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药典》2020年版[1]于2020年12月30日正式实施[2]。作者在执行《中国药典》2020年版(一部)的过程中,发现药材和饮片显微鉴别标准存在较多问题,收载的显微标准正文存在整体不统一、项目规定不合理、个别标准收录有误、重要显微特征遗漏等现象,影响药材、饮片的质量控制和标准的执行。由于中药材内部结构比较稳定,不同药材内部组织构造多具有特异性,据此可以将不同来源的中药材区分开,从而达到鉴别中药真伪及优劣的目的。《中国药典》作为显微鉴别的法定标准,科学、严谨、准确的显微鉴别标准对中药质量控制意义重大。目前,可见王雨青等[3]开展的2020年版《中国药典》收载的多基原中药材的性状、显微、理化、分子等方面研究。以及孟虎彪[4]整理近20年中国知网中公开发表的34种道地药材的性状特征、显微特征、生态特征和遗传特征数据文献,并将上述特征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但国内尚无对2020年版《中国药典》药材和饮片显微鉴别做全面研究的报道。
因此,作者参考国内中药显微权威文献及结合日常显微鉴别实验,对《中国药典》2020年版(一部)药材和饮片显微标准进行全面梳理,对显微项目整体不统一、项目规定不合理、标准收录有误、重要显微特征遗漏等方面进行研究与探索,旨在修订不合理指标、改正错误内容、统一标准项目,进而保证显微标准的实用性、科学性与规范性,提高《中国药典》显微标准的可执行性。2020年版《中国药典》正文页码在文中以“P”表示。2020年版《中国药典》在下文中简称药典。
-
棕榈【鉴别】(1)项下 “外侧薄壁细胞含细小的草酸钙簇晶”,饮片“棕榈炭”【鉴别】(1)项下“含草酸钙方晶”,前后矛盾。参照中药草酸钙结晶镜检方法[5],对结晶的成分进行验证,加稀盐酸加热后不溶解,加硫酸无针晶析出,偏光显微镜下观察,无草酸钙晶体偏光现象,可以判定此特征并非草酸钙晶体。
柏子仁【来源】项下描述“秋、冬二季采收成熟种子,晒干,除去种皮,收集种仁”,表明药材已除去种皮,但【鉴定】项下描述“种皮表皮细胞长条形,常与含棕色色素的下皮细胞相连”,存在前后矛盾。
生姜为单子叶植物的根茎,不存在次生构造,木栓层为次生构造,而药典却将木栓层收载入生姜显微标准(表1)。
表 1 显微特征收录有误品种
品种 页码 收录问题 建议 棕榈 P350 错误收录草酸钙簇晶、草酸钙方晶 修订 生姜 P104 将表皮错误描述成了木栓(木栓层为多列木栓细胞) 修订 柏子仁 P259 出现非药用部位“种皮”显微特征(“种皮表皮细胞长条形,常与含棕色色素的下皮细胞相连”) 修订 -
麦冬【鉴别】(1)项下“韧皮部束16~22个”,国家药典委员会编写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药材显微鉴别彩色图鉴》附图的麦冬横切面韧皮部束为15个[6],进一步实验验证,麦冬横切面韧皮部束可达23个,建议药典将麦冬项下显微鉴别的韧皮部束限度进行重新修订。郁金【鉴别】(1)项下的描述是“中柱韧皮部束与木质部束各40~55个”,与文献记载[7]存在较大差异。紫苏叶药材【鉴别】(1)项下“非腺毛…直径16~346μm”,徐国钧等[8]研究表明,紫苏叶非腺毛直径27~72μm。经实验验证,紫苏叶非腺毛直径与徐国钧等研究相符。其他药材,如蓖麻子等也存在描述错误的问题(表2)。
表 2 显微特征限度问题品种
显微特征 品种 页码 相关数据有误 建议 韧皮部束 百部 P138 百部:韧皮部束与木质部束各16~22个;
对叶百部:韧皮部束与木质部束各16~22个修订 麦冬 P162 韧皮部束16~22个 修订 温郁金 P217 中柱韧皮部束与木质部束各40~55个 修订 黄丝郁金 中柱韧皮部束与木 质部束各22~29个 修订 桂郁金 中柱韧皮部束与木质部束各42~48个 修订 绿丝郁金 木质部束64~72个 修订 草酸钙针晶 红大戟 P157 草酸钙针晶散在.....长50~153 μm 修订 非腺毛 紫苏叶 P354 非腺毛直径描述错误(直径16~346 μm) 修订 结晶体 蓖麻子 P366 结晶体直径描述错误(直径8~20 mm) 修订 -
山茱萸【鉴别】(1)项下收载了山茱萸果皮表皮细胞、中果皮细胞、草酸钙簇晶、石细胞4种显微特征,根据山茱萸科植物的特征山茱萸粉末应含有菊糖[8-9],经进一步实验验证,山茱萸中含有较多菊糖,且特征明显、易观察。此外,根据实验观察及比对权威文献[8-10],对药典中收载品种的粉末显微鉴别进行研究,整理遗漏专属性强的粉末显微特征的品种达30余种(表3)。
表 3 重要粉末特征遗漏品种
遗漏显微特征 品种及药典页码 建议 菊糖 山茱萸(P29) 增加菊糖 石细胞 苦参(P211)、夏枯草(P292)、木鳖子(P66) 增加石细胞 韧皮纤维 苍术(北苍术P168)、虎杖(P217) 增加韧皮纤维 淀粉粒 当归(P139)、黄芪(P315)、骨碎补(P267)、山楂(P33)、水红花子(P85)、土荆皮(P18)、肉桂(P142)、
苦楝皮(P212)、黄柏(P318)、海风藤(P293)、增加淀粉粒 草酸钙方晶 川贝母(P38)、平贝母(P101)、北豆根(P103)、艾叶(P91)、八角茴香(P5)、栀子(P259)、蔓荆子(P379)、
草豆蔻(P249)、香薷(P271)、增加草酸钙方晶 腺毛 桑叶(P310)、补骨脂(P195) 增加腺毛 非腺毛 凌霄花(P299) 增加非腺毛 草酸钙簇晶 莲须(P286)、乌梅(P81)、槐角(P371)、砂仁(264)、草豆蔻(P238)、苦楝皮(P212)、桑寄生(P312)、
厚朴花[10](P263)增加草酸钙簇晶 草酸钙柱晶 黑芝麻(P359) 增加草酸钙柱晶 星状细胞 木鳖子(P66) 增加星状细胞 -
经整理发现,本版药典中药横切面显微鉴别中收载了10个菊糖、2个橙皮苷结晶和70个淀粉粒特征。此类特征遇热不稳定,在实际制片过程中,多使用徒手切片,再用水合氯醛加热透化,而加热后很难观察到此类特征。若不加热,由于徒手切片所制成的片较厚,透光性不高,也难以观察到此类特征(表4)。
表 4 横切面显微收载遇热不稳定显微特征品种
显微特征 品种及药典页码 建议 菊糖 土木香(P17)、川木香(P37)、木香(P63)、白术(P107)、半边莲(P122)、苍术(P168)、南沙参(P256)、桔梗(P289)、党参(P294)、紫菀(P357) 删除 橙皮苷结晶 土木香(P17)、川木香(P37) 删除 淀粉粒 刀豆(P12)、三棱(P14)、大黄(P24)、山豆根(P28)、山慈菇(P34)、川乌(P41)、川芎(P42)、五加皮(P67)、五味子(P68)、太子参(P118)、片姜黄(P76)、 石菖蒲(P94)、石斛(P95)、石榴皮(P97)、北沙参(P103)、生姜(P104)、仙茅(P105)、白附子(P110)、白扁豆(P114)、白薇(P115)、地枫皮(P128)、地骨皮(P128)、地榆(P131)、当归(P139)、肉豆蔻(P141)、肉桂(P142)、朱砂根(P144)、竹节参(P144)、华山参(146)、防己(P155)、红豆蔻(P160)、赤小豆(P165)、两头尖(P175)、两面针(P176)、何首乌(P183)、皂角刺(P185)、青风藤(P204)、板蓝根(P214)、郁金(P217)、明党参(P219)、岩白菜(P220)、金钱草(P229)、狗脊(P235)、细辛(P241)、草乌(P247)、草豆蔻(P249)、草果(P250)、威灵仙(P262)、阳春砂(P264)、独活(P275)、姜黄(P276)、前胡(P277)、珠子参(P283)、莪术(P287)、夏天无(P292)、射干(P297)、狼毒(P299)、高良姜(P300)、粉萆薢(P301)、粉葛(P302)、益智(P303)、桑白皮(P311)、黄芪(P315)、常山(P326)、猫爪草(P333)、商陆(P338)、绵马贯众(P344)、紫花前胡(P352)、紫萁贯众(P356)、矮地茶(P376)、藏菖蒲(P396) 删除 -
土茯苓显微鉴别项下收载了粉末显微,市场上常见其混伪品白土茯苓及云南土茯苓,而土茯苓与上述两种混伪品在粉末显微上并无明显区别,故粉末显微无法将土茯苓真伪区别,而横切面组织显微区别很明显,土茯苓为有限外韧维管束,白土茯苓及云南土茯苓为周木维管束[11,12]。另有海风藤、降香[13]等具有类似问题(表5)。
表 5 收载显微特征不具有专属性品种
品种 药典收载/描述 常见混伪品 显微描述问题 建议 降香 粉末显微 酸枝木 粉末显微无法区分 补充收载三切面显微 海风藤 粉末显微 山蒟、毛蒟 粉末显微无法区分 补充收载横切面显微 白头翁 粉末显微 大火草、北白头翁、毛大丁草 粉末显微无法区分 补充收载横切面显微 土茯苓 粉末显微 白土茯苓、云南土茯苓 粉末显微无法区分 补充收载横切面显微 -
洋金花(P279)显微鉴别项下,共描述了花萼非腺毛、花冠裂片边缘非腺毛、花丝基部非腺毛4种非腺毛,且文字描述上较相似。经实验验证,在粉末显微中,很难区分4种非腺毛,影响标准的执行。此种情况还存在于麦芽(P156)中,药典收载了麦芒非腺毛、稃片表皮非腺毛和鳞片非腺毛;蔓荆子(P379)收载了花萼非腺毛及外果皮非腺毛。
-
谷芽【鉴别】项下“稃片表皮细胞淡黄色,回行弯曲,壁较厚,微木化,孔沟明显”,而麦芽【鉴别】(1)项下 “稃片外表皮表面观长细胞与2个短细胞(栓化细胞、硅质细胞)交互排列;长细胞壁厚,紧密深波状弯曲,短细胞类圆形,有稀疏壁孔长细胞壁厚,紧密深波状弯曲”。同样的显微特征,一个描述为“回行弯曲”,一个描述为“深波状弯曲”,同为中国药典一部收载,应在描述上统一。瓜蒌【鉴别】(1)项下,描述的是厚壁细胞(厚壁细胞较大,多单个散在,棕色,形状多样),而栝楼子【鉴别】(1)项下则描述为星状细胞(星状细胞淡棕色、淡绿色或几无色,呈不规则长方形或长圆形,壁弯曲,具数个短分枝或突起,枝端钝圆)(表6)。
表 6 显微特征描述的不统一品种
显微特征 品种 页码 相关描述 建议 厚壁细胞 瓜蒌子 P117 星状细胞淡棕色、 淡绿色或几无色 统一描述为“厚壁细胞” 瓜蒌 P116 厚壁细胞较大,多单个散在,棕色,形状多样 稃片外表皮细胞 麦芽 P163 稃片外表皮.....长细胞壁厚,紧密深波状弯曲 统一描述为“紧密深波状弯曲” 谷芽 P187 稃片表皮细胞淡黄色,回行弯曲 糊化淀粉粒团块 制天南星 P59 糊化淀粉粒众多,多存在于薄壁细胞中 统一描述为“糊化淀粉粒团块” 天麻 P59 含糊化多糖类物的薄壁细胞无色 白及 P107 糊化淀粉粒团块无色 -
在显微鉴别中,木纤维和韧皮纤维是可以区分开的,而且二者的形态差别较大,但在本版药典中,存在着只描述纤维的状况,未明确是木纤维还是韧皮纤维。如地榆【鉴别】(1)项下只描述纤维,从横切面显微看药典描述的是“木纤维”,从粉末显微看药典描述的疑似“韧皮纤维”。其他如白芍、苍术等也有类似问题(表7)。
表 7 显微特征描述不清
显微特征 品种 页码 相关描述 建议 纤维 地榆 P131 地榆:“纤维较少,单个散在或成束细长”;绵地榆:“纤维非木化” 区分木纤维及韧皮纤维 纤维 白芍 P109 纤维长梭形 统一描述为木纤维 纤维 川牛膝 P40 纤维长条形 纤维 苍术 P168 纤维大多成束,长梭形 纤维 拳参 P301 纤维长梭形 还有多来源品种显微特征描述不明确,不同来源的种间显微特征差异不区分,本版药典收载的中药材及饮片收载较多的多来源品种,其中存在着显微相近或不同等多种情况,而药典中对显微不同的多来源品种存在使用同一标准的情况。苍术来源于茅苍术或北苍术,显微标准收载的纤维实为木纤维,其中北苍术有韧皮纤维,而茅苍术无韧皮纤维。黄连项【鉴别】(1)项下,描述“髓部均为薄壁细胞,无石细胞”,贾敏如等[14]、杨靖雯[15]研究报道,味连根茎横切面髓部确有石细胞,单个散在或数个成群,由于数量稀少,故在横切面上有时看不到,且在石蜡切片中,特别是干药材根茎髓部组织很容易脱落(表8)。天南星等多基源品种及其炮制品同样存在显微特征描述不足或错误之处,甚至出现自相矛盾的情况 [16]。
表 8 多来源品种显微特征描述不明确品种
品种 页码 来源 显微描述问题 建议 苍术 P168 茅苍术Atractylodes lancea(Thunb.)DC.
北苍术 At/ractylodes chinensis(DC.)Koidz.韧皮纤维是茅苍术与北苍术鉴别点,未列出。 将两种来源的显微应分别列出 黄连 P316 黄连Coptis chinensis Franch.
三角叶黄连Coptis deltoidea C.Y.Cheng et Hsiao
云连Coptis teeta Wall.石细胞只存在于雅连中,而味连中描述无石细胞 对味连髓部石细胞标准重新制定 -
中药显微鉴别以其操作简单、方便、快捷的特点,以及准确、可靠、专属性强的实验结果而广泛应用于中药材和饮片的鉴别,对于鉴别中药的真伪优劣具有重要意义。药典是强制性国家标准,其显微鉴别标准应当具备内容准确、逻辑严密、表达清晰、可执行性强等基本特性,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发现药典显微鉴别标准存在较多的显微特征收录错误、描述错误、重要特征遗漏、部分显微标准可操作性差等问题。
药典显微鉴别标准是中药检验的法定依据,其标准的不规范、不统一、内容错误及部分标准缺乏执行性,必将增加中药检验人员及监管人员的工作阻力。在显微标准的制定中,第一,须展开药材市场调研,掌握流通的药材常见混伪品情况,并据此开展显微鉴别研究,参考国内外专业文献,制定专属性显微标准,做到标准专属性强,重要显微特征不遗漏且描述准确。第二,制定的标准须符合国内中药企业的实际情况,在国内大多数中药企业无石蜡切片机或冷冻切片机的情况下,减少收录横切面菊糖、淀粉粒、橙皮苷结晶等稳定性重现性不足的显微特征。第三,中药显微特征描述具有较大的主观性,其描述常常不统一,作为科学严谨的药典,其内容需规范统一,避免在执行过程中产生误解。
致谢:本文在写作过程中得到安徽中医药大学周建理老师、北京大学李耀利老师、天士力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肖寒老师以及广西壮族自治区食品药品检验所黄清泉老师的指导,在此表示感谢!
The standard specification of microscopic identification of Chinese Pharmacopoeia 2020 edition
-
摘要:
目的 对《中国药典》2020年版(一部)中收载的药材和饮片显微质量标准项目进行分析,以提高质量标准的规范性及科学性。 方法 通过对《中国药典》2020年版(一部)药材和饮片显微鉴别标准项目进行分析,对发现的标准规范问题进行归纳与分类,提出修订建议。 结果 《中国药典》2020年版(一部)药材和饮片显微鉴别标准存在不规范与不统一现象。 结论 中药显微鉴别标准尚需完善,标准制订应更具有专属性、耐用性,以提升标准的实用性与可执行性。对中药显微标准在修订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为显微标准的制定提供参考。 Abstract:Objective To improve the standardization and legitimacy of the quality control for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by analyzing the microscopic identification quality standard of TCM in Chinese Pharmacopoeia 2020 edition (Volume 1). Methods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standard items of microscopic identification in Chinese Pharmacopoeia 2020 edition (Volume1), the problems in the standard was summarized and classified , and suggestions for revision were provided. Results The standardization and consistency have the room to improve in TCM microscopic identification standard in Chinese Pharmacopoeia 2020 (Volume 1). Conclusion The TCM microscopic identification standard needs to be improved, and the formulation for the standard should be more specific and practical. -
西红花,为鸢尾科多年生植物番红花(Crocus sativus L.)的干燥柱头,具有活血化瘀、凉血解毒、解郁安神等功效 [1]。番红花是三倍体不育植物,只能通过被称为球茎的块状球茎无性繁殖。西红花的产量和品质与球茎大小直接相关 [2]。而球茎中包含的有机酸、脂肪酸、萜类等化合物 [3]与球茎生长代谢过程密切相关,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球茎的大小。然而,目前球茎中内源性代谢物的分析方法均需要将样本进行匀浆后检测,这就会造成空间信息的丢失,无法实现原位分析。因此,利用新的技术手段研究番红花球茎中内源性代谢物的空间分布规律至关重要。
解吸电喷雾电离质谱成像(DESI-MSI)无需复杂的预处理步骤,可直接对样品进行可视化分析 [4]。目前已在解析植物内源性代谢物的空间定位方面显示出强大的分析能力。本研究通过优化切片厚度,建立了一种灵敏、高覆盖的质谱成像分析方法,以可视化番红花球茎中内源性代谢物在不同产地及同一产地不同部位的空间分布,实现了番红花球茎中黄酮、有机酸、氨基酸、类胡萝卜素和环烯醚萜苷的原位表征。为探究番红花全生命周期内的生长过程和开展番红花球茎种质筛选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持。
1. 材料和方法
1.1 仪器和试剂
1900-冷冻切片机(浙江益迪医疗科技有限公司);SYNAPT G2-Si HDMS质谱成像仪、HD Imaging 质谱成像数据分析软件 (Waters公司);标准级显微镜载玻片(上海泰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OCT 包埋剂(美国樱花SAKURA 公司);甲醇(HPLC级,美国Merck公司)。
1.2 样品收集和前处理
番红花球茎分别购自上海崇明、浙江建德和安徽亳州西红花种植合作社,批号分别为20230901SH、20230830ZJ、20230830AH,经海军军医大学韩婷教授鉴定。将新鲜球茎置于冷冻切片机中预冷30 min之后,用OCT包埋剂固定于切片机样品托上。连续切片,分别制备成20、30、40、50 μm的切片,黏附于载玻片上,在室温下干燥20 min后备用。
1.3 DESI质谱成像分析
将准备好的组织切片置于X轴和Y轴二维操控台上,使用SYNAPT G2-Si HDMS质谱成像仪在正离子模式下进行检测。检测的质荷比(m/z)范围设定为50~650;空间分辨率为200 μm;施加在电喷雾针上的电压为3.0 kV;电喷雾针与二维操控台的角度为38°;离子传输管温度为100 ℃;二维操控平台移动速度为200 μm/s。质谱成像原始数据文件利用HD imaging软件转化成图片,用总离子流图进行归一化。
2. 结果和讨论
2.1 切片厚度的优化
组织切片是获得高质量质谱成像图像的关键步骤 [5]。组织切片的厚度会影响切片的完整性,如果碎裂就无法获得完整的空间分布图像 [6]。质谱成像在动物、人体内源性代谢物的可视化分布研究起步较早。对于哺乳动物组织,推荐5~20 μm作为检测低分子量的最优厚度 [7]。然而受限于植物组织富含水分,组织容易破碎的特点,难以制成薄片。为了获得高质量质谱图片,本研究进行了切片厚度的优化。在番红花球茎中,除了水分之外,淀粉是其干物质的重要组成之一 [8],因此切片时成形性较差,极易造成组织破碎、结构不完整。本研究选用在20~50 μm之间的浙江建德球茎,以10 μm为梯度,进行了4个不同的切片厚度探索。结果表明,切片厚度为20 μm时,顶芽部位存在大部分缺失,球茎部分也存在部分碎裂;30 μm和40 μm时,顶芽的部位切片完整,但球茎部分仍然不完整,其中40 μm球茎完整度好于30 μm;而50 μm切片整体完整度较高,能良好的呈现球茎和顶芽形态(图1)。因此本研究选择50 μm切片厚度进行后续质谱成像检测。
2.2 代谢物在球茎不同部位中的分布特征
使用优化的条件直接进行DESI-MSI检测,获得球茎切片在正离子模式下的平均质谱图,如图2所示,可以观测到丰富的信号峰,其中,m/z 范围在150~400之间信号丰度较高,在450~650范围内也观察到不少代谢物,但是丰度较低。用总离子流图进行归一化后在HD imaging软件中提取质荷比,结合数据库和已报道文献检索,共获得了66种化合物的空间分布信息。其中,观察到代谢物在球茎的不同部位具有不同的分布特征。
值得关注的是,芹菜素7-(6''-O-乙酰基)-葡萄糖苷、异鼠李素-3-O-葡萄糖苷、蜀黍氰苷6'-葡萄糖苷几乎只分布在顶芽中;芹菜素7-O-二葡糖醛酸同样主要分布在顶芽中,球茎部分也有少量分布(图3)。蜀黍氰苷是广泛分布于植物界的一种含氮化合物,通过在食草动物的组织破裂时释放氰化氢而起到化学防御作用 [9]。在萌发的高粱种子中,发现蜀黍氰苷主要积累在萌发的胚芽中 [10]。本研究中观察到蜀黍氰苷主要在番红花球茎萌发的顶芽中分布,与文献报道一致,其分布的特异性可能是由于对抗食草动物从而保护新兴的组织。黄酮类化合物作为中药成分的重要药效部分,具有一定的抗炎、抗氧化、抗细胞凋亡等作用 [11]。异鼠李素-3-O-葡萄糖苷在西红花中已有检测,本次发现其在顶芽中丰度较高,推测与芽承担运输功能有关。
在球茎中,主要观察到氨基酸和部分次生代谢物的分布,如L-瓜氨酸、苯乙酰甘氨酸、紫苜蓿酚和栀子苷等均只特异性分布在球茎中(图3)。氨基酸作为一种重要的初生代谢物,不仅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角色,还是生物碱合成的重要前体 [12]。因球茎是番红花的营养器官,故氨基酸主要积累于球茎部位,为其生长提供所需物质和能量。
某些化合物在顶芽和球茎中均可以观察到,如咖啡酸3-葡萄糖苷、咖啡酰基酪氨酸、迷迭香酸和牡荆素(图3)。有趣的是,酪氨酸除了分布于球茎部分,在顶芽中也有不少分布。研究表明,酪氨酸参与植物色素合成且是生物碱合成的重要前体 [12],其在球茎和顶芽中均有分布,说明球茎在萌发过程中已经开始色素和生物碱合成的准备。
2.3 代谢物在不同产地番红花球茎中的分布特征
总体来说,大多数化合物都呈现出一致的分布规律。对于在球茎部位分布的化合物来说,在上海的球茎中丰度最高,浙江次之,安徽最低,但是浙江球茎检测到的化合物种类最多。此外,我们还观察到了某些化合物在不同产地具有不同的分布规律。如栀子苷、蜀黍氰苷6'-葡萄糖苷和芹菜素7-(6''-O-乙酰基)-葡萄糖苷在上海球茎中未观察到分布,而异鼠李素-3-O-葡萄糖苷在安徽球茎中未观察到分布(图4)。番红花喜凉怕酷热、怕严寒、喜湿润,对生长环境要求较高 [13]。上海崇明地处中国最大河流长江入海口,气候温和湿润,年平均气温16.5 ℃,年平均降雨量1128.9 mm;浙江建德年平均气温17.8 ℃,年降水量1905.1 mm,气候同样温暖湿润;而安徽亳州年平均气温14.9 ℃,属温带半湿润气候区,年平均降雨量仅831 mm。与安徽亳州相比,上海崇明和浙江建德的气候特点显然更适于番红花生长。同时,从光学照片可以发现,浙江球茎的顶芽分化早于上海和安徽球茎,这可能是浙江球茎内代谢物较为丰富的原因之一。
3. 结论
本文通过优化切片厚度,利用DESI质谱成像技术对不同产地番红花球茎内源性代谢物的分布特征进行了可视化研究,实现了黄酮、类胡萝卜素、氨基酸和有机酸的原位表征。不同化合物在球茎不同部位显示出不同分布,其中蜀黍氰苷6'-葡萄糖苷、异鼠李素-3-O-葡萄糖苷、芹菜素衍生物主要分布于顶芽中,而作为能量和物质供应的氨基酸则主要积累在球茎。此外,不同产地的番红花球茎也存在较大差异。从成像丰度来看,上海的球茎物质丰度较高,其次是浙江,安徽丰度最低。就化合物的分布规律而言,大部分代谢物在不同产地球茎中分布是一致的,但也观察到了一些差异。如栀子苷、蜀黍氰苷6'-葡萄糖苷和芹菜素7-(6''-O-乙酰基)-葡萄糖苷在上海未观察到分布,而异鼠李素-3-O-葡萄糖苷仅在上海和浙江产地观察到分布。我们推测,这可能是由于不同地域的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所致。本研究首次可视化了不同产地番红花球茎中不同物质在不同部位的分布特征,为探究番红花全生命周期内的生长过程和开展番红花球茎种质筛选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持。
-
表 1 显微特征收录有误品种
品种 页码 收录问题 建议 棕榈 P350 错误收录草酸钙簇晶、草酸钙方晶 修订 生姜 P104 将表皮错误描述成了木栓(木栓层为多列木栓细胞) 修订 柏子仁 P259 出现非药用部位“种皮”显微特征(“种皮表皮细胞长条形,常与含棕色色素的下皮细胞相连”) 修订 表 2 显微特征限度问题品种
显微特征 品种 页码 相关数据有误 建议 韧皮部束 百部 P138 百部:韧皮部束与木质部束各16~22个;
对叶百部:韧皮部束与木质部束各16~22个修订 麦冬 P162 韧皮部束16~22个 修订 温郁金 P217 中柱韧皮部束与木质部束各40~55个 修订 黄丝郁金 中柱韧皮部束与木 质部束各22~29个 修订 桂郁金 中柱韧皮部束与木质部束各42~48个 修订 绿丝郁金 木质部束64~72个 修订 草酸钙针晶 红大戟 P157 草酸钙针晶散在.....长50~153 μm 修订 非腺毛 紫苏叶 P354 非腺毛直径描述错误(直径16~346 μm) 修订 结晶体 蓖麻子 P366 结晶体直径描述错误(直径8~20 mm) 修订 表 3 重要粉末特征遗漏品种
遗漏显微特征 品种及药典页码 建议 菊糖 山茱萸(P29) 增加菊糖 石细胞 苦参(P211)、夏枯草(P292)、木鳖子(P66) 增加石细胞 韧皮纤维 苍术(北苍术P168)、虎杖(P217) 增加韧皮纤维 淀粉粒 当归(P139)、黄芪(P315)、骨碎补(P267)、山楂(P33)、水红花子(P85)、土荆皮(P18)、肉桂(P142)、
苦楝皮(P212)、黄柏(P318)、海风藤(P293)、增加淀粉粒 草酸钙方晶 川贝母(P38)、平贝母(P101)、北豆根(P103)、艾叶(P91)、八角茴香(P5)、栀子(P259)、蔓荆子(P379)、
草豆蔻(P249)、香薷(P271)、增加草酸钙方晶 腺毛 桑叶(P310)、补骨脂(P195) 增加腺毛 非腺毛 凌霄花(P299) 增加非腺毛 草酸钙簇晶 莲须(P286)、乌梅(P81)、槐角(P371)、砂仁(264)、草豆蔻(P238)、苦楝皮(P212)、桑寄生(P312)、
厚朴花[10](P263)增加草酸钙簇晶 草酸钙柱晶 黑芝麻(P359) 增加草酸钙柱晶 星状细胞 木鳖子(P66) 增加星状细胞 表 4 横切面显微收载遇热不稳定显微特征品种
显微特征 品种及药典页码 建议 菊糖 土木香(P17)、川木香(P37)、木香(P63)、白术(P107)、半边莲(P122)、苍术(P168)、南沙参(P256)、桔梗(P289)、党参(P294)、紫菀(P357) 删除 橙皮苷结晶 土木香(P17)、川木香(P37) 删除 淀粉粒 刀豆(P12)、三棱(P14)、大黄(P24)、山豆根(P28)、山慈菇(P34)、川乌(P41)、川芎(P42)、五加皮(P67)、五味子(P68)、太子参(P118)、片姜黄(P76)、 石菖蒲(P94)、石斛(P95)、石榴皮(P97)、北沙参(P103)、生姜(P104)、仙茅(P105)、白附子(P110)、白扁豆(P114)、白薇(P115)、地枫皮(P128)、地骨皮(P128)、地榆(P131)、当归(P139)、肉豆蔻(P141)、肉桂(P142)、朱砂根(P144)、竹节参(P144)、华山参(146)、防己(P155)、红豆蔻(P160)、赤小豆(P165)、两头尖(P175)、两面针(P176)、何首乌(P183)、皂角刺(P185)、青风藤(P204)、板蓝根(P214)、郁金(P217)、明党参(P219)、岩白菜(P220)、金钱草(P229)、狗脊(P235)、细辛(P241)、草乌(P247)、草豆蔻(P249)、草果(P250)、威灵仙(P262)、阳春砂(P264)、独活(P275)、姜黄(P276)、前胡(P277)、珠子参(P283)、莪术(P287)、夏天无(P292)、射干(P297)、狼毒(P299)、高良姜(P300)、粉萆薢(P301)、粉葛(P302)、益智(P303)、桑白皮(P311)、黄芪(P315)、常山(P326)、猫爪草(P333)、商陆(P338)、绵马贯众(P344)、紫花前胡(P352)、紫萁贯众(P356)、矮地茶(P376)、藏菖蒲(P396) 删除 表 5 收载显微特征不具有专属性品种
品种 药典收载/描述 常见混伪品 显微描述问题 建议 降香 粉末显微 酸枝木 粉末显微无法区分 补充收载三切面显微 海风藤 粉末显微 山蒟、毛蒟 粉末显微无法区分 补充收载横切面显微 白头翁 粉末显微 大火草、北白头翁、毛大丁草 粉末显微无法区分 补充收载横切面显微 土茯苓 粉末显微 白土茯苓、云南土茯苓 粉末显微无法区分 补充收载横切面显微 表 6 显微特征描述的不统一品种
显微特征 品种 页码 相关描述 建议 厚壁细胞 瓜蒌子 P117 星状细胞淡棕色、 淡绿色或几无色 统一描述为“厚壁细胞” 瓜蒌 P116 厚壁细胞较大,多单个散在,棕色,形状多样 稃片外表皮细胞 麦芽 P163 稃片外表皮.....长细胞壁厚,紧密深波状弯曲 统一描述为“紧密深波状弯曲” 谷芽 P187 稃片表皮细胞淡黄色,回行弯曲 糊化淀粉粒团块 制天南星 P59 糊化淀粉粒众多,多存在于薄壁细胞中 统一描述为“糊化淀粉粒团块” 天麻 P59 含糊化多糖类物的薄壁细胞无色 白及 P107 糊化淀粉粒团块无色 表 7 显微特征描述不清
显微特征 品种 页码 相关描述 建议 纤维 地榆 P131 地榆:“纤维较少,单个散在或成束细长”;绵地榆:“纤维非木化” 区分木纤维及韧皮纤维 纤维 白芍 P109 纤维长梭形 统一描述为木纤维 纤维 川牛膝 P40 纤维长条形 纤维 苍术 P168 纤维大多成束,长梭形 纤维 拳参 P301 纤维长梭形 表 8 多来源品种显微特征描述不明确品种
品种 页码 来源 显微描述问题 建议 苍术 P168 茅苍术Atractylodes lancea(Thunb.)DC.
北苍术 At/ractylodes chinensis(DC.)Koidz.韧皮纤维是茅苍术与北苍术鉴别点,未列出。 将两种来源的显微应分别列出 黄连 P316 黄连Coptis chinensis Franch.
三角叶黄连Coptis deltoidea C.Y.Cheng et Hsiao
云连Coptis teeta Wall.石细胞只存在于雅连中,而味连中描述无石细胞 对味连髓部石细胞标准重新制定 -
[1] 国家药典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 一部[M]. 北京: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20. [2]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国家药监局关于实施202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有关事宜的公告(2020年第80号)[EB/OL]. (2020-07-03)[2021-03-01]http://www.nmpa.gov.cn/WS04/CL2138/378562.html [3] 王雨青, 刘金凤, 于佳禾, 等. 2020年版《中国药典》中收载的多基原中药材鉴别的研究现状、问题及对策[J]. 华西药学杂志, 2021, 36(2):214-222. [4] 孟虎彪. 药材“性状—显微—生态—遗传”特征知识库构建与知识发现研究[D].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0. [5] 康廷国主编. 中药鉴定学[M]. 北京: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16: 39. [6] 国家药典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药材显微鉴别彩色图鉴[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 216. [7] 王琦. 郁金的品种品质研究[D]. 成都: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05. [8] 徐国钧主编. 中药材粉末显微鉴定[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86: 108. [9] 赵中振, 陈虎彪主编. 中药显微鉴定图典[M]. 福州: 福建科技出版社, 2016: 14. [10] 周光春, 贾敏如. 滇产厚朴花的生药学研究[J]. 中国中药杂志, 1990(10):7-11. doi: 10.3321/j.issn:1001-5302.1990.10.010 [11] 肖培根主编. 新编中药志: 第一卷[M].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2: 61-65. [12] 朱建华, 肖英华, 熊丽. 土茯苓及其混伪品的生药鉴别[J]. 中药材, 1995(5):236-239. [13] 徐国钧, 徐珞珊, 王铮涛主编. 常用中药材品种整理和质量研究[M]. 福州: 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9: 710-717. [14] 贾敏如, 吕长宝. 味连根茎髓部石细胞的确认[J]. 中国中药杂志, 1990(0):9-10. [15] 杨靖雯, 崔旭盛, 陈静, 等. 区分味连和雅连的显微鉴别研究[J]. 时珍国医国药, 2020, 31(2):356-357. [16] 黄天山, 欧阳志, 侯惠婵. 2020年版《中国药典》天南星等多基原药材显微特征的商榷[J]. 广东药科大学学报, 2021, 37(2):47-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