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巴戟天为茜草科植物巴戟天Morinda officinalis How的干燥根,始载于《神农本草经》,位列上品。后世历代文献多有记载,历版《中国药典》均有收载,其性温,味辛、甘,归肝、肾经;具有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之功,临床上常用于肾阳不足引起的阳痿遗精,宫冷不孕,月经不调,少腹冷痛,风寒湿邪引起的风湿痹痛,筋骨痿软。巴戟天含有蒽醌类、环烯醚萜苷类、低聚糖类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具有抗氧化[1]、免疫调节[2]、镇痛抗炎[3]、抗骨质疏松[4]、改善生殖能力[5]、抗疲劳[6]等药理活性。传统炮制理论认为酒能行药势,活血通络,祛风散寒,巴戟天温肾壮阳、强筋健骨、祛风除湿的功效在酒制后得以增强。查阅古籍中的酒制巴戟天的炮制方法记载数量最多,酒制巴戟天的方剂在现代中医临床仍广泛应用,但是由于尚无法定统一的炮制工艺,现代研究相对较少。本实验在整理、考证巴戟天古今炮制方法文献记载的基础上,以传统中医药理论为指导,以水晶兰苷为评价指标,优选炮制工艺参数,利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建立酒制巴戟天的最佳炮制工艺。
-
巴戟天(广东德庆采集2批、安徽万生中药饮片有限公司购买1批);乙腈、甲醇(色谱纯)、甲酸、乙醇等试剂(国药集团);水晶兰苷(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批号:111870-201303)。
-
E100H型超声波清洗仪(德国Elma公司);梅特勒-托利多分析天平(METTLER TOLEDO公司);GZX-9023MBE数显鼓风干燥箱 (上海博讯实业有限公司);超声波提取仪(上海精密仪器仪表有限公司);FST-ID-2.0普利菲尔超纯水机(上海富诗特仪器设备有限公司);赛默飞U3000系列液相色谱仪(赛默飞世尔科技有限公司);梅特勒-托利多分析天平(METTLERTO LEDO公司);Agilent1290高效液相色谱仪串联6460三重四级杆质谱仪(美国Agilent公司)。
-
流动相:乙腈-0.1%甲酸水溶液。洗脱程序:0~2 min,乙腈7%→10%;2~6 min,乙腈10%→45%;6~12 min,乙腈45%→60%;12~20 min,乙腈60%→90%;20~22 min,乙腈90%;22~24 min,乙腈90%→7%;24~26 min,乙腈7%;流速:0.2 ml/min;色谱柱:ZORBAX SB-C18 600 Bar (2.1 mm×55 mm,1.8 μm);柱温:35 ℃;进样量1 μl;电喷雾离子源(ESI),负离子模式全扫描(Scans);雾化器压力45 psi,干燥器温度300 ℃,干燥器流速8.0 L/min,鞘气温度350 ℃,鞘气流速11 L/min;毛细管电压3.5 kV。
-
取净巴戟肉,参照《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炮制通则(通则0213),分别炮制盐制巴戟天、酒蒸巴戟天等。再取巴戟肉、盐制巴戟天、酒蒸巴戟天适量,粉碎,分别取2.5 g,加入25 ml乙醇,回流加热1 h,冷却过滤,作为醇提供试品溶液。另取巴戟天不同炮制品粉末各4.0 g,加100 ml纯水,振摇6 h后过滤,作为水提供试品溶液。
-
精密吸取供试品溶液各1 μl注入超高效液相色谱仪,三重四级杆质谱检测。根据质谱图中母离子的丰度,比较几种炮制方法对巴戟天活性成分的影响,可以发现盐制巴戟天和酒蒸巴戟天无论是醇提物还是水提物母离子的种类以及相同母离子的丰度都有较大差异,可见酒制、盐制的炮制工艺对巴戟天所含的活性成分具有一定影响(图1、2)。其中,母离子389.0为水晶兰苷,可以作为主要检测成分用于优选巴戟天酒制的炮制工艺化合物指标成分。从化学成分的变化角度来说,酒蒸后的巴戟天与盐制巴戟天及巴戟肉成分上具有一定差异,可以作为酒制巴戟天的炮制工艺进一步研究。
-
色谱柱:C18柱 (150 mm×4.6 mm,5 μm);流动相:甲醇-0.4%磷酸水溶液 (5∶95→28.8∶71.2,16 min);流速为0.9 ml/min;检测波长为238 nm;进样量20 μl。
-
取酒制巴戟天粉碎,取0.25 g,精密称定后,置150 ml具塞三角瓶中,加入50 ml溶剂[乙腈-0.1%磷酸水(9:1)]。超声提取1 h后,用0.45 μm微孔滤膜过滤,即得。
-
取水晶兰苷对照品0.009 55 g,精密称定,置25 ml棕色容量瓶中,加流动相溶解并定容,制成浓度为0.382 mg/ml的溶液,备用。
-
分别取对照品储备液5、4、3、2、1 ml置10 ml量瓶中,加流动相稀释至刻度,分别测定峰面积。绘制标准曲线,得回归方程为:Y=324.83X+1.452 8,相关系数r=0.999 8。
-
精密量取对照品储备液1 ml置10 ml量瓶中,加流动相稀释至刻度,摇匀,制成对照品溶液。分别精密量取对照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各10 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图3、4)。
-
取巴戟天原药材100 g,12份,加固定量10%黄酒,分别浸润[7]0.5、1、2、4、6、12 h后,蒸1 h。按“2.2项”所述方法测定各指标性成分水晶兰苷的含量,通过对不同的浸润时间进行评价,得出浸润时间为1 h最佳。
-
取巴戟天原药材100 g,6份,分别加入 5%、10%、20%黄酒,浸润1 h,蒸1 h后干燥。按“2.2项”所述方法测定各指标性成分水晶兰苷的含量,通过对黄酒不同加入量进行评价,得出10%量时最佳。
-
应用Design-Expert 8.0.6软件,绘制黄酒用量、浸润时间两个因素和水晶兰苷含量的三维效应面来确定最佳炮制工艺(图5)。
比较浸润时间和黄酒用量两个因素对水晶兰苷含量的影响,可以看出随着黄酒用量的增多,曲面变化较大,而随着浸润时间的增加,曲面趋于平缓。因此,黄酒用量对巴戟天中水晶兰苷的量影响更大。
-
根据经济效益,生产实际并结合Design Expert 8.0.6软件的计算结果,得出酒制巴戟天的最佳炮制工艺为:加黄酒量10%,浸润1 h。按照筛选出的巴戟天最佳炮制工艺条件,重新测定原样品3次,所得酒制巴戟天呈短段状;表面灰黄色或暗灰色;具纵纹或横裂纹;切面皮部厚、紫色或淡紫色,中空;微有酒香气,味甘微涩,测得浓度平均值为0.438%,与理论预测值0.456%之间的相对误差[(预测值-实际值)÷预测值]为3.89%(<5%)。
-
巴戟天为常用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类中药,临床上盐制巴戟天、酒制巴戟天等炮制规格均有广泛应用,根据中药炮制理论分析,酒制可以增强巴戟天活血通络、祛风除湿之功,且有利于有效成分的煎煮溶出。酒制是较早形成的巴戟天炮制方法,且历代均有沿用,并在明、清两代达到鼎盛时期,巴戟天炮制方法尤其是酒制传承有序,继承与发展并行[8]。但现行版《中国药典》并未收载酒制巴戟天,其他地方标准中仅《广东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有收载,目前尚缺少统一明确的炮制规范及标准,建立符合临床要求及药典规范的炮制工艺对酒制巴戟天的应用具有实际价值。钟成等[9]研究发现酒制对巴戟天中蒽醌类成分的影响与盐制相似,HPLC检测除共有峰之外,另有新的化合物峰出现。本实验通过UPLC-MS初步分析发现,巴戟天盐制、酒制后水提液、醇提液中化合物母离子的种类以及相同母离子的丰度均有一定差异,其中,水晶兰苷的丰度有较大差异,因此,建立酒制巴戟天的炮制工艺从成分变化上看有一定的必要性,酒制巴戟天的炮制工艺可以通过监测水晶兰苷的变化开展实验。
巴戟天中所含的水晶兰苷等环烯醚萜类成分可抑制破骨细胞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活性,降低破骨细胞的骨吸收能力,抑制骨丢失;减缓佐剂和Ⅱ型胶原诱导的大鼠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生和骨质丢失,显示出良好的抗骨质疏松和抗炎作用[10]。巴戟天醇提物能够减轻大鼠关节佐剂诱导的足肿胀,降低血清中TNF-α、IL-lβ、IL-6水平,表现出抗炎的药理活性。水晶兰苷可通过上调大鼠软骨细胞中Ⅱ型胶原和蛋白聚糖的表达来促进细胞外基质合成,具有显著降低MMP-3、MMP-13表达,增强COL2A1表达的作用,显示出抑制关节软骨细胞凋亡和异化的作用[11]。本课题组研究发现水晶兰苷能够显著降低细胞炎症因子的产生,促进成骨细胞的生成,减少骨丢失[12]。巴戟天酒制的主要目的增强其祛风湿、强筋骨的功效,药理活性试验进一步证实了巴戟天中水晶兰苷对巴戟天的强筋骨、祛风湿的功效发挥了作用,因此,采用水晶兰苷而非常用的糖类作为评价巴戟天酒制炮制工艺的指标成分相对而言更为合理。
影响巴戟天酒制工艺的因素包括黄酒用量、浸润时间、蒸制时间等,优化炮制工艺时可通过单因素考察、正交试验设计法[13]、星点设计-效应面法[14]等数学模型进行选择。单因素考察仅单独考察某一个因素的影响,可用于初步预实验,但难以全面考察整体优化效果。正交试验通过合理安排试验并同时考虑几种相关因素寻找最佳因素水平组合,但很难找到一个适合的试验最优值。星点设计-效应面法是通过合理设计实验、结合实验数据结果、运用非线性数学模型进行拟合,对炮制工艺进行优化,可以拟合出各个考察因素与响应值之间的函数关系,直接看出最佳优化的效应区域[15]。笔者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以黄酒用量、辅料浸润时间为考察因素,以水晶兰苷含量为评价指标,优化酒蒸巴戟天炮制工艺,得到最佳炮制工艺为黄酒用量10%,浸润1 h,蒸透,干燥,所得酒制巴戟天呈短段状;表面灰黄色或暗灰色;具纵纹或横裂纹;切面皮部厚、紫色或淡紫色,中空;微有酒香气,味甘微涩;色泽均匀,质韧,无碎屑药渣。
酒制工艺优化实验过程中,蒸药时长的考察随药材的大小分档、炮制的药量变化,蒸透为度,固定规格和炮制药量时,蒸制0.5~1 h几乎无差异,故本实验蒸制1 h,未再设置蒸制时长的考察参数。实验中考察了酒蒸与酒炒的差异,UPLC-MS初步分析时,未见明显差异,酒炒相对于酒蒸,炮制工艺较为烦琐,翻炒、火候、出锅时机、成品性状、药材破碎等不易于量化控制,因此,本实验选择酒蒸作为酒制巴戟天的炮制工艺予以优化。
Process optimization of Morinda officinalis with wine steaming by star dot design-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
摘要:
目的 以水晶兰苷为指标建立酒制巴戟天最佳炮制工艺。 方法 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以辅料黄酒用量、润药时间为考察因素,水晶兰苷的含量变化为评价指标,优化酒蒸巴戟天的炮制工艺。 结果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酒制巴戟天的最佳炮制工艺为:辅料黄酒用量为10%(g/g)、浸润时间为1 h,蒸透,干燥。 结论 以黄酒用量、浸润时间为考察因素,水晶兰苷为评价指标的响应面法能够用于优化酒蒸巴戟天的最佳炮制工艺。 Abstract:Objective To establish the best wine steaming process for morinda officinalis with monotropein as indicator. Methods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was used to optimize the wine steaming process for morinda officinalis with the amount of rice wine, stewing time, moistening time and the monotropein content as evaluation indexes. Results The best condition was identified with rice wine (rice wine/herbs, g/g) 10%, moistening time 1.0 h, fully steamed and dried. Conclusion The Star dot design-response surface method can be used to optimize the wine steaming process for morinda officinalis. -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属于脊柱骨折,多发于中老年人,为临床最为常见的骨质疏松性骨折之一,严重影响患者脊柱功能、日常活动能力等,且发病率、致残、致死率均较高。现阶段,临床多以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对OVCF患者进行治疗,临床疗效确切,可迅速缓解骨折引起的疼痛,促进椎体形态和功能恢复,但其对患者骨质疏松程度及骨质疏松引起的疼痛改善效果欠佳,故临床倡导PVP术后予以适当的干预以改善手术效果[1]。西医临床常用药物为碳酸钙D3,但有研究[2]指出其对部分患者的干预效果较差,临床多与中医药物干预、锻炼等相结合对PVP术后OVCF患者进行治疗。中医学认为,OVCF属“骨痿”范畴,主要病机为肾精不足、气滞血瘀所致骨质枯槁,肝肾阴虚证为其主要证型之一,应治以滋补肝肾,填精壮骨[3]。中药膏方含阿胶、枸杞子、鸡血藤、党参等,根据临床中药机制可见其有补肾填精、益气健脾、通络止痛等功效,但其对PVP术后OVCF患者的疗效及机制尚未完全明确[4]。故设立本研究,以120例于我院行PVP治疗的OVCF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旨在进一步观察中药膏方联合八段锦治疗PVP术后OVCF患者的疗效,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前瞻性选取120例2016年1月至2017年9月于我院行PVP治疗的OVCF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知情同意,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60例),对照组(60例)。本研究经我院医学研究伦理研究委员会审核通过。观察组:男35例,女25例;年龄50~80岁,平均(66.27±2.15)岁;体质量指数(BMI)19~25 kg/m2,平均(22.35±0.41)kg/m2;骨质疏松病程1~5年,平均(2.51±0.22)年;骨折病程1~3周,平均(1.55±0.12)周;骨压缩程度[5]:轻度16例,中度30例,重度14例。对照组:男33例,女27例;年龄51~78岁,平均(66.18±2.20)岁;BMI 19~25 kg/m2,平均(22.41±0.42)kg/m2;骨质疏松病程1~5年,平均(2.48±0.20)年;骨折病程1~3周,平均(1.52±0.13)周;骨压缩程度:轻度15例,中度29例,重度16例。两组性别、年龄、BMI、骨质疏松病程、骨折病程、压缩程度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①中医诊断符合《中医药防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专家共识(2015)》[6]中肝肾阴虚证相关辩证标准,西医诊断符合《骨质疏松性骨折诊疗指南》[7]中OVCF相关诊断标准,并经临床检查确诊者;②均为胸腰椎骨折,且是首次因OVCF就诊者;③无PVP相关禁忌,手术成功,且术后生命体征平稳者;④近3个月内未行特殊的抗骨质疏松治疗,同期未接受其他治疗者;⑤无脊髓损伤或神经根症状者等。
1.3 排除标准
①椎体爆裂性骨折、陈旧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或肿瘤、感染等所致病理骨折者;②脊柱结核、骨肿瘤者;③继发性骨质疏松者;④精神障碍、认知能力或沟通能力障碍者;⑤伴严重器官障碍、急性腰扭伤、骨瘤骨转移、强直型脊柱炎、四肢新鲜骨折、软组织损伤者等。
1.4 方法
对照组予以碳酸钙D3咀嚼片[重庆海默尼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205039,碳酸钙1.25 g(相当于钙0.50 g)、维生素D3 200 IU]口服,每次1片,每日2次。同时指导患者每天摄入适量豆类、瘦肉、牛奶、鱼类等优质蛋白(1.20~1.40 g/kg),进行适当的日光浴及行走锻炼(30 min以上)。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中药膏方(将阿胶、枸杞子、鸡血藤、党参各200 g,鹿角胶、茯苓、桑寄生、熟地黄、牛膝、丹参、威灵仙各150 g,龟板胶、白术、骨碎补、神曲各100 g,炙甘草60 g制成膏剂后即得)口服,开水调服,每次10 g,每日2次。同时指导患者进行八段锦锻炼,所用方法为改良八段锦第八式:躯体直立,两足平行分开(与肩同宽),两手臂自然下垂,手指稍并拢,掌指向前,两膝关节屈曲135°~170°;两眼平视前方,微张口,平稳呼吸,全身放松2 min,紧接着保持原来体位尽可能屈膝下蹲,然后在双上臂伸直情况下慢慢上举到水平,慢慢随之站起(保持躯体直立下),至身体直立时顺势将两脚跟向上提起(期间慢慢匀速吸气到最满并憋气),停顿10~15 s;两脚跟下落着地,双手臂随之顺势下落,回到膝关节屈曲位(期间慢慢匀速呼气);每次7个循环,每日3次。两组均治疗6个月,并随访3年。
1.5 观察指标
1.5.1 疗效
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8]可将两组治疗6个月后的疗效分为临床治愈(腰部功能完全恢复,临床症状、体征完全消失,X射线可见压缩椎体恢复正常状态),显效(腰部功能没有完全恢复,临床症状、体征基本消失,X射线可见压缩椎体恢复正常状态),有效(腰部功能没有完全恢复,临床症状、体征减轻,X射线可见大量骨痂形成,但未完全愈合),无效(腰部功能有改善,临床症状、体征有减轻,但X射线可见几乎无骨痂形成)。临床治愈率=临床治愈例数/总例数;显效率=显效例数/总例数;有效率=有效例数/总例数;无效率=无效例数/总例数。总有效率=(临床治愈+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
1.5.2 不同时点腰背疼痛情况
以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0~10分)[9]评估两组治疗1、3、6个月的腰背疼痛情况,得分越高提示患者腰背疼痛程度越严重。
1.5.3 骨密度(BMD)、椎体后凸角度(Cobb角)及椎体前壁高度(AVBH)变化情况
以BMD测定仪(QDR 4500C,美国Hologic公司)检测两组治疗前、治疗6个月后的腰椎、股骨颈BMD;以X射线检查两组治疗前、治疗6个月后的Cobb角、AVBH。
1.5.4 骨代谢指标
抽取两组治疗前、治疗6个月后的晨起空腹静脉血3 ml,离心机3 000 r/min离心15 min,分离血清,以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分析仪(罗氏Cobas e601,北京东方迈润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检测血清I型原胶原降解产物(β-Cross I)、N端中段骨钙素(N-MID Ost)、甲状旁腺素(PTH)水平。
1.5.5 PVP术后推体再骨折发生率
记录两组随访时间及随访1年内、1~3年内PVP术后推体再骨折发生率,同1例患者发生多次再骨折仅算1例。
1.6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 21.0(IBM公司,美国)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
$\bar x $ ±s)表示,组内比较使用配对t检验,治疗前、治疗6个月后的比较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F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使用χ2检验进行比较。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临床治愈率为73.33%,高于对照组的53.33%(P<0.05);而两组显效率、有效率、无效率、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 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组别 例数 临床治愈率 显效率 有效率 无效率 总有效率 观察组 60 44(73.33) 13(21.67) 3(5.00) 0(0.00) 60(100.00) 对照组 60 32(53.33) 20(33.33) 8(13.33) 0(0.00) 60(100.00) χ2 5.167 2.048 2.502 P <0.05 >0.05 >0.05 2.2 两组患者不同时点腰背疼痛情况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3、6个月后两组VA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3个月后比较,治疗6个月后,两组VAS评分均降低(P<0.05,表2)。
表 2 两组患者不同时点腰背疼痛情况比较($\bar x $ ±s,分)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3个月后 治疗6个月后 观察组 60 7.55±0.37 2.47±0.33* 1.14±0.23** 对照组 60 7.52±0.35 3.51±0.51* 2.36±0.42** t 0.456 13.262 19.735 P >0.05 <0.05 <0.05 *P<0.05,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治疗3个月后比较 2.3 两组患者BMD、Cobb角及AVBH变化情况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BMD、Cobb角及AVB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6个月后两组腰椎、股骨颈BMD及AVBH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Cobb角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表3)。
表 3 两组患者BMD、Cobb角及AVBH变化情况比较($\bar x $ ±s)时间 组别 例数 腰椎BMD(g/cm3) 股骨颈BMD(g/cm3) Cobb角(°) AVBH(%) 治疗前 观察组 60 0.70±0.07 0.68±0.06 23.09±2.51 53.93±7.26 对照组 60 0.69±0.08 0.67±0.07 23.11±2.49 54.04±7.44 t 0.729 0.840 0.044 0.082 治疗6个月后 观察组 60 0.93±0.08* 0.93±0.07* 6.47±1.98* 96.56±9.41* 对照组 60 0.84±0.11* 0.85±0.08* 8.91±2.26* 85.73±8.04* t 5.125 5.829 6.290 6.778 *P<0.05,与治疗前比较 2.4 两组患者骨代谢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β-Cross I、N-MID Ost、PTH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6个月后,两组血清β-Cross I、N-MID Ost、PTH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表4)。
表 4 两组患者骨代谢指标比较($\bar x $ ±s)时间 组别 例数 β-Cross I(ng/ml) N-MID Ost(ng/ml) PTH(pg/ml) 治疗前 观察组 60 0.79±0.13 42.10±9.53 62.28±9.42 对照组 60 0.78±0.14 41.98±9.52 62.25±9.39 t 0.405 0.069 0.017 治疗6个月后 观察组 60 0.67±0.10* 36.15±5.46* 52.47±4.02* 对照组 60 0.73±0.12* 38.93±6.14* 57.45±5.72* t 2.975 2.621 5.518 *P<0.05,与治疗前比较 2.5 两组患者PVP术后推体再骨折发生率比较
两组患者随访时间、随访1年内、1~3年内PVP术后推体再骨折发生率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年内,观察组PVP术后推体再骨折发生率为3.33%,低于对照组的20.00%(P<0.05,表5)。
表 5 两组患者PVP术后推体再骨折发生率比较组别 例数 随访1年内发生率
[n(%)]随访1~3年内 合计
[n(%)]随访时间
($\bar x $±s, 年)发生率
[n(%)]观察组 60 2(3.33) 1.94±0.43 0(0.00) 2(3.33) 对照组 60 7(11.67) 1.86±0.72 5(8.33) 12(20.00) t/χ2 3.003 0.739 3.339 8.086 P >0.05 >0.05 >0.05 <0.05 3. 讨论
骨质疏松为临床常见的慢性骨代谢异常疾病,可见骨钙含量减少、骨量下降,极易出现骨折,OVCF为其临床常见类型。OVCF发病后可致患者出现椎体高度下降、疼痛、功能障碍等,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可致残、致死,且其再发骨折风险高[10]。现阶段,微创PVP治疗为大多保守治疗无效的OVCF患者的主要选择,可恢复椎体力学强度、稳定骨折,但骨转换率及骨量流失未能纠正,且手术造成的内外骨膜血管损伤及制动可能会加重骨质疏松而影响患者预后[11]。故PVP术后予以适当的干预治疗至关重要,临床常用药物为碳酸钙D3,其可促进骨质形成而缓解骨质疏松程度,但其多偏重于抑制骨吸收,减轻骨质流失。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12-13]发现,中医药治疗PVP术后OVCF有一定成效,其既能抑制流失,又能促进成骨形成,在抗骨质疏松、促进骨折愈合、防治再骨折发生等方面优势明显,现已备受临床医生青睐,但关于何种药物更佳尚无统一定论。
中医认为OVCF属“骨枯”、“骨萎”、“痹证”等范畴,肾中精气是骨生长发育的根本,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故其发病机制主要为肾精亏虚、脾精不足所致骨骼失养;外伤导致筋脉损伤、气血运行不畅,加之患者湿热寒邪侵袭、肾脾虚亏,容易加重气滞血瘀症状,使得骨骼和筋骨失去濡养,导致骨关节萎缩、活动不利等而诱发OVCF,故治疗应补肾壮骨、活血行气、舒经通络、消肿止痛[14]。中药膏方中的阿胶、枸杞子、鹿角胶、龟板胶可补血益气、填精益髓,其中,龟鹿二仙胶中鹿角胶、龟板胶为主方,与党参、枸杞子配伍可增强益气养阴、补肾填精益髓之功;鸡血藤可活血补血、舒筋活络、疏风止痛;党参可补中益气、生血行血;茯苓可利水消肿、益气健脾;桑寄生、熟地黄、骨碎补、牛膝可补肾壮骨;丹参、威灵仙、神曲可健脾和胃、消食调中,进而减轻膏方的厚腻;炙甘草可补脾和胃,益气复脉,同时调和诸药;全方可发挥补肾填精、益气健脾、通络止痛之功效[15-16]。同时八段锦作为一种由八节不同动作组成的一套医疗、康复体操,其通过人体垂直方向的应力刺激成骨、下蹲平衡锻炼、膀胱经的经气疏通等可对OVCF患者产生舒筋活络的良好功效,进而有助于促进患者腰部功能恢复,提高患者临床疗效。本研究显示,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临床治愈率高于对照组,且治疗3、6个月后VAS评分低于对照组,进一步说明中药膏方联合八段锦治疗PVP术后OVCF可有效缓解患者腰背疼痛,疗效显著。
OVCF的发生发展与骨代谢及转换密切相关,其中,β-Cross I为骨吸收的重要指标,N-MID Ost为骨形成、骨转换的重要指标,可直接反映成骨细胞的活性与数量变化,PTH则可加速骨代谢活跃,促进骨吸收,血清β-Cross I、N-MID Ost、PTH水平升高提示患者骨转换成程度严重,可促进病情进展,不利于PVP术后腰部功能的恢复[17]。本研究显示,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腰椎、股骨颈BMD及AVBH高于对照组,Cobb角、血清β-Cross I、N-MID Ost、PTH低于对照组,且随访3年内PVP术后推体再骨折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提示中药膏方联合八段锦治疗PVP术后OVCF可调节患者机体骨代谢,提高腰椎、股骨颈BMD及AVBH,降低Cobb角,促进腰部功能的恢复,降低PVP术后推体再骨折发生率。PVP术后OVCF患者骨折愈合的本质为骨重建,该过程涉及局部微环境的构建、成骨细胞的活化、大量血管的生成等,而现代药理学研究[18-20]指出,中药膏方中的骨碎补含双氢黄酮苷、黄酮等成分,可提高BMD,刺激成骨细胞增殖分化,防止骨吸收、促进骨形成,发挥抗骨质疏松、促进骨折愈合等作用,进而促进腰部功能的恢复;牛膝含牛膝竹节参皂苷,可发挥较好的抗炎、止痛、改善微循环作用,有助于促进局部微环境的构建而促进患者骨折愈合,进而降低再骨折发生率。同时联合八段锦进行治疗,可有效疏通OVCF患者经络,促进机体气血运行通畅,进而可增强中药膏方促进患者腰部功能恢复的作用,降低患者PVP术后推体再骨折发生率。而对照组由于仅进行常规对症治疗,而未对患者采取中药膏方联合八段锦等治疗,故患者复发的风险明显增加。
综上,中药膏方联合八段锦治疗PVP术后OVCF可降低其血清β-Cross I、N-MID Ost、PTH水平,调节机体骨代谢,有助于提高腰椎、股骨颈BMD及AVBH,降低Cobb角,促进腰部功能的恢复,进而缓解患者腰背疼痛,降低PVP术后推体再骨折发生率,疗效显著。
-
[1] ZHU M, WANG C, YONG G, et al. Extraction, characterization of polysaccharides from <italic>Morinda officinalis</italic> and its antioxidant activities[J]. Carbohydr Polym,2009,78(3):497-501. doi: 10.1016/j.carbpol.2009.05.008 [2] 何传波, 李琳, 汤凤霞, 等. 不同巴戟天多糖对免疫活性的影响[J]. 中国食品学报, 2010, 10(5):68-73. doi: 10.3969/j.issn.1009-7848.2010.05.010 [3] CHOI J, LEE K T, CHOI M Y, et al. Antinociceptive anti-inflammatory effect of Monotropein isolated from the root of <italic>Morinda officinalis</italic>[J]. Biol Pharm Bull,2005,28(10):1915-1918. doi: 10.1248/bpb.28.1915 [4] JIANG K M, HUANG D, ZHANG D W, et al. Investigation of inulins from the roots of <italic>Morinda officinalis</italic> for potential therapeutic application as anti-osteoporosis agent[J]. Int J Biol Macromol,2018,120(Pt A):170-179. [5] 赵君, 杨欣. 巴戟天低聚糖改善不育症小鼠生殖能力的作用研究[J].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 2018, 41(1):7-10. [6] ZHANG H L, LI J, LI G, et al. Structural characterization and anti-fatigue activity of polysaccharides from the roots of <italic>Morinda officinalis</italic>[J]. Int J Biol Macromol,2009,44(3):257-261. doi: 10.1016/j.ijbiomac.2008.12.010 [7] 郭健. 探究不同炮制去心法对巴戟天耐斯糖含量的影响[J]. 中国医药指南, 2019, 17(18):31-32. [8] 伍淳操, 吴文辉, 刘霞, 等. 巴戟天酒制炮制方法研究[J].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8, 33(1):97-99. [9] 钟成, 许晓峰. 炮制方法对巴戟天蒽醌类成分指纹的影响研究[J]. 中药材, 2012, 35(7):1049-1053. [10] 沈燚, 何玉琼, 张奇, 等. 巴戟天环烯醚萜苷类成分的制备及其对破骨细胞骨吸收的抑制作用[J].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2019, 40(2):149-156. [11] WANG F, WU L H, LI L F, et al. Monotropein exerts protective effects against IL-1β-induced apoptosis and catabolic responses on osteoarthritis chondrocytes[J]. Int Immunopharmacol,2014,23(2):575-580. doi: 10.1016/j.intimp.2014.10.007 [12] ZHANG Z G, ZHANG Q Y, YANG H, et al. Monotropein isolated from the roots of <italic>Morinda officinalis</italic> increases osteoblastic bone formation and prevents bone loss in ovariectomized mice[J]. Fitoterapia,2016,110:166-172. doi: 10.1016/j.fitote.2016.03.013 [13] 王成永, 金传山, 吴德玲, 等. 制巴戟天炮制工艺正交设计实验研究[J].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05, 17(3):237-238. [14] 史辑, 黄玉秋, 耿彤彤, 等.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选制巴戟天炮制工艺[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16, 23(12):81-85. doi: 10.3969/j.issn.1005-5304.2016.12.020 [15] 曹凤媚, 李越, 许蕊蕊, 等. 星点设计-效应面优化法优选酒制丹参的炮制工艺[J]. 中医药导报, 2019, 25(16):55-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