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药学实践与服务》杂志目前不收取审稿费、版面费、加急费等费用,如收到邮件声称是编辑部X编辑,要求加作者微信的,请谨防财产损失!编辑部用于作者校对时绑定微信的邮件通过yxsjzzs@163.com发送,标题是《药学实践与服务》XML数字出版服务微信绑定,请区分开。

氯新酮乳膏质量标准的研究

刘彬果 王晓丽 叶盛英

任金妹, 李曼, 王晶, 顾申勇. 复方自微乳中姜黄素和胡椒碱的体外释放研究[J]. 药学实践与服务, 2022, 40(1): 66-69, 75. doi: 10.12206/j.issn.1006-0111.202009090
引用本文: 刘彬果, 王晓丽, 叶盛英. 氯新酮乳膏质量标准的研究[J]. 药学实践与服务, 2023, 41(8): 496-500.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202001
REN Jinmei, LI Man, WANG Jing, GU Shenyong. In vitro release study on self-microemulsion of curcumin and piperine[J].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Practice and Service, 2022, 40(1): 66-69, 75. doi: 10.12206/j.issn.1006-0111.202009090
Citation: LIU Binguo, WANG Xiaoli, YE Shengying. Study on the Quality Control Standard of Lvxintong Rugao[J].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Practice and Service, 2023, 41(8): 496-500.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202001

氯新酮乳膏质量标准的研究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202001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刘彬果,博士,副主任药师,研究方向:药物分析, Email:lbg991227@163.com

  • 中图分类号: R917

Study on the Quality Control Standard of Lvxintong Rugao

  • 摘要:   目的  建立氯新酮乳膏的质量控制方法。  方法  采用TLC法对氯新酮乳膏中的新霉素、酮康唑和哈西奈德进行定性鉴别;采用HPLC法对氯新酮乳膏中的酮康唑和哈西奈德进行含量测定;色谱条件为:ZORBAX SB-C18(4.6 mm×150 mm,5 μm)色谱柱;以甲醇-磷酸盐缓冲液(pH=7.40)75∶2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35 nm,流速1.0 ml/min;采用旋光法对氯新酮乳膏中的硫酸新霉素进行含量测定。  结果  鉴别和含量测定方法均有较好的专属性。酮康唑在1.999~39.98 μg 的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7.75%,RSD为0.77%;哈西奈德在0.400 8~8.016 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7.57%,RSD为0.84%。硫酸新霉素的含量测定中,线性范围为130.4~2 608单位/ml,r=0.999 6(n=6),平均回收率为98.8%,RSD为2.6%。  结论  该法可用于氯新酮乳膏的质量控制。
  • 姜黄素(Cur)是从姜科姜黄属植物中提取的多酚类化合物,由于安全无毒,被WHO和FDA批准为天然食品添加剂。姜黄素具有抗炎、抗肿瘤、抗抑郁等药理作用[1-2],但由于水中溶解度小,口服难吸收,且在肠道易转化,目前仍处于临床实验阶段。如何提高姜黄素在体内的生物利用度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包括研制新剂型、改变其化学结构及联用生物利用度增强剂[3-4]。胡椒碱(Pip)可作用于P-gp,通过调节胃肠道分泌等机制来增强其他药物的生物利用度[5]。姜黄素与佐剂胡椒碱的联用是近几年的研究热点,胡椒碱不仅能够改善姜黄素生物利用度,还具有药理作用上的协同效果。自乳化药物传递系统(SMEDDS)由药物、油相、表面活性剂和助表面活性剂组成,在体内胃肠道温和蠕动下能够自发形成微乳[6],通过增加难溶性药物的溶解度,从而促进药物在体内的吸收。

    姜黄素与胡椒碱比例在各参考文献中不同,本研究项目结合参考文献后尝试不同梯度的质量比,以稳定性和载药量为指标,最终优选姜黄素和胡椒碱的质量比为4∶1。本研究将姜黄素和胡椒碱同时包裹于自微乳制剂中,制备成复方自微乳制剂(Cur+Pip)-SMEDDS,旨在提高姜黄素的溶解度和生物利用度。笔者建立了复方姜黄素自微乳制剂中姜黄素和胡椒碱含量的HPLC测定法,考察药物的体外释放行为,为姜黄素和胡椒碱的新剂型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美国Waters公司高效液相色谱仪;AG285型电子天平(Mettler Toledo公司);KQ32(X)E医用超声波清洗器;HJ-1磁力搅拌器(常州荣华仪器制造有限公司);PHSJ-4F型实验室pH计(上海仪电科学仪器有限公司);SHA-C恒温水浴振荡器(金坛市国旺实验仪器厂)。

    胡椒碱原料药(含量98%,陕西西安兰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胡椒碱对照品(纯度>99%,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批号:110775-201706);姜黄素原料药(含量95%,陕西西安兰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姜黄素对照品(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批号:110823-201706,纯度>99%);透析袋(截留分子量14000,西安罗森伯科技有限公司);pH = 4.8、7.5 PBS缓冲液;吐温-80(天津市科密欧化学试剂开发中心);甲醇、乙腈(色谱纯,天津市科密欧化学试剂有限公司);水为超纯水;其他试剂均为市售分析纯。复方姜黄素自微乳制剂及空白自微乳均为自制。

    按照处方称取油酸乙酯∶吐温-80∶二乙二醇单乙基醚(Transcutol P)=30%∶55%∶15%,置于50 ml烧杯中,25 ℃超声混匀后,得到空白自微乳制剂。称取适量空白自微乳制剂,按照姜黄素40 mg/g,胡椒碱10 mg/g加入原料药,于30 ℃超声混合,至药物完全溶解,得到含姜黄素和胡椒碱的复方姜黄素自微乳制剂(Cur+Pip)-SMEDDS,外观见图1。取本品约1.0 g,加水稀释至10 ml,使用pH计测定自乳化制剂pH值。空白自乳化制剂pH值为5.37;载药自乳化制剂pH值为4.97。

    图  1  空白自微乳溶液(左)和(Cur+Pip)-SMEDDS溶液(右)
    2.2.1   色谱条件

    色谱柱DiamonsilTM C18柱(200 mm×4.6 mm,5 μm);流动相∶乙腈∶4%冰醋酸溶液=48∶52(VV);流速:1.0 ml/min;柱温:25 ℃;姜黄素检测波长:430 nm;胡椒碱检测波长:343 nm;进样量:20 μl。

    2.2.2   溶液的制备

    对照品溶液:取姜黄素和胡椒碱对照品各约10.0 mg,精密称定,置于10 ml量瓶中,用甲醇溶解并定容,配成1.0 mg/ml的标准母液备用。

    样品溶液:吸取适量(Cur+Pip)-SMEDDS溶液于10 ml量瓶中,加入甲醇溶解并定容,用0.45 μm微孔滤膜过滤后稀释10倍作为样品溶液。

    空白溶液:吸取适量空白自微乳制剂于10 ml量瓶中,按照样品溶液的配制方法处理,作为不含药物的阴性样品溶液。

    2.2.3   专属性试验

    分别精密吸取空白微乳溶液、姜黄素和胡椒碱对照品溶液和(Cur+Pip)-SMEDDS样品溶液各20 μl,按照“2.2”项下依法操作,记录色谱图,考察辅料是否对药物的测定存在干扰。结果表明,在此条件下,高效液相色谱法专属性强,辅料不干扰药物的测定(图2)。

    图  2  不同波长条件下复方自微乳HPLC图
    A.空白微乳;B.Pip对照品;C.(Cur+Pip)-SMEDDS;D空白微乳;E.Cur对照品;F.(Cur+Pip)-SMEDDS;1.胡椒碱;2.姜黄素注:A、B、C检测波长343 nm;D、E、F检测波长427 nm。
    2.2.4   线性范围的考察

    姜黄素的线性关系:精密吸取姜黄素母液10、100 μl,1、2、4、6、8 ml于100 ml量瓶中,加流动相定容后混匀,配制成系列浓度为0.1、1.0、10.0、20.0、40.0、60.0、80.0 µg/ml的姜黄素标准液。吸取胡椒碱母液10、20 、100 μl,0.5、1、2、4 ml于100 ml量瓶中,配制成系列浓度为0.1、0.2、1.0、5.0、10.0、20.0、40.0 µg/ml的标准液。按照“2.2.1”项下依法操作,记录姜黄素和胡椒碱峰面积。以峰面积为纵坐标,以浓度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求得回归方程。

    姜黄素:Y=36.07X−12.75,(n=7,r=0.999 8);

    胡椒碱:Y=34.296X+4.442 3,(n=7,r=0.999 9)。

    结果表明,姜黄素在0.1~80 µg/ml浓度范围内,胡椒碱在0.1~40 µg/ml浓度范围内,峰面积与测定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2.2.5   精密度试验

    分别精密吸取适量姜黄素和胡椒碱低、中、高3种浓度的药物溶液,进行HPLC分析。于1 d内重复进样6次,测定峰面积,计算日内精密度。连续进样5 d,测定峰面积,计算日间精密度。姜黄素和胡椒碱的日内、日间精密度RSD均 < 2.0%(n=6)。说明该方法精密度良好,满足测定的要求。

    2.2.6   稳定性试验

    取供试品溶液(Cur+Pip)-SMEDDS,分别于0、2、4、6、8、12、24、48 h进样测定,测定峰面积,计算RSD以考察供试品稳定性。结果显示姜黄素和胡椒碱在48 h内RSD分别为1.7%和1.75%,表明供试品溶液在48 h内稳定性良好。

    2.2.7   重复性试验

    取3批样品(批号:20190604、20190608、20190612),按“2.1”项下方法平行制备6份供试品溶液,姜黄素平均含量为81.6 μg/ml,RSD为0.82%(n=6);胡椒碱平均含量为14.58 μg/ml,RSD为0.76%(n=6),结果表明该方法重复性良好。

    2.2.8   回收率试验

    精密称取已知含量的同一批复方姜黄素自微乳样品(批号:20190612)9份,约28 mg,分别准确加入对照品溶液(其中,姜黄素10 μg/ml,胡椒碱5 μg/ml)为5、25、50 ml各3份,稀释定容至100 ml,按照“2.2”项下依法测定。结果显示,低、中、高3个浓度的姜黄素和胡椒碱溶液在空白自微乳中的回收率在98.0%~102.0%之间,结果表明回收率满足分析方法的要求,表明该方法准确性良好。

    2.2.9   样品含量测定

    分别取3批不同批号(20190604、20190608、20190612)的样品,按“2.2.2”项下方法制成供试品溶液,依法测定峰面积,计算样品中姜黄素和胡椒碱的含量,见表1

    表  1  3批自微乳制剂的含量测定结果
    批号姜黄素(μg/ml)胡椒碱(μg/ml)
    2019060481.6414.52
    2019060880.7213.78
    2019061281.9614.95
    均值81.34±0.05614.42±0.068
    RSD(%)0.961.15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2.3.1   漏槽条件的建立

    由于姜黄素和胡椒碱溶解度低,因此选择合适的表面活性剂置于透析液中,通过增加药物的溶解度来建立体外释放的漏槽条件。将不同浓度乙醇、吐温-80、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加到磷酸盐缓冲溶液中,加入过量的药物,放入恒温水浴箱中振荡,72 h后离心取上清液进HPLC仪,计算药物饱和溶解度,见表2

    表  2  不同溶出介质中姜黄素和胡椒碱的溶解度
    释放介质溶解度(mg/ml)
    姜黄素胡椒碱
    10% 乙醇0.1040.094
    20% 乙醇0.2450.136
    30% 乙醇0.3120.198
    磷酸盐缓冲液0.08×10−30.03×10−3
    0.05%吐温-800.0160.015
    0.2%吐温-800.0850.064
    0.5%吐温-800.1990.095
    0.75%吐温-800.3320.260
    0.05%SDS0.0440.052
    0.2%SDS0.0850.092
    0.5%SDS0.1080.312
    0.75%SDS0.1980.485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结果显示药物在0.75% 吐温-80中溶解度较大且稳定性良好,故选择加入0.75% 吐温-80的磷酸盐缓冲液作为漏槽条件。

    2.3.2   复方自微乳制剂的体外释放行为考察

    吸取3 ml复方自微乳溶液装于透析袋中,将透析袋置于200 ml释放介质中(n =3),于37.2 ℃,100次/min振荡的条件下进行药物体外释放行为的考察。分别于不同时间点取3 ml释放介质,过滤后使用HPLC测定药物浓度,同时补充相同体积的空白介质。根据HPLC法进行含量测定,计算药物浓度及累积释放率(Q)。结果见图3图4

    图  3  姜黄素在不同溶出介质中的释放曲线图
    图  4  胡椒碱在不同溶出介质中的释放曲线图

    由于肿瘤微环境呈酸性,pH值较低,本研究使用pH 4.8的释放介质来模拟肿瘤环境。由图可知,药物在pH 4.8酸性环境中释放更完全,表明该自微乳制剂中的药物能够在肿瘤部位释放。姜黄素在pH 4.8和pH 7.5释放介质中108 h累积释放率分别为94.85%和84.38%。胡椒碱比姜黄素释放更完全,可能由于胡椒碱在0.75% 吐温-80中的溶解度较高,因此释放量较多。胡椒碱在pH 4.8和pH 7.5释放介质中36 h累积释放率分别为92.85%和90.05%。36 h后,在释放介质中几乎测定不到胡椒碱,而姜黄素能够缓慢释放到108 h。结果表明自微乳制剂具有缓释特性,能够缓慢释放姜黄素。

    姜黄素具有明确的抗肿瘤效果,但是其水溶性差,体外不稳定等缺点限制了临床应用。本研究将姜黄素和其代谢酶抑制剂胡椒碱制备成自微乳制剂,增加了姜黄素的溶解度以及生物利用度。本研究建立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能够在同一色谱条件下测定(Cur+Pip)- SMEDDS中姜黄素和胡椒碱的含量,该方法专属性良好、精密度、重复性和准确性均能够满足测定要求。本研究制备的自微乳制剂能够缓慢释放姜黄素和胡椒碱,发挥长效作用,避免突释效应,为进一步体内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本研究中姜黄素和胡椒碱的浓度相差较大及仪器的限制,排除使用紫外分光光度法,选择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药物含量。为了能够高效检测,本研究采用在同一色谱条件下,不同波长(430和343 nm)条件下对姜黄素和胡椒碱进行测定[7]。本研究考察多种不同流动相后,结合参考文献[8],优选乙腈-4%冰醋酸溶液(48∶52)作为测定两种药物的流动相。结果显示,在该色谱条件下姜黄素衍生物去甲氧基和双去甲氧基姜黄素不干扰姜黄素的测定,同时,姜黄素和胡椒碱的色谱峰可以达到较好的分离,该方法的精密度、回收率等均符合测定要求,可以用来测定自微乳中的药物含量。

    通过体外释放行为的考察,证实该制剂具有一定的缓释特性。释放结果显示前30 min存在一定的突释效应,可能是微乳表面的游离药物迅速释放到介质中,造成了突释[9],而胡椒碱的体外突释现象更为明显,与其具有较低的载药量相关,胡椒碱载药量低导致微乳表面具有较多的游离药物。两种药物均显示出在酸性环境中释放较完全,由此推测,在进行抗肿瘤疗效研究时,在酸性的肿瘤部位释放药物较多,具有一定靶向作用,从而能够发挥持久的抗肿瘤效果。但体内和体外研究可能具有差异性,需要进一步进行体内研究来证实其缓释以及靶向作用[10]

      本研究建立的HPLC方法学专属性好,精密度和回收率均满足测定方法的要求。制备的(Cur+Pip)-SMEDDS具有缓释特性,且在肿瘤的酸性环境下释放较正常组织中更多,为进一步进行体内试验奠定了理论基础。本实验只对复方自微乳制剂的体外释放做了研究,体内试验还需进一步考察。

  • 图  1  氯新酮乳膏中哈西奈德、酮康唑的薄层鉴别

    1. 哈西奈德对照品;2. 酮康唑对照品;3,4. 供试品;5. 阴性对照

    图  2  氯新酮乳膏中硫酸新霉素的薄层鉴别

    1. 对照品;2,3,4. 供试品;5. 阴性对照

    图  3  酮康唑和哈西奈德的HPLC图谱

    A. 对照品溶液图谱;B. 样品溶液图谱;C. 阴性对照溶液图谱;1. 哈西奈德; 2. 酮康唑

    表  1  氯新酮乳膏中酮康唑和哈西奈德回收率试验结果(n=9)

    待测物样品量
    (g)
    加入量
    (μg/ml)
    测得量
    (μg/ml)
    回收率
    (%)
    平均值
    (%)
    RSD
    (%)
    酮康唑2.501 2399.6395.699.0097.750.77
    2.498 2399.6392.298.15
    2.483 3399.6391.597.97
    2.510 6503.1486.196.62
    2.508 7503.1489.697.32
    2.496 4503.1488.897.16
    2.501 2591.3578.497.82
    2.486 9591.3583.298.63
    2.993 7591.3574.397.12
    哈西奈德2.501 240.1238.7896.6697.570.84
    2.498 240.1239.1297.51
    2.483 340.1239.1597.58
    2.510 649.5348.7898.49
    2.508 749.5348.3697.64
    2.496 449.5349.1299.17
    2.501 259.7757.9796.99
    2.486 959.7757.7496.60
    2.993 759.7758.2697.47
    下载: 导出CSV

    表  2  新霉素回收率试验结果(n=9)

    序号样品重(g)已知量(单位)加入量
    (单位)
    测得量
    (单位)
    回收率
    (%)
    平均值
    (%)
    RSD
    (%)
    13.54916 628.613 437.729 644.196.998.82.6
    23.52616 520.913 659.430 504.0102.3
    33.51916 488.113 059.628 987.197.4
    43.49816 389.716 586.932 649.198.0
    53.61816 951.916 860.733 412.497.6
    63.52916 534.916 345.632 639.498.5
    73.51116 450.619 644.835 547.897.2
    83.54616 614.620 114.236 040.697.2
    93.48916 347.519 696.936 736.3104.3
    下载: 导出CSV

    表  3  3批样品硫酸新霉素含量测定结果(n=3)

    批号含量(单位/g)标示量(%)
    201906204 685.493.7
    201906244 617.195.3
    201906284 604.392.1
    下载: 导出CSV
  • [1] 刘彬果, 郝兵, 张新萍. 氯新酮乳膏的抗菌活性和对小鼠白念珠菌性阴道炎的疗效[J]. 药学服务与研究, 2012, 12(1):49-51.
    [2] 刘彬果, 张楠, 曾建. 氯新酮乳膏治疗老年念珠菌性阴道炎的疗效观察[J]. 药学服务与研究, 2017, 17(3):182,186,197.
    [3] 国家药典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二部)[S]. 2020年版. 北京: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20: 908-909,1732-1733.
    [4] 国家药典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二部)[S]. 2020年版. 北京: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20: 1620-1621.
    [5] 谭汇雄.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酮康唑曲安奈德乳膏中酮康唑的含量[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9, 13(12):232-233. doi: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9.12.133
    [6] 吴博, 王铁柱, 拜年, 等. 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复方酮康唑软膏中三组分的含量[J]. 药学实践杂志, 2021, 39(2):152-156.
    [7] 余良钟, 李亦文, 梁勇坤. 酮康他索乳膏中酮康唑和丙酸氯倍他索含量测定方法的改进[J]. 中国药师, 2018, 21(1):183-185. doi:  10.3969/j.issn.1008-049X.2018.01.051
    [8] 马鸿雁. HPLC法同时测定复方哈西奈德溶液中水杨酸和哈西奈德的含量[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8, 5(28):9-10,12.
    [9] 黄敏文, 张倩, 侯玉荣, 等. 硫酸新霉素软膏的质量评价[J]. 中国抗生素杂志, 2020, 45(3):259-266. doi:  10.3969/j.issn.1001-8689.2020.03.010
    [10] 李璞. 柱前衍生-HPLC法测定复方酮康唑乳膏中硫酸新霉素的含量[J]. 实用预防医学, 2010, 17(4):767-769. doi:  10.3969/j.issn.1006-3110.2010.04.063
    [11] 江勋, 彭婷婷. 微生物浊度法测定硫酸新霉素效价方法探讨[J].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2016, 44(1):96-98. doi:  10.15972/j.cnki.43-1509/r.2016.01.026
    [12] PENG J D, TANG J X, HE R, et al. Validation of the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method for the analysis of neomycin sulfate with resonance Rayleigh scattering detection[J]. Anal Methods,2013,5:5572-5578. doi:  10.1039/c3ay41119b
    [13] RAŠIĆMIŠIĆID, MILETIĆ G Ž, MITIĆ S S, et al. Kinetic-spectrophotometric determination of neomycin[J]. J Anal Chem,2015,70(2):234-239. doi:  10.1134/S106193481502015X
    [14] 黄敏文, 侯玉荣, 张倩, 等. 高效液相色谱-脉冲安培电化学检测器法替代微生物检定法测定硫酸新霉素效价的研究[J]. 中国药学杂志, 2020, 55(2):133-140.
    [15] 金鹏飞, 何笑荣, 吴学军, 等. 新霉素氯己定软膏的质量控制研究[J]. 中国医药导报, 2016, 13(36):153-156.
  • [1] 詹济华, 颜滢.  低蛋白血症对头孢哌酮血药浓度的影响 . 药学实践与服务, 2025, 43(): 1-5.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309040
    [2] 吴海韵, 杨甜, 张弛, 梁文仪, 苏娟.  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技术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 药学实践与服务, 2025, 43(): 1-6.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409007
    [3] 崔亚玲, 吴琼, 马良煜, 胡北, 姚东, 许子华.  肝素钠肌醇烟酸酯乳膏中肌醇烟酸酯皮肤药动学研究 . 药学实践与服务, 2025, 43(1): 6-9, 21.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404006
    [4] 姚小静, 计佩影, 陆峰, 施国荣, 傅翔.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法快速测定尿液中曲马多的研究 . 药学实践与服务, 2025, 43(4): 185-189.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401072
    [5] 肖农, 陆诗依, 唐文雅, 居敏俐, 徐刚锋, 杨明华.  中成药微生物计数法前处理的影响因素和优化方法 . 药学实践与服务, 2025, 43(): 1-5.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403014
    [6] 葛鹏程, 苏日古嘎, 任天舒, 党大胜.  硫酸黏菌素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肺内感染的疗效分析 . 药学实践与服务, 2025, 43(): 1-4.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404093
    [7] 余小翠, 王习文, 张贵英, 徐君伟, 祝雨薇, 胡丹.  麝香接骨胶囊的HPLC特征图谱的研究及7种成分含量测定 . 药学实践与服务, 2025, 43(): 1-5.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307059
    [8] 陈方剑, 赵娟娟, 叶侃倜, 孙煜昕, 刘继勇, 杨骏.  血通胶囊提取工艺优化及质量控制研究 . 药学实践与服务, 2025, 43(2): 82-86, 91.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409003
    [9] 何亚伦, 祁智, 常杰.  消胀通便膏在晚期肝癌患者阿片类药物相关性便秘中的应用研究 . 药学实践与服务, 2024, 42(12): 520-523.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309009
    [10] 张广雨, 杜晶, 刘梦珍, 朱丹妮, 闫慧, 刘冲.  新斯的明与山莨菪碱联合应用对肺型氧中毒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 . 药学实践与服务, 2024, 42(10): 433-438, 444.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310049
    [11] 凯丽比努尔·奥布力艾散, 李倩, 谢志, 贾文彦, 尹东锋.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仑伐替尼混合胶束的制备工艺 . 药学实践与服务, 2024, 42(11): 495-502.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403019
    [12] 张艺昕, 关欣怡, 王博宁, 闻俊, 洪战英.  二氢吡啶类钙离子拮抗药物手性分析及其立体选择性药动学研究进展 . 药学实践与服务, 2024, 42(8): 319-324.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308062
    [13] 赖立勇, 夏天爽, 徐圣焱, 蒋益萍, 岳小强, 辛海量.  中药青蒿抗氧化活性的谱效关系研究 . 药学实践与服务, 2024, 42(5): 203-210, 216.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211012
  • 加载中
图(3) / 表(3)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3061
  • HTML全文浏览量:  1579
  • PDF下载量:  7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22-02-08
  • 修回日期:  2022-06-27
  • 刊出日期:  2023-08-25

氯新酮乳膏质量标准的研究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202001
    作者简介:

    刘彬果,博士,副主任药师,研究方向:药物分析, Email:lbg991227@163.com

  • 中图分类号: R917

摘要:   目的  建立氯新酮乳膏的质量控制方法。  方法  采用TLC法对氯新酮乳膏中的新霉素、酮康唑和哈西奈德进行定性鉴别;采用HPLC法对氯新酮乳膏中的酮康唑和哈西奈德进行含量测定;色谱条件为:ZORBAX SB-C18(4.6 mm×150 mm,5 μm)色谱柱;以甲醇-磷酸盐缓冲液(pH=7.40)75∶2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35 nm,流速1.0 ml/min;采用旋光法对氯新酮乳膏中的硫酸新霉素进行含量测定。  结果  鉴别和含量测定方法均有较好的专属性。酮康唑在1.999~39.98 μg 的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7.75%,RSD为0.77%;哈西奈德在0.400 8~8.016 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7.57%,RSD为0.84%。硫酸新霉素的含量测定中,线性范围为130.4~2 608单位/ml,r=0.999 6(n=6),平均回收率为98.8%,RSD为2.6%。  结论  该法可用于氯新酮乳膏的质量控制。

English Abstract

任金妹, 李曼, 王晶, 顾申勇. 复方自微乳中姜黄素和胡椒碱的体外释放研究[J]. 药学实践与服务, 2022, 40(1): 66-69, 75. doi: 10.12206/j.issn.1006-0111.202009090
引用本文: 刘彬果, 王晓丽, 叶盛英. 氯新酮乳膏质量标准的研究[J]. 药学实践与服务, 2023, 41(8): 496-500.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202001
REN Jinmei, LI Man, WANG Jing, GU Shenyong. In vitro release study on self-microemulsion of curcumin and piperine[J].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Practice and Service, 2022, 40(1): 66-69, 75. doi: 10.12206/j.issn.1006-0111.202009090
Citation: LIU Binguo, WANG Xiaoli, YE Shengying. Study on the Quality Control Standard of Lvxintong Rugao[J].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Practice and Service, 2023, 41(8): 496-500.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202001
  • 氯新酮乳膏为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三医院的特色制剂,处方由酮康唑、哈西奈德和硫酸新霉素等组成,具有抗真菌、细菌感染及抗炎作用[1-2]。酮康唑为咪唑类抗真菌药,能降低真菌细胞色素 P450 的活性,妨碍真菌细胞膜合成类固醇,从而破坏真菌细胞膜结构,导致细胞内物质外泄;硫酸新霉素为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哈西奈德为皮质激素类药物,具有高效的抗炎作用。该药主要用于体癣、股癣、手足癣、皮肤念珠菌病、接触性皮炎、虫咬皮炎、神经性皮炎、湿疹及脓疱疮等皮肤病[2-4],在临床应用多年,疗效确切。为了很好的控制该药质量,我们对其质量标准进行了完善和修订,重新建立了硫酸新霉素的含量测定方法,现报道如下。

    • Agilent 1260高效液相色谱仪,OpenLAB CDS色谱工作站,ZORBAX SB-C18(4.6 mm×250 mm,5 μm)色谱柱;酮康唑对照品(含量99.0%,批号:100296-201302)、哈西奈德对照品(含量99.2%,批号:100146-201504)、新霉素标准品(652单位/mg,批号:130309-201512)均购自中国食品药品检定所;甲醇为色谱纯,水为超纯水,其余试剂均为分析纯。氯新酮乳膏[批号:20190620,20190624,20190628,规格:10 g/支,其中:酮康唑1%(g/g),哈西奈德0.1%(g/g),硫酸新霉素5 000单位/g]由本院制剂室提供。

    • 取本品1.0 g,加甲醇3 ml,搅拌2 min,分取甲醇溶液并过滤,于水浴上蒸发至干,向残渣加入甲醇0.5 ml,搅拌1 min,置离心管中,于冰水浴中冷却1 h,取出后迅速离心,取上清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哈西奈德对照品1 mg、酮康唑10 mg分别加甲醇0.5 ml,振摇使溶解(必要时超声),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20版四部通则0502)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对照品溶液各10 µ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乙酸乙酯-甲醇(3∶1∶0.5)为展开剂,展开,以碘蒸汽显色,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阴性样品未见干扰(见图1)。

      图  1  氯新酮乳膏中哈西奈德、酮康唑的薄层鉴别

    • 取本品约1.5 g(相当于硫酸新霉素7 500单位),置具塞离心管中,加三氯甲烷10 ml与水15 ml,强烈振摇,离心,取上层清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硫酸新霉素标准品,加水制成每1 ml约含2 mg的溶液作为标准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20版四部通则0502)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 µ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甲醇-三氯甲烷-氨水(13.5 mol/L)(60∶20∶40)为展开剂,展开,晾干,喷以1%茚三酮正丁醇溶液,在105 ℃加热2 min,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阴性样品未见干扰(见图2)。

      图  2  氯新酮乳膏中硫酸新霉素的薄层鉴别

    • 哈西奈德和酮康唑对照品溶液:精密称取酮康唑对照品49.98 mg,哈西奈德对照品10.02 mg,置25 ml量瓶中,用甲醇稀释至刻度,制备对照品溶液(酮康唑为1.999 mg/ml,哈西奈德为0.400 8 mg/ml)。

      新霉素标准品溶液:精密称取新霉素标准品约250.08 mg于25 ml的量瓶中,加水适量溶解并定容至刻度,摇匀,即为新霉素储备液10.00 mg/ml,相当于6 520单位/ml。精密量取储备液0.5、1.0、2.0、3.0、5.0、10.0 ml,置25 ml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获得浓度分别为130.4、260.8、521.6、782.4、1 304、2 608单位/ml的标准品溶液。

    • 哈西奈德和酮康唑供试品:取本品约2.5 g,精密称定,置50 ml量瓶中,加90%甲醇30 ml至80 ℃水浴中加热2 min,振摇使溶解,放冷至室温,加水8.3 ml,再加90%甲醇至刻度,摇匀,于冰水浴中冷却2 h,取出后迅速滤过,弃去初滤液,取续滤液,离心,放至室温,即得。

      硫酸新霉素供试品精密称取本品约7.0 g于锥形瓶中,加三氯甲烷10 ml,振摇使基质分散,加3%盐水10 ml振摇后转移至100 ml分液漏斗中,强力振摇后,静置分层,分取水层置25 ml量瓶中,同法用水提取2次,每次5 ml,合并水层,用水定容至刻度,摇匀,取适量于离心管中,4 000 r/min离心15 min,取上清液,即得。

    • 酮康唑和哈西奈德的阴性对照溶液:按照样品制备方法制备缺酮康唑和哈西奈德乳膏,按照2.2.1.2方法制备阴性对照溶液。

      硫酸新霉素的阴性对照溶液:按照样品制备方法制备缺硫酸新霉素的乳膏,按照2.2.1.2方法制备阴性对照溶液。

    •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ZORBAX SB-C18(4.6 mm×250 mm,5 μm)色谱柱;以甲醇-磷酸盐缓冲液(pH=7.40)75∶2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35 nm,流速1.0 ml/min。

    •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供试品溶液及阴性对照溶液各10 μl,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结果见图3,供试品溶液中特征峰与对照品峰具有相同保留时间,阴性对照对应位置无干扰。

      图  3  酮康唑和哈西奈德的HPLC图谱

    •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1、2、4、5、6、8、10和20 μl,依次进样,测定峰面积,以峰面积(Y)为纵坐标,浓度(X)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并进行线性回归得,酮康唑:Y=78 309X−180.73,r=0.999 9(n=8);哈西奈德: Y=18 716X−50.475,r=0.999 9(n=8)。结果表明,酮康唑在1.999~39.98 μg的范围内, 哈西奈德在0.400 8~8.016 μg的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 精密吸取同一混合对照品溶液10 μl,按2.2.2.1项下色谱条件连续进样6次,按峰面积计算,结果哈西奈德和酮康唑的日内精密度RSD值分别为1.1%和0.7%(n=6);连续进样5 d,记录峰面积,得哈西奈德和酮康唑的日间精密度RSD值为1.2%和0.8%(n=5),表明仪器精密度良好。

    • 取同一批样品溶液(批号:20190620),分别于0、1、2、3、4、5、7和10 h测定,记录峰面积,哈西奈德和酮康唑的RSD为2.1%和1.8%(n=6),表明供试品溶液在10 h内稳定。

    • 取同一批样品6份(批号:20190620),按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项下制备,依法测定,记录色谱图并计算含量。酮康唑和哈西奈德的平均标示百分含量分别为98.21%、103.0%,RSD为1.3%和1.1%,表明方法的重复性良好。

    • 精密称取9份不含酮康唑和哈西奈德的阴性乳膏样品2.5 g,分别按照标示量的80%、100%、120%加入酮康唑(约20、25、30 mg)和哈西奈德(约2、2.5、3 mg)对照品适量,测定含量,计算样品回收率。结果酮康唑的平均回收率为97.75%,RSD为0.77%(n=9),哈西奈德的平均回收率为97.57%,RSD为0.84%(n=9),具体见表1

      表 1  氯新酮乳膏中酮康唑和哈西奈德回收率试验结果(n=9)

      待测物样品量
      (g)
      加入量
      (μg/ml)
      测得量
      (μg/ml)
      回收率
      (%)
      平均值
      (%)
      RSD
      (%)
      酮康唑2.501 2399.6395.699.0097.750.77
      2.498 2399.6392.298.15
      2.483 3399.6391.597.97
      2.510 6503.1486.196.62
      2.508 7503.1489.697.32
      2.496 4503.1488.897.16
      2.501 2591.3578.497.82
      2.486 9591.3583.298.63
      2.993 7591.3574.397.12
      哈西奈德2.501 240.1238.7896.6697.570.84
      2.498 240.1239.1297.51
      2.483 340.1239.1597.58
      2.510 649.5348.7898.49
      2.508 749.5348.3697.64
      2.496 449.5349.1299.17
      2.501 259.7757.9796.99
      2.486 959.7757.7496.60
      2.993 759.7758.2697.47
    • 3批样品(20190620、20190624、20190628),按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项下制备,依法测定,记录色谱图。结果3批样品哈西奈德的标示量百分含量分别为102.2%、104.5%、99.8%(n=3),酮康唑的标示量百分含量分别为99.2%、98.6%、102.5%(n=3)。

    • 用旋光法对阴性对照溶液进行测定,旋光度为0,表明样品中其他成分和辅料不干扰硫酸新霉素的测定。

    • 取不同浓度的标准品溶液分别测定,以旋光度(Y)为纵坐标,浓度(单位/ml)为横坐标(X),绘制标准曲线,并进行线性回归,得:Y = 8.60E-05 Xr=0.999 8(n=6)。结果表明,新霉素在130.4~2 608单位/ml的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 对同一标准品溶液连续测定6次,旋光度值分别为0.109 6、0.109 8、0.109 2、0.109 5、0.109 5、0.109 8,RSD为1.1%(n=6),表明方法精密度良好。

    • 取同一批样品6份(批号:20190620),按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项下制备,依法测定。计算得到硫酸新霉素平均含量为4 525.7单位/g,RSD为1.6%(n=6),表明方法重复性良好。

    • 取同一批样品溶液(批号:20190620),分别于0、0.5、1、1.5、2、4、6 h测定,计算得到旋光度的RSD为1.1%(n=7),表明在6 h内方法稳定性良好。

    • 取氯新酮乳膏(批号:20190620)约3.5 g,共9份,分别加入新霉素标准品20、25、30 mg,每个浓度制备3份,按照规定制备样品溶液,以标准曲线计算得到的新霉素加标量和实际加入新霉素的量的比值作为回收率,结果见表2。测得百分回收率平均值为98.8%,RSD为2.6%。表明该方法准确率可达到要求。

      表 2  新霉素回收率试验结果(n=9)

      序号样品重(g)已知量(单位)加入量
      (单位)
      测得量
      (单位)
      回收率
      (%)
      平均值
      (%)
      RSD
      (%)
      13.54916 628.613 437.729 644.196.998.82.6
      23.52616 520.913 659.430 504.0102.3
      33.51916 488.113 059.628 987.197.4
      43.49816 389.716 586.932 649.198.0
      53.61816 951.916 860.733 412.497.6
      63.52916 534.916 345.632 639.498.5
      73.51116 450.619 644.835 547.897.2
      83.54616 614.620 114.236 040.697.2
      93.48916 347.519 696.936 736.3104.3
    • 3批样品,按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项下制备,依法测定,结果见表3

      表 3  3批样品硫酸新霉素含量测定结果(n=3)

      批号含量(单位/g)标示量(%)
      201906204 685.493.7
      201906244 617.195.3
      201906284 604.392.1
    • 参照药典及文献[3-4],对处方中的酮康唑、哈西奈德和硫酸新霉素分别进行了TLC鉴别研究,对样品的前处理方法、展开剂的比例等因素分别进行了考察,确立了最终的TLC方法。结果显示,斑点显色清晰稳定,专属性强,准确性好,基质和溶剂均无干扰,可用于氯新酮乳膏鉴别项下质量控制。

    • 参考药典和文献[5-9],经紫外扫描,酮康唑和哈西奈德在235 nm处均有最大吸收,故选235 nm作为检测波长。酮康唑和哈西奈德均不溶于水,溶于甲醇、氯仿等,本实验采用甲醇提取,水浴加热,冰浴冷却的方法,可有效除去乳膏剂中的杂质并提取完全。对于流动相的选择,考察了甲醇-水和甲醇-磷酸盐缓冲液为流动相,发现选用甲醇-磷酸盐缓冲液(pH=7.40)75∶25为流动相时,峰形较好,无拖尾。流动相pH值对于两峰的分离度影响较大,如果处理不好会造成峰的重叠,经研究发现甲醇-磷酸盐缓冲液(pH=7.40)为流动相时,可以达到分离效果,且峰形较好。

    • 据文献报道,硫酸新霉素的测定方法主要有微生物法、免疫分析法、色谱法、分光光度法、荧光分析法、电化学分析法、共振散射色谱法和比色法等[9-15]。药典采用微生物鉴定法,该法操作繁琐,时间较长,重现性很差。硫酸新霉素在紫外区无特征吸收,采用色谱法和分光光度法时,需先进行衍生化处理,但衍生化试剂存在吸收峰,干扰严重,很难分离测定,而HPLC-ELSD法对检测器要求较高。硫酸新霉素具有旋光性,采用旋光法对硫酸新霉素含量进行测定,简单灵便。采用旋光法测定乳膏剂时,将待测药品从基质中提取出来,且保证其他药物无干扰是关键。实验研究发现,在提取过程中加入少量的氯仿溶液强力振摇破乳,使乳膏基质充分分散,有利于药物提取完全;同时,利用三种药物在水中溶解度的区别,硫酸新霉素极易溶于水,酮康唑和哈西奈德几乎不溶于水,采用水提取,4 000 r/min离心15 min,进行样品溶液的制备,可将硫酸新霉素充分分离提取。用旋光法对缺硫酸新霉素的阴性样品溶液进行测定,旋光度为0,验证了样品中的其他成分对硫酸新霉素的测定无干扰,可达到检测目的。经方法学考察,本方法操作简单、结果准确、重复性好、专属性强,可作为氯新酮乳膏中硫酸新霉素的质量控制方法。分别对3批样品的含量进行了测定,3批样品均能达到要求,但含量相对偏低,考虑可能因素是提取过程造成部分损失,以及硫酸新霉素的稳定性等因素造成,需要我们进一步考察研究。

参考文献 (15)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