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药学实践与服务》杂志目前不收取审稿费、版面费、加急费等费用,如收到邮件声称是编辑部X编辑,要求加作者微信的,请谨防财产损失!编辑部用于作者校对时绑定微信的邮件通过yxsjzzs@163.com发送,标题是《药学实践与服务》XML数字出版服务微信绑定,请区分开。

某三甲妇儿医院抽动障碍超说明书用药回顾性调查分析

林爱云 宋洪涛 黄珊

林爱云, 宋洪涛, 黄珊. 某三甲妇儿医院抽动障碍超说明书用药回顾性调查分析[J]. 药学实践与服务, 2021, 39(6): 573-576. doi: 10.12206/j.issn.1006-0111.202101023
引用本文: 林爱云, 宋洪涛, 黄珊. 某三甲妇儿医院抽动障碍超说明书用药回顾性调查分析[J]. 药学实践与服务, 2021, 39(6): 573-576. doi: 10.12206/j.issn.1006-0111.202101023
ZHANG Lianqing, LUO Yan, YANG Ti, YAO Jiachen, LI Wenyan. Mining and research on the adverse event signal of exenatide microspheres based on FAERS database[J].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Practice and Service, 2024, 42(10): 445-450.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403057
Citation: LIN Aiyun, SONG Hongtao, HUANG Shan. Retrospective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off-label drug use for tic disorder in a tertiary women’s and children’s hospital[J].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Practice and Service, 2021, 39(6): 573-576. doi: 10.12206/j.issn.1006-0111.202101023

某三甲妇儿医院抽动障碍超说明书用药回顾性调查分析

doi: 10.12206/j.issn.1006-0111.202101023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林爱云,本科,药师,研究方向:医院药学,Email:945347493@qq.com

    通讯作者: 宋洪涛,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药事管理与临床药学,Email:sohoto@vip.163.com
  • 中图分类号: R95

Retrospective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off-label drug use for tic disorder in a tertiary women’s and children’s hospital

  • 摘要:   目的  分析某三甲妇儿医院抽动障碍超说明书用药现状,以促进临床安全合理用药。  方法  通过医院信息系统,抽取该院2019年7月—2020年8月诊断为抽动障碍的儿科门诊处方,以2020年超说明书用药管理规定为标准,评定处方的超说明书用药情况。  结果  共收集到诊断为抽动障碍的儿科处方1251张,超说明书用药发生率为29.58%;超说明书用药的主要类型为超适应证和超年龄;超说明书用药的主要品种是利培酮片(47.84%)、阿立哌唑片(43.78%)。  结论  该院儿科门诊抽动障碍超说明书用药比较普遍,需对超说明书用药进行规范化管理,保障合理用药。
  • 隐丹参酮(CTS)是中药丹参的有效成分之一,国内外研究证明CTS具有抗肿瘤、抗炎、神经保护、心血管保护、抗纤维化和调节代谢紊乱等药理特性,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抗肿瘤作用是近年来隐丹参酮药理活性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1]。隐丹参酮对肺癌、肝胆癌、胃癌、食管癌、乳腺癌、前列腺癌、胰腺癌、结直肠癌、骨肉瘤癌、黑色素瘤、横纹肌瘤、食管鳞状癌等多种恶性肿瘤表现出一定的抑制活性,其抗肿瘤机理包括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诱导细胞凋亡,调节免疫以及抑制包括STAT3在内的多种信号通路[2-4]。由于CTS中等强度的药理活性和选择性,近年来研究人员对CTS进行了大量结构修饰,期望获得靶点明确且药理活性更强的CTS衍生物,从而开发并应用于临床治疗。本文就隐丹参酮及其衍生物在抗肿瘤方面的作用及其机制进行综述。

    癌细胞的主要特点是具有无限的增殖能力。研究表明,CTS可以抑制多种肿瘤细胞增殖,包括胰腺癌细胞BxPC-3、慢性髓性白血病细胞K562/ADR、胶质瘤细胞U87、人卵巢癌细胞Hey、前列腺癌细胞DU145、乳腺癌细胞MCF7、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等[5]

    细胞凋亡又称细胞程序性死亡,对于维持组织稳态和消除不需要或受损细胞起重要作用。研究发现,CTS可以诱导多种肿瘤细胞凋亡,包括骨髓瘤细胞U266、人结肠癌细胞系SW620 Ad300和HCT116、人胃癌细胞MKN-45、肝癌细胞Hepa1-6、非小细胞肺癌细胞A549 和H460 、黑色素瘤细胞A375、横纹肌肉瘤细胞Rh30等[6]

    高侵袭性和转移是癌细胞恶性特征,转移是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抑制癌细胞转移能有效降低癌症死亡率。研究发现,CTS能够抑制卵巢癌细胞A2780的迁移和侵袭[7]。此外,CTS还可以抑制食管癌细胞EC109、膀胱癌细胞T24、人舌鳞癌细胞CAL27、小鼠结肠癌细胞CT26等多种肿瘤细胞的迁移和侵袭[5]

    隐丹参酮不仅能够直接抑制多种肿瘤细胞的生长,还可以诱导机体产生抗肿瘤免疫反应,从而间接发挥抗肿瘤效应。研究发现,隐丹参酮能够通过增加CD4+T细胞的细胞毒作用,抑制人非小细胞肺癌H446细胞和乳腺癌MCF7细胞的生长[8]。此外,隐丹参酮还可以通过诱导小鼠树突状细胞成熟,促进抗原提呈功能,进而诱导T细胞活化增殖,抑制Lewis肺癌细胞的增殖[9]。肿瘤相关巨噬细胞 (TAM) 是肿瘤组织中浸润的巨噬细胞,具有异质性,可分为M1和M2表型。M2表型的TAM能够促进肿瘤生长和转移,相反,M1表型则具有肿瘤抑制和促炎特性。研究发现,隐丹参酮和PD-L1联合治疗能够诱导巨噬细胞向M1极化,从而抑制小鼠肝癌Hepa1-6移植瘤的生长[10]

    耐药是导致肿瘤复发和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研究表明,CTS能够逆转慢性骨髓性白血病细胞K562对伊马替尼的耐药性[11],改善A549细胞对顺铂的耐药性[12]。此外,CTS还可以逆转P-糖蛋白(p-gp)过表达的结肠癌细胞SW620 Ad300对多柔比星和伊立替康的多重耐药[13]

    除了具有以上活性之外,CTS还可以与其他不同抗癌药物或细胞因子协同发挥抗肿瘤作用。例如,CTS和紫杉醇的联合用药比单独用药更能有效诱导舌鳞状细胞癌CAL27和SCC-9细胞的凋亡[14]。新近研究发现,CTS与小剂量的抗PD-L1抗体合用对小鼠Lewis 肺癌的生长抑制作用明显优于CTS单独应用[9]

    自噬,即Ⅱ型程序性细胞死亡,作为凋亡之外的另一种可以杀死细胞的途径,是一种抑制癌细胞生长的新方法。研究显示,CTS可通过诱导结肠癌SW620 Ad300细胞和A549细胞自噬促进细胞死亡[15-16]

    CTS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诱导细胞凋亡,以及调节免疫等作用的机制十分广泛,涉及靶点STAT3、酪氨酸蛋白磷酸酶SHP2、DNA拓扑异构酶和信号通路磷酸酰肌醇3-激酶(PI3K)/丝氨酸/苏氨酸激酶Akt等。

    STAT3由Janus激酶(JAKs)激活,参与肿瘤增殖、凋亡、血管生成及免疫逃逸等。STAT3在大多数恶性肿瘤中被组成性激活,异常的STAT3信号传导是肿瘤恶性进展的重要过程。当705位酪氨酸残基磷酸化后,STAT3被激活,单体STAT3通过其SH2结构域形成二聚体,并从细胞质转移到细胞核中,调节其靶基因的表达,例如,上调cyclin D1、survivin、Mcl-1、MYC、BCL-XL表达,下调 p53表达,促进肿瘤细胞增殖和存活;上调MMP2/9、Twist1、Vimentin表达,促进肿瘤转移;上调TGF-β、IL-6/10、PD-1、PD-L1、VEGF表达,下调CD80/86、MHCII、TNF、IL-12、CCL5、CXCL10等表达,抑制肿瘤微环境免疫功能[17]。研究发现,CTS能够直接与STAT3的SH2结构域结合,特异性抑制STAT3 Tyr705的磷酸化,抑制STAT3二聚化[18-19],相比之下,姜黄素还能抑制Jak2的表达[20]。在人胰腺癌BxPC-3细胞中,CTS能够抑制BxPC-3细胞的STAT3信号通路进而抑制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达到抗肿瘤的作用[21]。另外,CTS作为p-STAT3抑制剂,能够有效阻断IL-6介导的STAT3活化,抑制肿瘤增殖,逆转BCR-ABL激酶非依赖性耐药途径[11]。此外,CTS和紫杉醇联合治疗能够有效地抑制舌鳞状癌TSCC细胞增殖和迁移,其作用机制同样与抑制STAT3信号通路相关[14]。沉默信息转录调控因子3(SIRT3)是一种蛋白质去乙酰化酶,参与癌症、心血管、神经系统等疾病的发展过程。研究发现CTS能够通过抑制STAT3/SIRT3 信号通路抑制人卵巢癌A2780 细胞增殖[22]。 上述研究表明,抑制STAT3信号通路对于CTS抗肿瘤至关重要,且CTS是一种特异性的STAT3抑制剂。

    含Src同源2结构域蛋白酪氨酸磷酸酶(SHP2)由基因PTPN11编码,PTPN11突变引起SHP2催化活性异常增加。研究发现,肺癌、结肠癌、黑色素瘤、神经母细胞瘤、肝癌和急性髓性白血病等病人均发现有PTPN11突变[23]。SHP2是一种非受体蛋白酪氨酸磷酸酶,参与Ras-Erk、PI3K-Akt、Jak-Stat和NF-κB多条信号通路传导,调控细胞的增殖、迁移和凋亡等过程[24]。研究证明,CTS能与SHP2直接结合,是一个混合型蛋白酪氨酸磷酸酶抑制剂,抑制SHP2 的IC50为22.50μmol/L,抑制SHP1的IC50为39.50μmol/L。用SHP2 siRNA敲减Hela细胞中SHP2后,CTS抑制Hela细胞生长的敏感性降低,提示SHP2是CTS的一个靶点,但是,CTS仍然可以进一步抑制SHP2敲减细胞生长,说明CTS还有其它作用靶点[25]。此外,有研究发现,CTS能够上调胶质瘤细胞 U87 SHP2蛋白酪氨酸磷酸酶活性,抑制STAT3 Tyr705的磷酸化,从而在体内外表现出抑制恶性胶质瘤活性[26]

    DNA拓扑异构酶 (topos),包括DNA拓扑异构酶1(topo1)和DNA拓扑异构酶2(topo2),其中topo2因其在有丝分裂中的关键作用被认为是抗癌治疗的重要靶点[27]。研究表明,CTS能够显著降低前列腺癌PC3细胞中topo 2a的mRNA、蛋白和酶活性水平,并且在裸鼠异种移植模型中表现出良好的抗肿瘤作用[28]

    活性氧与肿瘤的发展密切相关,其过度产生可诱导多种生物学效应,包括抑制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和自噬等[29]。研究发现,CTS能够促进胃癌MKN-28 细胞ROS的累积,通过调控MAPK和AKT信号通路诱导G2/M周期阻滞[30];通过ROS-线粒体途径,上调cleaved caspases-3、促凋亡蛋白Bax和下调抗凋亡蛋白Bcl-2,从而诱导黑色素瘤细胞凋亡[31];诱导横纹肌肉瘤Rh30细胞ROS产生,激活JNK/p-38,抑制Erk1/2,导致细胞凋亡[32];刺激SW620 Ad300细胞中的ROS产生,诱导p38 MAPK激活,导致NF-κB从细胞质转移到细胞核中,最终导致自噬发生[15];刺激HepG2和MCF-7细胞产生ROS,激活内质网(ER)应激,增强不同抗癌药物或细胞因子(Fas/Apo-1、TNF-α、顺铂、依托泊苷或5-FU)诱导的细胞凋亡[33]

    雄激素受体(AR)和雌激素受体(ER)分别是治疗前列腺癌PCa和乳腺癌的主要靶点。研究发现CTS可以通过抑制AR二聚化有效抑制AR活性,从而抑制AR+ PCa细胞的生长[34];在异种移植动物模型中,CTS可以有效抑制人前列腺癌CWR22Rv1细胞的生长和AR靶基因的表达[35]。此外,CTS还能够抑制乳腺癌细胞的生长,通过竞争性地结合ERα抑制E2诱导的ER转录活性和ER靶基因的表达[36];同时,CTS可以有效地抑制体内异种移植瘤模型中ER信号,发挥抗肿瘤作用[37]

    磷酸肌醇3-激酶(PI3K)/蛋白质丝氨酸苏氨酸激酶(Akt)信号通路参与肿瘤的发生、生长、存活和转移。有研究发现CTS可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增加caspase-3、caspase-9、PARP和Bax的表达,降低Bcl-2、survivin、细胞凋亡抑制蛋白的表达,诱导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的凋亡[38-39]。酪氨酸激酶胰岛素生长因子1受体(IGF-1R)在肿瘤细胞的生长、分化和进展中起关键的作用。研究表明,CTS能够通过下调IGF-1R/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人肺癌细胞的增殖[40]。此外,有文献报导CTS可以通过调节PI3K/Akt/mTOR信号,抑制结肠癌CT26细胞的侵袭[41]。在裸鼠异种移植实验中,CTS能够显著抑制小鼠体内异种移植物的生长,其作用机制与抑制PI3K/AKT/NF-κB信号通路有关[42]。以上研究表明PI3K/AKT信号通路可能是CTS抗肿瘤的有效信号通路之一。

    CTS虽然具有广谱的抗肿瘤活性,但是其药理作用中等,疏水性强且难吸收,口服生物利用度只有2.1%,这些缺点严重阻碍了其开发和应用[43]。近年来,针对CTS存在的问题,人们尝试对CTS进行结构改造,期望获得生物活性高、水溶性好的化合物。刘航[44]等基于CTS是一种STAT3抑制剂,通过对CTS及其骨架类似物进行修饰,设计合成了CTS衍生物62个,其中新化合物46个,通过报告基因法检测发现有27个新化合物对STAT3转录抑制效果优于CTS,IC50最低0.5976 μmol/L。Wang等基于STAT3的药物设计策略,设计合成了一种亲和力和抑制活性更强的新型CTS衍生物LYW-6,该化合物与STAT3结合解离常数Kd约为6.6μmol/L,能够显著抑制STAT3磷酸化、二聚化、核转位以及转录活性。在细胞水平上,LYW-6能选择性抑制高STAT3活性的结肠癌细胞增殖、迁移,促进凋亡,体内可抑制结肠癌的生长和转移,是一个具有开发前景的抗肿瘤活性化合物[45]。为了改善CTS的水溶性,Xu等合成了几种CTS的钠盐衍生物,结果发现这些衍生物比CTS更易溶解,同时保留了CTS的生物活性,其中钠盐衍生物PTS33可以有效地抑制二氢睾酮DHT诱导AR反式激活和PCa细胞生长[46]

    CTS具有广谱的抗肿瘤活性,该活性与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诱导细胞凋亡,逆转耐药性,诱导自噬等作用相关。除直接作用于肿瘤细胞外,CTS还可以通过增强CD4+T细胞的细胞毒作用、诱导DC细胞成熟和促使巨噬细胞M1型极化,间接杀伤肿瘤细胞。分子机制研究表明,CTS可直接结合STAT3和SHP2,有效调节JAK/STAT3、NF-κB、PI3K/AKT和IGF-1R等信号通路发挥抗肿瘤作用。隐丹参酮特异性抑制STAT3信号通路,而不抑制STAT家族中的其他蛋白,是其一大特点。因为尽管其他天然产物也有抗肿瘤作用,但不是特异性STAT3抑制剂,例如姜黄素,是一种STAT抑制剂,但在治疗24 h后降低了STAT3的表达。虽然CTS表现出良好的药理活性,但水溶性差和生物利用度低等问题限制了其广泛应用。因此,基于靶点STAT3,以CTS作为先导化合物,设计并合成一系列CTS衍生物,有望开发出新型STAT3抑制剂用于癌症治疗。

  • 表  1  抽动障碍超说明书药品

    名称规格适应证超说明书用药
    类型处方数(张)
    利培酮片1 mg急慢性精神分裂症超适应证177
    阿立哌唑片10 mg各种精神分裂症超适应证162
    氯硝西泮片0.5 mg控制各种癫痫超适应证 2
    托吡酯片25 mg初诊为癫痫的单药治疗超适应证 1
    盐酸硫必利片超年龄
    下载: 导出CSV

    表  2  不同年龄段患儿超说明书用药发生率

    年龄段处方总数(张)超说明书用药P
    处方数(张)发生率(%)
    婴幼儿 2 000.21
    学龄前儿童 20 420.00
    学龄期儿童 94431333.15
    青少年期 285 5519.29
    合计125137029.58
    下载: 导出CSV

    表  3  超说明书用药依据

    药品名称用药依据证据等级有效性等级推荐等级
    利培酮片美国 AACAP 实践参数:儿童和青少年抽动障碍的评估和治疗(2013 版)A
    阿立哌唑片欧洲 ESCAP 抽动秽语综合症和其他障碍临床指南(2011 版)A
    氯硝西泮片美国 AACAP 实践参数:儿童和青少年抽动障碍的评估和治疗(2013 版)AⅡaⅡa
    盐酸硫必利片无有关 7 岁以下儿童的有效证据DⅡb
    托吡酯片Dooley JM.儿童抽动障碍BⅡbⅡb
    下载: 导出CSV
  • [1] LECKMAN J F. Tic disorders[J]. BMJ Clin Res Ed,2012,344:d7659. doi:  10.1136/bmj.d7659
    [2] 元芳芳, 康天, 陈惠军, 等. 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及其共患病临床分析[J]. 新乡医学院学报, 2019, 36(12):1152-1154,1158.
    [3] 刘茂昌刘智胜. 儿童抽动障碍药物治疗研究现状[J].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20, 35(12):948-951. doi:  10.3760/cma.j.cn101070-20190329-00260
    [4]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神经学组. 儿童抽动障碍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2017实用版)[J].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17, 32(15):1137-1140. doi:  10.3760/cma.j.issn.2095-428X.2017.15.005
    [5] 广东省药学会. 临床重症与药学超说明书用药专家共识. 2020年5月28日
    [6] MASON J, PIRMOHAMED M, NUNN T. Off-label and unlicensed medicine use and adverse drug reactions in children: a narrative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 Eur J Clin Pharmacol,2012,68(1):21-28. doi:  10.1007/s00228-011-1097-1
    [7] 林武斌, 陈瑶, 杨剑辉. 某三甲妇儿医院2016年来曲唑门诊超说明书用药回顾性调查分析[J].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17, 37(24):2486-2489.
    [8] 张伶俐, 李幼平, 黄亮, 等.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儿科门诊处方超药品说明书用药情况调查[J].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2011, 11(10):1120-1124. doi:  10.3969/j.issn.1672-2531.2011.10.005
    [9] 杨春松, 张伶俐, 俞丹, 等. 中国抽动障碍患者基因组学研究现状的循证评价[J].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18, 26(1):55-58. doi:  10.11852/zgetbjzz2018-26-01-15
    [10] PÁRRAGA H C, HARRIS K M, PÁRRAGA K L, et al. An overview of the treatment of Tourette's disorder and tics[J]. J Child Adolesc Psychopharmacol,2010,20(4):249-262. doi:  10.1089/cap.2010.0027
    [11] WEISMAN H, QURESHI I A, LECKMAN J F, et al. Systematic review: pharmacological treatment of tic disorders: efficacy of antipsychotic and alpha-2 adrenergic agonist agents[J]. Neurosci Biobehav Rev,2013,37(6):1162-1171. doi:  10.1016/j.neubiorev.2012.09.008
    [12] WALDON K, HILL J, TERMINE C, et al. Trials of pharmacological interventions for Tourette syndrome: a systematic review[J]. Behav Neurol,2013,26(4):265-273. doi:  10.1155/2013/626410
    [13] ROESSNER V, PLESSEN K J, ROTHENBERGER A, et al. European clinical guidelines for Tourette syndrome and other tic disorders. Part II: pharmacological treatment[J]. Eur Child Adolesc Psychiatry,2011,20(4):173-196. doi:  10.1007/s00787-011-0163-7
    [14] PRINGSHEIM T, DOJA A, GORMAN D, et al. Canadian guidelines for the evidence-based treatment of tic disorders: pharmacotherapy[J]. Can J Psychiatry,2012,57(3):133-143. doi:  10.1177/070674371205700302
    [15] YANG C S, ZHANG L L, ZENG L N, et al. Topiramate for Tourette's syndrome in children: a meta-analysis[J]. Pediatr Neurol,2013,49(5):344-350. doi:  10.1016/j.pediatrneurol.2013.05.002
    [16] FRATTARELLI D A, GALINKIN J L, GREEN T P, et al. Off-label use of drugs in children[J]. Pediatrics,2014,133(3):563-567. doi:  10.1542/peds.2013-4060
    [17] 张帆, 邓琴. 对临床超说明书用药的评价和管理实践[J]. 西南国防医药, 2014, 24(10):1141-1143. doi:  10.3969/j.issn.1004-0188.2014.10.043
  • [1] 续畅, 周心娜, 漆璐, 王瑜, 王兴河.  基于文献计量学对我国临床试验用药品管理研究现状的数据挖掘 . 药学实践与服务, 2025, 43(): 1-6.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404050
    [2] 曹金发, 钟玲, 何苗, 田泾.  炎症性肠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的用药分析与监护 . 药学实践与服务, 2025, 43(): 1-4.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403004
    [3] 杨彬, 王作君, 陈菡, 张敬一.  基于DRGs的医院合理用药管理机制探索实践 . 药学实践与服务, 2025, 43(1): 22-25, 46.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404030
    [4] 刘丽艳, 余小翠, 孙传铎.  纳武利尤单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有效性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 . 药学实践与服务, 2024, 42(10): 451-456.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310044
    [5] 丁千雪, 尚圣兰, 余梦辰, 余爱荣.  机器学习在肾病综合征患者他克莫司个体化用药中的应用 . 药学实践与服务, 2024, 42(6): 227-230, 243.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310007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3601
  • HTML全文浏览量:  1371
  • PDF下载量:  12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21-01-19
  • 修回日期:  2021-11-03
  • 网络出版日期:  2021-12-27
  • 刊出日期:  2021-11-25

某三甲妇儿医院抽动障碍超说明书用药回顾性调查分析

doi: 10.12206/j.issn.1006-0111.202101023
    作者简介:

    林爱云,本科,药师,研究方向:医院药学,Email:945347493@qq.com

    通讯作者: 宋洪涛,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药事管理与临床药学,Email:sohoto@vip.163.com
  • 中图分类号: R95

摘要:   目的  分析某三甲妇儿医院抽动障碍超说明书用药现状,以促进临床安全合理用药。  方法  通过医院信息系统,抽取该院2019年7月—2020年8月诊断为抽动障碍的儿科门诊处方,以2020年超说明书用药管理规定为标准,评定处方的超说明书用药情况。  结果  共收集到诊断为抽动障碍的儿科处方1251张,超说明书用药发生率为29.58%;超说明书用药的主要类型为超适应证和超年龄;超说明书用药的主要品种是利培酮片(47.84%)、阿立哌唑片(43.78%)。  结论  该院儿科门诊抽动障碍超说明书用药比较普遍,需对超说明书用药进行规范化管理,保障合理用药。

English Abstract

林爱云, 宋洪涛, 黄珊. 某三甲妇儿医院抽动障碍超说明书用药回顾性调查分析[J]. 药学实践与服务, 2021, 39(6): 573-576. doi: 10.12206/j.issn.1006-0111.202101023
引用本文: 林爱云, 宋洪涛, 黄珊. 某三甲妇儿医院抽动障碍超说明书用药回顾性调查分析[J]. 药学实践与服务, 2021, 39(6): 573-576. doi: 10.12206/j.issn.1006-0111.202101023
ZHANG Lianqing, LUO Yan, YANG Ti, YAO Jiachen, LI Wenyan. Mining and research on the adverse event signal of exenatide microspheres based on FAERS database[J].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Practice and Service, 2024, 42(10): 445-450.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403057
Citation: LIN Aiyun, SONG Hongtao, HUANG Shan. Retrospective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off-label drug use for tic disorder in a tertiary women’s and children’s hospital[J].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Practice and Service, 2021, 39(6): 573-576. doi: 10.12206/j.issn.1006-0111.202101023
  • 抽动障碍(tic disorders)是一种复杂的慢性神经精神障碍,多起病于儿童或青少年期,男性明显多于女性。该病以抽动为主要特征,表现为肌肉运动性抽动,和/或发声性抽动,常伴有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学习障碍、强迫障碍、睡眠障碍、焦虑和抑郁等[1-2]。抽动障碍的治疗方式,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治疗方案有显著的个体差异。当单纯的心理治疗效果不理想时,需加用药物进行干预。目前,全球范围内尚未有统一的抽动障碍药物治疗方案,药物选择主要依据有限的研究证据及临床经验[3-4]

    超说明书用药亦称药品未注册用法,指的是药品使用的适应证、剂量、疗程、给药方法或用药人群等,不在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的说明书记载范围内[5]。超说明书用药可能导致不良事件的发生。据报道,在英国、法国等欧洲国家的不良事件中,超说明书用药引起的不良反应占6%~39%[6]。然而,在医疗机构的处方中,超说明书用药占比可达20%左右,在特殊人群中该现象更为普遍[7]。现对我院诊断为“抽动障碍”的门诊处方超说明书用药情况进行调研分析,以期更好地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 通过医院HIS系统,收集2019年7月—2020年8月诊断“抽动障碍”的儿科门诊处方共1251张,进行统计分析。

    • 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最新版药品说明书为依据,对处方中每种药品的适应证、适用人群、用法用量、给药途径、禁忌等方面进行分析比较。具体原则补充如下:处方临床诊断可能出现的临床症状,与药品说明书所列适应证相符时,不作为超说明书用药;当药品使用剂量超出说明书规定剂量±20%时,判断为超说明书用药[8]。再按照患儿年龄、性别等进行分类统计,其中患儿年龄分段:婴幼儿期(0~3岁);学龄前期(4~6岁);学龄期(7~12岁);青少年期(13~18岁)[8]。参考Micromedex数据库分级标准,超说明书用药指南及临床该疾病的相关用药指南,对抽动障碍的超说明书用药合理性进行分析。

    • 采用SPSS 23.0软件,卡方检验分析不同年龄段和性别对超说明书用药发生率的影响,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共抽取抽动障碍儿科处方共1251张,其中男性患儿806张, 女性患儿445张,分别占比64.43%和35.57%;超说明书用药处方数男性患儿213张,女性患儿157张,分别占比26.42%和35.28%,P值为0.15。不同性别患儿,处方超说明书用药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发病年龄从0岁至18岁,其中超说明书用药情况婴幼儿0张,学龄前儿童4张,学龄期儿童313张,青少年55张;主要涉及抗精神病药和抗癫痫药。本次调研中所涉及的超说明书药品有5种,其中盐酸硫必利片为超年龄使用,详见表1

      表 1  抽动障碍超说明书药品

      名称规格适应证超说明书用药
      类型处方数(张)
      利培酮片1 mg急慢性精神分裂症超适应证177
      阿立哌唑片10 mg各种精神分裂症超适应证162
      氯硝西泮片0.5 mg控制各种癫痫超适应证 2
      托吡酯片25 mg初诊为癫痫的单药治疗超适应证 1
      盐酸硫必利片超年龄
    • 在诊断为抽动障碍处方中,超说明书用药处方共370张,占总处方的29.58%,抽动障碍所涉及的超说明书药品、类型及用药的构成比见表1。其中超说明书用药处方数较多的药品是利培酮片177张,占比47.84%,阿立哌唑片162张,占比43.78%。 超说明书主要类型为超适应证和超年龄。其中盐酸硫必利存在超年龄给药现象,其余药品仅存在超适应证用药现象。不同年龄段之间,处方超说明书用药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详见表2

      表 2  不同年龄段患儿超说明书用药发生率

      年龄段处方总数(张)超说明书用药P
      处方数(张)发生率(%)
      婴幼儿 2 000.21
      学龄前儿童 20 420.00
      学龄期儿童 94431333.15
      青少年期 285 5519.29
      合计125137029.58
    • 儿科各年龄抽动障碍患儿超说明书用药具体情况见表2,超说明书用药发生率从高到低依次为学龄期儿童(33.15%)、学龄前期儿童(20.00%)、青少年期儿童(19.29%)、婴幼儿(0.00%)。

    • 查询国内外相关抽动障碍指南,搜索超说明书药品治疗儿童抽动障碍的相关文献报道,汇总 2006 年后的相关循证指南,结合2020年广东省超说明书用药分级管理规定,对用药进行分析。根据超说明书使用询证医学证据(Micromedex的Thomson分级)对用药依据进行汇总,具体情况见表3

      表 3  超说明书用药依据

      药品名称用药依据证据等级有效性等级推荐等级
      利培酮片美国 AACAP 实践参数:儿童和青少年抽动障碍的评估和治疗(2013 版)A
      阿立哌唑片欧洲 ESCAP 抽动秽语综合症和其他障碍临床指南(2011 版)A
      氯硝西泮片美国 AACAP 实践参数:儿童和青少年抽动障碍的评估和治疗(2013 版)AⅡaⅡa
      盐酸硫必利片无有关 7 岁以下儿童的有效证据DⅡb
      托吡酯片Dooley JM.儿童抽动障碍BⅡbⅡb
    • 目前,关于抽动障碍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阐明,可能是遗传,神经生化代谢,及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9]。每个患者的具体临床表现也存在差异,其治疗方案也不尽相同。

      本研究调查结果显示,该院儿科抽动障碍患者超说明书用药发生率为29.58%,与张伶俐等[8]对全球门诊儿童超说明书用药现状研究相比偏高,这可能与该病的发病机制复杂,现有药品无法全部覆盖有关。本次调研涉及超说明书药品5种,用药比例各不相同,这主要与患者自身的临床表现和用药证据充分的程度有关。由表2看出,该院抽动障碍患儿以学龄期居多,这可能是由于该年龄段发病率较高有关,不同年龄段的超说明书用药发生率无显著差异。男性患儿数约为女性患儿数2倍,这与文献报道的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相符。但女性患儿与男性患儿的超说明书用药发生率无显著差异,这说明儿科诊治抽动障碍的超说明书用药发生率与性别无关。

      本次调查发现,超说明书用药主要类型是超适应证和超年龄。目前,临床上用于治疗抽动障碍的药物,主要用于调节神经递质失衡,包括多巴胺受体阻滞剂、多巴胺系统稳定剂、选择性单胺能拮抗剂,以及抗癫痫药物等[10]。其中,超说明书应用最多的是利培酮片,这是一种选择性的单胺能拮抗剂。在Weisman等[11]的系统评价中,发现利培酮可以显著改善6~62岁患者的抽动障碍症状。在Waldon等[12]的系统评价中,发现利培酮对共患强迫障碍的患者作用显著,其主要不良反应是引起体重增加和镇静作用,还可能引起高泌乳素血症和锥体外系反应。在欧洲,利培酮是抽动障碍治疗的首选推荐,在加拿大及国内,考虑其远期疗效和安全性还未确定,目前仅作为二线用药推荐[4, 13-14]。阿立哌唑作为新型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在该院应用也较为普遍。该药可以根据内源性多巴胺受体的活性,调节脑内多巴胺的传递。阿立哌唑已于2016年被美国FDA批准用于Tourette型抽动障碍患者的治疗,但是,在国内仍属于超说明书用药。硫必利是一种苯甲酰胺类抗精神病药,对多巴胺受体D2具有选择性拮抗作用,在国内外都被广泛应用于抽动障碍的治疗。但是,目前缺少7岁以下儿童的研究证据,医生需谨慎使用。托吡酯和氯硝西泮,作为临床常用的抗癫痫药物,也被用于个别患者的抽动障碍治疗。氯硝西泮已被《美国 AACAP 实践参数:儿童和青少年抽动障碍的评估和治疗(2013 版)》推荐用于抽动障碍的治疗。关于托吡酯用于儿童抽动障碍的治疗,目前还存在争议,尤其需要关注嗜睡,纳差,体重减轻和认知损害等不良反应[15]。结合表3可看出,除托吡酯仍有争议外,该院其他抽动障碍患者的超说明书用药的处方基本合理,可以从数据库及权威指南找到相关的证据支撑。

      由于医学水平的不断进步,药品说明书更新相对的滞后,以及儿童相关临床研究的可行性及伦理学因素等的影响,儿童超说明书用药普遍存在且不可避免,尤其是抽动障碍这类复杂的疾病,超说明书用药现象更加普遍。但是,超说明书用药不同于错误用药,其在临床使用中有一定的合理性与必要性[16]。我国目前尚没有明确相关法律来管理超说明书用药行为,表明对其临床合理用药尚存缺陷[17]。为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及医务人员的合法权益,应参照2019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对超说明书用药行为进行规范化管理。要求临床医师超说明书用药,必须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足够的文献证据支撑,并提交医院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评估备案。与此同时,在超说明书用药之前,医师需明确告知患者药品的风险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并让其签署知情同意书;临床使用过程中,必须有详细的病程记录并跟踪评价其临床疗效。对于缺乏有效证据以及循证医学依据等级过低的超说明书用药,药师应及时进行干预并拒绝调剂,并反馈给临床科室不得开具该药品。

      综上所述,儿科门诊在治疗抽动障碍中超说明书用药现象较为普遍,所用药品部分有循证医学证据支持,但也存在缺少高级别证据支持的用药现象。针对目前存在的超说明书用药现象,临床医生应根据患儿实际情况,谨慎开具超说明书药品;药师也应加强自身专业技能提升,认真审核处方及时干预制止无可靠证据支持的超说明书药品处方,以此来共同保障儿童用药安全,提高医院合理用药水平。

参考文献 (17)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