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应中央军委要求,2022年9月起,《药学实践杂志》将更名为《药学实践与服务》,双月刊,正文96页;2023年1月起,拟出版月刊,正文64页,数据库收录情况与原《药学实践杂志》相同。欢迎作者踊跃投稿!

2017年  第35卷  第4期

封面
论著
肿瘤坏死因子及其受体在类风湿性关节炎中的研究进展
王洁, 卞莹莹, 张川, 开国银, 陆一鸣
2017, 35(4): 289-293. doi: 10.3969/j.issn.1006-0111.2017.04.001
摘要:
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信号通路是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重要靶点。TNF-α能够结合到2个不同的受体上,通过与受体的结合发挥抗炎、抗风湿的作用。抗TNF-α的药物被广泛应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治疗,如英夫利昔单抗、阿达木单抗等。其在抑制炎症引起的损伤及受损组织的恢复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是也会引起一定的副作用,如增加感染和恶性肿瘤的风险、引起新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等。这些副作用可能是由于封闭了TNF-α的有益信号引起的,而选择性拮抗肿瘤坏死因子受体(tumor necrosis factor receptor,TNFR)可能是解决TNF-α抗体副作用的一个重要途径,特异性地作用于TNFR的药物具有更加广阔的实用性和安全性。针对TNF-α及其受体的药物在RA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新策略:激活压力感受性反射
张丽丽, 刘爱军, 陈磊, 宋洪涛
2017, 35(4): 294-297,345. doi: 10.3969/j.issn.1006-0111.2017.04.002
摘要:
我国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人数和死亡人数持续升高,动脉压力感受性反射(arterial baroreflex, ABR)功能受损与许多心脑血管疾病(如高血压、心衰等)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美国CVRx公司研发的Barostim neoTM仪器可以实现慢性刺激颈动脉窦处的压力感受器,激活压力反射,从而降低血压和心率,用于治疗顽固性高血压、心衰、终末期肾损伤等疾病。其治疗疾病的主要机制是抑制交感神经系统和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增强迷走神经的活动,进而改善压力感受性反射敏感性(baroreflex sensitivity, BRS)和心率变异性,恢复关键脏器的结构和功能。
抗菌药物致血液系统不良反应分析
谢法红, 黄智, 张浩榆, 李德东
2017, 35(4): 298-300,314. doi: 10.3969/j.issn.1006-0111.2017.04.003
摘要:
近年来,随着抗菌药物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抗菌药物相关不良反应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其中,由于抗菌药物所引起的血液系统不良反应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身体健康和医生的药物选择。例如,部分β-内酰胺类抗生素可以引起凝血功能障碍和溶血性贫血,氯霉素、磺胺等可以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利奈唑胺可以引起血小板减少和贫血等。正确认识各种抗菌药物所引起的血液系统不良反应及其机制,对于临床抗菌药物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临床常见抗菌药物引起的血液系统不良反应及其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抗菌药物的选择提供参考。
抗体的发展过程及临床应用
曲艺, 李志勇, 缪朝玉
2017, 35(4): 301-303,333. doi: 10.3969/j.issn.1006-0111.2017.04.004
摘要:
单克隆抗体已经成为生物技术和制药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多用基因工程制备嵌合抗体、人源化抗体、全人抗体。随着制备抗体技术的不断进步,其应用也越来越广泛,特别是抗体药物正迅速发展。近几年出现了许多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抗体药物,如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抗体、白介素17A(IL-17A)抗体、白介素5(IL-5)抗体、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杆菌转化酶/可馨型9(PCSK9)抗体等,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解决了不少临床难题。在现代医学中,单克隆抗体已经成为有效的治疗手段和诊断工具。本文结合中外文献主要介绍抗体的发展过程、抗体在临床方面的应用及近几年来FDA批准的具有重大意义的抗体药物。
专家论坛
靶向肺癌干细胞的海绵抗肿瘤活性化合物的发现
刘曼, 刘丽云, 孙凡, 林厚文
2017, 35(4): 304-307. doi: 10.3969/j.issn.1006-0111.2017.04.005
摘要:
目的 追踪并分离海绵Aaptos aaptos中靶向抑制肺癌干细胞的活性化合物。 方法 首先构建肺癌干细胞A549-Nanog-GFP的药物筛选模型,用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验证构建的肺癌干细胞模型中干性基因的表达。利用肺癌干细胞模型对海绵Aaptos aaptos二氯甲烷萃取物的8个组分进行活性初筛,采用多种色谱分离手段对活性部位进行分离,用CCK8法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体外抗肺癌干细胞活性筛选。 结果 成功构建了高表达CD44和ALDH1A1蛋白的肺癌干细胞模型;初筛发现组分D6具有显著的肺癌干细胞抑制活性(P<0.01);从组分D6中分离得到4个aaptamine类生物碱,化合物AP-1具有显著的抗肺癌干细胞活性(P<0.01),其IC50值为(3.84±0.12)μmol/L。 结论 海绵Aaptos aaptos提取物中分离得到的aaptamine类生物碱AP-1具有良好的抗肺癌干细胞活性。
中国南海山海绵Mycale sp.的化学成分研究
孙佳宝, 王淑萍, 王洁, 刘莉, 韩兵男, 林厚文
2017, 35(4): 308-314. doi: 10.3969/j.issn.1006-0111.2017.04.006
摘要:
目的 对采自中国南海山海绵Mycale sp.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 方法 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高效液相色谱等多种色谱学分离手段,对山海绵Mycale sp.的乙酸乙酯萃取层进行分离纯化;应用现代波谱技术,结合理化性质与文献报道对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用Cell Counting Kit-8(CCK-8)法对化合物进行体外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及人肺癌细胞株PC9细胞生长抑制活性进行测试。 结果 共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环(脯-异亮)二肽[cyclo-(Pro-Ile)]( 1 ),环(脯-亮)二肽[cyclo-(Pro-Leu)]( 2 ),环(异亮-亮)二肽[cyclo-(Ile-Leu)]( 3 ),环(苯丙-脯)二肽[cyclo-(Phe-Pro)]( 4 ),环(苯丙-缬)二肽[cyclo-(Phe-Val)]( 5 ),环(苯丙-亮)二肽[cyclo-(Phe-Leu)]( 6 ),环(苯丙-异亮)二肽[cyclo-(Phe-Ile)]( 7 ),2'-deoxythymidine( 8 ),胸腺嘧啶(thymine)( 9 ),5-hydroxy-3,4-dimethy-5-pentyl-2(5H)-furanone( 10 )。经体外活性筛选发现,这些化合物对MCF-7及PC9未显示明显的生长抑制活性。 结论 化合物 12456710 均为首次从该属海绵中分离得到,本研究首次对化合物 1 ~ 10 的抗肿瘤活性进行了评价。
中国西沙群岛沐浴海绵的化学成分研究
田园, 徐彬, 王景凤, 林厚文, 杨连娟, 杨帆
2017, 35(4): 315-320,382. doi: 10.3969/j.issn.1006-0111.2017.04.007
摘要:
目的 研究中国西沙群岛沐浴海绵Spongia sp.的化学成分。 方法 运用正相硅胶柱色谱、反相ODS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以及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多种色谱学分离手段,对沐浴海绵Spongia sp.的石油醚萃取层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波谱学数据并结合文献报道鉴定化合物的结构,采用微量稀释法评价化合物的体外抗真菌活性。 结果 从海绵Spongia sp.中分离并鉴定了9个化合物,分别为smenodiol( 1 )、smenospongorine( 2 )、5-epi-smenospongorine( 3 )、dictyoceratin C( 4 )、epi-smenospongidine( 5 )、 dictyoceratin A( 6 )、stigmasta-4,6,8(14 ),22-tetraen-3-one( 7 )、3-oxo-4,6,8(14 )-triunsaturated steroid( 8 )、ergosta-4,6,8(14 ),22-tetraen-3-one( 9 )。 结论 化合物 1 ~ 9 均为首次从该属海绵中分离得到,体外抗真菌活性测试显示,化合物 2359 对3种受试菌株(白色念珠菌、须癣毛癣菌和红色毛癣菌)表现出程度不等的抑制活性,MIC值范围在12.5~25 μg/ml。
薄荷脑鼻腔原位凝胶剂的制备及安全性研究
李新方, 李现贵, 马志强, 钟延强, 高钰琪, 杨峰
2017, 35(4): 321-324,366. doi: 10.3969/j.issn.1006-0111.2017.04.008
摘要:
目的 制备薄荷脑鼻用原位凝胶剂,并对其进行安全性考察。 方法 采用去乙酰结冷胶为材料制备离子敏感性原位凝胶。考察鼻腔原位凝胶对蟾蜍鼻黏膜纤毛的毒性及大鼠鼻黏膜的影响;并进行家兔皮肤刺激实验和豚鼠皮肤过敏实验,观察皮肤反应并评分。 结果 薄荷脑鼻用原位凝胶剂对蟾蜍鼻黏膜纤毛无显著毒性,对大鼠鼻黏膜形态及细胞分化无显著影响;对家兔完整皮肤无刺激作用,豚鼠皮肤无过敏反应。 结论 薄荷脑鼻用原位凝胶剂具有制备工艺简便、纤毛毒性低、生理相容性好的优点,开发为经鼻给药系统可行性良好。
地奥司明栓剂的制备及质量控制研究
王陈翔, 黄爱芳, 金辉, 周彬, 周子晔
2017, 35(4): 325-327,349. doi: 10.3969/j.issn.1006-0111.2017.04.009
摘要:
目的 制备地奥司明栓剂,建立其质量控制方法。 方法 以地奥司明为原料药,以聚乙二醇6000、聚乙二醇400和甘油为基质,用热熔法制备含药栓剂,并对其外观、含量均匀度、融变时限、质量差异进行评价。 结果 地奥司明栓剂外观呈棕色,室温下能保持较好的硬度,含量均匀度、质量差异、融变时限、溶出度均符合栓剂要求。 结论 本方法制备的地奥司明栓剂符合栓剂的质量要求,适合作为地奥司明的新剂型进行开发。
巴戟天环烯醚萜苷类成分含量测定和提取方法的研究
张建花, 许月明, 何玉琼, 宋洪涛, 杜娟, 张巧艳
2017, 35(4): 328-333. doi: 10.3969/j.issn.1006-0111.2017.04.010
摘要:
目的 建立测定巴戟天环烯醚萜苷类成分含量的方法,并研究其最佳提取方法。 方法 以巴戟天环烯醚萜苷类成分水晶兰苷、去乙酰基车叶草苷酸、车叶草苷酸和车叶草苷为对照品,采用HPLC法进行含量测定。色谱柱为艾杰尔Venusil MP Cl8柱(250 mm ×4.6 mm, 5 μm),流动相为乙腈(A)-0.2%磷酸+0.01 mol/L磷酸氢二钠缓冲盐(B)梯度洗脱(0~12 min,1%~2% A;12~30 min,2%~25% A),检测波长为235 nm,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25 ℃,进样量为20 μl。采用单因素考察和正交试验优化巴戟天环烯醚萜苷类成分的提取方法。 结果 水晶兰苷、去乙酰车叶草苷酸、车叶草苷酸和车叶草苷在0.375~12、0.13~4.16、0.016~0.516和0.012~0.384 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重复性、精密度、加样回收率和稳定性试验结果均符合要求。优化的巴戟天环烯醚萜苷类成分的最佳提取方法为:巴戟天药材用16倍10%乙醇浸泡9 h,渗漉提取,流速为0.8 BV/h。 结论 此法可准确、灵敏地测定巴戟天环烯醚萜苷类成分的含量,并可使该类成分得到充分提取。
辣木叶和种子的提取及急性毒性评价
陈艳, 张梅, 王金萍, 杨锋
2017, 35(4): 334-336,370. doi: 10.3969/j.issn.1006-0111.2017.04.011
摘要:
目的 测试辣木叶和种子的急性毒性以及安全剂量范围。 方法 参照《中药药理研究方法学》设计实验,确定中药新药的最大耐受量和急性毒性。 结果 小鼠对辣木叶超微粉和辣木叶醇提物的最大耐受量分别为0.4 g/20 g、0.8 g/20 g,辣木叶超微粉和辣木叶醇提物的成人日剂量分别在10 g/50 kg、20 g/50 kg以下为安全剂量。 结论 辣木叶为较安全的药食两用植物,其药理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
泽漆抑制三阴乳腺癌MDA-MB-231细胞及其凋亡机制研究
王筱婧, 王东兴, 范洁, 高越, 张海
2017, 35(4): 337-340,358. doi: 10.3969/j.issn.1006-0111.2017.04.012
摘要:
目的 研究泽漆对三阴乳腺癌MDA-MB-231细胞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 方法 用MTT法检测细胞活力;用荧光显微镜法测定MDA-MB-231细胞的活性氧(ROS)生成量;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的凋亡率;用TUNEL检测法检测细胞凋亡DNA碎片;用Western blot检测caspase-9、caspase-3、PARP等凋亡相关因子的水平变化。 结果 MTT试验显示泽漆提取物对MDA-MB-231细胞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但作用可被ROS抑制剂NAC及caspase抑制剂Z-VAD-FMK所消除;荧光显微镜检测显示泽漆提取物能显著提高ROS的生成;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泽漆提取物处理后,PI染色阳性细胞明显增加,但被NAC减弱。Caspase-9、caspase-3在提取物处理后均转为激活形式,PARP被剪切。TUNEL法显示,提取物处理后细胞凋亡碎片明显增多,而提前加入ROS抑制剂NAC和caspase抑制剂Z-VAD-FMK能使泽漆提取物诱导凋亡的DNA碎片明显减少。 结论 泽漆乙酸乙酯提取物可以有效抑制MDA-MB-231细胞的生长,诱导其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ROS过量生成所致的线粒体损伤途径有关。
基于T>MIC简易数学模型对二室模型的拓展适用性探讨美罗培南给药方案
陈瑶, 宋香清
2017, 35(4): 341-345. doi: 10.3969/j.issn.1006-0111.2017.04.013
摘要:
目的 考察T>MIC简易数学模型对二室模型的适用性,简化T>MIC计算过程,并据此探讨美罗培南给药方案。 方法 以美罗培南的推荐剂量和静脉输注时间分别为0.5 h与3 h设计6种临床常用方案(0.5 g/次 q8 h 0.5 h、0.5 g/次 q8 h 3 h、1.0 g/次 q8 h 0.5 h、1.0 g/次q8 h 3 h、2.0 g/次q8 h 0.5 h、2.0 g/次q8 h 3 h),各方案分别与美罗培南对临床常见致病菌的4种MIC敏感性折点(0.5、1、2、4 μg/ml)组合形成不同的T>MIC,每种方案的T>MIC又可根据简易模型和二室模型计算,结果形成不同方案下的T>MIC对子,T>MIC差异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考察简易数学模型的拓展适用性。并根据简易模型计算T>MIC%,以其达到40%~100%探讨美罗培南对不同细菌感染的给药方案。 结果与结论 简易模型可替代二室模型计算T>MIC,根据该模型从理论上可方便快捷地对美罗培南给药方案进行初判和模拟优化。
帕唑帕尼在大鼠体内药动学研究
周陈建, 赵嫏嬛, 胡国新
2017, 35(4): 346-349. doi: 10.3969/j.issn.1006-0111.2017.04.014
摘要:
目的 建立大鼠血浆中检测帕唑帕尼的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UPLC-MS)的方法,研究帕唑帕尼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过程。 方法 大鼠血浆样品用乙腈沉淀后检测。采用Acquity U-HPLC BEH C18柱为分离柱,流动相采用乙腈-0.1%甲酸体系,梯度洗脱;采用AB Sciex QTRAP 5500三重四级杆质谱仪(电喷雾离子源)进行质谱检测,帕唑帕尼和内标地西泮采用多反应监测(MRM)的方法检测,帕唑帕尼和内标地西泮(ISTD)的MRM分别为m/z 438.3→357.2 和 m/z 285.2→193.1;雄性SD大鼠6只,灌胃给予80 mg/kg 帕唑帕尼,在给药前和给药后的不同时间点于大鼠尾静脉取血。用建立的方法测定血浆中帕唑帕尼的浓度。用DAS 3.0计算主要药动学参数。 结果 大鼠血浆中帕唑帕尼浓度在0.25~40.00 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2);低、中、高3个质量浓度(0.50、10.00、30.00 μg/ml)的日内精密度RSD分别为6.17%、2.73%和2.54 %,日间精密度RSD分别为7.56%、5.98%和2.84%,回收率分别为(78.4±4.8)%、(85.9±3.5)%和(81.1±4.2)%,基质效应分别为(106.7±5.3)%、(101.3±6.7)%和(97.6±4.4)%;血浆帕唑帕尼的主要药动学参数:峰值浓度cmax为(20.22±1.95)μg/ml,达峰时间tmax为(1.75±0.76)h,半衰期t1/2为(7.35±2.31)h,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t为(213.16±39.92)μg·h/L,AUC0-∞为(215.79±39.84)μg·h/L,表观分布容积Vd为(4.10±1.78)L/kg,清除率CL为(0.38±0.07)L/h。用房室模型拟合,帕唑帕尼在大鼠体内呈一级消除的二室模型。 结论 本研究建立用UPLC-MS检测大鼠血浆帕唑帕尼的方法,专属性高,分离完全,检测时间短;适合帕唑帕尼的药动学和药物相互作用研究。
研究报告
三藤口服液的质量标准研究
陈小玲, 陈顺, 高守红, 束畅, 庞涛, 陆文铨
2017, 35(4): 350-352,384. doi: 10.3969/j.issn.1006-0111.2017.04.015
摘要:
目的 建立三藤口服液的质量标准。 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处方中的大血藤和鸡血藤,采用HPLC法测定绿原酸的含量,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 SB-C18柱(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水(0.1%甲酸)(9∶91,v/v)等度洗脱;流速:1.0 ml/min;柱温:30 ℃;检测波长:330 nm;进样量:20 μl。 结果 薄层鉴别色谱中特征斑点明显,专属性强。绿原酸在2.70~202.50 μ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其回归方程为Y = 60.14X-6.37(r>0.999 9)。 结论 该法简便、稳定可靠、重复性好,能够较好地控制三藤口服液的质量。
HPLC法测定冬柏通淋合剂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
侯晓丽, 谭朝丹, 时扣荣, 顾伟鹰, 陈伟成
2017, 35(4): 353-354,378. doi: 10.3969/j.issn.1006-0111.2017.04.016
摘要:
目的 建立HPLC法测定冬柏通淋合剂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 方法 采用 Kromasil C18色谱柱(1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乙腈-0.05 mol/L磷酸二氢钠(用磷酸调节pH=3)(28∶72);流速:1.0 ml/min;柱温:室温(25 ℃);检测波长:345 nm。 结果 盐酸小檗碱在1.00~50.00 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6),平均回收率为104.70%,RSD为1.60%(n=5)。 结论 该方法准确、灵敏度高、专属性强、重现性好,对提高冬柏通淋合剂的质量控制标准具有参考意义。
益视明目颗粒质量标准研究
缪婧, 童晓东
2017, 35(4): 355-358. doi: 10.3969/j.issn.1006-0111.2017.04.017
摘要:
目的 建立益视明目颗粒的质量标准。 方法 用薄层色谱法(TLC)鉴别制剂中的枸杞子、丹参;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定量测定丹参素钠的含量。色谱柱:Kromasil C18柱(4.6 mm×150 mm,5 μm);流速:0.4 ml/min;检测波长:280 nm;柱温:30 ℃;进样量:10 μl;流动相:甲醇-0.5%醋酸水溶液(10∶90)。 结果 薄层色谱斑点清晰可见、阴性干扰小,可用于鉴别益视明目颗粒中的枸杞、丹参;丹参素钠在2.00~60.00 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7(n=6),平均加样回收率105.6%,RSD=1.60%。 结论 建立的方法简便、准确、可靠性高、重现性好,可作为控制益视明目颗粒质量的有效方法。
HPLC法测定积雪草配方颗粒中羟基积雪草苷和积雪草苷含量
杨梅, 李峻媛, 吴家彬, 玉秋萍, 韦敏灵, 韦红言
2017, 35(4): 359-361. doi: 10.3969/j.issn.1006-0111.2017.04.018
摘要:
目的 建立积雪草配方颗粒中羟基积雪草苷和积雪草苷的HPLC含量测定方法。 方法 色谱柱为UltimateAQ-C18 柱(4.6 mm×250 mm,5 μm),以乙腈(A)-2 mmol/Lβ-环糊精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0~30 min: 21% A→23% A;30~60 min:23% A→25% A),流速1.0 ml/min,柱温30 ℃,检测波长205 nm。 结果 羟基积雪草苷和积雪草苷分别在0.187 7~3.754 μg和0.184 3~3.686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5)。经专属性、重复性、精密度、加样回收率、稳定性实验,结果均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方法验证的要求。 结论 该含量测定方法适用于积雪草配方颗粒中羟基积雪草苷和积雪草苷的含量检测。
生物治疗
免疫治疗在肝细胞癌治疗中的进展
郭玲玲, 仇金荣
2017, 35(4): 362-366. doi: 10.3969/j.issn.1006-0111.2017.04.019
摘要:
肝细胞癌(HCC)是全球发病率和致死率都很高的恶性肿瘤。目前以手术治疗为主的治疗方法远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肿瘤免疫治疗,包括树突状细胞诱导的杀伤细胞(DC-CIK)、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免疫检查点阻滞剂(如PD-1阻滞剂、CTL4阻滞剂)等,是近年发展迅速且具有良好前景的肿瘤治疗新方法。本综述着重介绍PD-1阻滞剂、DC-CIK细胞、TIL细胞在治疗肝细胞癌中取得的进展,并对本课题组发明的多能免疫杀伤转基因细胞(PIK)做简要介绍。
药物与临床
1例肝功能异常伴感染患者药疹治疗方案的优化
张小刚, 翟晓波, 金丽, 李玉娟, 何志高
2017, 35(4): 367-370. doi: 10.3969/j.issn.1006-0111.2017.04.020
摘要:
目的 探讨1例肝功能异常伴感染患者出现药疹时,如何判断药疹、优化抗组胺药物及糖皮质激素的使用。 方法 结合患者肝肾功能及血常规、治疗药物、过敏史等情况,通过查阅药疹诊疗文献、抗组胺药物使用说明书及糖皮质激素指导原则,从药物联用、药物组成及制剂特点、抗组胺药的分类及各自代谢、排泄特点、患者感染控制和皮疹进展情况,明确引起药疹的药物并优化治疗方案。 结果 临床药师建议加用氯苯那敏(肌注)+西替利嗪(口服),在皮疹仍控制不佳的情况下,建议加用地塞米松(静脉滴注),医师接受建议。 结论 临床药师面对脏器功能异常伴感染患者发生药疹并进行药物治疗时,应综合分析疾病及药物特点,及时准确地提供药学建议。
临床药师参与重症医学科药物治疗实践的体会
曹伟, 方洁
2017, 35(4): 371-374. doi: 10.3969/j.issn.1006-0111.2017.04.021
摘要:
目的 探讨重症医学科临床药师开展工作所需技能。 方法 结合工作中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和阐述。 结果 重症医学科临床药师深入临床培养临床思维、与医护人员积极沟通,并结合药学专业知识及循证医学证据,协助临床解决实际用药问题。 结论 重症医学科临床药师开展工作时需兼具临床与药学两种思维,并注重用药细节,充分运用循证医学证据。
不同用药方案治疗支原体肺炎合并细菌感染的成本效果分析
蓝雪容, 黄雪敏, 刘志芳, 曾广帆
2017, 35(4): 375-378. doi: 10.3969/j.issn.1006-0111.2017.04.022
摘要:
目的 比较5种β-内酰胺类药物分别联合阿奇霉素治疗支原体肺炎合并细菌感染的成本效果。 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分别统计5种治疗方案的有效率、治疗成本和成本效果比,对其进行经济学评价。 结果 5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7.29%、100%、96.55%、95.65%、97.36%;成本分别为(2 831.13±910.16)元、(2 816.31±127.11)元、(3 453.29±645.89)元、(4 382.42±1 484.26)元、(3 703.39±124.86)元;成本效果比分别为(29.10±9.36)、(28.16±5.24)、(35.77±6.69)、(38.04±7.90)、(35.26±10.10)。 结论 从药物经济学的角度考虑,B组头孢匹胺联合阿奇霉素的成本及成本效果比均最低,最具有成本效果优势,是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合并细菌感染的首选治疗方案。
药事管理
某三甲医院消化内科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差异化指标的研究与制订
沈钦勇, 朱小兰, 谢小云, 宋洪涛
2017, 35(4): 379-382. doi: 10.3969/j.issn.1006-0111.2017.04.023
摘要:
目的 制订本院消化内科常见疾病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规范,确立该科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差异化指标,从而促进消化内科常见疾病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方法 回顾性抽取本院消化内科2014年全年所有住院患者共2 060例,按疾病比例从中随机抽取300份病例。根据相关治疗指南及法律法规,制订该科常见疾病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规范;通过分析和统计,确定该科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使用强度,最终制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差异化指标。 结果 该科住院患者理论抗菌药物使用率、使用强度分别为29.0%、41.5 DDDs,实际抗菌药物使用率、使用强度分别为40.3%、50.3 DDDs。 结论 制订该科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差异化指标,对提高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水平有重要意义。
个案报道
长期丙戊酸钠单药治疗癫痫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1例
沈玲玲, 应茵, 陆绪亮, 宋洪涛, 戴海斌
2017, 35(4): 383-384. doi: 10.3969/j.issn.1006-0111.2017.04.024
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