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药学实践与服务》杂志目前不收取审稿费、版面费、加急费等费用,如收到邮件声称是编辑部X编辑,要求加作者微信的,请谨防财产损失!编辑部用于作者校对时绑定微信的邮件通过yxsjzzs@163.com发送,标题是《药学实践与服务》XML数字出版服务微信绑定,请区分开。

菸花苷对缺血性脑卒中大鼠的长期保护作用

严啸东 王业晴 李炳锋 郭美丽

潘羽强, 马明华, 张若曦, 章祎俊, 徐玲玲, 年华. 中药膏方联合八段锦治疗PVP术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的疗效观察[J]. 药学实践与服务, 2023, 41(7): 437-442.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108038
引用本文: 严啸东, 王业晴, 李炳锋, 郭美丽. 菸花苷对缺血性脑卒中大鼠的长期保护作用[J]. 药学实践与服务, 2022, 40(3): 226-230, 258. doi: 10.12206/j.issn.1006-0111.202201080
PAN Yuqiang, MA Minghua, ZHANG Ruoxi, ZHANG Yijun, XU Lingling, NIAN Hua. Curative effect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aste combined with Baduanjin in treatment of 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 after PVP[J].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Practice and Service, 2023, 41(7): 437-442.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108038
Citation: YAN Xiaodong, WANG Yeqing, LI Bingfeng, GUO Meili. Long-term protective effects of the nicotiflorin on ischemic stroke rats[J].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Practice and Service, 2022, 40(3): 226-230, 258. doi: 10.12206/j.issn.1006-0111.202201080

菸花苷对缺血性脑卒中大鼠的长期保护作用

doi: 10.12206/j.issn.1006-0111.202201080
基金项目: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09ZX09102-131)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严啸东,硕士研究生,Tel:(021)81871312,Email:leichao1229@163.com

    通讯作者: 郭美丽,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中药资源及药理机制,Email:mlguo@126.com
  • 中图分类号: R932

Long-term protective effects of the nicotiflorin on ischemic stroke rats

  • 摘要:   目的  探讨菸花苷对缺血性脑卒中大鼠的长期保护作用。  方法  建立大鼠脑缺血模型,观察菸花苷对于大鼠长期生存率、神经系统功能、体重及脑神经元的影响。  结果  菸花苷可以显著提高脑缺血大鼠的长期生存率,促进大鼠体重增加,减轻脑组织病理损伤,维持脑神经元形态及神经系统功能。  结论  菸花苷具有明显的对缺血性脑卒中大鼠的长期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保护脑神经元结构和功能有关。
  •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属于脊柱骨折,多发于中老年人,为临床最为常见的骨质疏松性骨折之一,严重影响患者脊柱功能、日常活动能力等,且发病率、致残、致死率均较高。现阶段,临床多以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对OVCF患者进行治疗,临床疗效确切,可迅速缓解骨折引起的疼痛,促进椎体形态和功能恢复,但其对患者骨质疏松程度及骨质疏松引起的疼痛改善效果欠佳,故临床倡导PVP术后予以适当的干预以改善手术效果[1]。西医临床常用药物为碳酸钙D3,但有研究[2]指出其对部分患者的干预效果较差,临床多与中医药物干预、锻炼等相结合对PVP术后OVCF患者进行治疗。中医学认为,OVCF属“骨痿”范畴,主要病机为肾精不足、气滞血瘀所致骨质枯槁,肝肾阴虚证为其主要证型之一,应治以滋补肝肾,填精壮骨[3]。中药膏方含阿胶、枸杞子、鸡血藤、党参等,根据临床中药机制可见其有补肾填精、益气健脾、通络止痛等功效,但其对PVP术后OVCF患者的疗效及机制尚未完全明确[4]。故设立本研究,以120例于我院行PVP治疗的OVCF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旨在进一步观察中药膏方联合八段锦治疗PVP术后OVCF患者的疗效,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前瞻性选取120例2016年1月至2017年9月于我院行PVP治疗的OVCF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知情同意,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60例),对照组(60例)。本研究经我院医学研究伦理研究委员会审核通过。观察组:男35例,女25例;年龄50~80岁,平均(66.27±2.15)岁;体质量指数(BMI)19~25 kg/m2,平均(22.35±0.41)kg/m2;骨质疏松病程1~5年,平均(2.51±0.22)年;骨折病程1~3周,平均(1.55±0.12)周;骨压缩程度[5]:轻度16例,中度30例,重度14例。对照组:男33例,女27例;年龄51~78岁,平均(66.18±2.20)岁;BMI 19~25 kg/m2,平均(22.41±0.42)kg/m2;骨质疏松病程1~5年,平均(2.48±0.20)年;骨折病程1~3周,平均(1.52±0.13)周;骨压缩程度:轻度15例,中度29例,重度16例。两组性别、年龄、BMI、骨质疏松病程、骨折病程、压缩程度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①中医诊断符合《中医药防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专家共识(2015)》[6]中肝肾阴虚证相关辩证标准,西医诊断符合《骨质疏松性骨折诊疗指南》[7]中OVCF相关诊断标准,并经临床检查确诊者;②均为胸腰椎骨折,且是首次因OVCF就诊者;③无PVP相关禁忌,手术成功,且术后生命体征平稳者;④近3个月内未行特殊的抗骨质疏松治疗,同期未接受其他治疗者;⑤无脊髓损伤或神经根症状者等。

    ①椎体爆裂性骨折、陈旧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或肿瘤、感染等所致病理骨折者;②脊柱结核、骨肿瘤者;③继发性骨质疏松者;④精神障碍、认知能力或沟通能力障碍者;⑤伴严重器官障碍、急性腰扭伤、骨瘤骨转移、强直型脊柱炎、四肢新鲜骨折、软组织损伤者等。

    对照组予以碳酸钙D3咀嚼片[重庆海默尼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205039,碳酸钙1.25 g(相当于钙0.50 g)、维生素D3 200 IU]口服,每次1片,每日2次。同时指导患者每天摄入适量豆类、瘦肉、牛奶、鱼类等优质蛋白(1.20~1.40 g/kg),进行适当的日光浴及行走锻炼(30 min以上)。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中药膏方(将阿胶、枸杞子、鸡血藤、党参各200 g,鹿角胶、茯苓、桑寄生、熟地黄、牛膝、丹参、威灵仙各150 g,龟板胶、白术、骨碎补、神曲各100 g,炙甘草60 g制成膏剂后即得)口服,开水调服,每次10 g,每日2次。同时指导患者进行八段锦锻炼,所用方法为改良八段锦第八式:躯体直立,两足平行分开(与肩同宽),两手臂自然下垂,手指稍并拢,掌指向前,两膝关节屈曲135°~170°;两眼平视前方,微张口,平稳呼吸,全身放松2 min,紧接着保持原来体位尽可能屈膝下蹲,然后在双上臂伸直情况下慢慢上举到水平,慢慢随之站起(保持躯体直立下),至身体直立时顺势将两脚跟向上提起(期间慢慢匀速吸气到最满并憋气),停顿10~15 s;两脚跟下落着地,双手臂随之顺势下落,回到膝关节屈曲位(期间慢慢匀速呼气);每次7个循环,每日3次。两组均治疗6个月,并随访3年。

    1.5.1   疗效

    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8]可将两组治疗6个月后的疗效分为临床治愈(腰部功能完全恢复,临床症状、体征完全消失,X射线可见压缩椎体恢复正常状态),显效(腰部功能没有完全恢复,临床症状、体征基本消失,X射线可见压缩椎体恢复正常状态),有效(腰部功能没有完全恢复,临床症状、体征减轻,X射线可见大量骨痂形成,但未完全愈合),无效(腰部功能有改善,临床症状、体征有减轻,但X射线可见几乎无骨痂形成)。临床治愈率=临床治愈例数/总例数;显效率=显效例数/总例数;有效率=有效例数/总例数;无效率=无效例数/总例数。总有效率=(临床治愈+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

    1.5.2   不同时点腰背疼痛情况

    以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0~10分)[9]评估两组治疗1、3、6个月的腰背疼痛情况,得分越高提示患者腰背疼痛程度越严重。

    1.5.3   骨密度(BMD)、椎体后凸角度(Cobb角)及椎体前壁高度(AVBH)变化情况

    以BMD测定仪(QDR 4500C,美国Hologic公司)检测两组治疗前、治疗6个月后的腰椎、股骨颈BMD;以X射线检查两组治疗前、治疗6个月后的Cobb角、AVBH。

    1.5.4   骨代谢指标

    抽取两组治疗前、治疗6个月后的晨起空腹静脉血3 ml,离心机3 000 r/min离心15 min,分离血清,以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分析仪(罗氏Cobas e601,北京东方迈润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检测血清I型原胶原降解产物(β-Cross I)、N端中段骨钙素(N-MID Ost)、甲状旁腺素(PTH)水平。

    1.5.5   PVP术后推体再骨折发生率

    记录两组随访时间及随访1年内、1~3年内PVP术后推体再骨折发生率,同1例患者发生多次再骨折仅算1例。

    数据采用SPSS 21.0(IBM公司,美国)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bar x $±s)表示,组内比较使用配对t检验,治疗前、治疗6个月后的比较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F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使用χ2检验进行比较。

    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临床治愈率为73.33%,高于对照组的53.33%(P<0.05);而两组显效率、有效率、无效率、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  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组别例数临床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无效率总有效率
    观察组6044(73.33)13(21.67)3(5.00)0(0.00)60(100.00)
    对照组6032(53.33)20(33.33)8(13.33)0(0.00)60(100.00)
    χ25.1672.0482.502
    P<0.05>0.05>0.05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治疗前,两组患者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3、6个月后两组VA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3个月后比较,治疗6个月后,两组VAS评分均降低(P<0.05,表2)。

    表  2  两组患者不同时点腰背疼痛情况比较($\bar x $±s,分)
    组别例数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治疗6个月后
    观察组607.55±0.372.47±0.33*1.14±0.23**
    对照组607.52±0.353.51±0.51*2.36±0.42**
    t0.45613.26219.735
    P>0.05<0.05<0.05
    *P<0.05,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治疗3个月后比较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治疗前,两组患者BMD、Cobb角及AVB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6个月后两组腰椎、股骨颈BMD及AVBH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Cobb角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表3)。

    表  3  两组患者BMD、Cobb角及AVBH变化情况比较($\bar x $±s
    时间组别例数腰椎BMD(g/cm3)股骨颈BMD(g/cm3)Cobb角(°)AVBH(%)
    治疗前观察组600.70±0.070.68±0.0623.09±2.5153.93±7.26
    对照组600.69±0.080.67±0.0723.11±2.4954.04±7.44
    t0.7290.8400.0440.082
    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600.93±0.08*0.93±0.07*6.47±1.98*96.56±9.41*
    对照组600.84±0.11*0.85±0.08*8.91±2.26*85.73±8.04*
    t5.1255.8296.2906.778
    *P<0.05,与治疗前比较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β-Cross I、N-MID Ost、PTH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6个月后,两组血清β-Cross I、N-MID Ost、PTH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表4)。

    表  4  两组患者骨代谢指标比较($\bar x $±s
    时间组别例数β-Cross I(ng/ml)N-MID Ost(ng/ml)PTH(pg/ml)
    治疗前观察组600.79±0.1342.10±9.5362.28±9.42
    对照组600.78±0.1441.98±9.5262.25±9.39
    t0.4050.0690.017
    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600.67±0.10*36.15±5.46*52.47±4.02*
    对照组600.73±0.12*38.93±6.14*57.45±5.72*
    t2.9752.6215.518
    *P<0.05,与治疗前比较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两组患者随访时间、随访1年内、1~3年内PVP术后推体再骨折发生率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年内,观察组PVP术后推体再骨折发生率为3.33%,低于对照组的20.00%(P<0.05,表5)。

    表  5  两组患者PVP术后推体再骨折发生率比较
    组别例数随访1年内发生率
    [n(%)]
    随访1~3年内合计
    [n(%)]
    随访时间
    ($\bar x $±s, 年)
    发生率
    [n(%)]
    观察组602(3.33)1.94±0.430(0.00)2(3.33)
    对照组607(11.67)1.86±0.725(8.33)12(20.00)
    t/χ23.0030.7393.3398.086
    P>0.05>0.05>0.05<0.05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骨质疏松为临床常见的慢性骨代谢异常疾病,可见骨钙含量减少、骨量下降,极易出现骨折,OVCF为其临床常见类型。OVCF发病后可致患者出现椎体高度下降、疼痛、功能障碍等,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可致残、致死,且其再发骨折风险高[10]。现阶段,微创PVP治疗为大多保守治疗无效的OVCF患者的主要选择,可恢复椎体力学强度、稳定骨折,但骨转换率及骨量流失未能纠正,且手术造成的内外骨膜血管损伤及制动可能会加重骨质疏松而影响患者预后[11]。故PVP术后予以适当的干预治疗至关重要,临床常用药物为碳酸钙D3,其可促进骨质形成而缓解骨质疏松程度,但其多偏重于抑制骨吸收,减轻骨质流失。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12-13]发现,中医药治疗PVP术后OVCF有一定成效,其既能抑制流失,又能促进成骨形成,在抗骨质疏松、促进骨折愈合、防治再骨折发生等方面优势明显,现已备受临床医生青睐,但关于何种药物更佳尚无统一定论。

    中医认为OVCF属“骨枯”、“骨萎”、“痹证”等范畴,肾中精气是骨生长发育的根本,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故其发病机制主要为肾精亏虚、脾精不足所致骨骼失养;外伤导致筋脉损伤、气血运行不畅,加之患者湿热寒邪侵袭、肾脾虚亏,容易加重气滞血瘀症状,使得骨骼和筋骨失去濡养,导致骨关节萎缩、活动不利等而诱发OVCF,故治疗应补肾壮骨、活血行气、舒经通络、消肿止痛[14]。中药膏方中的阿胶、枸杞子、鹿角胶、龟板胶可补血益气、填精益髓,其中,龟鹿二仙胶中鹿角胶、龟板胶为主方,与党参、枸杞子配伍可增强益气养阴、补肾填精益髓之功;鸡血藤可活血补血、舒筋活络、疏风止痛;党参可补中益气、生血行血;茯苓可利水消肿、益气健脾;桑寄生、熟地黄、骨碎补、牛膝可补肾壮骨;丹参、威灵仙、神曲可健脾和胃、消食调中,进而减轻膏方的厚腻;炙甘草可补脾和胃,益气复脉,同时调和诸药;全方可发挥补肾填精、益气健脾、通络止痛之功效[15-16]。同时八段锦作为一种由八节不同动作组成的一套医疗、康复体操,其通过人体垂直方向的应力刺激成骨、下蹲平衡锻炼、膀胱经的经气疏通等可对OVCF患者产生舒筋活络的良好功效,进而有助于促进患者腰部功能恢复,提高患者临床疗效。本研究显示,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临床治愈率高于对照组,且治疗3、6个月后VAS评分低于对照组,进一步说明中药膏方联合八段锦治疗PVP术后OVCF可有效缓解患者腰背疼痛,疗效显著。

    OVCF的发生发展与骨代谢及转换密切相关,其中,β-Cross I为骨吸收的重要指标,N-MID Ost为骨形成、骨转换的重要指标,可直接反映成骨细胞的活性与数量变化,PTH则可加速骨代谢活跃,促进骨吸收,血清β-Cross I、N-MID Ost、PTH水平升高提示患者骨转换成程度严重,可促进病情进展,不利于PVP术后腰部功能的恢复[17]。本研究显示,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腰椎、股骨颈BMD及AVBH高于对照组,Cobb角、血清β-Cross I、N-MID Ost、PTH低于对照组,且随访3年内PVP术后推体再骨折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提示中药膏方联合八段锦治疗PVP术后OVCF可调节患者机体骨代谢,提高腰椎、股骨颈BMD及AVBH,降低Cobb角,促进腰部功能的恢复,降低PVP术后推体再骨折发生率。PVP术后OVCF患者骨折愈合的本质为骨重建,该过程涉及局部微环境的构建、成骨细胞的活化、大量血管的生成等,而现代药理学研究[18-20]指出,中药膏方中的骨碎补含双氢黄酮苷、黄酮等成分,可提高BMD,刺激成骨细胞增殖分化,防止骨吸收、促进骨形成,发挥抗骨质疏松、促进骨折愈合等作用,进而促进腰部功能的恢复;牛膝含牛膝竹节参皂苷,可发挥较好的抗炎、止痛、改善微循环作用,有助于促进局部微环境的构建而促进患者骨折愈合,进而降低再骨折发生率。同时联合八段锦进行治疗,可有效疏通OVCF患者经络,促进机体气血运行通畅,进而可增强中药膏方促进患者腰部功能恢复的作用,降低患者PVP术后推体再骨折发生率。而对照组由于仅进行常规对症治疗,而未对患者采取中药膏方联合八段锦等治疗,故患者复发的风险明显增加。

    综上,中药膏方联合八段锦治疗PVP术后OVCF可降低其血清β-Cross I、N-MID Ost、PTH水平,调节机体骨代谢,有助于提高腰椎、股骨颈BMD及AVBH,降低Cobb角,促进腰部功能的恢复,进而缓解患者腰背疼痛,降低PVP术后推体再骨折发生率,疗效显著。

  • 图  1  菸花苷的化学结构

    图  2  菸花苷对缺血性脑卒中大鼠长期生存率的影响

    *P<0.05,与模型组比较;##P<0.01,与假手术组比较

    图  3  菸花苷对缺血性脑卒中大鼠30 d内行为学及体重的影响

    注:A. 30 d内各组大鼠行为学得分变化;B. 30 d内各组大鼠体重的变化;**P<0.01,与模型组比较;##P<0.01,与假手术组比较

    图  4  菸花苷对缺血性脑卒中大鼠神经元的影响(200X)

    注:A.大鼠皮层及海马区的HE染色;B.大鼠皮层及海马区的尼氏染色

  • [1] 国家卫生健康委脑卒中防治工程委员会,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 中国脑卒中防治指导规范(2021年版) . (2021-08-27). http://www.nhc.gov.cn/wjw/index.shtml.
    [2]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 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8[J]. 中华神经科杂志, 2018, 51(9):666-682. doi:  10.3760/cma.j.issn.1006-7876.2018.09.004
    [3] POWERS W J, RABINSTEIN A A, ACKERSON T, et al. Guidelines for the early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acute ischemic stroke: 2019 update to the 2018 guidelines for the early management of acute ischemic stroke: a guideline for healthcare professionals from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American stroke association[J]. Stroke,2019,50(12):e344-e418.
    [4] 王业晴, 夏玉叶, 唐颖, 等. 菸花苷对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的脑保护作用[J]. 药学服务与研究, 2017, 17(2):109-113.
    [5] BELAYEV L, KHOUTOROVA L, ATKINS K D, et al. Robust docosahexaenoic acid-mediated neuroprotection in a rat model of transient, focal cerebral ischemia[J]. Stroke,2009,40(9):3121-3126. doi:  10.1161/STROKEAHA.109.555979
    [6] CHEN J L, YE X C, YAN T, et al. Adverse effects of bone marrow stromal cell treatment of stroke in diabetic rats[J]. Stroke,2011,42(12):3551-3558. doi:  10.1161/STROKEAHA.111.627174
    [7] HASEGAWA Y, SUZUKI H, SOZEN T, et al. Activation of sphingosine 1-phosphate receptor-1 by FTY720 is neuroprotective after ischemic stroke in rats[J]. Stroke,2010,41(2):368-374. doi:  10.1161/STROKEAHA.109.568899
    [8] SUZUKI Y, CHEN F, NI Y C, et al. Microplasmin reduces ischemic brain damage and improves neurological function in a rat stroke model monitored with MRI[J]. Stroke,2004,35(10):2402-2406. doi:  10.1161/01.STR.0000140628.00927.1a
    [9] DESLAND F A, AFZAL A, WARRAICH Z, et al. Manual versus automated rodent behavioral assessment: comparing efficacy and ease of bederson and garcia neurological deficit scores to an open field video-tracking system[J]. J Cent Nerv Syst Dis, 2014, 6: 7-14.

    DESLAND F A, AFZAL A, WARRAICH Z, et al. Manual versus automated rodent behavioral assessment: comparing efficacy and ease of bederson and garcia neurological deficit scores to an open field video-tracking system[J]. J Cent Nerv Syst Dis, 2014, 6:7-14.
    [10] PANG X M, LI T X, FENG L X, et al. Ellagic acid-induced thrombotic focal cerebral ischemic model in rats[J]. J Pharmacol Toxicol Methods,2014,69(3):217-222. doi:  10.1016/j.vascn.2014.01.001
    [11] Stroke Therapy Academic Industry R. Recommendations for standards regarding preclinical neuroprotective and restorative drug development[J]. Stroke,1999,30:2752-2758. doi:  10.1161/01.STR.30.12.2752
    [12] LI R P, GUO M L, ZHANG G, et al. Nicotiflorin reduces cerebral ischemic damage and upregulates endothelial nitric oxide synthase in primarily cultured rat cerebral blood vessel endothelial cells[J]. 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2006,107(1):143-150. doi:  10.1016/j.jep.2006.04.024
    [13] LI R P, GUO M L, ZHANG G, et al. Neuroprotection of nicotiflorin in permanent focal cerebral ischemia and in neuronal cultures[J]. Biol Pharm Bull,2006,29(9):1868-1872. doi:  10.1248/bpb.29.1868
    [14] SCHMIDT-KASTNER R, FREUND T F. Selective vulnerability of the Hippocampus in brain ischemia[J]. Neuroscience,1991,40(3):599-636. doi:  10.1016/0306-4522(91)90001-5
    [15] HU H H, LI S J, WANG P, et al. An L-type calcium channel agonist, bay K8644, extends the window of intervention against ischemic neuronal injury[J]. Mol Neurobiol,2013,47(1):280-289. doi:  10.1007/s12035-012-8362-x
  • [1] 江冼芮, 段雅倩, 刘畅, 张成中.  淫羊藿中黄酮苷类化合物的群体感应抑制作用研究 . 药学实践与服务, 2025, 43(4): 1-5.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409060
    [2] 乔方良, 蒋益萍, 夏天爽, 刘爱军, 赵凯, 辛海量.  对萼猕猴桃苷E提取分离纯化工艺的研究 . 药学实践与服务, 2025, 43(): 1-7.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407001
    [3] 张俊丽, 李媛媛, 尹静, 杨鸿源, 白耀武.  咪达唑仑调节PINK1/PARKIN信号通路对缺血性脑卒中大鼠神经元损伤的影响 . 药学实践与服务, 2025, 43(): 1-6.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405024
    [4] 冯一帆, 严啸东, 张文彬, 李炳锋, 郭美丽.  菸花苷长期给药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神经功能的影响 . 药学实践与服务, 2025, 43(): 1-7.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407038
    [5] 景凯, 杨慈荣, 张圳, 臧艺蓓, 刘霞.  黄芪甲苷衍生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小鼠的药效评价及作用机制研究 . 药学实践与服务, 2024, 42(5): 190-197.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310004
    [6] 张广雨, 杜晶, 刘梦珍, 朱丹妮, 闫慧, 刘冲.  新斯的明与山莨菪碱联合应用对肺型氧中毒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 . 药学实践与服务, 2024, 42(10): 433-438, 444.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310049
    [7] 杨念, 张博乐, 张俊霞, 张振强.  一种中药组合物对ANIT诱导的小鼠胆汁淤积肝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 药学实践与服务, 2024, 42(12): 508-511, 519.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305008
  • 加载中
图(4)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5090
  • HTML全文浏览量:  1855
  • PDF下载量:  33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22-01-21
  • 修回日期:  2022-03-28
  • 网络出版日期:  2023-11-06
  • 刊出日期:  2022-05-25

菸花苷对缺血性脑卒中大鼠的长期保护作用

doi: 10.12206/j.issn.1006-0111.202201080
    基金项目: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09ZX09102-131)
    作者简介:

    严啸东,硕士研究生,Tel:(021)81871312,Email:leichao1229@163.com

    通讯作者: 郭美丽,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中药资源及药理机制,Email:mlguo@126.com
  • 中图分类号: R932

摘要:   目的  探讨菸花苷对缺血性脑卒中大鼠的长期保护作用。  方法  建立大鼠脑缺血模型,观察菸花苷对于大鼠长期生存率、神经系统功能、体重及脑神经元的影响。  结果  菸花苷可以显著提高脑缺血大鼠的长期生存率,促进大鼠体重增加,减轻脑组织病理损伤,维持脑神经元形态及神经系统功能。  结论  菸花苷具有明显的对缺血性脑卒中大鼠的长期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保护脑神经元结构和功能有关。

English Abstract

潘羽强, 马明华, 张若曦, 章祎俊, 徐玲玲, 年华. 中药膏方联合八段锦治疗PVP术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的疗效观察[J]. 药学实践与服务, 2023, 41(7): 437-442.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108038
引用本文: 严啸东, 王业晴, 李炳锋, 郭美丽. 菸花苷对缺血性脑卒中大鼠的长期保护作用[J]. 药学实践与服务, 2022, 40(3): 226-230, 258. doi: 10.12206/j.issn.1006-0111.202201080
PAN Yuqiang, MA Minghua, ZHANG Ruoxi, ZHANG Yijun, XU Lingling, NIAN Hua. Curative effect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aste combined with Baduanjin in treatment of 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 after PVP[J].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Practice and Service, 2023, 41(7): 437-442.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108038
Citation: YAN Xiaodong, WANG Yeqing, LI Bingfeng, GUO Meili. Long-term protective effects of the nicotiflorin on ischemic stroke rats[J].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Practice and Service, 2022, 40(3): 226-230, 258. doi: 10.12206/j.issn.1006-0111.202201080
  • 脑卒中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根据国家卫健委最新颁布的《中国脑卒中防治指导规范(2021年版)》显示:脑卒中已成为我国居民第一大死因。缺血性脑卒中是最常见的脑卒中类型,占我国脑卒中的69.6%~70.8%。我国住院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病后1个月内病死率为2.3%~3.2%,发病后1年内病死率为14.4%~15.4%,死亡/残疾率为33.4%~33.8%[1],缺血性脑卒中的致死率和致残率相当高。对于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我们熟知的静脉溶栓、抗血小板、抗凝、降纤、扩容等方法,都是旨在改善脑血液循环,并非针对脑神经细胞的保护[2]。目前针对神经保护的药物较少,且疗效与安全性尚未被临床广泛接受。美国心脏病协会/美国卒中协会发布的《2019年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早期管理指南》中表示:目前没有任何假定具有神经保护作用的药物或非药物治疗能够证明改善缺血性脑卒中的预后[3]。国内最新脑卒中诊治指南也认为神经保护剂的疗效与安全性尚需要更多高质量临床试验来进一步证实[1]。目前的神经保护药物尚不能解决脑卒中患者遗留神经功能障碍的问题。

    菸花苷是课题组从传统活血化瘀中药红花中研发的治疗急性脑缺血性脑卒中的中药1类新药,化学结构式如图1。课题组前期的研究表明,菸花苷对于动物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具有预防和治疗作用[4],但是,菸花苷对脑缺血的长期治疗效果尚未见报道,其抗脑缺血作用机制的研究也有待进一步深入。本实验通过观察菸花苷对于大鼠长期生存率、神经系统功能、体重及脑神经元的影响,进一步探讨菸花苷对缺血性脑卒中的长期治疗效果及可能的作用机制。

    图  1  菸花苷的化学结构

    • SPF级健康雄性Wistar大鼠,购自上海斯莱克实验动物有限公司,体重(250±20)g,手术开始前于清洁级动物房适应性饲养1周,自由进食、饮水,温度(25±2) ℃,相对湿度40%~60%,人工照明模拟昼夜变化。实验过程中,严格遵循动物伦理原则,遵守动物福利、动物保护的相关规定。

    • 菸花苷注射液(菸花苷含量为10 mg/ml)及菸花苷注射液空白制剂,均由苏中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提供。

    • 通用型组织固定液(上海博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氯化钠注射液(辰欣药液股份有限公司);尼氏染色液、苏木素伊红(HE)染色试剂盒(上海博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水合氯醛、氯化钠、无水乙醇、二甲苯(AR级)(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 手术器械(上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线栓(平顶山豫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蠕动泵(上海之信仪器有限公司);Direct-Pure RO(上海迪发仪器仪表有限公司);荧光显微镜(日本Olympus公司);EG1160一体式石蜡包埋机、ASP200S全自动脱水机、RM2235切片机、HI1210水浴摊片机、HI1220烘片机(德国Leica公司)。

    • 取健康雄性Wistar大鼠,体重(250±20)g,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菸花苷组。其中假手术组大鼠10只,模型组和菸花苷组各20只。菸花苷组在手术当天缺血后1 h,以10 mg/kg的剂量尾静脉注射给药,手术后第2~7天,每天给药1次,此后每隔日给药1次。模型组以相同的给药方法给予相同体积的菸花苷注射液空白制剂。

    • 选用MCAO法进行缺血性脑卒中模型的造模,参考相关文献中的MCAO的方法[5-7],并结合本实验室改进措施,最终选用如下方式进行操作:术前将大鼠禁食8 h,按大鼠体重以350 mg/kg的剂量,用10%的戊巴比妥钠腹腔注射麻醉,仰卧位固定于手术台上。沿颈部正中线切开皮肤,钝性分离腺体、筋膜及其他皮下组织,分离并暴露左侧颈总动脉(CCA),继而分离颈外动脉(ECA)和颈内动脉(ICA)。用细线结扎CCA近心端及ECA基部。动脉夹暂时夹闭ICA,用显微剪沿CCA近心端斜向上45°剪一小口,将直径约0.26 mm的线栓小心插入CCA血管腔中,用提前布于CCA下方的细线微微固定(结扎过紧会造成进线困难,太松则易造成出血),在血管放松的前提下,向前轻推最终沿着ICA插入颅内,插入深度距ECA与ICA分叉处大约18 mm。缺血2 h后将线栓轻轻拉出,造成再灌注损伤,此时注意拔栓速度不宜过快以免造成血管痉挛,随后扎紧CCA远心端,缝合伤口。术后置大鼠于俯卧位,且稍稍抬高大鼠颈部。整个手术过程中室温维持在25 ℃左右,并用保暖灯及电热毯保持大鼠体温恒定在37 ℃左右。假手术组大鼠分离暴露血管,并不插入线栓,也不结扎任何血管。术后待大鼠清醒后,放置单笼饲养观察。

    • 从手术后第1天开始,由不参与整个实验的研究者观察手术后各组大鼠在第1、2、3、5、7、10、15、20、25、30天的行为学表现,评分并记录。每只大鼠的行为学检查在3~5 min内完成。行为学评分参照文献中的经典评分方法[8-10],具体如下:

      (1)轻轻将大鼠的尾部提起,至地面的垂直距离约0.5 m高,观察前肢情况,是否有内收或者内旋现象。正常实验鼠的两前肢平衡对称,向下向前伸出。根据严重程度评分,最严重者为4分,正常为0分。

      (2)将大鼠放于平稳的地板上,推左肩向对侧移动,再推右肩向对侧移动,观察大鼠抗推动的能力。正常大鼠左右两侧的抗推动能力相当,若大鼠左侧抗推动能力下降,最严重为3分,正常为0分。

      (3)将大鼠的左右前肢轻轻放于较大的金属网上,观察左右前肢抓金属网的肌肉张力。正常大鼠的左右前肢抓金属网的力量明显且对称。若大鼠左前肢张力下降,最严重为3分,正常为0分。

      每只受试的大鼠,根据以上标准打分并累加,满分为10分。

    • 手术前记录各组大鼠体重作为起始体重。手术后,在每天的相同时段(相差不超过1h),将各组大鼠放于体重计上,待示数稳定5 s后,立刻记下体重数。由不参与整个实验的研究者记录手术后菸花苷组与模型组在第1、2、3、5、7、10、15、20、25、30天的体重。每只大鼠的体重记录在1~3 min内完成。

    • 手术30 d后,按大鼠体重以350 mg/kg的剂量,用10%的戊巴比妥钠腹腔注射麻醉。迅速打开胸腔,暴露心脏,用针头从心尖部位插入左心室,剪开右心耳,针头另一端连接生理盐水,打开灌流泵,使生理盐水通过血液循环将血液排出。待灌入150 ml左右生理盐水,且流出的液体几乎为无色时,立刻将灌注液改为通用型组织固定液(4%多聚甲醛),此时注意速度为先快后慢。灌流时若大鼠全身不停抽动则代表4%多聚甲醛已进入全身循环,待灌入150 ml左右固定液即可停止。将脑完整取出,在4%多聚甲醛中固定48 h。

    • 用ASP200S全自动脱水机进行脱水处理,再用EG1160一体式石蜡包埋机进行包埋。临用前,切取3~5 mm厚的石蜡切片附于载玻片上,用新鲜的二甲苯脱蜡2次,每次10 min。随后依次放入无水乙醇5 min;放入90%乙醇、70%乙醇、蒸馏水各2 min。

    • 将上述脱蜡后的石蜡切片参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如下操作:在37 ℃的烘箱中,用尼氏染色液染色7 min。随后,用蒸馏水洗涤 2 次,每次5 s,再用95%乙醇洗涤5 s,至此完成尼氏染色。

    • 将脱蜡后的石蜡切片参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如下操作:用苏木素染色液染色6 min。浸于足够的蒸馏水中冲去多余的染色液,这个过程大约持续10 min,再放于新鲜的蒸馏水内数秒钟润洗一遍。然后,用1%盐酸酒精溶液分化数秒(一般不超过5 s)。蒸馏水洗涤5 min后,Scott液返蓝处理50 s,蒸馏水再次洗涤3 min,进入伊红染色液中染色8 min,至此完成HE染色。

    • 将上述过程中的尼氏染色、HE染色的切片分别用70%乙醇洗涤后,用95%乙醇脱水3次,每次3 min。入二甲苯透明5 min,共计2次。中性树胶封片。

    • 利用软件SPSS 18.0进行统计学分析,所得计量数据以($ \bar{x} $±s)表示,两组间数据比较采用Student t检验;生存资料以生存曲线表示,采用Log-rank (Mantel-Cox)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 观察30 d内脑缺血损伤后大鼠的生存情况,发现手术后,模型组和菸花苷组大鼠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死亡情况。菸花苷组大鼠于第8天开始,存活的数目趋于稳定,模型组于第16天开始,无新增的死亡大鼠。截止到第30天观察结束时,假手术组生存率为100%,模型组生存率为30.4%,菸花苷组生存率为70%,较之模型组,菸花苷组的生存率显著升高(P<0.05),结果见图2

      图  2  菸花苷对缺血性脑卒中大鼠长期生存率的影响

    • 图3A可知,在手术后的各个观察时间点,假手术组的行为学评分均为0,一直未出现神经功能损伤的体征。与模型组相比,菸花苷组在测评的各个时间点神经功能损伤较轻,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且整个观察过程中,菸花苷组大鼠的行为学得分不断降低,神经功能趋向好转。

      图  3  菸花苷对缺血性脑卒中大鼠30 d内行为学及体重的影响

      图3B可知,在体重变化方面,手术后,假手术组大鼠体重一直保持持续增长状态。术后第1天,模型组与菸花苷组大鼠的体重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菸花苷组大鼠在术后第3天开始恢复体重增长状态,模型组从术后第10天开始恢复体重增长状态。在初始体重差别不大的情况下,较之模型组,菸花苷组在术后各个时间点观察得到的体重数值均明显高于模型组大鼠的体重数值(P<0.01)。

    • 图4A可知,假手术组皮层和海马区的细胞大小均一,结构清晰,胞浆丰富,核质比例适中,CA1区的锥体细胞和DG区的颗粒细胞排列整齐紧密,CA3区锥体细胞体积较之CA1区的略大,排列稍松散但整齐。模型组的神经元大小不一,胞质不规则淡染,胞核皱缩变形,部分细胞脱失明显,CA1区锥体细胞和DG区的颗粒细胞排列松散,CA3区锥体细胞排列散乱,表明造模后神经细胞受损严重。与模型组相比,菸花苷组的神经元虽也出现了细胞淡染,大小不均,部分胞体肿胀,CA1区及DG区排列稍显混乱,但整体的形态接近正常,病理损伤明显减轻。

      图  4  菸花苷对缺血性脑卒中大鼠神经元的影响(200X)

      图4B可知,假手术组皮层和海马区的尼氏体大且多,“虎斑”也不在少数,呈深蓝色,表明神经元功能良好。模型组整体淡染,皮层的尼氏体大大减少,海马区尼氏体极少,表明造模后神经元功能受到损伤。与模型组相比,菸花苷组皮层尼氏体数目更多,个体更大,染色较均匀,海马区尼氏体虽多为颗粒状,个体稍小,但数目明显增多,说明神经元蛋白合成有所增加,较为活跃。

    • 正如“卒中治疗学术产业圆桌会议”中对神经保护药物的研究所提出的那样[11]:较为理想的神经保护类药物的实验室阶段研究,应该在至少两个不同实验室中展开,运用在至少两种动物身上,兼顾在永久缺血模型和短暂局灶性缺血模型,既要考察短期内的组织和功能上的结果,也需要考察长期作用的影响。在本研究中,我们在前期证明菸花苷对急性永久性缺血模型和短暂局灶性缺血模型均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的基础上[12-13],通过建立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从功能和组织层面证明了菸花苷对缺血性脑卒中的长期保护作用。

      长期生存率是药效结果最直观的体现,体重可以反映出大鼠在发生缺血性脑卒中后整体的预后情况,而行为学的变化可以间接反应出大鼠神经系统的功能。我们通过连续30 d观察实验大鼠的生存率、行为学以及体重变化,发现造模后给予菸花苷显著地提高了大鼠生存率,并能逐渐降低行为学得分,改善神经功能,体重也在术后第3天开始恢复增长状态。这些结果表明菸花苷可以改善缺血性脑卒中的预后,促进神经系统的远期功能恢复。

      海马区是大脑中负责记忆与学习的重要区域,与认知功能密切相关,也是研究卒中后认知障碍等脑卒中并发症的重点关注区域,其中CA1区的神经元对脑缺血缺氧较为敏感,容易受到损伤,而CA3区及DG区的神经元则相对耐受[14]。尼氏体是神经元胞体和树突内的嗜碱性颗粒或小斑块,由游离的核糖体和粗面内质网构成,对缺血变化非常敏锐[15]。病理组织学研究表明,菸花苷给药后大鼠海马区的尼氏体数目有所增加,蛋白合成更为活跃,脑组织恢复更好,整体趋向正常。提示菸花苷对神经细胞结构和功能具有长期保护作用。

      综上所述,菸花苷对缺血性脑卒中大鼠具有长期保护作用,可维持神经细胞结构功能处于相对良好的状态,并能促进神经系统远期功能的恢复,可以作为一种潜在的神经保护剂,其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5)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