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药学实践与服务》杂志目前不收取审稿费、版面费、加急费等费用,如收到邮件声称是编辑部X编辑,要求加作者微信的,请谨防财产损失!编辑部用于作者校对时绑定微信的邮件通过yxsjzzs@163.com发送,标题是《药学实践与服务》XML数字出版服务微信绑定,请区分开。

玄膝荣筋散质量标准研究

胡丹 刘春光 曹红 张贵英 马紫辉 郑明明

关梦瑶, 夏天爽, 何旭辉, 史策, 蒋益萍, 辛海量. 黑蒜多糖抗便秘作用研究[J]. 药学实践与服务.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403059
引用本文: 胡丹, 刘春光, 曹红, 张贵英, 马紫辉, 郑明明. 玄膝荣筋散质量标准研究[J]. 药学实践与服务, 2022, 40(4): 347-349, 363. doi: 10.12206/j.issn.1006-0111.202109078
GUAN Mengyao, XIA Tianshuang, HE Xuhui, SHI Ce, JIANG Yiping, XIN Hailiang. Study on Anti-constipation Effect of Black Garlic Polysaccharide[J].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Practice and Service.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403059
Citation: HU Dan, LIU Chunguang, CAO Hong, ZHANG Guiying, MA Zihui, ZHENG Mingming. Study on quality standard for Xuanxi Rongjin powder[J].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Practice and Service, 2022, 40(4): 347-349, 363. doi: 10.12206/j.issn.1006-0111.202109078

玄膝荣筋散质量标准研究

doi: 10.12206/j.issn.1006-0111.202109078
基金项目: 全军医疗机构制剂标准提高重点课题(13ZJZ16)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胡 丹,硕士,副主任药师,研究方向:中药质量标准提高的研究,Email:hudan1006@sina.com

    通讯作者: 刘春光,硕士,主管药师,研究方向:医院药学和合理用药,Email:Lcguang2015@163.com
  • 中图分类号: R284

Study on quality standard for Xuanxi Rongjin powder

  • 摘要:   目的   修订玄膝荣筋散的定性和定量测定方法。  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川芎、穿山龙进行定性鉴别,HPLC法测定制剂中桂皮醛的含量。采用KR100-5C18 色谱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35∶65),检测波长为290 nm。  结果  TLC法能定性鉴别川芎、穿山龙。桂皮醛在0.0489~0.3260µ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1.00)。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5.71%(RSD=1.78%)。  结论  该法灵敏度高、专属性好、操作简便、重现性好。
  •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饮食结构改变,功能性便秘(FC)发生率逐年攀升,并具有顽固性、复发性的特点,无根治特效药[1],目前临床上对于便秘的干预措施主要包括药物、按摩、膳食调理等,但都存在依从性低、副作用明显、疗效不可靠等弊端[2],新型抗便秘产品的研发具有迫切需求。黑蒜是一种发酵大蒜,在高温高湿条件下发酵一定时间制得[3]。黑蒜主要化学成分包括多糖、类黑精、蛋白质、多酚、含硫化合物等[4],研究表明其具有显著的抗氧化、抗炎、抗肿瘤、抗肥胖[5-9]等作用,近年,黑蒜在通便相关的药食同源产品研发领域应用较多,但关于黑蒜抗便秘作用的研究较少,抗便秘功效成分更不明确,相关产品进一步研发与推广缺乏足够的科学依据。且黑蒜用于抗便秘每日需服用20 g以上[10],易导致依从性差,难以长期坚持等问题。有研究发现大蒜多糖具有一定抗便秘作用[11],而大蒜在加工成黑蒜的过程中糖类物质含量可增加数倍[12-13],可合理推测黑蒜多糖可能具有更显著的抗便秘作用,是黑蒜抗便秘作用的物质基础之一,但目前还没有相关的研究。因此,本文建立复方地芬诺酯(CO.D)诱导的小鼠FC模型,探究黑蒜多糖的抗便秘作用,为新型抗便秘产品的研发提供科学依据。

    黑蒜(批号:20231030,上海明可名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乳果糖口服液(规格:667 mg/ml,批号:22110047,北京韩美药品有限公司);复方地芬诺酯片(2.5 mg/片,批号:210804,仁和堂医药连锁股份有限公司)。

    D-无水葡萄糖(批号:S22J12H137237,源叶生物);无水乙醇(批号:P2708277,泰坦科技);生理盐水(批号:230327042,雷根生物);4%多聚甲醛(批号:HP184401,博光生物);浓硫酸(批号:20230420)、丙酮(批号:20230807)、石油醚(批号:20220507)均购自国药集团;三氯乙酸(批号:C14990699)、活性炭粉(批号:C14853603)、阿拉伯树胶粉(批号:C15109301)、苯酚(批号:C15031044)均购自麦克林生化;所有水均为超纯水机所制一级水。

    鼓风干燥箱DAG-924(满贤经贸);循环水式多用真空泵SHB-III(明杰仪器);万分之一天平JA1003(恒平仪器);电热恒温水浴锅HWS-12(一恒仪器);高速离心机M18G(创宜生物);旋转蒸发器RE-52AA(亚荣仪器);超纯水机Smart-S(和泰仪器)。

    SPF级C57雄性小鼠,体重18 ~22 g,许可证号: SCXK(浙)2019-00004,杭州子源实验动物科技有限公司。

    取10 g黑蒜,按下列步骤处理: ①脱脂:剥去外壳,研磨成泥,85%乙醇水溶液(V/V)浸渍,常温静置8 h,抽滤,滤渣用85%乙醇水溶液洗涤2次,置于烘箱60℃挥干至无醇味,充分研磨获得脱脂黑蒜粉。②水提:所得脱脂黑蒜粉用80℃热水浸提1 h,料液比为1∶50,抽滤,滤液减压浓缩至原体积1/2。③脱蛋白:在浓缩液中加入等体积10%三氯乙酸水溶液,充分混匀,4℃静置10 h,离心取上清液。④醇沉:上清液加入无水乙醇,调节乙醇水溶液浓度为80%,充分混匀,4℃静置12 h,离心取沉淀。⑤干燥:挥干有机溶剂,烘箱60℃干燥,去除残留溶剂,得黑蒜多糖干燥粉末。

    采用苯酚-硫酸法[14]测定多糖含量。

    2.2.1   葡萄糖标准曲线绘制

    精密称取D-无水葡萄糖适量,配置为0.05、0.1、0.2、0.3、0.4、0.5 mg/ml的葡萄糖标准溶液,分别吸取250 μl于离心管中,依次加入6%苯酚溶液150 μl、浓硫酸625 μl,迅速振摇,静置反应30 min,吸取200 μl于96孔板,设置3个复孔,测量490 nm处吸光度。绘制葡萄糖标准曲线,求得回归方程。

    2.2.2   样品测定

    精密称取适量黑蒜多糖干燥粉末,加入蒸馏水配制成一定浓度的多糖溶液,根据酶标仪检测范围进行稀释。吸取250 μl多糖溶液于96孔板中,按照2.2.1项下方法进行测定,计算样品中多糖的含量,进一步计算黑蒜多糖的得率和纯度。

    计算公式:黑蒜多糖得率(%)=$ \dfrac{W2}{W1}\times 100\text{%} $

    黑蒜多糖纯度(%)=$ \dfrac{C\times V\times D}{W2}\times 100\text{%} $

    式中:$ W $1为黑蒜质量(g);$ W $2为黑蒜多糖粉末质量;$ C $为样品中多糖的质量浓度(mg/ml);$ V $为提取溶剂体积(ml);$ D $为样品稀释倍数。

    乳果糖口服液:乳果糖含量为667 mg/ml,正常成人用药量15 ml/d[15],换算可得小鼠的用药剂量为4 g/(kg·d)。量取乳果糖口服液6 ml,加蒸馏水14 ml,配置成200 mg/ml的乳果糖口服液。

    CO.D混悬液:参考贾红慧等[16]研究结果,选用5 mg/kg剂量CO.D造模,模型稳定、灵敏。取CO.D 4片,研磨成细粉,加蒸馏水20 ml,配置成0.5 mg/ml的 CO.D混悬液,使用前需充分混匀。

    黑蒜多糖低、中、高剂量溶液:参考胡淼等[17]研究结果,黑蒜多糖低、中、高剂量组剂量分别选用0.25、0.5、1 g/kg。称取0.5、1、2 g黑蒜多糖干燥粉末,分别加蒸馏水20 ml,配置成25、50、100 mg/ml的黑蒜多糖溶液。

    墨汁[18]:阿拉伯树胶于蒸馏水中加热至完全溶解,料液比为1∶8。加入5 g活性炭粉末,混合均匀,重复煮沸3次,冷却后定容至100 ml,使用前需充分混匀。

    含药墨汁:取适量受试药,加入墨汁,配制成与上述受试药剂量相同的含药墨汁。

    2.4.1   小鼠小肠墨汁推进实验

    小鼠60只,适应性饲养1周,正常饮食饮水。给药前按照体重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组、黑蒜多糖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

    按照0.1 ml/10 g灌胃给药。①给药:空白组和模型组小鼠给予蒸馏水,阳性组和黑蒜多糖组小鼠分别给予乳果糖口服液和黑蒜多糖溶液。1次/d,连续给药1周,观察并记录小鼠体重变化及一般状态。②造模:末次给药后禁食12 h,自由饮水,空白组小鼠灌胃蒸馏水,其余各组小鼠灌胃CO.D溶液。③给药:30 min后空白组、模型组灌胃墨汁,其它组小鼠灌胃相应含药墨汁。25 min后处死,剖取小鼠小肠(幽门至盲肠上端),平铺成直线,测量小肠总长度和墨汁推进距离,避免拉伸小肠,影响实验结果。

    计算公式:小肠墨汁推进率(%)=墨汁推进距离(cm)/小肠总长度(cm)×100%

    2.4.2   小鼠排便实验

    分组、给药剂量及方法同“2.4.1”项下实验方法,给药后,记录每只小鼠首次排出黑便的时间、6 h内排出黑便的数量及重量,并进行粪便含水量测定,同时观察粪便性状。含水量测定方法为:将小鼠新鲜粪便置于提前干燥、称重的容器中,称重,于烘箱中干燥至重量不再变化,计算粪便含水量。

    计算公式:粪便含水量(%)=$ \dfrac{M1-M2}{M1}\times 100\text{%} $

    式中:M1为干燥前粪便质量(g),M2为干燥后粪便质量(g)。

    采用SPSS 24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以均数±标准差($ \bar{X} $±S)表示计量资料。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多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示差异显著,P<0.001表示差异极显著。

    精密称量所得黑蒜多糖干燥粉末质量为0.832 g,代入公式计算可得黑蒜多糖的得率为8.32%。以葡萄糖浓度(mg/ml)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可得回归方程为Y=2.2829 X+0.0764,相关系数r=0.9982,线性关系较好,代入回归方程计算可得黑蒜多糖的纯度为58.23%。

    表1可以看出,与空白组相比,各组小鼠体重均正常增长,无显著性差异,表明黑蒜多糖不会对正常小鼠体重产生影响。实验过程中,各组小鼠饮食正常,状态良好,无腹泻等不良反应,为后续实验提供前提保证。

    表  1  黑蒜多糖对小鼠体重的影响
    组别 小鼠小肠墨汁推进实验 排便实验
    初始体重
    m/g)
    最终体重
    m/g)
    初始体重
    m/g)
    最终体重
    (m/g)
    空白组 21.28±1.15 22.23±1.19 21.80±1.02 22.90±0.61
    模型组 21.20±1.36 22.24±1.22 21.58±1.00 22.64±0.84
    阳性组 21.17±1.18 22.31±1.28 21.42±1.01 22.81±0.91
    黑蒜多糖
    低剂量组
    21.44±1.32 22.38±1.54 21.98±1.20 23.02±1.20
    黑蒜多糖
    中剂量组
    21.06±1.13 22.16±0.77 21.59±1.10 22.38±1.08
    黑蒜多糖
    高剂量组
    21.42±1.15 22.54±1.26 21.79±1.29 22.85±0.98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表2可以看出,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墨汁推进率极显著减小,表明本实验小鼠FC模型造模成功。与模型组相比,黑蒜多糖组小鼠墨汁推进率均显著增大,分别增大了24.75%、56.95%、95.25%,表明黑蒜多糖对FC模型小鼠小肠运动具有促进作用,且成剂量依赖性。

    表  2  黑蒜多糖对小鼠小肠墨汁推进的影响
    组别 碳末推进距离
    l/cm)
    小肠总长度
    l/cm)
    墨汁推进率
    (%)
    空白组 28.86±3.25 34.87±1.60 82.90±9.97
    模型组 9.60±0.73*** 34.09±2.31 29.50±1.35***
    阳性组 26.94±3.55### 34.15±1.60 79.00±9.92###
    黑蒜多糖
    低剂量组
    12.58±1.15### 34.35±1.67 36.80±4.42#
    黑蒜多糖
    中剂量组
    16.01±2.06### 34.48±3.18 46.30±4.19###
    黑蒜多糖
    高剂量组
    19.95±1.60### 34.66±1.96 57.60±4.06###
    注:*P<0.05,**P<0.01,***P<0.001,与空白组比较;#P<0.05,##P<0.01, ###P<0.001,与模型组比较。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表3可看出,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小鼠首次排出黑便时间极显著延长,6 h排便粒数显著减少,6 h排便重量极显著减少,粪便含水量极显著降低,粪便呈球形或短椭圆形,部分串联,质地干硬,颜色普遍偏黑,表明本实验小鼠FC模型造模成功。与模型组相比,黑蒜多糖组小鼠首次排出黑便时间均极显著缩短,分别缩短了42.55%、44.99%、45.81%;6 h排便重量显著增加,分别增加了68.42%、78.95%、78.95%;粪便含水量极显著增大,分别增大了29.96%、32.78%和35.82%,粪便呈长椭圆形,质地较软,颜色为深棕色,无腹泻现象;除黑蒜多糖低剂量组外,中、高剂量组小鼠6 h排便粒数有统计学差异,分别增加了31.45%和32.52%。表明黑蒜多糖可能通过增大FC模型小鼠粪便含水量发挥促排便作用,各剂量组间效果差异不明显。

    表  3  黑蒜多糖对小鼠排便及粪便含水量的影响
    组别 首黑便时间
    t/min)
    6 h排便数
    (粒)
    6 h排便湿重
    m/g)
    6 h排便干重
    m/g)
    含水量
    (%)
    空白组 111.50±8.98 16.50±3.51 0.46±0.10 0.22±0.04 52.16±2.53
    模型组 241.50±19.54*** 11.13±2.75** 0.19±0.02*** 0.13±0.01*** 32.58±2.35***
    阳性组 121.50±110.81### 15.13±4.09# 0.41±0.12### 0.20±0.06## 50.06±1.83###
    黑蒜多糖低剂量组 138.75±10.79### 13.75±2.71 0.32±0.08## 0.19±0.42# 42.34±2.27###
    黑蒜多糖中剂量组 132.88±8.34### 14.63±3.66# 0.34±0.10## 0.19±0.05## 43.26±2.68###
    黑蒜多糖高剂量组 130.88±9.09### 14.75±3.73# 0.34±0.12## 0.19±0.05## 44.25±6.72###
    注:*P<0.05,**P<0.01,***P<0.001,与空白组比较;#P<0.05,##P<0.01,###P<0.001,与模型组比较。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CO.D是一种止泻药,可通过抑制肠道平滑肌上的肠黏膜感受器抑制肠道运动,减慢排便进程,减少排便次数,同时肠内容物与肠粘膜接触时间延长,可促进肠内容物水分的重吸收,降低粪便含水量,是常用的FC小鼠模型造模药[19]。因此,本研究建立CO.D诱导的小鼠FC模型,探究黑蒜多糖的抗便秘作用。实验结果表明,黑蒜多糖可显著促进CO.D诱导的FC模型小鼠小肠蠕动,缩短排便时间,增加粪便含水量,从而发挥抗便秘作用。有研究显示成人每日服用约2 g黑蒜多糖便可达到较好疗效,用量仅为黑蒜的1/10[10]。给药期间小鼠状态良好、体重正常,未产生腹泻等副作用。因此,黑蒜多糖用于FC治疗可有效规避依从性差、副作用明显、疗效不可靠等弊端,前景广阔。此外,有相关研究发现,采用CO.D 10 mg/kg和15 mg/kg灌胃造模(大鼠)都存在停药后恢复的情况[20],提示我们使用CO.D进行慢性便秘造模,在造模成功后的治疗给药阶段也需要持续用药,以维持药效。目前该便秘模型的建立没有统一标准,后续可对造模时间、造模剂量进行优化,为更深入的黑蒜多糖抗便秘机制研究提供基础。

    FC是典型的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现代研究普遍认为,其发病机制主要与卡哈尔间质细胞(ICCs)数量、功能以及分布异常、肠神经递质水平异常、水通道蛋白表达异常、氧化应激指标失衡、肠道菌群紊乱等有关[21-22]。大蒜多糖主要为果聚糖,占干重的65%,在发酵生成黑蒜的过程中,果聚糖因高温作用大量降解为低聚果糖(FOS)、果糖等小分子糖[23]。FOS在国际营养学界被称作“具有优良难消化性的水溶性膳食纤维”,还是典型的“超强双歧因子”。因其无法被肠道吸收,可被双歧杆菌等益生菌分解利用,短时间内促进双歧杆菌增殖10~100倍,分解生成的有机酸,可有效调节肠道pH,刺激肠道蠕动,促进排便[24]。双歧杆菌还可抑制有害肠道病菌生长、抵抗病原菌感染、产生维生素并促进矿物质吸收以维持肠道健康,有研究表明人体双歧杆菌含量随年龄增长逐渐减少,是老年人易发生便秘的主要原因[25]。因此,需要进一步明确黑蒜多糖的单糖组成、相对分子质量以及结构,为后续抗便秘机制研究提供依据。此外,便秘成因复杂,可结合具体的证型如脾虚、血虚、阳虚、津亏等便秘模型进一步探究黑蒜多糖抗便秘作用的有效性。

  • 图  1  川芎薄层色谱图

    1. 阴性对照品;2.川芎对照品;3.~5.三批样品

    图  2  穿山龙薄层色谱图

    1. 阴性对照品;2. 穿山龙对照品;3.~5. 三批样品

    图  3  专属性试验HPLC图谱

    A. 供试品溶液;B. 对照品溶液;C. 阴性对照溶液;1.桂皮醛

    表  1  桂皮醛加样回收率试验测定结果

    称样量(g)相当桂皮醛量(mg)加入量(mg)实测量(mg)回收率(%)平均回收率(%)RSD(%)
    0.50780.17370.20380.371797.15
    0.50450.17250.20380.370897.30
    0.50640.17320.20380.364493.8295.691.78
    0.50180.17160.20380.363794.26
    0.50510.17270.20380.365094.36
    0.50060.17120.20380.369497.25
    下载: 导出CSV

    表  2  玄膝荣筋散中桂皮醛含量测定结果(n=3)

    批号含量(mg/g)
    1406010.3422
    1407010.3121
    1312260.2945
    下载: 导出CSV
  • [1] 国家药典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S].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20: 42.279.
    [2] 郑荣先. 通脉止渴胶囊薄层色谱鉴别[J].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9, 14(6):47-50. doi:  10.12010/j.issn.1673-5846.2019.06.009
    [3] 孙嘉惠, 张文晋, 赵振宇, 等. 植物分类学于中药鉴定学的意义[J]. 中药材, 2020, 43(9):2319-2323.
    [4] 陈海兰, 李晓华, 初洪波, 等. 穿山龙配方颗粒质量标准研究[J]. 中国现代中药, 2015, 17(7):712-715.
    [5] 刁兴彬, 高文学, 张芳, 等. 穿山龙提取物质量标准研究[J]. 中国药事, 2014, 28(8):871-874.
    [6] 米振清. 桂龙咳喘宁胶囊HPLC指纹图谱研究及7个活性成分的测定[J]. 中国药师, 2020, 23(5):950-954. doi:  10.3969/j.issn.1008-049X.2020.05.040
    [7] 刘丹, 于丽红, 王颖, 等. 高效液相色谱同时测定桂生汤中毛蕊花糖苷和桂皮醛的含量[J]. 中南药学, 2019, 17(11):1903-1905.
    [8] 李耀华, 魏江存, 梁建丽, 等. 不同产地肉桂叶中香豆素、肉桂酸、桂皮醛成分的含量测定[J].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20, 38(2):54-57.
  • [1] 姚小静, 计佩影, 陆峰, 施国荣, 傅翔.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法快速测定尿液中曲马多的研究 . 药学实践与服务, 2025, 43(4): 185-189.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401072
    [2] 肖农, 陆诗依, 唐文雅, 居敏俐, 徐刚锋, 杨明华.  中成药微生物计数法前处理的影响因素和优化方法 . 药学实践与服务, 2025, 43(): 1-5.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403014
    [3] 吴海韵, 杨甜, 张弛, 梁文仪, 苏娟.  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技术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 药学实践与服务, 2025, 43(): 1-6.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409007
    [4] 余小翠, 王习文, 张贵英, 徐君伟, 祝雨薇, 胡丹.  麝香接骨胶囊的HPLC特征图谱的研究及7种成分含量测定 . 药学实践与服务, 2025, 43(): 1-5.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307059
    [5] 陈方剑, 赵娟娟, 叶侃倜, 孙煜昕, 刘继勇, 杨骏.  血通胶囊提取工艺优化及质量控制研究 . 药学实践与服务, 2025, 43(2): 82-86, 91.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409003
    [6] 凯丽比努尔·奥布力艾散, 李倩, 谢志, 贾文彦, 尹东锋.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仑伐替尼混合胶束的制备工艺 . 药学实践与服务, 2024, 42(11): 495-502.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403019
    [7] 张艺昕, 关欣怡, 王博宁, 闻俊, 洪战英.  二氢吡啶类钙离子拮抗药物手性分析及其立体选择性药动学研究进展 . 药学实践与服务, 2024, 42(8): 319-324.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308062
    [8] 赖立勇, 夏天爽, 徐圣焱, 蒋益萍, 岳小强, 辛海量.  中药青蒿抗氧化活性的谱效关系研究 . 药学实践与服务, 2024, 42(5): 203-210, 216.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211012
  • 加载中
图(3) / 表(2)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3150
  • HTML全文浏览量:  1218
  • PDF下载量:  15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21-09-15
  • 修回日期:  2022-04-05
  • 网络出版日期:  2022-07-27
  • 刊出日期:  2022-07-25

玄膝荣筋散质量标准研究

doi: 10.12206/j.issn.1006-0111.202109078
    基金项目:  全军医疗机构制剂标准提高重点课题(13ZJZ16)
    作者简介:

    胡 丹,硕士,副主任药师,研究方向:中药质量标准提高的研究,Email:hudan1006@sina.com

    通讯作者: 刘春光,硕士,主管药师,研究方向:医院药学和合理用药,Email:Lcguang2015@163.com
  • 中图分类号: R284

摘要:   目的   修订玄膝荣筋散的定性和定量测定方法。  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川芎、穿山龙进行定性鉴别,HPLC法测定制剂中桂皮醛的含量。采用KR100-5C18 色谱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35∶65),检测波长为290 nm。  结果  TLC法能定性鉴别川芎、穿山龙。桂皮醛在0.0489~0.3260µ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1.00)。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5.71%(RSD=1.78%)。  结论  该法灵敏度高、专属性好、操作简便、重现性好。

English Abstract

关梦瑶, 夏天爽, 何旭辉, 史策, 蒋益萍, 辛海量. 黑蒜多糖抗便秘作用研究[J]. 药学实践与服务.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403059
引用本文: 胡丹, 刘春光, 曹红, 张贵英, 马紫辉, 郑明明. 玄膝荣筋散质量标准研究[J]. 药学实践与服务, 2022, 40(4): 347-349, 363. doi: 10.12206/j.issn.1006-0111.202109078
GUAN Mengyao, XIA Tianshuang, HE Xuhui, SHI Ce, JIANG Yiping, XIN Hailiang. Study on Anti-constipation Effect of Black Garlic Polysaccharide[J].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Practice and Service.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403059
Citation: HU Dan, LIU Chunguang, CAO Hong, ZHANG Guiying, MA Zihui, ZHENG Mingming. Study on quality standard for Xuanxi Rongjin powder[J].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Practice and Service, 2022, 40(4): 347-349, 363. doi: 10.12206/j.issn.1006-0111.202109078
  • 玄膝荣筋散是由蚂蚁、青风藤、老鹳草、川芎、全蝎、重楼等十三味中药组成的复方制剂,其中黄芪为君药,白术、桂枝为臣药,具有滋补肝肾,养肝荣筋,消热利湿,祛风止痛。用于早、中、晚期风湿、寒型类风湿性关节炎。由于该标准中仅包含一个川芎薄层色谱鉴别和蚂蚁、黄芪的显微鉴别,且无定量测定方法,不能全面控制制剂质量。根据全军医疗机构制剂标准提高课题要求,在原有质量标准基础上,增加了川芎、穿山龙的薄层鉴别,同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玄膝荣筋散中所含桂皮醛的含量,该法灵敏度高、专属性好、操作简便、重现性好。

    • LC-20AD岛津高效液相色谱仪(日本); 紫外检测器。

    • 玄膝荣筋散(批号:140601、131226、140701,规格:250g/袋),由南京政治学院门诊部提供;桂皮醛(对照品,批号:110710-201418,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乙腈为色谱纯,水为超纯水,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

    • 取本品5 g,加乙醚20 ml,超声处理15 min,滤过,滤液低温挥去乙醚,残渣加乙酸乙酯1 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取川芎对照药材0.5 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取缺川芎的阴性样品,同法制备阴性对照液。吸取上述3种溶液各10 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正己烷-乙酸乙酯 (9∶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 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阴性试验样品未见干扰,见图1

      图  1  川芎薄层色谱图

    • 取本品粉末15 g,加甲醇50 ml,加热回流1 h,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 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穿山龙对照药材0.5 g,加甲醇25 ml,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取缺穿山龙的阴性样品,同法制备阴性对照液。吸取上述3种溶液各5 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甲醇-水 (13∶7∶2)的下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 %硫酸乙醇溶液,在105 ℃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置紫外光灯(365 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阴性试验样品未见干扰,见图2

      图  2  穿山龙薄层色谱图

    • 色谱柱:KR100-5C18 (250mm×4.6mm ;5μm, E14878);流动相:乙腈-水(35∶65);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90 nm;进样体积:10 μl。在此条件下,样品中桂皮醛与基线达到良好分离,见图3

      图  3  专属性试验HPLC图谱

    • 取桂皮醛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制成每1 ml含桂皮醛 15 µg的溶液,即得。

    • 取样品(过四号筛)粉末约1 g,精密称定,置于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80 %乙醇25 ml,称定重量,超声处理(功率250 W,频率40 kHz)20 min,放冷,再称定重量,用 80 %乙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 按处方量制备缺桂枝的阴性样品,按供试品溶液方法制备阴性对照溶液。

    • 取对照品溶液、供试品溶液、阴性对照溶液,按“2.2.1”项下色谱条件进样分析,阴性对照液中色谱峰对测定无干扰(见图3)。

    • 取桂皮醛对照品适量,加甲醇溶解并制成每1 ml含0.0326 mg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5,将溶液5分别稀释为0.00489、0.008150、0.0163、0.02445 mg/ml四种浓度,作为对照品溶液1~4。精密吸取上述对照品溶液1~5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按“2.2.1”项下色谱条件测定峰面积,以进样量(X)为横坐标,峰面积(Y)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得回归方程为:Y=10181123.15X+6639.54,r=1.00,结果表明:桂皮醛在0.0489~0.3260 µg/ml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 精密吸取“2.2.3”项下供试品溶液,在上述色谱条件下,连续进样6次。结果峰面积的RSD为1.07%(n=6),表明仪器精密度良好。

    • 取同一批号的玄膝荣筋散(批号140601)按“2.2.3”项下制备方法平行制备6份供试品溶液,按上述色谱条件,测得桂皮醛峰面积RSD为1.12%,结果表明此法重复性良好。

    • 取同一批号的玄膝荣筋散(批号140601)样品,精密称定,照上述含量测定方法,精密吸取10 µl, 分别在0、2、4、8、12、24 h进样,测定一次。结果桂皮醛峰面积的RSD为0.95%,表明供试品溶液在24 h内稳定性良好。

    • 取同一批号的玄膝荣筋散(批号140601)0.5 g,精密称定,分别精密加入桂皮醛(0.00815 mg/ml)对照品溶液25 ml,按“2.2.3”项下制备方法平行制备6份供试品溶液,按“2.2.1”项下色谱条件测定,结果见表1

      表 1  桂皮醛加样回收率试验测定结果

      称样量(g)相当桂皮醛量(mg)加入量(mg)实测量(mg)回收率(%)平均回收率(%)RSD(%)
      0.50780.17370.20380.371797.15
      0.50450.17250.20380.370897.30
      0.50640.17320.20380.364493.8295.691.78
      0.50180.17160.20380.363794.26
      0.50510.17270.20380.365094.36
      0.50060.17120.20380.369497.25
    • 取3批样品,按上述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处理,进样,计算桂皮醛的含量,见表2

      表 2  玄膝荣筋散中桂皮醛含量测定结果(n=3)

      批号含量(mg/g)
      1406010.3422
      1407010.3121
      1312260.2945
    • 桂皮醛为桂枝药材的主成分,经紫外吸收光谱扫描(200~400 nm),在291 nm处有最大吸收,故确定检测波长为290 nm。

    • 参照2020版《中国药典》[1] 中桂皮醛含量测定的方法,分别取样品2.0251、1.0530、0.5169 g,加入不同浓度的乙醇、甲醇等,超声处理20、30、40 min,按照正文的含量测定项下方法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最终选择取样量为1g,选用80%乙醇为溶剂,在超声30 min后提取较完全。

    •   建立该制剂中川芎、穿山龙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拟增加黄芪、甘草的薄层实验中,因存在阴性试验样品有干扰的问题,故未列入正文。对TLC方法,分别从温度(10 °C和35 °C)、相对湿度(42%和88%)以及不同硅胶板(国产和进口)等方面进行考察。在各试验条件下,鉴别结果不受温度、相对湿度和不同硅胶板等条件改变的影响。说明本文所建立的薄层色谱方法作为定性鉴定方法具有很强的适用性。

      本实验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了桂皮醛含量测定的方法,经过试验验证,该法灵敏度高、专属性好、操作简便、重现性好,可作为该制剂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及检验手段,更好把控药品疗效与临床用药安全。

参考文献 (8)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