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高原地区,红景天作为一种常见的抗高原缺氧药,对其研究和开发具有重要意义。国内外对20多种红景天进行了化学成分的研究,证明红景天苷是有特殊生理、药理功能的有效单体[1],而红景天苷和苷元酪醇是迄今为止,研究最多的有效成分,且由于红景天中红景天苷的含量较高,常被用来评价红景天属植物药用价值的指标成分[2-6]。红景天临床应用广泛,对冠心病、高血压、心肌损伤、急性脑梗死等心脑血管系统疾病都有着良好的治疗作用。临床研究和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大株红景天的主要化学成分为络醇、苷类等化合物,可通过扩张血管,增加血流量,使得心脏后负荷降低,心绞痛得以治疗;可使得抗缺氧耐受能力增强,耗氧量降低。红景天能够改善心肌细胞中的缺氧诱导因子-1(信使核糖核酸)的表达,从而改善因高原空气稀薄而引起的缺氧症状[7-9]。
目前测定红景天苷常用高效液相色谱法[10-13],但灵敏度较低,分析时间较长,为克服这一缺点,笔者采用LC-MS/MS的分析方法来检测红景天胶囊中红景天苷的含量。
-
API3200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仪(美国应用生物系统公司);LC-20A高效液相色谱仪(日本岛津公司);AE240电子天平(梅特勒-托利多公司);高速离心机(上海安亭科学仪器厂);涡旋混匀器(金坛市金城教学仪器厂)。
-
红景天苷对照品(美国SIGMA-ALDRICH公司);茶碱标准品(美国SIGMA-ALDRICH公司);红景天胶囊(西藏军区红景天研制中心,批号:190402、190908、180407)。
乙腈(分析纯,天津光复化工品研究所);灭菌注射用水(四川科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甲醇(色谱纯,德国MERCK公司);乙酸铵(色谱纯,天津市北联精细化学品开发有限公司)。
-
色谱柱为Shim-pack XR-ODS柱(3.0 mm×75 mm,2.0 μm);流动相为乙腈-5 mmol/L乙酸铵溶液(90∶10,V/V);流速:0.40 ml/min;柱温:25 ℃;样品采集量:10 μl;分析时间为3 min。
-
采用电喷雾离子源(ESI),负离子模式,离子源参数:雾化温度(TEM):250 ℃;喷雾电压(IS):−3700 V。多反应监测模式(MRM)参数:红景天苷和茶碱定量离子对分别为m/z 299.0→119.0,m/z 178.8→164.0,碰撞诱导解离电压(DP)均为−55 eV;碰撞能量(CE)均为−14 eV。质谱图见图1。
-
精密称取红景天苷对照品0.1 mg,置于5 ml容量瓶中,加入5 ml灭菌注射用水至刻度,摇匀,得浓度20 μg/ml红景天苷对照品储备液,4 ℃冰箱储存备用。
-
精密称取茶碱对照品0.1 mg,置于5 ml容量瓶中,加入5 ml甲醇,摇匀,配成20 μg/ml茶碱对照品储备液,4 ℃冰箱中储存备用。
-
取10粒红景天胶囊,称重,称其重量为4.8076 g。将其去除胶囊壳后,再次称重为3.6022 g。取胶囊内容物20 mg,置于5 ml的棕色瓶中,加入灭菌用水,摇匀,配制成样品溶液,将此浓度的样品作为母液,过滤,放置在4 ℃冰箱中保存用于样品浓度的测定。
-
分别精确吸取各浓度红景天苷的对照品溶液或样品溶液,置于5 ml 容量瓶中,加入茶碱对照品溶液,加甲醇稀释至刻度,混匀后,取100 μl置于0.5 ml离心管中,13 000×g高速离心10 min,离心后各吸取50 μl进行分析,进样量为10 μl。
-
分别精密量取“2.2.1”项下制备的红景天对照品溶液,按“2.2.4”项下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配制成10、50、100、250、500、1000、2000ng/ml等6种不同浓度的对照品溶液,茶碱对照品浓度为50 ng/ml。依次进样,记录峰面积。以峰面积求得回归方程:Y=0.00317X−0.0291(r=0.9991)。结果表明,样品中红景天苷在10~2 000 n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以S/N>10确定,定量下限(LOQ)10 ng/ml。对照品及供试品的色谱图如图2。
-
精密量取对照品溶液,按“2.1”项下色谱质谱条件连续进样6次,测定峰面积。红景天苷峰面积RSD为1.9%。仪器精密度良好,符合要求。
-
精密称取同一批号样品6份,按“2.2.4”项下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按“2.1”项下色谱质谱条件,分别进样,测定红景天苷的峰面积,RSD为2.7%(n=6),结果表明本方法重复性良好。
-
按“2.1”项下色谱质谱条件,分别精密量取在室温(10~30 ℃)下放置 0、2.5、5、7.5、10、24 h 的同一份供试品溶液进样测定,记录红景天苷的峰面积,6 次进样结果表明,供试品溶液在 24 h内基本稳定,RSD为2.8%。
-
取同一批次(批号:190402)已知含量的红景天胶囊样品9份,分别按相当于样品溶液中红景天苷含量的80%(n=3)、100%(n=3)、120%(n=3)加入“2.2.4”项下制备的供试品溶液,按“2.1”项下色谱条件进行测定。计算回收率,结果回收率在98.7%~103.2%之间,RSD为2.96%~4.21%,符合要求。
-
根据建立的红景天苷含量测定方法,3批次红景天胶囊(规格:0.3 g/粒)进行含量测定,结果见表1。
表 1 红景天胶囊中红景天苷含量(n=3)
批号 红景天苷浓度(mg/粒) RSD(%) 190402 15.13 1.26 190908 15.29 2.47 180607 13.48 1.77 -
本实验考察了流动相中不同摩尔浓度的乙酸铵对红景天苷检测的影响。当乙酸铵的浓度由2 mmol/L增大到5 mmol/L时,红景天苷色谱峰变尖锐,且灵敏度升高。综合考虑到色谱峰的峰形、响应值和分析时间,发现当乙腈∶5 mmol/L乙酸铵=90∶10(V/V)时色谱图较好。
-
本实验采用内标法,有效地消除了由于操作以及仪器本身的系统误差,提高了测量结果的精确度,特别是在药物含量较低的样品分析中,优势明显。
综上所述,所建立测定红景天胶囊中红景天苷含量的测定方法,灵敏度高、分析速度快、操作简单,为控制红景天胶囊的质量控制标准提供了方法和依据。
LC-MS/MS method for determination of salidroside in the capsule
-
摘要:
目的 建立LC-MS/MS测定红景天胶囊中红景天苷的方法。 方法 通过电喷雾离子源(ESI),采用多反应检测方式进行负离子检测,以茶碱为内标,用于定量分析的红景天苷、茶碱的检测离子分别为m/z 299.0→119.0和m/z 178.8→164.0。采用Shim-pack XR-ODS 柱(3.0 mm×75 mm,2.0 μm)分离,以乙腈∶5 mmol/L乙酸铵溶液(90∶10,V/V)为流动相,流速为0.40 ml/min,柱温为25 ℃。 结果 在3 min内完成红景天苷含量分析,线性范围为10~2 000 ng/ml,最低检测限为10 ng/ml。 结论 该方法重复性好、灵敏度高、分析速度快、操作简单,可作为红景天胶囊中红景天苷含量的测定方法,适用于药物质量检验,方便安全用药。 Abstract:Objective To establish a LC-MS/MS metho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salidroside in the capsule. Methods An electrospray ionization and multiple reaction detection were used to detect negative ion. Theophylline was used as standard. The detection ions of salidroside and theophylline used for quantitative analysis were m/z 299.0→119.0, and m/z 178.8→164.0, respectively. The Shim-pack XR-ODS (3.0 mm×75 mm, 2.0 μm) column was used for separation. The mobile phase was acetonitrile: 5 mmol/L ammonium acetate solution (90∶10, V/V). The flow rate was 0.40 ml/min. The column temperature was 25 ℃. Results The content of salidroside was analyzed within 3 minutes. The linear range was 10–2 000 ng/ml, and the minimum detection limit was 10 ng/ml. Conclusion The method has good repeatability, high sensitivity, fast analysis speed and simple operation. It can be used as a metho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salidroside in the capsule. It is suitable for the quality inspection of drugs and convenient for safe use. -
Key words:
- salidroside /
- salidroside capsule /
- LC-MS/MS
-
姜黄素(Cur)是从姜科姜黄属植物中提取的多酚类化合物,由于安全无毒,被WHO和FDA批准为天然食品添加剂。姜黄素具有抗炎、抗肿瘤、抗抑郁等药理作用[1-2],但由于水中溶解度小,口服难吸收,且在肠道易转化,目前仍处于临床实验阶段。如何提高姜黄素在体内的生物利用度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包括研制新剂型、改变其化学结构及联用生物利用度增强剂[3-4]。胡椒碱(Pip)可作用于P-gp,通过调节胃肠道分泌等机制来增强其他药物的生物利用度[5]。姜黄素与佐剂胡椒碱的联用是近几年的研究热点,胡椒碱不仅能够改善姜黄素生物利用度,还具有药理作用上的协同效果。自乳化药物传递系统(SMEDDS)由药物、油相、表面活性剂和助表面活性剂组成,在体内胃肠道温和蠕动下能够自发形成微乳[6],通过增加难溶性药物的溶解度,从而促进药物在体内的吸收。
姜黄素与胡椒碱比例在各参考文献中不同,本研究项目结合参考文献后尝试不同梯度的质量比,以稳定性和载药量为指标,最终优选姜黄素和胡椒碱的质量比为4∶1。本研究将姜黄素和胡椒碱同时包裹于自微乳制剂中,制备成复方自微乳制剂(Cur+Pip)-SMEDDS,旨在提高姜黄素的溶解度和生物利用度。笔者建立了复方姜黄素自微乳制剂中姜黄素和胡椒碱含量的HPLC测定法,考察药物的体外释放行为,为姜黄素和胡椒碱的新剂型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1. 仪器与试药
1.1 仪器
美国Waters公司高效液相色谱仪;AG285型电子天平(Mettler Toledo公司);KQ32(X)E医用超声波清洗器;HJ-1磁力搅拌器(常州荣华仪器制造有限公司);PHSJ-4F型实验室pH计(上海仪电科学仪器有限公司);SHA-C恒温水浴振荡器(金坛市国旺实验仪器厂)。
1.2 药材与试药
胡椒碱原料药(含量98%,陕西西安兰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胡椒碱对照品(纯度>99%,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批号:110775-201706);姜黄素原料药(含量95%,陕西西安兰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姜黄素对照品(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批号:110823-201706,纯度>99%);透析袋(截留分子量14000,西安罗森伯科技有限公司);pH = 4.8、7.5 PBS缓冲液;吐温-80(天津市科密欧化学试剂开发中心);甲醇、乙腈(色谱纯,天津市科密欧化学试剂有限公司);水为超纯水;其他试剂均为市售分析纯。复方姜黄素自微乳制剂及空白自微乳均为自制。
2. 方法与结果
2.1 复方姜黄素自微乳制剂的制备
按照处方称取油酸乙酯∶吐温-80∶二乙二醇单乙基醚(Transcutol P)=30%∶55%∶15%,置于50 ml烧杯中,25 ℃超声混匀后,得到空白自微乳制剂。称取适量空白自微乳制剂,按照姜黄素40 mg/g,胡椒碱10 mg/g加入原料药,于30 ℃超声混合,至药物完全溶解,得到含姜黄素和胡椒碱的复方姜黄素自微乳制剂(Cur+Pip)-SMEDDS,外观见图1。取本品约1.0 g,加水稀释至10 ml,使用pH计测定自乳化制剂pH值。空白自乳化制剂pH值为5.37;载药自乳化制剂pH值为4.97。
2.2 复方姜黄素自微乳制剂的含量测定
2.2.1 色谱条件
色谱柱DiamonsilTM C18柱(200 mm×4.6 mm,5 μm);流动相∶乙腈∶4%冰醋酸溶液=48∶52(V:V);流速:1.0 ml/min;柱温:25 ℃;姜黄素检测波长:430 nm;胡椒碱检测波长:343 nm;进样量:20 μl。
2.2.2 溶液的制备
对照品溶液:取姜黄素和胡椒碱对照品各约10.0 mg,精密称定,置于10 ml量瓶中,用甲醇溶解并定容,配成1.0 mg/ml的标准母液备用。
样品溶液:吸取适量(Cur+Pip)-SMEDDS溶液于10 ml量瓶中,加入甲醇溶解并定容,用0.45 μm微孔滤膜过滤后稀释10倍作为样品溶液。
空白溶液:吸取适量空白自微乳制剂于10 ml量瓶中,按照样品溶液的配制方法处理,作为不含药物的阴性样品溶液。
2.2.3 专属性试验
分别精密吸取空白微乳溶液、姜黄素和胡椒碱对照品溶液和(Cur+Pip)-SMEDDS样品溶液各20 μl,按照“2.2”项下依法操作,记录色谱图,考察辅料是否对药物的测定存在干扰。结果表明,在此条件下,高效液相色谱法专属性强,辅料不干扰药物的测定(图2)。
2.2.4 线性范围的考察
姜黄素的线性关系:精密吸取姜黄素母液10、100 μl,1、2、4、6、8 ml于100 ml量瓶中,加流动相定容后混匀,配制成系列浓度为0.1、1.0、10.0、20.0、40.0、60.0、80.0 µg/ml的姜黄素标准液。吸取胡椒碱母液10、20 、100 μl,0.5、1、2、4 ml于100 ml量瓶中,配制成系列浓度为0.1、0.2、1.0、5.0、10.0、20.0、40.0 µg/ml的标准液。按照“2.2.1”项下依法操作,记录姜黄素和胡椒碱峰面积。以峰面积为纵坐标,以浓度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求得回归方程。
姜黄素:Y=36.07X−12.75,(n=7,r=0.999 8);
胡椒碱:Y=34.296X+4.442 3,(n=7,r=0.999 9)。
结果表明,姜黄素在0.1~80 µg/ml浓度范围内,胡椒碱在0.1~40 µg/ml浓度范围内,峰面积与测定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2.2.5 精密度试验
分别精密吸取适量姜黄素和胡椒碱低、中、高3种浓度的药物溶液,进行HPLC分析。于1 d内重复进样6次,测定峰面积,计算日内精密度。连续进样5 d,测定峰面积,计算日间精密度。姜黄素和胡椒碱的日内、日间精密度RSD均 < 2.0%(n=6)。说明该方法精密度良好,满足测定的要求。
2.2.6 稳定性试验
取供试品溶液(Cur+Pip)-SMEDDS,分别于0、2、4、6、8、12、24、48 h进样测定,测定峰面积,计算RSD以考察供试品稳定性。结果显示姜黄素和胡椒碱在48 h内RSD分别为1.7%和1.75%,表明供试品溶液在48 h内稳定性良好。
2.2.7 重复性试验
取3批样品(批号:20190604、20190608、20190612),按“2.1”项下方法平行制备6份供试品溶液,姜黄素平均含量为81.6 μg/ml,RSD为0.82%(n=6);胡椒碱平均含量为14.58 μg/ml,RSD为0.76%(n=6),结果表明该方法重复性良好。
2.2.8 回收率试验
精密称取已知含量的同一批复方姜黄素自微乳样品(批号:20190612)9份,约28 mg,分别准确加入对照品溶液(其中,姜黄素10 μg/ml,胡椒碱5 μg/ml)为5、25、50 ml各3份,稀释定容至100 ml,按照“2.2”项下依法测定。结果显示,低、中、高3个浓度的姜黄素和胡椒碱溶液在空白自微乳中的回收率在98.0%~102.0%之间,结果表明回收率满足分析方法的要求,表明该方法准确性良好。
2.2.9 样品含量测定
分别取3批不同批号(20190604、20190608、20190612)的样品,按“2.2.2”项下方法制成供试品溶液,依法测定峰面积,计算样品中姜黄素和胡椒碱的含量,见表1。
表 1 3批自微乳制剂的含量测定结果批号 姜黄素(μg/ml) 胡椒碱(μg/ml) 20190604 81.64 14.52 20190608 80.72 13.78 20190612 81.96 14.95 均值 81.34±0.056 14.42±0.068 RSD(%) 0.96 1.15 2.3 复方自微乳制剂的体外释放行为考察
2.3.1 漏槽条件的建立
由于姜黄素和胡椒碱溶解度低,因此选择合适的表面活性剂置于透析液中,通过增加药物的溶解度来建立体外释放的漏槽条件。将不同浓度乙醇、吐温-80、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加到磷酸盐缓冲溶液中,加入过量的药物,放入恒温水浴箱中振荡,72 h后离心取上清液进HPLC仪,计算药物饱和溶解度,见表2。
表 2 不同溶出介质中姜黄素和胡椒碱的溶解度释放介质 溶解度(mg/ml) 姜黄素 胡椒碱 10% 乙醇 0.104 0.094 20% 乙醇 0.245 0.136 30% 乙醇 0.312 0.198 磷酸盐缓冲液 0.08×10−3 0.03×10−3 0.05%吐温-80 0.016 0.015 0.2%吐温-80 0.085 0.064 0.5%吐温-80 0.199 0.095 0.75%吐温-80 0.332 0.260 0.05%SDS 0.044 0.052 0.2%SDS 0.085 0.092 0.5%SDS 0.108 0.312 0.75%SDS 0.198 0.485 结果显示药物在0.75% 吐温-80中溶解度较大且稳定性良好,故选择加入0.75% 吐温-80的磷酸盐缓冲液作为漏槽条件。
2.3.2 复方自微乳制剂的体外释放行为考察
吸取3 ml复方自微乳溶液装于透析袋中,将透析袋置于200 ml释放介质中(n =3),于37.2 ℃,100次/min振荡的条件下进行药物体外释放行为的考察。分别于不同时间点取3 ml释放介质,过滤后使用HPLC测定药物浓度,同时补充相同体积的空白介质。根据HPLC法进行含量测定,计算药物浓度及累积释放率(Q)。结果见图3、图4。
由于肿瘤微环境呈酸性,pH值较低,本研究使用pH 4.8的释放介质来模拟肿瘤环境。由图可知,药物在pH 4.8酸性环境中释放更完全,表明该自微乳制剂中的药物能够在肿瘤部位释放。姜黄素在pH 4.8和pH 7.5释放介质中108 h累积释放率分别为94.85%和84.38%。胡椒碱比姜黄素释放更完全,可能由于胡椒碱在0.75% 吐温-80中的溶解度较高,因此释放量较多。胡椒碱在pH 4.8和pH 7.5释放介质中36 h累积释放率分别为92.85%和90.05%。36 h后,在释放介质中几乎测定不到胡椒碱,而姜黄素能够缓慢释放到108 h。结果表明自微乳制剂具有缓释特性,能够缓慢释放姜黄素。
3. 讨论
姜黄素具有明确的抗肿瘤效果,但是其水溶性差,体外不稳定等缺点限制了临床应用。本研究将姜黄素和其代谢酶抑制剂胡椒碱制备成自微乳制剂,增加了姜黄素的溶解度以及生物利用度。本研究建立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能够在同一色谱条件下测定(Cur+Pip)- SMEDDS中姜黄素和胡椒碱的含量,该方法专属性良好、精密度、重复性和准确性均能够满足测定要求。本研究制备的自微乳制剂能够缓慢释放姜黄素和胡椒碱,发挥长效作用,避免突释效应,为进一步体内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3.1 方法学的建立
本研究中姜黄素和胡椒碱的浓度相差较大及仪器的限制,排除使用紫外分光光度法,选择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药物含量。为了能够高效检测,本研究采用在同一色谱条件下,不同波长(430和343 nm)条件下对姜黄素和胡椒碱进行测定[7]。本研究考察多种不同流动相后,结合参考文献[8],优选乙腈-4%冰醋酸溶液(48∶52)作为测定两种药物的流动相。结果显示,在该色谱条件下姜黄素衍生物去甲氧基和双去甲氧基姜黄素不干扰姜黄素的测定,同时,姜黄素和胡椒碱的色谱峰可以达到较好的分离,该方法的精密度、回收率等均符合测定要求,可以用来测定自微乳中的药物含量。
3.2 体外释放的考察
通过体外释放行为的考察,证实该制剂具有一定的缓释特性。释放结果显示前30 min存在一定的突释效应,可能是微乳表面的游离药物迅速释放到介质中,造成了突释[9],而胡椒碱的体外突释现象更为明显,与其具有较低的载药量相关,胡椒碱载药量低导致微乳表面具有较多的游离药物。两种药物均显示出在酸性环境中释放较完全,由此推测,在进行抗肿瘤疗效研究时,在酸性的肿瘤部位释放药物较多,具有一定靶向作用,从而能够发挥持久的抗肿瘤效果。但体内和体外研究可能具有差异性,需要进一步进行体内研究来证实其缓释以及靶向作用[10]。
4. 结论
本研究建立的HPLC方法学专属性好,精密度和回收率均满足测定方法的要求。制备的(Cur+Pip)-SMEDDS具有缓释特性,且在肿瘤的酸性环境下释放较正常组织中更多,为进一步进行体内试验奠定了理论基础。本实验只对复方自微乳制剂的体外释放做了研究,体内试验还需进一步考察。
-
表 1 红景天胶囊中红景天苷含量(n=3)
批号 红景天苷浓度(mg/粒) RSD(%) 190402 15.13 1.26 190908 15.29 2.47 180607 13.48 1.77 -
[1] 何黎黎, 顾健, 林芸竹. 红景天抗氧化作用对阿尔茨海默病干预机制研究进展[J]. 时珍国医国药, 2015, 26(2):440-443. [2] 吴少雄, 柳陈坚, 郭亚东, 等. HPLC法测定复方红景天胶囊中红景天苷的含量[J].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08, 29(6):52-53. doi: 10.3969/j.issn.1007-2349.2008.06.047 [3] 林建阳, 续晋洁, 林秋婕, 等. LC-MS/MS法测定红景天苷在大鼠的血药浓度[J].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2013, 29(11):862-864. [4] 吴浩, 狄留庆, 单进军, 等. 大鼠血浆中红景天苷UHPLC-MS/MS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其在药动学研究中的应用[J]. 中成药, 2014, 36(6):1176-1181. doi: 10.3969/j.issn.1001-1528.2014.06.014 [5] 陈帅, 夏媛媛, 魏广力, 等. 柱前衍生化结合UHPLC-MS/MS法同时测定Beagle犬血浆中的红景天苷和酪醇[J]. 药学学报, 2017, 52(2):296-301. [6] 吴趋凡, 李耿, 符崖. LC-MS/MS同时测定大鼠血浆中红景天苷和酪醇及其药物动力学研究[J].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2013, 24(2):169-172. doi: 10.3969/j.issn.1003-9783.2013.02.017 [7] 崔雅妹, 穆超超, 李书宁, 等. 红景天临床应用概况[J].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9, 33(4):74-77. [8] 郑巍, 曹旭芳, 张开霞, 等. 红景天苷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抗疲劳活性研究[J]. 药学实践杂志, 2018, 36(1):61-63, 67. doi: 10.3969/j.issn.1006-0111.2018.01.012 [9] 钟玲, 王若谷, 王洪英, 等. 大株红景天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伴心肌损伤患者神经功能及IMA、CK-MB、Hcy、BNP的影响[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0, 29(21):2363-2365, 2372. doi: 10.3969/j.issn.1008-8849.2020.21.021 [10] 蔡伟江, 陈彩云.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益康胶囊中的红景天苷[J].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15, 6(8):3055-3059. [11] 张玲. HPLC测定景参胶囊中红景天苷的含量[J]. 广东药学, 2004, 14(6):17-19. doi: 10.3969/j.issn.1674-229X.2004.06.006 [12] 秦榕, 薄海波, 韩舜愈.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红景天保健品中红景天苷和甙元酪醇含量[J].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2009, 45(6):674-675, 678. [13] 续晋洁. 大鼠体内红景天苷药代动力学研究[D]. 沈阳: 中国医科大学, 20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