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药学实践与服务》杂志目前不收取审稿费、版面费、加急费等费用,如收到邮件声称是编辑部X编辑,要求加作者微信的,请谨防财产损失!编辑部用于作者校对时绑定微信的邮件通过yxsjzzs@163.com发送,标题是《药学实践与服务》XML数字出版服务微信绑定,请区分开。

用HPLC法测定人凝血酶制品中甘氨酸的含量

盛凤仙 张幼捷

俞月, 路娟, 柴瑞平, 吕欣锴, 邓明慧, 陈曦. 基于抗氧化和抗炎生物效应的生脉注射液质量评价[J]. 药学实践与服务, 2020, 38(2): 143-147. doi: 10.3969/j.issn.1006-0111.201906029
引用本文: 盛凤仙, 张幼捷. 用HPLC法测定人凝血酶制品中甘氨酸的含量[J]. 药学实践与服务, 2020, 38(1): 74-76. doi: 10.3969/j.issn.1006-0111.201903048
YU Yue, LU Juan, CHAI Ruiping, LYU Xinkai, DENG Minghui, CHEN Xi. Quality control and evaluation of Shengmai injection based on anti-oxidant and anti-inflammatory biological effects[J].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Practice and Service, 2020, 38(2): 143-147. doi: 10.3969/j.issn.1006-0111.201906029
Citation: SHENG Fengxian, ZHANG Youjie. Determination of glycine in human thrombin by HPLC[J].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Practice and Service, 2020, 38(1): 74-76. doi: 10.3969/j.issn.1006-0111.201903048

用HPLC法测定人凝血酶制品中甘氨酸的含量

doi: 10.3969/j.issn.1006-0111.201903048
基金项目: 上海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20020406)

Determination of glycine in human thrombin by HPLC

  • 摘要: 目的 建立一种测定人凝血酶制品中甘氨酸含量的HPLC方法。 方法 以2、4-二硝基氟苯(DNFB)为柱前衍生剂,采用ODS-C18色谱柱,流动相为50%乙腈溶液-0.05 mol/L醋酸钠缓冲液(35︰65),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360 nm。 结果 甘氨酸的线性范围为0.006~0.030 mg/ml(r=0.999 6),平均回收率为100.4%,RSD为0.44%(n=9)。 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专属性好,可用于人凝血酶制品中甘氨酸的含量测定。
  • 生脉注射液临床上常用于辅助治疗心肌梗塞、心源性休克、脓毒症和感染性休克。心肌梗塞引起组织产生大量氧自由基,直接损伤心肌细胞并触发细胞凋亡,免疫介导的炎症损伤会加大心梗范围和心梗损伤[1]。心源性休克激活的炎症反应可诱导产生大量NO,促进细胞凋亡[2]。脓毒血症是由细菌引起的全身性炎症,大量致炎因子破坏机体的免疫平衡,从而导致机体代谢紊乱[3],严重者可能引起感染性休克。本研究特选择抗氧化及抗炎能力作为生物效应指标,考察生脉注射液质量与生物效应之间的相关性。

    课题组前期对生脉注射液中11种成分[4]进行了指认并进行了定量,均符合药典标准。药理学实验表明,生脉注射液中人参皂苷、木质素和麦冬皂苷等多种化学成分均在细胞及动物模型上表现出良好的抗炎效果[5-8],且临床研究表明其可以通过抗炎通路发挥对器官损伤的保护作用[9-10]。现今生物效应评价在中药材和中成药质量控制研究中有所应用[11-12],2015版《中国药典》收录了生物活性测定法作为质量控制标准,如洋地黄生物测定法和黄体生成素生物测定法,说明通过生物效应控制药品质量是可行的。

    抗炎和抗氧化损伤是生脉注射液产生药理作用的重要机制,但现今的质量标准仅对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定量分析,不能全面体现其整体的药效活性,为此,本研究尝试通过评价其抗氧化能力以及抗炎活性,建立有效的生脉注射液生物学质量控制方法。

    二苯基苦基苯肼(DPPH,质量分数≥97%,含10%~20%苯,批号:PRPDE-JO,梯希爱(上海)化成工业发展有限公司);水溶性维生素E (Trolox)、DMEM培养基和磷酸盐缓冲液(PBS)均购自北京Solarbio公司;胎牛血清(FBS,德国PAN Seratech公司);N-硝基-L-精氨酸甲酯(L-NAME)、NO检测试剂盒(上海碧云天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无水乙醇(北京化工厂);水(屈臣氏)。

    9批次生脉注射液分别由5个不同厂家生产,样品详细情况见表1

    表  1  生脉注射液样品来源、批号及有效成分含量(μg/ml)[4]
    编号生产厂家批号规格人参皂苷Rb1人参皂苷Re人参皂苷Rg1五味子醇甲麦冬皂苷D
    S1A1612040100510 ml/支61.1651.3984.6951.431.48
    S2B16050210 ml/支101.6955.6188.9973.093.42
    S3C1707101410 ml/支56.9944.8780.4236.781.68
    S4C1704042320 ml/支63.1244.5181.5439.631.28
    S5D170425220 ml/支77.1562.1086.1129.053.62
    S6E1709130210 ml/支85.5257.7488.4533.551.40
    S7E1709290310 ml/支80.4341.5286.3637.301.33
    S8E1706110320 ml/支74.8861.0680.0035.181.72
    S9E1705300520 ml/支79.9748.5480.3444.831.59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电子分析天平(AB265-S,梅托勒-托利多有限公司);超声波清洗仪(B25-12DT,宁波新芝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TS-2000A脱色摇床(海门市其林贝尔仪器制造有限公司);96孔板、多功能连续波长酶标仪(InfiniteM1000,TECAN公司);低速离心机(SC-3610,安徽中科中佳科学仪器有限公司);二氧化碳培养箱(MCO-15AC,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RAW264.7细胞为小鼠单核巨噬细胞,购于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细胞中心。培养条件:完全培养基为含10%FBS的DMEM培养基,在37℃含5% CO2的培养箱中培养。每天换液,细胞生长达对数生长期时,传代(传代比例为1:6)并开展实验,实验用细胞控制在10代以内。

    2.1.1   实验过程

    取96孔板,每孔依次加入100 μl初浓度2.0%的受试液、100 μl 0.5 mmol/L DPPH溶液,震荡均匀后避光反应20 min。

    测定方法:每孔依次加入100 μl受试液和DPPH溶液,在摇床上振荡均匀,避光反应20 min后,用酶标仪测定波长在517 nm处的吸光度。

    2.1.2   方法学考察

    考察内容:①线性关系:分别吸取样品编号为S9的药液,用纯水定容得到浓度为8%的生脉注射液受试液。逐级稀释,测定其吸光度并计算该浓度下的平均吸光度。以终浓度为横坐标(X),平均吸光度为纵坐标(Y),绘制标准曲线,得到的线性关系方程为Y=-0.2081X+1.2209(r=0.9996)(图1-A),表明生脉注射液具有较强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且具有浓度依赖性,体积浓度和平均吸光度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在0%~2.0%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②精密度:取样品S9,配制得到浓度2.0%的受试液,设置平行复孔,按照“2.1.1”项下操作测定吸光度,计算其吸光度的RSD值为2.25%(见表2),表明该方法满足方法学精密度要求。③重复性:取样品S9,配制得到浓度2.0%的受试液,设置平行复孔,按照"2.1.1“项下操作测定吸光度,计算其平均吸光度的RSD值为2.21%(见表2),表明该方法满足方法学重复性要求。④稳定性:取样品S9,分别于0、4、8、24、48和72 h,配制得到浓度2.0%的受试液,设置平行复孔,按照“2.1.1”项下操作测定吸光度,计算其平均吸光度的RSD值为2.47%(见表3),表明该方法在72 h内稳定性良好。

    图  1  生脉注射液抗氧化生物活性评价
    A. 生脉注射液对DPPH清除作用的标准曲线;B. Trolox对DPPH清除作用的标准曲线;C. 1.0%各批次生脉注射液相当于Trolox的量(mmol/L)
    表  2  1.0%生脉注射液对DPPH清除作用的精密度和重复性考察
    编号精密度试验重复性试验
    吸光度均值RSD(%)吸光度均值RSD(%)
    11.063 41.087 92.251.138 91.135 62.22
    21.115 61.175 6
    31.098 31.135 7
    41.114 31.096 7
    51.064 91.129 2
    61.070 91.137 7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表  3  1.0%生脉注射液对DPPH的清除作用的稳定性
    时间吸光度均值RSD(%)
    01.038 51.078 82.47
    41.105 7
    81.072 2
    241.080 5
    481.065 7
    721.110 0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2.1.3   生脉注射液抗氧化生物活性的质量评价

    精密称定Trolox,加入100 μl无水乙醇溶解,纯水定容,得到初浓度为15.46 mmol/L的Trolox溶液。将其逐级稀释,按照“2.1.1“项下操作测定并计算平均吸光度,以终浓度为横坐标(X),平均吸光度为纵坐标(Y),绘制标准曲线。得到的线性关系方程为Y=–0.0789X+1.1674(r=0.9951)(见图1-B),表明Trolox清除DPPH能力在作用浓度0.43~5.56 mmol/L范围内具有良好线性关系。

    将9批次生脉注射液清除DPPH自由基的结果与Trolox比较,折算得到各批次生脉注射液相当于水溶性Trolox的作用浓度(见图1-C)。结果表明,终浓度1.0%的各批次生脉注射液清除自由基能力相对于Trolox作用浓度范围为1.2~1.9 mmol/L,在清除自由基即抗氧化能力方各批次不存在较大差异。

    2.2.1   Griess试剂盒测定生脉注射液抑制NO释放能力

    使用完全培养基配制为1.2%的生脉注射液样品溶液,及初浓度100μg/ml的LPS样品溶液。

    取对数生长期的RAW264.7细胞,制备成2×106个/ml的细胞悬液,以每孔100 μl注入96孔板。培养24 h后,弃去培养基,每孔加入100 μl样品溶液和100 μl的LPS溶液,孵育24 h后吸取50 μl上清液,按照Griess试剂盒说明书操作,用酶标仪测定波长540 nm处的吸光度。

    2.2.2   方法学考察

    考察内容:①线性关系:精密吸取样品编号为S6的药液,用完全培养基制成浓度为4.0%的溶液。逐级稀释,测定吸光度并计算该浓度下的平均吸光度。以终浓度为横坐标(X),平均吸光度为纵坐标(Y),绘制标准曲线。得到线性方程为Y=–0.033ln(X)+0.243(r=0.9961)(见图2-A),表明生脉注射液具有良好的NO分泌抑制能力并具有浓度依赖性,终浓度和平均吸光度之间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在0.2%~2.0%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②精密度:取样品S6,配制得到浓度为1.2%的受试液,设置平行复孔,按照“2.1.1“项下操作测定吸光度,计算其吸光度的RSD值为1.71%(见表4),表明该法满足方法学精密度要求。③重复性:取样品S6,配制得到浓度为1.2%的受试液,设置平行复孔,按照“2.1.1“项下操作测定吸光度,计算其平均吸光度的RSD值为2.79%(见表4),表明该法满足方法学重复性要求。④稳定性:取样品S6,分别于0、4、8、24和48 h时,配制得到浓度1.2%的溶液,设置平行复孔,按照“2.1.1”项下操作测定吸光度,计算其平均吸光度的RSD值为2.66%(见表5),表明该方法在48 h内稳定性良好。

    图  2  生脉注射液抗炎活性评价
    A. 生脉注射液对RAW264.7细胞分泌NO的标准曲线;B. L-NAME对RAW 264.7细胞分泌NO的标准曲线;C. 0.60%各批次生脉注射液相当于L-NAME的量(mmol/L)
    表  4  1.2%生脉注射液对LPS刺激264.7细胞分泌NO的精密度和重复性考察
    编号精密度试验重复性试验
    吸光度均值RSD(%)吸光度均值RSD(%)
    10.276 00.272 91.710.272 90.285 02.79
    20.272 30.281 1
    30.265 00.289 0
    40.276 10.291 6
    50.275 00.290 6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表  5  1.2%生脉注射液对LPS刺激264.7细胞分泌NO的稳定性考察
    时间吸光度均值RSD(%)
    00.264 50.262 32.66
    20.273 6
    40.257 4
    240.257 4
    480.258 6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2.2.3   生脉注射液抗炎生物活性的质量评价

    精密称定eNOS抑制剂L-NAME,逐级稀释,按照“2.1.1“项下操作,测定并计算平均吸光度,以终浓度为横坐标(X),平均吸光度为纵坐标(Y),绘制标准曲线。得到线性关系方程为Y=–0.052ln(X)+0.152(r=0.9957)(见图2-B),表明L-NAME抑制NO分泌能力在0.05~0.55 mmol/L范围内具有良好线性关系。

    将9批次生脉注射液抑制NO分泌能力的结果与L-NAME比较,折算得到各批次生脉注射液相对于L-NAME的作用浓度(见图2-C)。

    结果显示,除S2和S8样品外,终浓度0.6%的各批次生脉注射液对应的L-NAME浓度范围均在0.06~0.16 mmol/L范围内,表明在抑制NO分泌能力即抗炎能力方面S2和S8与其他样品存在较大差异。其中S2对应的L-NAME浓度远高于其他样品,其抗炎活性远高于其他样品组,推测这可能与化学成分含量差异有关,需要后续的实验加以证实。

    测定抗氧化活性常用的方法有氧化自由基吸收能力(ORAC)、二苯基苦基苯肼(DPPH)法和总抗氧化能力检测(ABTS)法等,本实验首先采用DPPH法测定抗氧化能力,该方法操作简便,常用于体外评价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其中Trolox和维生素C是常用的抗氧化剂对照药[13-14],但相较之下,Trolox可通过清除自由基产生抗氧化机制,且具有剂量依赖性[15],而维生素C稳定性较Trolox差,所以该方法选择了该药作为阳性对照。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诱导产生NO是NO产生的重要途径[16],L-NAME作为eNOS抑制剂,选择其作为对照药可以更加直观地评价药物对细胞产生NO的抑制能力。

    参考2015版药典生物测定方法,该试验通过测定生脉注射液的抗炎和抗氧化能力,初步建立了生脉注射液的生物效应质量控制方法,该方法不仅能满足方法学要求,而且可以克服现行质量控制方法的局限性,还可以有效的评价中药复方制剂在治疗过程中产生的效应强度,实现“质-量-效”的有效结合[17]

    中药复方是一个组分复杂,不仅化学成分复杂,未知组分众多,而且其可能通过不同成分的配伍产生作用机制,即其药理机制不是单一化学成分能够阐明的,因此,仅对中药复方的化学成分进行评价难以对其成分及作用进行全面阐述。生物效应质量控制方法能对中药复方的整体组分药效进行把控,从药理活性方面评价中药复方质量,弥补现有质控方法的不足。在生物效应质控方法建立过程中,应注意以下问题:①质控方法应根据药效及药理机制研究选择合适的生物效应指标,充分反映该药的药理活性特征;②选择的对照药应具有足够的专属性、关联性和可测性,能够充分准确地反映药物的生物效应[18-20]。参考已有的生物质量控制研究[1121]并对生脉注射液可能的药理活性进行筛选,对此进行考察。重点考察其方法学验证,结果显示该方法可行性高,方法学符合生物效应评价要求,可以反映生脉注射液的整体生物效应。但抗炎活性的测定实验要求较高的实验操作,且该方法对中药复方的整体生物活性进行测定,并未对可能产生药理活性的化学组分和含量进行探究和测定,可能产生药理活性的化学成分及作用机制尚不明确,值得后续的探讨。

  • [1] 薛毅, 王庆才, 徐俊, 等. 纤维蛋白胶对实验性肝损伤的止血效果观察[J].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1996, 13(3):151-152
    [2] 薛毅, 王庆才. 纤维蛋白胶在实验性皮肤损伤愈合中的作用[J].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1997, 14(4):255
    [3] 孙东坡, 胡一桥. 蛋白质冷冻干燥制品中的保护剂及其保护机制[J]. 药学进展, 2003, 27(4):201-205
    [4] 朱敖兰, 杨洁, ZHU A L, 等. 生物制品冻干保护剂及其保护机理的研究进展[J]. 喀什师范学院学报, 2007, 28(6):46-50
    [5] 国家药典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四部)2015年版[S]. 北京: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15: 235-236.
    [6] 丁建, 王玲娜, 苏丹. RP-HPLC法测定眼氨肽滴眼液中6种氨基酸的含量[J]. 江苏药学与临床研究, 2004, 12(5):29-32
    [7] 高莉萍, 李萍, 姚佳佳, 等.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凝血因子Ⅷ制品中甘氨酸的含量[J]. 药学实践杂志, 2016, 34(1):59-61
    [8] 姚佳佳, 闫晨. 柱前衍生化法同时测定人凝血因子Ⅷ中甘氨酸和盐酸赖氨酸的含量[J]. 药学实践杂志, 2018, 36(4):362-364
  • [1] 舒飞, 孙蕊, 宋凯, 张元林, 闫家铭, 舒丽芯.  粉-液双室袋产品的综合评价 . 药学实践与服务, 2025, 43(2): 92-96.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312009
    [2] 吴海韵, 杨甜, 张弛, 梁文仪, 苏娟.  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技术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 药学实践与服务, 2025, 43(): 1-6.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409007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6069
  • HTML全文浏览量:  753
  • PDF下载量:  2954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19-03-12
  • 修回日期:  2019-05-13

用HPLC法测定人凝血酶制品中甘氨酸的含量

doi: 10.3969/j.issn.1006-0111.201903048
    基金项目:  上海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20020406)

摘要: 目的 建立一种测定人凝血酶制品中甘氨酸含量的HPLC方法。 方法 以2、4-二硝基氟苯(DNFB)为柱前衍生剂,采用ODS-C18色谱柱,流动相为50%乙腈溶液-0.05 mol/L醋酸钠缓冲液(35︰65),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360 nm。 结果 甘氨酸的线性范围为0.006~0.030 mg/ml(r=0.999 6),平均回收率为100.4%,RSD为0.44%(n=9)。 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专属性好,可用于人凝血酶制品中甘氨酸的含量测定。

English Abstract

俞月, 路娟, 柴瑞平, 吕欣锴, 邓明慧, 陈曦. 基于抗氧化和抗炎生物效应的生脉注射液质量评价[J]. 药学实践与服务, 2020, 38(2): 143-147. doi: 10.3969/j.issn.1006-0111.201906029
引用本文: 盛凤仙, 张幼捷. 用HPLC法测定人凝血酶制品中甘氨酸的含量[J]. 药学实践与服务, 2020, 38(1): 74-76. doi: 10.3969/j.issn.1006-0111.201903048
YU Yue, LU Juan, CHAI Ruiping, LYU Xinkai, DENG Minghui, CHEN Xi. Quality control and evaluation of Shengmai injection based on anti-oxidant and anti-inflammatory biological effects[J].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Practice and Service, 2020, 38(2): 143-147. doi: 10.3969/j.issn.1006-0111.201906029
Citation: SHENG Fengxian, ZHANG Youjie. Determination of glycine in human thrombin by HPLC[J].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Practice and Service, 2020, 38(1): 74-76. doi: 10.3969/j.issn.1006-0111.201903048
参考文献 (8)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