evaluated for two groups. Results The effective rates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78.33% and 91.67% respectively. The effective rat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as significantly higher (P<0.05). After treatment, the VAS score for the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he SF-36 scor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P<0.05), and the levels of TNF-α,GM-CSF and COX-2 in the serum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and the levels of BMP-2 w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P<0.05). Conclusion Yaotongning capsule combined with etoricoxib in the treatment of senile lumbar osteoarthritis has definite curative effect. It significantly reduced lumbar pain, improved quality of life, inhibited inflammatory reaction, and had a better drug safety profile. The further clinical investigation for the combination therapy is warranted. -
Key words:
- Yaotongning capsule /
- etoricoxib /
- old age /
- lumbar osteoarthritis /
- lumbar pain /
- inflammatory state
-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日常生活中难免受到损伤形成伤口,如轻微的皮肤擦伤、割伤和烧伤等。对于日常的小伤口,一般可以任其自愈,但若稍不注意沾水或接触外界细菌,则容易造成感染,影响伤口愈合,甚至造成溃烂。我们常用的创面处理方法有:使用创可贴覆盖;双氧水或碘伏消毒处理;纱布包扎等。这些处理方法存在着防水透气性差、撕除时疼痛和使用不便等问题。20世纪60年代,Winter博士的研究证实了湿润的伤口环境有助于上皮组织更快的形成,并以此为依据提出了“湿性愈合”的概念[1]。这一研究提高了人们对伤口护理的认识,也为研发封闭敷料奠定了基础。由于传统的敷料不能在伤口处使用较长时间,也不能为伤口愈合提供一个湿润的环境,因此,各种高科技的湿性疗法的伤口护理产品层出不穷。在日本及美国等发达国家,出现以硝化纤维为主要材料的新型创伤敷料[2-4],可用于密封小型伤口甚至保护烧伤创面。此类创伤敷料在使用前为液体形态,涂抹在伤口后有机溶剂迅速挥发,短时间覆盖伤口形成保护膜,具有防水、杀菌、预防伤口感染等优点[5-7]。本研究拟以市售小林液体创可贴为基础,以硝化纤维为膜材,优化处方,制备一种性能更为优良的液体创伤敷料。
1. 材料
1.1 仪器
Agilent 1200高效液相色谱仪(美国Agilent公司);Shimadzu HS-20气相色谱仪(日本Shimadzu公司);拉力试验机(上海和晟仪器有限公司);AL204型电子天平(上海梅特勒-托利多仪器有限公司);D2400型纯水/超纯水一体机(美国明澈公司);25型无极调速电动搅拌机(江苏江阴科技器械厂)。
1.2 试药
小林液体创可贴(日本小林制药株式会社);硝化纤维(衡水东方化工有限公司);蓖麻油、樟脑、苯甲醇、乙酸丁酯、异丙醇、N,N-二甲基甲酰胺、甲醇(均为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棕榈酸异丙酯(IPP,青岛优索化学科技有限公司);乙酸乙酯(上海联试试剂有限公司)。
2. 方法与结果
2.1 市售产品小林液体创可贴中苯甲醇含量及溶剂组成的测定
2.1.1 苯甲醇的含量测定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色谱条件:采用Agilent 1200高效液相色谱仪;色谱柱:ODS-C18色谱柱;流动相:甲醇-水(50∶50 V/V);流速:1.0 ml/min;进样量:20 μl;柱温:40 ℃;检测波长:257 nm。
标准曲线的绘制:精密称定苯甲醇对照品151.3 mg置于100 ml容量瓶中,用甲醇稀释至刻度;精密量取上述溶液1、2、2.5、3、4 ml于25 ml容量瓶中,用甲醇稀释至刻度。市售产品(供试品)溶液的配制:精密称定244.3 mg市售产品于50 ml容量瓶中,用甲醇稀释至刻度。
实验结果:色谱图良好,苯甲醇对照品及市售产品均在5.87 min附近有峰且峰型良好。标准曲线回归方程为:Y = 13040X + 212.7 (r=0.999);经计算得市售产品苯甲醇的使用量为4.0%。
2.1.2 溶剂组成的测定
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色谱条件:采用 HS-20气相色谱仪;色谱柱:DB-624毛细管柱;载气:H2 50 ml/min;空气450 ml/min;进样量:1 μl;柱温:40 ℃/min持续3 min,10 ℃程序升温至200 ℃,持续1 min;检测器温度:250 ℃;气化室温度:220 ℃;FID检测器。
标准曲线的绘制:精密称定异丙醇1.0077 g,乙酸乙酯0.9933 g,乙酸丁酯1.0014 g于100 ml容量瓶中,加入适量N,N-二甲基甲酰胺(DMF)混合均匀,用DMF稀释至刻度。分别取上述溶液0.1、0.25、0.5、0.75、1.0 ml置于25 ml容量瓶中,用DMF稀释至刻度。
市售产品(供试品)溶液的配制:精密称定1.186 0 g市售产品于100 ml容量品中,加入适量的DMF超声溶解,用DMF稀释至刻度,精密量取1 ml上述液体于10 ml容量瓶中,用DMF稀释至刻度。
实验结果:色谱图良好,异丙醇对照品及市售产品均在6.84 min附近有峰且峰型良好,乙酸乙酯对照品及市售产品均在9.25 min附近有峰且峰型良好,乙酸丁酯对照品及市售产品均在14.07 min附近有峰且峰型良好;苯甲醇标准曲线、乙酸乙酯标准曲线和乙酸丁酯标准曲线的回归方程分别为:
Y = 20152X + 2.692, r=1.000
Y = 15311X + 33.45 ,r=0.999
Y = 24428X – 17.33, r=0.999
经计算得市售产品中异丙醇的使用量为35.1%,乙酸乙酯的使用量为21.4%,乙酸丁酯的使用量为5.3%。即三者使用比例为:6.6∶4∶1。
2.2 液体创伤敷料及敷料薄膜的制备
2.2.1 液体创伤敷料的制备方法
采用硝化纤维(4%~8%)作为成膜材料,蓖麻油(1%~9%)为增塑剂,苯甲醇(4%)为抑菌剂,棕榈酸异丙酯(IPP,2%)为皮肤柔润剂,樟脑(0.3%)为芳香剂,以异丙醇、乙酸乙酯、乙酸丁酯(三者比例为6.6∶4∶1)作为溶剂制备创伤敷料。制备方法如下:于50 ml烧杯中精密称定处方量蓖麻油、苯甲醇、IPP、樟脑,加入上述3种混合溶剂使混合均匀,加入处方量硝化纤维,密封静置过夜待硝化纤维充分溶解,过夜后搅拌使硝化纤维混合均匀,超声除气泡即得。
2.2.2 敷料薄膜的制备方法
精密称定2 g按“2.2.1”项制备的液体创伤敷料,加入20 ml乙酸乙酯稀释使之混合均匀、黏度下降并充分溶解。将此液体置于90 mm培养皿中待溶剂挥干后可见均一透明无色薄膜。所制薄膜外观如图1所示。
2.3 评价指标的确立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医药行业标准YY/T 0471-2004对直接接触类创伤敷料,进行舒适性、防水性、透气性的考察。舒适性考察主要为考察敷料薄膜的抗张强度及断点伸长百分率[8-9];防水性考察薄膜的防水能力;透气性考察薄膜的水蒸气透过率(MVTR)[10]。抗张强度及断点伸长百分率的考察运用拉伸试验机,并采用公式1、公式2进行计算;防水性的考察采用倒杯法,记录24 h后的重量差异,如图2所示,以公式3进行计算;MVTR的考察方法:在西林瓶中加入蒸馏水,用薄膜覆盖密封,使水液面距薄膜(5±1)mm,置干燥器中,记录24 h后的重量差异,以公式4进行计算。
$$ {\text{抗张强度}}= {\rm{F}}/{\rm{S}}\quad\quad\quad\quad\quad\quad\quad\;\;\;\;\; $$ (1) $$ {\text{断点伸长百分率}} = {{\rm{L}}_{{\rm{max}}}}/{{\rm{L}}_{\rm{o}}} \times 100 {\text%} $$ (2) $$ {\text{水分损失率}}= \left( {{{\rm{M}}_{\rm{0}}} - {{\rm{M}}_{24{\rm{h}}}}} \right)/{{\rm{M}}_{\rm{W}}}\quad\;\;\; $$ (3) $$ {\text{水蒸气透过率}} = \left( {{{\rm{M}}_{\rm{0}}} - {{\rm{M}}_{24{\rm{h}}}}} \right)/\left( {{\rm{s}} \times t} \right) $$ (4) 式中,F为拉伸力;S为薄膜面积;Lmax为拉伸最大距离;L0为初始膜长;M0为初始西林瓶重量;M24h为24 h后西林瓶重量;MW为西林瓶内水重量;s为瓶口面积;t为时间24 h。
2.4 硝化纤维用量的考察
分别采用4%、6%、8%的硝化纤维制备液体创伤敷料,对所制的薄膜进行评价,其断点伸长百分率、防水性能考察的水透过率及MVTR值随着硝化纤维用量的增加呈下降趋势,抗张强度随着硝化纤维用量的增加呈上升趋势。其考察结果如图3~图6所示:
由图3、图4可知,硝化纤维的用量为4%、6%时,断点伸长百分率在170%以上,可认为薄膜韧性较好,在伤口表面有较好的舒适性,而硝化纤维用量为8%时,其断点伸长百分率较低,不足150%;在硝化纤维用量为4%时,所制薄膜过薄,导致其抗张强度较差,不及2.0 MPa。从图5可知,MVTR值在0.3~0.6 mg/(cm2·h)之间,随硝化纤维用量增加而减小,但均具有一定的透气性;由图6可知,三个不同梯度的硝化纤维在24 h内其水损失率均在2.5%以下,可认为防水性良好。综上考察结果,本次采用的硝化纤维用量为6%。
2.5 蓖麻油用量的考察
确定硝化纤维使用量为6%后,分别采用1%、5%、9%用量的蓖麻油制备液体创伤敷料,对所制的薄膜进行评价,由图7、图8可知,其断点伸长百分率随蓖麻油用量增加呈上升趋势,在蓖麻油使用量为1%时断点伸长百分率较差,不及150%,在5%~9%上升趋势明显且在蓖麻油用量为9%时达到190%,断点伸长百分率值数据较为理想;抗张强度随蓖麻油用量未呈明显下降趋势,反而是在蓖麻油使用量为5%时具有最大的抗张强度,而伸长率较好的9%用量蓖麻油处方抗张强度明显较小,在2.5 MPa左右,故蓖麻油用量选用浓度为5%。
关于蓖麻油对防水性能和透气性能的影响如图9、图10所示,蓖麻油用量为1%时其MVTR值明显高于5%和9%时,且其水损失率也高于5%和9%时,由于5%与9%的防水性没有太大的差异。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随着蓖麻油的加入,创伤敷料的透气性变差,同时其防水性能却有所增强,1%用量蓖麻油透气性能极佳,但机械性能及防水性相对较差,又因其水损失率24 h也没有达到5%,也可以认为其防水性能良好。所以下一步的考察尽量满足透气性的需求。
综合断点伸长百分率、抗张强度、MVTR值、水损失率,在保证机械强度的同时尽量满足其透气性的要求。拟在1%~5%之间再另设梯度进行考察。拟定蓖麻油使用量为2%、3%、4%时对上述指标再行考察。
由图11、图12可知处方断点伸长百分率及抗张强度在1%~5%范围内随蓖麻油用量的增加总体上均有一定的上升趋势。断点伸长百分率在蓖麻油用量为1%、2%时相差不大,在2%~5%时有明显的上升趋势;抗张强度在蓖麻油用量1%、2%时和4%、5%时相差不大,在蓖麻油用量从2%~4%时有明显的上升趋势。
由图13、图14可知在蓖麻油用量为1%~5%范围内MVTR值及水损失率随处方中蓖麻油用量的增加而呈下降趋势。
综合以上几个因素对处方中的蓖麻油用量进行考察,从所制薄膜的机械性能来看,在蓖麻油用量为1%~3%时,断点伸长百分率不及160%,抗张强度较差,不及3.60 MPa,故此用量不予考虑,从所制薄膜的防水透气效果来看,4%、5%用量均有一定的透气效果,且防水性测试结果显示二者水损失率均不超过2.50%。综上考虑,确定蓖麻油的使用量为4%。
3. 讨论
本文对市售产品的抑菌剂含量及溶剂组成进行了分析,以此作为基础对自制的液体创伤敷料进行单因素考察,确定了硝化纤维的最终用量为6%,蓖麻油的使用量为4%,所成薄膜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具有透气性的同时又有着良好的防水效果。硝化纤维为主要的成膜材料,其用量对几个评价指标均有影响,其主要原因是其使用量的不同可造成所成薄膜的厚度不同,即创伤敷料薄膜厚度与硝化纤维用量成正比,其膜的厚度必然影响各项指标性能。蓖麻油作为增塑剂,对处方的影响主要在于:蓖麻油的加入能改变硝化纤维聚合物链之间的结构,使链与链之间的作用力产生变化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薄膜的塑性。其次,蓖麻油的加入,可能堵塞了硝化纤维薄膜的纳米孔道,故呈现出其用量增加透气性能下降的趋势。
皮肤创伤,在临床和日常生活中都较为常见,伤口愈合的速度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创伤表面环境,创伤表面环境需保持一定的潮湿性,即湿润表面可以加速伤口愈合,因此良好的创伤敷料,应具有一定的透气性,对于日常伤口来说,由于伤口表面的复杂,使用在创伤表面的敷料也应具有一定的机械性能。本实验主要探讨了硝化纤维和蓖麻油的用量对创伤敷料性能的影响,为下一步制备性能更加优良的创伤敷料提供研究基础。
-
表 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例)
组别 临床控制 好转 无效 有效率(%) 对照组(60例) 20 27 13 78.33 观察组(60例) 37 18 5 91.67* *P<0.05,与对照组比较。 表 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
$\bar x$ ±s,分)组别 VAS评分 治疗前 治疗后 对照组(60例) 7.26±0.45 5.79±0.89* 观察组(60例) 7.35±0.43 3.26±0.54*# t值 0.143 8.027 P值 >0.05 <0.05 *P<0.05,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 表 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SF-36评分比较(
$\bar x$ ±s,分)评分项目 对照组(60例) 观察组(60例)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生理功能 63.73±5.62 72.63±6.11* 63.21±4.77 91.52±10.40*# 生命活力 68.40±7.52 72.44±7.10* 68.87±7.36 77.14±9.23*# 躯体疼痛 57.64±8.30 68.32±9.07* 57.85±7.42 81.70±11.26*# 情感职能 54.02±6.51 58.19±7.59* 53.32±6.46 80.36±9.20*# 心理健康 61.02±4.79 65.04±5.19* 60.43±5.12 78.22±7.45 *# 社会功能 67.90±4.27 73.18±8.39* 66.85±4.36 89.30±11.34 *# *P<0.05,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 表 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中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
$\bar x$ ±s)检测项目 对照组(60例) 观察组(60例)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TNF-α(μg/L) 105.77±15.69 82.47±10.36* 105.32±17.58 41.30±7.18*# GM-CSF (μmol/L) 1.69±0.34 1.09±0.21* 1.70±0.31 0.35±0.04 *# COX-2(pg/ml) 26.82±3.17 17.64±2.77* 26.73±3.21 10.20±1.23*# BMP-2(ng/L) 82.74±11.93 120.42±13.29* 81.85±13.67 175.57±22.50*# *P<0.05,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 -
[1] SUYASA I K, KAWIYANA I K, BAKTA I M, et al. Interleukin-6 and ratio of plasma interleukin-6/interleukin-10 as risk factors of symptomatic lumbar osteoarthritis[J]. World J Orthop,2017,8(2):149-155. doi: 10.5312/wjo.v8.i2.149 [2] GOODE A P, NELSON A E, KRAUS V B, et al. Biomarkers reflect differences in osteoarthritis phenotypes of the lumbar spine: the Johnston County Osteoarthritis Project[J]. Osteoarthr Cartil,2017,25(10):1672-1679. doi: 10.1016/j.joca.2017.07.007 [3] HUANG W N, TSO T K. Etoricoxib improves osteoarthritis pain relief, joint function, and quality of life in the extreme elderly[J]. Bosn J Basic Med Sci,2018,18(1):87-94. [4] ROY S S, MUKHERJEE S, ERA N, et al. Etoricoxib-induced toxic epidermal necrolysis: a fatal case report[J]. Indian J Pharmacol,2018,50(3):139-142. doi: 10.4103/ijp.IJP_39_17 [5] 陈超群, 蒋涛. 黄酮类中药单体治疗骨性关节炎作用的最新研究进展[J]. 中医药学报, 2018, 46(6):127-131. [6] 曾凡军, 涂琦. 腰痛宁胶囊联合综合理疗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与安全性[J].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7, 17(1):34-36. [7] 邱贵兴. 骨科诊疗常规[M]. 北京: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13: 115-116. [8] 郑筱萸.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 北京: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2: 349-352. [9] 徐昌, 高健, 王小挺, 等. 自拟补肾通络方治疗腰椎骨性关节炎44例[J]. 环球中医药, 2018, 11(10):1589-1591. doi: 10.3969/j.issn.1674-1749.2018.10.024 [10] 张静, 杨晓利, 张竞, 等. 腰痛宁胶囊对腰椎骨性关节炎患者血清IL-1β、TGF-β1的影响[J]. 中成药, 2015, 37(4):916-918. doi: 10.3969/j.issn.1001-1528.2015.04.053 [11] 张立国, 赵丽丽, 倪力军, 等. 腰痛宁胶囊有效部位组合对IL-1β诱导大鼠滑膜细胞增殖及IL-6的影响[J]. 中国现代中药, 2015, 17(9):922-926. [12] 薄云, 李淑贤, 赵丽艳, 等. 疏肝滋肾汤治疗腰椎骨性关节炎的疗效观察[J].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7, 32(10):4762-4764. [13] 贾涛, 刘盾, 赖福崇, 等. 中药内服治疗腰椎骨性关节炎近10年文献潜在用药规律探讨[J]. 世界中医药, 2018, 13(12):3212-3218. doi: 10.3969/j.issn.1673-7202.2018.12.061 [14] 陈方芳, 谯智泉, 罗永浩. 新力正骨喷雾剂中药离子导入联合针灸治疗颈椎骨性关节炎的临床观察[J]. 中国医药导刊, 2016, 18(11):1137-1138. [15] 余扬, 崔磊. 膝骨性关节炎软骨组织低氧诱导因子1α和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表达[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5, 19(11):1683-1687. doi: 10.3969/j.issn.2095-4344.2015.11.009 [16] KAY A G, DALE T P, AKRAM K M, et al. BMP2 repression and optimized culture conditions promote human bone marrow-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 isolation[J]. Regen Med,2015,10(2):109-125. doi: 10.2217/rme.14.67 [17] 洪振强, 高弘建, 苏友新, 等. 马钱子总碱对兔膝骨关节炎模型软骨损伤修复作用及机制[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8, 38(8):991-996. doi: 10.7661/j.cjim.20180626.183 [18] 张立国, 程佳佳, 倪力军, 等. 以生物碱为主要部位的7种腰痛宁衍生方的细胞抗炎、免疫活性比较及优选组方的体内药效评价[J]. 中草药, 2016, 47(6):963-969. [19] 张泽峰, 王晶, 孙艺茹, 等. 土鳖虫醇提物制备方法及其制备物对MC3T3-E1成骨细胞促增殖作用活性评价[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8, 20(7):50-54. [20] 宁张弛, 宋志前, 刘元艳, 等. 不同提取方式对醋乳香中主要乳香酸类成分含量及其抗炎活性的影响[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7, 23(22):14-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