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药学实践与服务》杂志目前不收取审稿费、版面费、加急费等费用,如收到邮件声称是编辑部X编辑,要求加作者微信的,请谨防财产损失!编辑部用于作者校对时绑定微信的邮件通过yxsjzzs@163.com发送,标题是《药学实践与服务》XML数字出版服务微信绑定,请区分开。

社区空巢与非空巢老年高血压患者用药现况分析

李艳 陈淑琴 沈美 袁泱 黄蛟灵 孙婉璟 沈嘉晖

李莹, 钱皎, 朱全刚. 临床药师参与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的药学服务实践与体会[J]. 药学实践与服务, 2023, 41(4): 255-258.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201087
引用本文: 李艳, 陈淑琴, 沈美, 袁泱, 黄蛟灵, 孙婉璟, 沈嘉晖. 社区空巢与非空巢老年高血压患者用药现况分析[J]. 药学实践与服务, 2022, 40(2): 184-187. doi: 10.12206/j.issn.1006-0111.202110068
LI Ying, QIAN Jiao, ZHU Quangang. Practice and experience of clinical pharmacists participating in pharmaceutical care for patients after heart valve replacement[J].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Practice and Service, 2023, 41(4): 255-258.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201087
Citation: LI Yan, CHEN Shuqin, SHEN Mei, YUAN Yang, HUANG Jiaoling, SUN Wanjing, SHEN Jiahui. Analysis of drug use in community empty-nest and non-empty-nest elderly hypertension patients[J].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Practice and Service, 2022, 40(2): 184-187. doi: 10.12206/j.issn.1006-0111.202110068

社区空巢与非空巢老年高血压患者用药现况分析

doi: 10.12206/j.issn.1006-0111.202110068
基金项目: 上海市虹口区卫健委面上项目(虹卫1902-31);上海市虹口区卫健委青年项目(虹卫2003-1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1904145)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李 艳,主管中药师,研究方向:社区药学服务,Email: 345039935@qq.com

    通讯作者: 沈嘉晖,主治医师,研究方向:全科医学,Email: shenflyfly@sohu.com
  • 中图分类号: R96

Analysis of drug use in community empty-nest and non-empty-nest elderly hypertension patients

  • 摘要:   目的  探讨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尤其是空巢老年患者对社区药学服务的需要。  方法  选取欧阳街道在住老年高血压患者,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分为空巢和非空巢两组。对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高血压监测频率、在服高血压药物、在服其他药物进行比较和分析。  结果  在“血压监测频率”项上,空巢组每天测压占33.6%、非空巢组每天测压占19.3%,两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在“服用高血压药物品种”项上,同时服用3种高血压药物的,空巢组占28.8%、非空巢组占16.7%,两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在“服用总药物品种”项上,同时服用中成药1~2种,空巢组占39.6%、非空巢占26.0%,两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  结论  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尤其是空巢老年患者对社区药学服务存在迫切需求,社区药学服务人员应对老年患者特别是空巢老年患者进行个性化、针对性的用药宣教和指导,促进老年患者的合理用药。
  • 心脏瓣膜病为由多种病因引起的瓣膜狭窄或/和关闭不全所致的心脏病,是引起心力衰竭甚至心源性猝死的一个重要原因。人工瓣膜置换术是中-重度心脏瓣膜病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获得了良好而持久的临床结果,可有效改善患者心脏功能,提高生活质量[1]。人工心脏瓣膜分为机械瓣和生物瓣两大类。机械瓣具有较高的耐力和持久性,临床应用广泛,但最大的难题是患者必须终身抗凝且易发生血栓栓塞和出血,给患者的工作、生活带来诸多不变;生物瓣置换患者不必终身抗凝,但生物瓣寿命问题未获得满意解决,多数患者需面临二次手术。由于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易出现血栓、感染、应激性溃疡(SU)等多种并发症,需同时使用多种药物,药物相互作用复杂[2]。患者术后需服用华法林进行抗凝治疗,该药个体用药差异大,需根据凝血指标调整剂量。尤其对于机械瓣膜置换者更要终身进行抗凝治疗,患者常因对抗凝治疗认识不足而影响用药依从性。鉴于此,临床药师通过协助医生对该类患者进行用药方案的制订、调整,及时发现患者出现的并发症、药物不良反应,对患者进行药学监护及抗凝治疗的用药教育对保证患者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典型案例,提出临床药师参与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药学服务的5个切入点,为临床提供参考。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需服用抗凝药物华法林,临床药师应协助医师根据凝血酶原时间(PT)和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监测值对华法林的剂量进行调整,并对患者进行密切的药学监护。关于此类患者的INR目标范围,参考国际相关标准并结合当前我国抗凝研究结果,我们建议:对于机械瓣置换患者的INR监测值,主动脉瓣单瓣置换为1.8~2.2,二尖瓣单瓣置换为2.0~2.5,主动脉瓣与二尖瓣双瓣置换为2.0~2.5,三尖瓣机械瓣置换为2.5~3.0;生物瓣置换患者为1.8~2.2[3-4]

    病例1:患者,男,50岁,因主动脉瓣钙化伴重度狭窄入院后行主动脉瓣置换(机械瓣)+升主动脉成形术,术后予华法林进行抗凝治疗,临床药师协助医师根据PT及INR值监测结果对华法林剂量进行调整。患者主动脉瓣机械瓣置换术,INR目标范围为1.8~2.2,术后PT、INR监测结果及华法林用量见表1。患者术后5天INR为1.04,医师予华法林片4.5 mg qd。根据《华法林抗凝治疗的中国专家共识》[5],中国人华法林的初始剂量为1~3 mg,而该患者初始给予4.5 mg的负荷剂量,初期可能会因过度抗凝而加大栓塞风险,临床药师建议给予华法林片3 mg qd,医师接受。华法林作用发生缓慢,当日PT及INR复查结果反映的是2天前服药的效果,应根据凝血指标监测结果及时调整华法林剂量,INR<目标值下限:华法林加量,每次增加1/4片;INR>目标值上限:华法林减量,每次减少1/4片。该患者术后9天时INR2.65,超过目标值上限,临床药师建议医师将剂量减为2.25 mg qd,继续监测PT和INR,嘱患者住院期间出现皮下瘀斑、紫癜、牙龈出血、鼻衄、便血、黑便等症状及时告知医师及药师,并密切关注患者粪隐血、粪转铁蛋白、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含量等化验指标的变化情况。患者术后11天INR2.79,仍未达标,华法林片继续减量至1.5 mg qd,患者术后13天INR2.01达标,抗凝治疗期间未出现出血相关症状。

    表  1  病例1凝血功能监测及华法林剂量调整情况
    术后天数剂量(m/mg)PT(t/s)INR
    d54.513.81.04
    d63
    d7321.01.85
    d83
    d92.2527.92.65
    d102.25
    d111.528.62.79
    d121.5
    d131.522.52.01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病例2:患者,女,69岁,因三尖瓣重度关闭不全;二尖瓣置换术后入院拟行介入下三尖瓣置换术。患者12年前行二尖瓣机械瓣置换术,入院前长期服用华法林抗凝,考虑到此次入院计划行三尖瓣置换术,故入院后停用华法林,根据《华法林抗凝治疗的中国专家共识》[5],行外科手术患者可不采用桥接,华法林停药后术前INR可恢复至接近正常范围(INR<1.5),患者查INR为1.89,因计划次日手术,为减少患者出血风险临床药师建议临时给予维生素K120 mg im,降低INR,医师接受。患者次日行经导管三尖瓣介入置换术,术后予华法林进行抗凝治疗,患者术后PT、INR值监测结果及华法林用量见表2。患者三尖瓣介入置换术,INR目标范围为2.5~3.0,术后8天INR2.19,华法林1.5 mg qd,已使用4 d,仍在目标值下限,临床药师建议医师华法林加量0.75 mg,医师接受,予华法林2.25 mg qd,继续监测PT、INR值及患者抗凝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出血症状及指标。患者术后10天INR达3.38,考虑到INR>3.0,临床药师协助医师调整抗凝治疗方案:停用华法林2 d,拟于第3天减量0.75 mg,医师按照此方案给药。患者于术后16天INR2.70达标,继续予以华法林1.5 mg qd,至术后18天患者INR维持在目标范围内,患者出院继续予华法林抗凝治疗。

    表  2  病例2凝血功能监测及华法林剂量调整情况
    术后天数剂量(m/mg)PT(t/s)INR
    d41.513.61.04
    d51.5
    d61.515.01.17
    d71.5
    d82.2524.32.19
    d92.25
    d102.2528.22.67
    d112.25
    d1235.03.38
    d13
    d141.515.51.22
    d151.5
    d161.528.52.70
    d171.5
    d181.528.02.65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感染预防与控制至关重要,临床药师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监护:① 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心脏瓣膜置换术围手术期应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可能的污染菌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或金黄色葡萄球菌[6],临床药师应提醒医生于术前0.5~1 h应用第一、二代头孢菌素,预防用药疗程要覆盖整个手术过程,可根据情况延至术后一段时间,如48 h[6]。②术后感染监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易发生肺部感染、手术切口感染、心内膜感染等感染[7],临床药师应关注患者是否有咳嗽、发热、创面脓性分泌物及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升高等提示感染发生的症状及指标,及时提醒医师进行相关标本微生物送检、胸部X线等检查,发生感染时在抗菌药物治疗方案制订与调整方面为医师提供建议。③注意抗菌药物联用的影响:某些抗菌药物与华法林合用可能会存在相互作用,如头孢哌酮、红霉素、甲硝唑、喹诺酮类抗菌药可增强华法林的抗凝作用;利福平可抑制其抗凝作用[8],因此临床药师应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药学监护,减少抗菌药物与华法林联用对抗凝治疗的影响,同时注意应用抗菌药物可能出现的胃肠道反应、皮疹、肝酶升高等不良反应。

    病例3:患者,男,60岁,因主动脉瓣重度狭窄入院后行主动脉瓣置换术。患者心脏瓣膜置换术术前1 h,使用第二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头孢呋辛钠注射剂1.5 g预防感染,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种类选择及给药时机合理。术后1天患者体温37.5 ℃,双肺呼吸音清晰,血白细胞计数18.76×109/L、中性粒细胞计数17.86×109/L、中性粒细胞95.2%,怀疑感染可能,取血、痰标本培养,继续予头孢呋辛钠注射剂1.5 g bid ivgtt。术后3天体温37.8 ℃,血白细胞计数22.65×109/L,中性粒细胞96.8%,考虑头孢呋辛钠已用3 d,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等指标仍较高,协助医师调整治疗方案,换用头孢美唑钠注射剂1 g bid ivgtt联合盐酸莫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0.4 g qd ivgtt,患者术后应用华法林抗凝,临床药师提醒医师盐酸莫西沙星可增强华法林的抗凝作用,需严密监控患者的PT/INR值,同时密切监测患者的感染相关症状及指标变化。术后5天患者体温36.6 ℃,痰培养、血培养结果无致病菌生长,血白细胞计数18.61×109/L、中性粒细胞85.7%,指标有所下降,继续原用药方案。术后6天体温36.6 ℃,血白细胞计数17.97×109/L、中性粒细胞80.4%。术后9天体温36.5 ℃,血白细胞计数9.17×109/L、中性粒细胞64.0%,指标正常。抗菌药物应用期间临床药师对药物不良反应进行监测,同时注意对华法林的抗凝作用的影响,并根据患者情况协助医师适时停用抗菌药物。患者术后13天(出院)无相关感染症状,血常规正常,期间未出现相关不良反应。

    心脏瓣膜置换术围手术期气道管理可减少并发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布地奈德等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给药是常用药之一,与支气管舒张剂联用可协同增效,推荐术前3~7 d、术后3~7 d应用[9]。临床药师应对患者进行用药教育:吸气时手指按住出气口并紧闭口唇以使药液尽可能进入肺部,用力深吸气并屏气3~5 s以吸入完全;呼气时手指从出气口移开,并将喷气口移开口唇以减少痰液喷射到药液中,缓慢呼气。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可能导致患者出现口腔真菌感染、声音嘶哑,临床药师应教育患者注意用药后漱口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应激性溃疡(SU)为机体在严重创伤,各种困难、复杂的手术,危重疾病等应激状态下发生的急性胃肠道黏膜溃疡病变,严重者可并发消化道出血、甚至穿孔,使病死率增加。机械通气超过48 h或接受体外生命支持、凝血机制障碍或使用抗凝或抗血小板药、原有消化道溃疡或出血病史、大剂量使用糖皮质激素或合并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急性肝肾功能衰竭等危险因素会增加SU发生及并发出血的风险[10]。心脏瓣膜置换术属于复杂手术,且涉及到接受体外生命支持、机械通气超过48 h、使用抗凝药等危险因素,因此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应进行SU预防,制定合适的SU预防用药方案、及时判断消化道出血发生并选择有效治疗措施是临床药师关注的重点。SU预防方案建议将质子泵抑制剂(PPI)作为首选预防药物,在原发病发生后应用标准剂量,q12h,ivgtt,至少连续3 d[11]。临床药师应嘱患者留意是否有呕血、黑便等消化道出血症状发生,并监测血常规、大便常规等,及时发现消化道出血等提示SU并发出血的情况,以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治疗,同时协助医师权衡患者出血及不良事件风险,把握停药指征,避免过度使用SU预防药物。

    病例4:患者,男,53岁,因二尖瓣关闭不全入院行二尖瓣置换术+三尖瓣成形术。术后返回监护病房,予注射用泮托拉唑钠40 mg bid ivgtt预防SU。临床药师叮嘱护士注意泮托拉唑钠溶解和稀释后应在4 h内用完,滴注时要求15~60 min内滴完。术后3 d,患者一般情况可,转入普通病房,临床医师继续予注射用泮托拉唑钠40 mg bid ivgtt。根据相关文献及指南,当患者病情好转或转入普通病房,可耐受肠内营养或已进食,应将SU预防药物静脉给药换为口服给药,并逐渐停药[10,12]。考虑到该患者病情平稳,已转至普通病房,能正常进食,经前期监护患者未出现提示SU并发出血的情况,临床药师建议医师将PPI由静脉用药调整为口服用药,医师接受,更改医嘱:停用泮托拉唑钠注射剂,予雷贝拉唑钠肠溶片20 mg qd po,继续监测出血相关症状及指标,至患者出院情况稳定。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需长期服用华法林,华法林与多种药物、食物存在相互作用,其抗凝作用的个体差异也与患者的依从性相关[8],临床药师对患者进行详尽的用药教育有助于提高患者华法林的正确使用及自我监测意识,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教育:①使患者了解术后长期服用华法林抗凝的重要性,强调每天需按时服用华法林,如忘记,当晚12:00之前想起可补吃,若第2天想起则不可再吃。②告知患者需定期监测PT和INR值使其保持在目标范围内,出院后第一周每3天检查一次,以后每周检查一次,结果连续3次在目标范围内可再延长至每2周一次,以此类推,最长不可超过3个月检查一次,若不在目标范围应咨询医师或药师进行剂量调整。③叮嘱患者日常留意是否出现牙龈易出血、皮肤瘀斑、黑便等出血症状及无缘由剧烈头痛、四肢麻木、肢端水肿等血栓症状,如出现上述症状应立即复查PT、INR,并向医师或药师咨询。④使患者知晓华法林与多种药物有相互作用,出现其他疾病需用药时应咨询医师或药师进行药物选择;叮嘱患者避免大量摄入菠菜、西芹、卷心菜、动物肝脏等富含维生素K的食物而影响华法林的抗凝效果。⑤使患者知晓外伤、感染、发热、呕吐、腹泻等异常的生理状态会影响华法林的治疗,若发生上述情况需及时就诊;如需行创伤性手术或检查(如拔牙、胃镜等)需告知医生正在服用华法林。

    总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需同时使用多种药物,且华法林等药物个体用药差异大、需根据监测指标调整剂量,临床药学服务十分必要。临床药师可从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PT、INR值监测及华法林的剂量调整,感染监测及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围手术期气道管理,应激性溃疡预防与药学监护,出院患者华法林用药教育等方面入手,加强与医生、患者的沟通,对患者进行个体化的药学服务,以促进药物的合理使用,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有效。

  • 表  1  被调查患者的基本人口学特征[n (%)]

    项目名称分组P
    空巢非空巢
    性别154(61.6)96(64.0)0.631
    96(38.4)54(36.0)
    年龄(岁)60~69105(42.0)77(51.3)0.065
    70~7979(31.6)46(30.7)
    80~8963(25.2)23(15.3)
    >903(1.2)4(2.7)
    教育程度小学18(7.2)5(3.3)0.256
    初中96(38.4)51(34.0)
    高中80(32.00)55(36.7)
    大学56(22.40)39(26.0)
    婚姻状况未婚7(2.8)4(2.7)0.851
    已婚191(76.4)118(78.7)
    离异4(1.6)1(0.7)
    丧偶48(19.2)27(18.0)
    下载: 导出CSV

    表  2  两组老年患者血压监测频率统计[n (%)]

    监测分组P
    方式空巢非空巢
    每天84(33.6)29(19.3)0.001
    每周119(47.6)75(50.0)
    每月35(14.0)31(20.7)
    每年9(3.6)15(10.0)
    未测3(1.2)0(0.0)
    下载: 导出CSV

    表  3  两组老年患者服用抗高血压药物品种数比较[n (%)]

    组别1种2种3种>3种P
    空巢12(4.8)152(60.8)72(28.8)14(5.6)0.014
    非空巢13(8.7)97(64.7)25(16.7)15(10.0)
    下载: 导出CSV

    表  4  两组老年患者服用药物品种数比较[n (%)]

    药物类别品种数
    (n)
    老年患者P
    空巢非空巢
    西药07(2.80)5(3.3)0.161
    1~2125(50.0)91(60.7)
    3~596(38.4)46(30.7)
    >522(8.8)8(5.3)
    中药0132(52.8)99(66.0)0.023
    1~299(39.6)39(26.0)
    3~519(7.6)11(7.3)
    >50(0.0)1(0.7)
    中西药06(2.40)3(2.00)0.099
    1~298(39.20)76(50.67)
    3~589(35.60)49(32.67)
    >557(22.80)22(14.67)
    下载: 导出CSV
  • [1] 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 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N]. 中国社会报, 2006-02-27(6).
    [2] 向桂萍. 健康教育对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安全用药知识态度行为的效果研究[D]. 长沙: 中南大学, 2012.
    [3] 医政医管局.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医疗机构药学门诊服务规范等5项规范的通知 [EB/OL] http://www.nhc.gov.cn/yzygj/s7659/202110/f76fc77acd87458f950c86d7bc468f22.shtml,2021-10-9
    [4] 刘力生.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J]. 中华高血压杂志, 2011, 19(8):701-743.
    [5] 吴智华. 农村空巢老人和非空巢老人高血压防治情况调查与社区管理措施[J].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16, 24(3):134-135.
    [6] NAKANISHI N, 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 EUROPEAN RESPIRATORY SOCIETY. 2009 ESC/ERS pulmonary hypertension guidelines and connective tissue disease[J]. Allergol Int,2011,60(4):419-424. doi:  10.2332/allergolint.11-RAI-0362
    [7] 于普林, 石婧. 中国老龄化进程及其对社会经济的影响[J].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2014, 33(2):113-115. doi:  10.3760/cma.j.issn.0254-9026.2014.02.001
    [8] 司徒绮仪, 刘国栋. 加快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展药学服务的思考[J]. 海峡药学, 2011, 23(4):244-245. doi:  10.3969/j.issn.1006-3765.2011.04.140
    [9] 何胜兰, 苏晓丹. 联合用药的药学服务实践分析[J]. 医药导报, 2015, 34(3):419-422. doi:  10.3870/yydb.2015.03.037
    [10] 刘诗泆, 刘素兰, 衷奕. 基层医疗机构药学服务工作的现状与发展对策[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7, 4(58):11481-11482. doi:  10.3877/j.issn.2095-8242.2017.58.106
    [11] MENGDEN T, CHAMONTIN B, PHONG CHAU N, et al. User procedure for self-measurement of blood pressure. First International Consensus Conference on Self Blood Pressure Measurement[J]. Blood Press Monit,2000,5(2):111-129.
    [12] 王蕊辉. 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社区护理干预效果分析[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4, 6(6):153-154. doi:  10.3969/J.ISSN.1674-9308.2014.06.096
    [13] 沈美, 卞俊, 陈淑琴, 等. 上海市家庭医生团队成员对社区药学服务的认知、评价和需求调查[J]. 中国药房, 2018, 29(13):1841-1844. doi:  10.6039/j.issn.1001-0408.2018.13.27
  • [1] 周娇, 郑建雨, 王思真, 杨峰.  mRNA肿瘤疫苗非病毒递送系统研究进展 . 药学实践与服务, 2025, 43(3): 109-116.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410034
    [2] 徐尧, 马春辉, 李志勇.  高血压对心血管纤维化及sFRP2表达的影响 . 药学实践与服务, 2025, 43(4): 1-5.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409055
    [3] 段禹, 刘爱军.  活血化瘀法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研究进展 . 药学实践与服务, 2025, 43(4): 1-6.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408045
    [4] 刘丽艳, 余小翠, 孙传铎.  纳武利尤单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有效性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 . 药学实践与服务, 2024, 42(10): 451-456.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310044
    [5] 杨嘉宁, 赵一颖, 肖伟.  七味脂肝方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动物模型的药效学评价 . 药学实践与服务, 2024, 42(9): 389-398.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404096
    [6] 宋雨桐, 夏德润, 顾珩, 唐少文, 易洪刚, 沃红梅.  帕博利珠单抗与铂类化疗方案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一线治疗中的药物经济学评价 . 药学实践与服务, 2024, 42(8): 334-340.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303023
    [7] 邹思, 吴岩斌, 吴锦忠, 吴建国, 黄家兴.  虎奶菇菌核多糖功能化纳米硒抗疲劳功效研究 . 药学实践与服务, 2024, 42(10): 426-432.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206072
    [8] 陈金涛, 乔子婴, 马明华, 张若曦, 王振伟, 年华.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研究金芪清疏颗粒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潜在机制 . 药学实践与服务, 2024, 42(11): 471-478.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312014
    [9] 温瑞睿, 许龙, 朱文静, 杨建伟.  浅谈国外药师主导开展戒烟服务的作用与挑战 . 药学实践与服务, 2024, 42(12): 537-541, 548.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408054
    [10] 王耀振, 徐灿, 吕顺莉, 田泾, 张东炜.  钾离子竞争性酸阻滞剂的药学特征研究进展 . 药学实践与服务, 2024, 42(7): 278-284.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306040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3318
  • HTML全文浏览量:  1158
  • PDF下载量:  10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21-10-21
  • 修回日期:  2021-12-27
  • 网络出版日期:  2022-03-29
  • 刊出日期:  2022-03-25

社区空巢与非空巢老年高血压患者用药现况分析

doi: 10.12206/j.issn.1006-0111.202110068
    基金项目:  上海市虹口区卫健委面上项目(虹卫1902-31);上海市虹口区卫健委青年项目(虹卫2003-1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1904145)
    作者简介:

    李 艳,主管中药师,研究方向:社区药学服务,Email: 345039935@qq.com

    通讯作者: 沈嘉晖,主治医师,研究方向:全科医学,Email: shenflyfly@sohu.com
  • 中图分类号: R96

摘要:   目的  探讨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尤其是空巢老年患者对社区药学服务的需要。  方法  选取欧阳街道在住老年高血压患者,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分为空巢和非空巢两组。对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高血压监测频率、在服高血压药物、在服其他药物进行比较和分析。  结果  在“血压监测频率”项上,空巢组每天测压占33.6%、非空巢组每天测压占19.3%,两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在“服用高血压药物品种”项上,同时服用3种高血压药物的,空巢组占28.8%、非空巢组占16.7%,两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在“服用总药物品种”项上,同时服用中成药1~2种,空巢组占39.6%、非空巢占26.0%,两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  结论  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尤其是空巢老年患者对社区药学服务存在迫切需求,社区药学服务人员应对老年患者特别是空巢老年患者进行个性化、针对性的用药宣教和指导,促进老年患者的合理用药。

English Abstract

李莹, 钱皎, 朱全刚. 临床药师参与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的药学服务实践与体会[J]. 药学实践与服务, 2023, 41(4): 255-258.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201087
引用本文: 李艳, 陈淑琴, 沈美, 袁泱, 黄蛟灵, 孙婉璟, 沈嘉晖. 社区空巢与非空巢老年高血压患者用药现况分析[J]. 药学实践与服务, 2022, 40(2): 184-187. doi: 10.12206/j.issn.1006-0111.202110068
LI Ying, QIAN Jiao, ZHU Quangang. Practice and experience of clinical pharmacists participating in pharmaceutical care for patients after heart valve replacement[J].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Practice and Service, 2023, 41(4): 255-258.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201087
Citation: LI Yan, CHEN Shuqin, SHEN Mei, YUAN Yang, HUANG Jiaoling, SUN Wanjing, SHEN Jiahui. Analysis of drug use in community empty-nest and non-empty-nest elderly hypertension patients[J].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Practice and Service, 2022, 40(2): 184-187. doi: 10.12206/j.issn.1006-0111.202110068
  •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和医疗卫生保健水平不断提高,而生育率则始终保持在较低水平上,中国开始步入了老龄化社会。有文章称,到2022年左右,65岁以上人口将占到总人口的14.0%,中国实现向老龄社会的转变[1]。在全国大力推广居家养老的同时,居家老人的安全用药问题[2]也随之增大。老年人普遍患有慢性疾病,而老年人合理用药观念的普及又相对落后,往往容易出现用药不规范、滥用药物的情况。空巢老人作为老人群体中较为庞大又特殊的人群,较非空巢老人更易发生上述情况。由于不规范用药引发的病情加重、不良反应,导致居家养老的安全风险上升。为更规范药学服务发展,进一步提升药学服务水平,促进用药合理[3]。本研究主要从空巢与非空巢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用药情况进行比较分析,为社区药学服务人员开展药学服务工作提供参考。

    • 调查对象为欧阳路街道在住居民,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从18个居委会抽取年龄≥60岁的老年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空巢和非空巢老年患者进行研究。空巢老人即无子女或子女不在家居住时间超过半年及以上、子女探访频次每周<1次。纳入标准:①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中的诊断标准[4];②语言交流无障碍;③自愿参加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老年痴呆症患者;②有精神疾病、认知障碍或意识模糊等难以交流者。

    •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空巢与非空巢老年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问卷结合社区药学的实际并参考相关文献[5],经过专家论证后正式定稿。主要内容包括: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包括姓名、性别、年龄、文化程度、伴侣状况、血压控制情况及子女情况等)、高血压监测频率、在服高血压药物、在服其他药物。由经过统一培训的调查员采用一对一访谈的形式开展调查。

    • 应用Epi Data3.1软件,经双录入法建立数据库;用STATA1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本次研究调查的患者有400人,其中空巢组250人(占62.5%)、非空巢组150人(占37.5%);7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共218人(占54.5%);受教育情况以初中147人(占36.8%)和高中135人(占33.8%)居多;有配偶的患者共309人(占77.3%)。详见表1

      表 1  被调查患者的基本人口学特征[n (%)]

      项目名称分组P
      空巢非空巢
      性别154(61.6)96(64.0)0.631
      96(38.4)54(36.0)
      年龄(岁)60~69105(42.0)77(51.3)0.065
      70~7979(31.6)46(30.7)
      80~8963(25.2)23(15.3)
      >903(1.2)4(2.7)
      教育程度小学18(7.2)5(3.3)0.256
      初中96(38.4)51(34.0)
      高中80(32.00)55(36.7)
      大学56(22.40)39(26.0)
      婚姻状况未婚7(2.8)4(2.7)0.851
      已婚191(76.4)118(78.7)
      离异4(1.6)1(0.7)
      丧偶48(19.2)27(18.0)
    • 在问卷调查中,空巢组与非空巢组每天对自身血压进行监测的分别为84人(占33.6%)、29人(占19.3%);每月对自身血压监测的分别为35人(占14%)、31人(占20.7%)。两组患者对血压监测频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详见表2

      表 2  两组老年患者血压监测频率统计[n (%)]

      监测分组P
      方式空巢非空巢
      每天84(33.6)29(19.3)0.001
      每周119(47.6)75(50.0)
      每月35(14.0)31(20.7)
      每年9(3.6)15(10.0)
      未测3(1.2)0(0.0)
    • 空巢与非空巢两组老年患者在服用高血压品种中,服用单一品种,两种药物联用的比例还是比较平衡的,服用单一品种分别为12人(占4.8%)、13人(8.7%);两种药物联用分别为152人(占60.8%)、97人(占64.7%)。但在服用3种降压药物上存在较大差异,其中空巢为72人(占28.8%)、非空巢25人(占1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表 3  两组老年患者服用抗高血压药物品种数比较[n (%)]

      组别1种2种3种>3种P
      空巢12(4.8)152(60.8)72(28.8)14(5.6)0.014
      非空巢13(8.7)97(64.7)25(16.7)15(10.0)
    • 据调查,空巢与非空巢两组老年患者普遍存在同时服用多种药物的现象,其中包含西药和中成药,在中成药分层中,不服用中成药项,空巢为132人(占52.8%)、非空巢为99人(占66.0%);在1~2种中成药分类项中,空巢为99人(占39.6%)、非空巢为39人(占26%),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4

      表 4  两组老年患者服用药物品种数比较[n (%)]

      药物类别品种数
      (n)
      老年患者P
      空巢非空巢
      西药07(2.80)5(3.3)0.161
      1~2125(50.0)91(60.7)
      3~596(38.4)46(30.7)
      >522(8.8)8(5.3)
      中药0132(52.8)99(66.0)0.023
      1~299(39.6)39(26.0)
      3~519(7.6)11(7.3)
      >50(0.0)1(0.7)
      中西药06(2.40)3(2.00)0.099
      1~298(39.20)76(50.67)
      3~589(35.60)49(32.67)
      >557(22.80)22(14.67)
    • 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人身体机能逐渐下降,同时患有一种或多种慢性疾病的情况也随之加大。高血压作为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发病率也呈持续增长趋势。居于老年慢性疾病首位的高血压,已经严重威胁到老年患者的健康。对于无子女或子女不在家居住时间超过半年及以上、子女探访频次每周<1次的空巢老人而言,长期的独居生活更应引起社区药学服务人员的注意,此次两组的调研结果对日后的社区药学服务具有借鉴作用。

    • 老年高血压患者由于病情复杂,单一的降压药物达不到理想的控制血压要求,往往会联合多种药物协同降压。在本次调查中,服用3种降压药物的老年患者明显偏高。由于老年患者普遍文化程度偏低,根据血压变化,擅自改变服用次数、擅自停药等不安全用药行为[6],错用、滥用、重复用药潜在风险将提高。尤其是空巢组患者,长期生活在比较闭塞的环境中,缺乏与外界的交流,更容易发生上述情况。在服用中成药的种类上,选择服用1~2种中成药的人数较高,这可能与在国家大力宣扬中医药文化的背景下,老年患者普遍认为中成药的副作用、不良反应都比西药要相对小得多,很多时候选择中西药联合治疗有关。由于药物之间既能产生协同作用也会产生拮抗作用,所服用的药物越多,所产生的不良反应的概率也会加大。面对老龄化社会的到来[7],我们需要耐心地通过面对面的个性化指导、通俗易懂的科教宣传,把合理、安全的用药知识告知老年患者。今后的社区药学服务中应更注重多样化的药学帮助,例如可以定期或不定期的家访、电话访问,了解他们最近的服药情况;制作个性化的药物治疗记录单,记录患者的基本情况、临床化验指标、服用药物种类及用法用量、药物产生的不良反应,执行医嘱情况等等[8-10],以便出现问题时,及时发现,避免产生严重的身体损害。

    • 本次调查发现,空巢组每日血压监测比例较非空巢组高出14.3%。血压监测作为控制血压的重要手段之一,保持良好的测压频率是十分可取的手段,但在血压控制相对稳定且达标的情况下,每周自测1~2d[11]即可。过于频繁地监测血压数值反而容易引起一定程度的心理负担,容易造成焦虑的情绪。由于空巢这类特殊人群长期子女不在身边,人文关怀、日常生活料理和医疗服务均不能达到满意程度,导致他们心理健康不佳,产生焦虑。社区药学人员应重点关注该类人群,为他们提供的药学服务不是简单地根据医嘱交待如何用药,除了药物治疗教育外还有一些非药物治疗宣教手段需要协同配合,例如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控制体重、合理饮食、有氧运动等等[12]

    • 在健康中国的大背景下,根据目前老年人患有多种慢性病服用多药,尤其是作为弱势群体的空巢老人,可以融入多学科专业人员,组成一个集全科医师、护师、公共卫生医师、药师、心理咨询师、健康管理师等“多师”服务团队。社区药师可以联合原有的家庭医生团队[13],通过全科医师专业的诊疗,社区药师协助其制定精准的药疗方案,通过公共卫生对患者的血压分级,有针对性地把安全、合理、有效的用药知识告知老年患者。社区药师还可以联合健康管理师将一些行之有效的非药物治疗手段传递给社区的老年患者。针对空巢老年患者,护师在原有的定期随访中,不仅观察他们的血压变化,同时协同心理咨询师重点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在思想上多与其交流沟通,积极传递正能量,缓解患者精神紧张、焦虑等情绪。通过全方位、多学科共同合作,及时帮助他们解决疑惑。

      综上所述,通过本次对空巢与非空巢两组老年患者的服用药物比较、分析,在我国老龄化持续加重的大背景下,社区药学服务人员需要对老年患者特别是空巢老年患者进行有的放矢的用药宣传,并参与慢性疾病的治疗,优化原本的健康教育服务,通过积极的预防教育改善原本不良的用药行为,从而使得我们的社区药学服务也能符合“老龄化健康”的要求。

参考文献 (13)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