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ssage Board

Respected readers, authors and reviewers, you can add comments to this page on any questions about the contribution, review,        editing and publication of this journal. We will give you an answer as soon as possible.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Name
E-mail
Phone
Title
Content
Verification Code

doi: 10.12206/j.issn.1006-0111.202009086
  • Received Date: 2020-09-23
  • Rev Recd Date: 2021-03-08
  • Available Online: 2021-03-31
  • Publish Date: 2021-03-25
  • [1] 复方口服避孕药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专家组. 复方口服避孕药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J]. 中华妇产科杂志, 2015, 50(2):81-91.
    [2] STONE A V, AGARWALLA A, GOWD A K, et al. Oral contraceptive pills are not a risk factor for deep vein thrombosis or pulmonary embolism after arthroscopic shoulder surgery[J]. Orthop J Sports Med,2019,7(1):1-5.
    [3] IBRAHIM N A, HASSAN F M, ELGARI M M, et al. Risk factors for deep vein thrombosis of lower extremities in Sudanese women[J]. Vasc Health Risk Manag,2018,14:157-164. doi:  10.2147/VHRM.S170556
    [4] 杨兴华, 崔歆. 口服避孕药与静脉血栓栓塞[J].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2010, 12(5):329-332.
    [5] 杨文君, 徐翔. 药源性血栓栓塞症[J].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2014, 16(1):35-38.
  • 加载中
  • Cited by

    Periodical cited type(127)

    1. 郭紫嫣,熊冰朗,孙旭东,潘雅欣,邱佳明,孙卫东. 足外洗方Ⅱ号干预(足母)外翻合并跖痛症术后的回顾性研究. 山东中医杂志. 2025(01): 72-77 .
    2. 杨磊,李莹,张雅丽,袁星星,刘成祥,刘长发. 龙江地产药材赤芍的药效药理探究及应用进展. 河北中医. 2025(01): 171-176 .
    3. 梁志豪,陈健. 化痰通络汤加味方治疗冠心病PCI术后心绞痛痰瘀互结型的临床研究.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5(01): 51-56 .
    4. 陈丽. 加减红藤汤保留灌肠及腹部微波照射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观察. 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5(01): 23-26 .
    5. 贾媛媛,曲艺,白剑,王正东,田伟. 运动联合赤芍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模型的治疗作用.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25(02): 104-107 .
    6. 厉海洋,金莉莎,蔡立长,张梅,翟虹,董蔚,张爱华,顾明达,代金明. 射苈龙胆汤治疗小儿肺炎痰热闭肺证临床研究. 河北中医. 2024(02): 203-206 .
    7. 朱丽萍,金方,张琳,陈盼,郑顺杰. 桂枝茯苓丸加味联合来曲唑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所致不孕症临床研究. 新中医. 2024(04): 5-9 .
    8. 李栋,包红颖. 新加补阳还五汤在冠心病介入术后的临床应用. 中国民间疗法. 2024(02): 53-57 .
    9. 胡华杰,求鑫瑜,蒋佳燕,王盈盈,韩丽萍,楼招欢. 黄芩汤配伍使用白芍、赤芍抗溃疡性结肠炎作用比较.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2024(04): 524-532 .
    10. 朱建伟,唐国华,陶文强. 清养活血2号方治疗老年急性缺血性卒中相关性肺炎气虚痰热瘀阻证临床效果. 中国医药导报. 2024(01): 131-135 .
    11. 辛永健,王印岭,张晓红,谢云港. 通脉化瘀胶囊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疗效及对其椎基底动脉超声参数的影响.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4(02): 369-373+378 .
    12. 王志红,洪领俊,王菊荣. 理气散结方联合米非司酮治疗气滞血瘀证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及对性激素水平、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 中国性科学. 2024(04): 144-147 .
    13. 周真真,蒋敏,吕竞芳,杜惠兰. 杜惠兰教授治疗异位妊娠验案举隅. 河北中医药学报. 2024(02): 50-53 .
    14. 陈高伟,刘雪锋,刘悦. 从血浆GMP-140水平探讨自拟温阳通络汤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效果及其对血液流变学及神经功能的作用机制. 辽宁医学杂志. 2024(02): 45-48 .
    15. 王晓艳,陈小菲,张辉,张明亮,吴娅丽,杨柳青,唐进法,李伟霞. 基于七情配伍理论的补骨脂药对配伍规律研究进展. 中国药物警戒. 2024(05): 594-600 .
    16. 代国方,王振华. 通脉2号中药膏方联合西药对冠心病PCI术后痰瘀互阻证支架内再狭窄的影响. 中医研究. 2024(05): 41-44 .
    17. 孟占鹏,郭子华,张丹,刘作印. 通关利窍四步针法联合涤痰化浊利咽方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临床研究. 新中医. 2024(10): 119-125 .
    18. 刘黎婷,何秋萍,李明灯,黄木圣,刘松华,莫湘. 莫湘教授基于“治肝四法”治疗慢性肝病的临床经验. 大医生. 2024(08): 95-97 .
    19. 窦小桐,魏宁颐,杨梅. 中医在干燥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湖北中医杂志. 2024(06): 57-61 .
    20. 戴丹霞,张俊峰,刘刚,王小强. 滋肾补脾益气合祛湿活血化浊汤治疗脾肾气虚兼湿浊血瘀证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疗效观察.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4(05): 1026-1030+1035 .
    21. 李乐军,杨崇河,黄赛忠,李玉梅,王银香,丁星. 定眩合剂治疗痰瘀阻窍证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4(14): 2662-2665 .
    22. 李晓亮,樊立茂,刘仲阳,袁欣. 四逆散联合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老年早期肺癌胸腔镜术后急性胸痛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4(07): 1443-1447+1451 .
    23. 汤丽燕,李俊,孙巧红. 凉血消瘀方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中的应用. 辽宁中医杂志. 2024(08): 126-129 .
    24. 徐琴,栗正苹. 舒筋健骨方熏洗加适当持续活动治疗踝关节骨折术后并发症临床观察.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4(08): 1657-1659 .
    25. 蔡钰伟,张兆华,张念军,谢学文,何沛聪. 正骨十四法复位小夹板固定联合骨八方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疗效观察.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09): 2354-2359 .
    26. 向利珠,罗述善,李云波,黄海涛,黄文玲,卜晓玲,耿韦华. 基于医院数据和网络药理学的中药治疗子宫腺肌病用药规律分析. 现代中医药. 2024(05): 104-115 .
    27. 杨铭,张文军,于德伟,赫慧,杨明. 柴芍乳增胶囊对肝郁气滞型乳腺增生大鼠神经递质和胃肠激素的影响.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24(07): 1811-1818 .
    28. 丁兆刚,岳林,杜鹃. 养气散瘀汤治疗STEMI患者PCI术后气虚血瘀证临床观察.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20): 155-157 .
    29. 彭旸. 血必净联合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血液灌流治疗严重脓毒症的效果.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4(18): 3119-3122 .
    30. 廖银珠,翁端怡,卢小露,程明峰. 穴位敷贴辅助治疗小儿痰热闭肺型肺炎喘嗽的疗效及对IL-6、hs-CRP水平的影响. 临床合理用药. 2024(29): 128-131 .
    31. 苗佳勇,董馨,况媛媛,王辰,付瑶,薛培凤,刘德旺. 赤芍的研究进展及其质量标志物预测分析.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24(10): 236-242 .
    32. 陶飞宝,施维群. 基于数据挖掘分析中医药治疗自身免疫性肝病组方用药规律. 新中医. 2024(19): 13-18 .
    33. 殷宇琦,宋汉琳,吕静霞,刘强. 基于数据挖掘探讨刘强治疗冠心病用药规律.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4(10): 958-963 .
    34. 曾凯,戴璐忆. 解毒凉血方外敷治疗五步蛇咬伤火毒证患者的效果观察. 中国中医药科技. 2024(06): 1065-1067 .
    35. 徐晓霞,王颖斌,江海燕,徐莉莉. 疏肝健脾消癥方治疗卵巢囊肿的疗效及对卵巢功能、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中国中医药科技. 2024(06): 1089-1091 .
    36. 张涛,孙景毅. 培元固本通痹方联合甲钴胺片治疗化疗所致周围神经病变气虚血瘀证临床研究. 新中医. 2024(20): 174-178 .
    37. 张帅,林建秀,张卓珺,陆曙. 缺血性心肌病的关键基因鉴定及中药预测. 湖南中医杂志. 2024(10): 139-151 .
    38. 徐文虎,赵鹏,孟素玉,马雅宁,胡荔男,王康. 血必净注射液联合bFGF治疗烧伤创面的临床疗效观察. 中国美容医学. 2024(11): 121-125 .
    39. 付瑶,陈舒婧,池晓利,申小娟. 宫外孕Ⅱ号方加减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患者的临床观察.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4(10): 2083-2087 .
    40. 穆赢通,吕丽娟,李晓杰,王俊杰,路景诗,贾俊英,青格乐,桑昊,张晓明. 芍药种子层积过程中生理生化变化研究. 草地学报. 2024(11): 3451-3461 .
    41. 沙斐,安娜,刘佳琪,王清霖,曹娟,安琪,李高彪,武欣. 补阳还五汤加减方联合抗凝干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急性期患者的疗效观察. 北京中医药. 2024(10): 1121-1125 .
    42. 林海宁,郭进建,李中政. 益气通痹胶囊联合西药治疗稳定型心绞痛气虚血瘀证临床研究. 新中医. 2024(22): 34-40 .
    43. 朱欧鸰,张艳彬,王立业,朱亚楠,柳康康,郑彩华. 清热利湿逐水加减方治疗湿热蕴结证肝硬化腹水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4(11): 2251-2256 .
    44. 黄勋,周海燕,陈黎,姚俊丽,孔令万,朱一冰. 行气化瘀通窍方联合温热电灸疗法治疗儿童腺样体肥大.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01): 65-69 .
    45. 沈树青,贾敏,胡文韬,狄伟. 赤芍治疗银屑病的网络药理学机制. 现代医药卫生. 2023(02): 181-185+191 .
    46. 邓春香,何德英,孙文,邹演梅,赵磊,李世川,冯丹. 丹蒌通痹汤治疗痰瘀阻络型冠心病心绞痛临床观察. 中国中医急症. 2023(01): 104-107 .
    47. 蔡远东,薛朝金,李天佑,何羽. 狗头赤芍质量标准的提升研究.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3(02): 16-18+28 .
    48. 何潇,伍慧敏,熊乐乐,金红利,刘艳芳,沈爱金,梁鑫淼. 基于UPLC-Q-TOF-MS技术的赤芍单萜类成分研究. 中国中药杂志. 2023(04): 1005-1013 .
    49. 郭丽鹤. 益母复新汤联合西医治疗产后恶露不绝气虚血瘀证的效果及对子宫机能的影响. 罕少疾病杂志. 2023(02): 55-57 .
    50. 蔡金涛,李华刚. 川芎-赤芍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网络药理学机制.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3(02): 288-293 .
    51. 刘妍,董融,张玉炜,南太措. 益母复新汤联合西医治疗产后恶露不绝气虚血瘀证的效果及对子宫机能的影响. 中国妇幼保健. 2023(06): 1002-1006 .
    52. 罗艳,丁厚彩. 疏肝清淋汤治疗女性尿道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中国民间疗法. 2023(02): 73-75 .
    53. 吴超联,谭晓波,高四心. 自拟定心安神方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疗效.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3(02): 33-37 .
    54. 韦凤时,黎家华,杨萍,黄秀昆. 复方丹参川芎片优化工艺研究及显微、薄层鉴别. 临床合理用药. 2023(10): 147-150+153 .
    55. 陈彬,杨敏,陈斯娜,杨楠. 化瘀通络合剂对脑小血管病合并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血清中枢神经特异蛋白、白细胞介素-8水平的影响.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3(03): 560-564 .
    56. 王振宇,朱磊智,王子瑶,骆松,徐小生,胡赛,龚良金. 补阳还五汤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DVT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 中国医学创新. 2023(10): 93-96 .
    57. 陈铂,厉丽,叶海东. 加味桃红四物汤联合高压氧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临床研究. 新中医. 2023(08): 28-32 .
    58. 李月华. 利湿芍药方治疗湿热内蕴证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研究. 新中医. 2023(08): 58-63 .
    59. 雷靖华. 桂枝芍药知母汤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58例. 光明中医. 2023(09): 1620-1622 .
    60. 王璐,胡晓霞,黄健玲. 黄健玲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用药规律的数据挖掘分析.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06): 1509-1515 .
    61. 邢鹏超,曹烨民. 曹烨民辨治脉管病经验. 中医药导报. 2023(05): 143-147 .
    62. 陈潇雨,何伟,卢鹏,王锁刚. 热敷中药封包联合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治疗湿热瘀滞型Ⅲ型前列腺炎. 中医学报. 2023(07): 1566-1571 .
    63. 张雨蒙,施战宝,宋雨航. 补阳还五汤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凝血指标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3(11): 82-85 .
    64. 高飞,张国梁. 基于网络药理学及细胞实验验证软肝饮治疗肝癌的可能. 辽宁中医杂志. 2023(06): 8-14+253-255 .
    65. 刘晓,华诏召,张泰魏,欧燕,李燕. 国医大师刘尚义从“膜”论治复发性流产.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23(05): 2159-2162 .
    66. 李国辉,焦金英,王彦辉,臧合英,李自波,姬星宇,董平. 波长切换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抗感颗粒中绿原酸和芍药苷含量. 中国处方药. 2023(06): 16-19 .
    67. 胡晓波,郑小丽,郑志昌,李明,杨继红. 赤红颗粒的制剂工艺研究. 贵州医药. 2023(06): 848-850 .
    68. 姚筠怡,张明雪. 基于数据挖掘研究张明雪教授治疗心衰的用药规律.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3(07): 1-5 .
    69. 陈思莹,龚伟鹏,林赐福,丰宇昕,王小红. 中西医结合治疗寒湿瘀滞型慢性盆腔痛30例. 福建中医药. 2023(06): 66-68 .
    70. 周芳怡,孙莉,单建学,吴进,凌超,瞿慧,成碧薇. 金英胶囊联合阿奇霉素对慢性盆腔炎患者盆腔血流动力学、炎症细胞因子和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23(13): 2578-2581 .
    71. 刘文文,王兰. 血府逐瘀汤联合双联抗血小板药物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QT间期离散度、左室舒张功能的影响.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23(16): 2361-2364+2368 .
    72. 马娅楠,李继平,郑果,张金奎,马生彪,惠娜娜,王立,张自强. 赤芍根腐病病原菌鉴定及生物学特性. 西北农业学报. 2023(09): 1486-1494 .
    73. 崔艳,孙晓红,庄琪,李红,李亚娟. 硫辛酸联合益气通络法中药熏洗治疗2型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疗效观察.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3(08): 1604-1609 .
    74. 倪晨宁,王小勇,石海兰,沈肖奋. 基于MITF与PI3K/AKT信号通路探讨多种单味中药对黄褐斑的作用机制.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3(09): 788-796 .
    75. 邓敬华,尚艳花,张晓阳,马真,王玉栋. 麻射安金丸联合穴位贴敷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痰热蕴肺证患者的效果. 中国医药科学. 2023(17): 100-103+169 .
    76. 武佶,程春齐,王金花,王娜,李赵陵,吕新会,张文杰,张振鹏,李军. 养心生脉颗粒治疗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气阴两虚证患者的平行对照临床研究.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3(09): 1870-1873+1886 .
    77. 孙涵茗,李茜,王敏,高莹.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补阳还五汤异病同治高脂血症和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机制. 湖南中医杂志. 2023(11): 185-193 .
    78. 郑丽娜,李真. 温针灸联合祛风散寒扶正方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效果及对面部肌电图、神经因子水平的影响.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2023(10): 23-25 .
    79. 薛迪铭,施佐桥,李静,杜昱玲,赵志国,曹禺,李国文,王嵩. 基于数据挖掘联合网络药理学分析中医药治疗筋瘤的用药规律及作用机制.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23(05): 278-283+341-343 .
    80. 周娜,徐桂冉,陈洁,朱丽莉. 安盆清带方保留灌肠经肠道微生态调节机制对湿热瘀结型盆腔炎患者的治疗作用.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3(11): 2292-2296+2307 .
    81. 林立志,郑涛,冯志刚. 当归活血汤联合针刺治疗气虚血瘀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 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06): 74-76 .
    82. 穆赢通,路景诗,贾俊英,张晓明,李晓杰,王俊杰. 芍药种子转录组SSR特点分析. 种子. 2023(11): 49-53+67 .
    83. 马娅楠,李继平,郑果,王立,惠娜娜,张自强,黄振博. 草莓垫壳孢寄主范围测定及室内生物药剂筛选. 植物医学. 2023(06): 28-35 .
    84. 马粤,李长寿. 菊久痒膏治疗慢性肛周湿疹的临床观察. 中国民间疗法. 2023(24): 53-56 .
    85. 张春花,汲广成,郁丽丹,刁亚军,胡亮. 五味消毒饮联合复方α-酮酸治疗热毒内蕴型尿毒症的临床观察. 中国民间疗法. 2023(24): 86-89 .
    86. 孙艳敏,傅金英,郭梦云,孙小可. 傅金英治疗异位妊娠经验. 中国民间疗法. 2022(03): 36-38 .
    87. 杨玉倩,叶建人,卜曙阳,冷步天,徐强崧,周晓丹. 自拟补气通目汤治疗气血两虚型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观察. 四川中医. 2022(01): 164-167 .
    88. 刘耀远,王凯,吕玲,李霄,张泽曦,秦秀德,江丰. 从“胃不和则卧不安”理论浅析张伯礼教授辨治血管痉挛性心绞痛临证思维.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2(01): 14-17+2 .
    89. 卓益民,王唯,慕永勇,田露露,徐佳丽,敬梅. 消栓肠溶胶囊合阿加曲班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和神经损伤指标的影响.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22(02): 278-281+243 .
    90. 卢奔腾,赵飞. 内镜下髓核摘除术结合术后口服十七味大活血胶囊治疗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 中国民间疗法. 2022(05): 85-87 .
    91. 赵金莉,钟琪,李长香,邢洪霞,赵琰,屈会化,孔慧. 复方参柏煎剂对慢性湿疹ICR小鼠的疗效及作用机制. 现代中医药. 2022(02): 25-30 .
    92. 林燕,张修齐,胡珊玲,余建平. 双黄消渴颗粒质量标准提升研究. 赣南师范大学学报. 2022(03): 63-67 .
    93. 孙玉莉,孙建光,张永,王伟芹,高占华,阎小燕. 尹常健分期辨治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经验. 山东中医杂志. 2022(05): 465-469 .
    94. 燕小杰,刘宁,华元元,陈蕾. 血必净注射液联合生长抑素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效果分析. 华夏医学. 2022(02): 126-130 .
    95. 张敬博,陈平平,于栋华,刘苏杰,吴娟,刘树民,王萍. 黄芩-赤芍药对不同比例配伍抗大鼠肝纤维化模型作用机制探讨.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22(12): 69-77 .
    96. 郭丽,陈皓,吴作敏,于晓涛,陈恒文,金少举,王瑞. 归芪通脉颗粒的质量标准研究. 食品与药品. 2022(03): 204-209 .
    97. 王宁,于世家,刘阳. 木丹颗粒治疗糖尿病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临床研究.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2(05): 203-208 .
    98. 马明明,高小童,张鑫杰,杨丽静. 基于“浊毒”理论探讨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病机及其中医药治疗进展.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22(07): 104-109 .
    99. 廖华,陈福洪,陈雪洁,孙亚运. 复方活血灵汤治疗股骨颈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效果. 中国医药导报. 2022(17): 167-170 .
    100. 范韦佟,廖彩岑,周艳,刘丹,李蓉涛,李洪梅. 赤芍的化学成分和抗炎活性研究.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03): 117-122 .
    101. 吴金云. 自拟化痰通络汤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效果观察. 中国中医药科技. 2022(04): 681-682 .
    102. 郭海涛,冀照俊,韩书明,潘艳芳. 消肿臁疮汤治疗湿热瘀阻型下肢静脉性溃疡临床观察. 河北中医. 2022(04): 582-585+686 .
    103. 田媛媛,张佳琦,蓝若丹,贾节,林壮腾,赵萍. 复方生脉成骨胶囊对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患者VEGF、HIF-1α水平及股骨头微血流灌注超声造影指标的影响.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2(12): 1294-1299 .
    104. 黄震,郜启全,顾苏静,刘慧,崔伯虎,任薇. 补肺活血胶囊合盐酸氨溴索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肺功能、睡眠质量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22(13): 2555-2558+2494 .
    105. 王佳君,肖展翅. 补阳还五汤治疗气虚血瘀证内囊预警综合征的短期临床疗效.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2(14): 2642-2644 .
    106. 刘文国,石青青,范荣富,徐青. 胰胆舒胶囊联合腹腔镜微创取石术对胆囊结石患者血清CCK-A、SREBP-2水平影响.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22(05): 579-582 .
    107. 雷超芳,陈志刚,王岳青,张新宁,王垚,肖勇洪,刘玥芸,陈家旭. 基于文献挖掘探析脑卒中后抑郁方药规律研究. 环球中医药. 2022(09): 1550-1556 .
    108. 何龙,李素美. 补阳还五汤联合三维牵引正脊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及安全性. 中国医学创新. 2022(25): 137-141 .
    109. 王杰,陈帅,唐望,张宏艺,焦锋. 消肿定痛合剂联合交联玻璃酸钠治疗气滞血瘀型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西部中医药. 2022(08): 104-107 .
    110. 陈静雅,梁晓丽,张晶晶. 中药负压灌洗联合银离子水凝胶敷料对糖尿病足病人创面愈合情况、足背动脉血流及炎症因子的影响. 全科护理. 2022(27): 3824-3826 .
    111. 谭年花,唐陈琴,曹钰楠,彭杰,陈斌. 基于“清温并用”理论的赤芍-附片不同配伍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大鼠的疗效比较. 时珍国医国药. 2022(08): 1821-1824 .
    112. 张林英,向晓东,刘菊. 加用白英清脉合剂治疗糖尿病下肢微循环病变临床观察. 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2(05): 26-29 .
    113. 张盼盼,张矿军. 养阴疗伤方辅助治疗重度烧伤患者的效果及其对微循环状态的影响.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2(20): 3492-3494 .
    114. 霍佳敏,朴勇洙,钟霞媛,陈翠萍. 国医大师卢芳运用抑免汤联合化斑汤治疗过敏性紫癜.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2(11): 1244-1246+1260 .
    115. 杨轶淳,郭修田. 清暑汤治疗暑热湿阻型夏季皮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2(06): 34-38 .
    116. 孙静雨,韩利伟. 通痹止痛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PTED术后残余痛临床研究. 新中医. 2022(23): 107-111 .
    117. 孙亚男,吴百灵. 基于文献挖掘探讨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的中医用药规律. 中医临床研究. 2022(35): 42-46 .
    118. 刘恒炼,冯倩,付利娟,夏敏. 温化固胎2号方干预痰瘀互结型胰岛素抵抗复发性流产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8、肿瘤坏死因子-α的研究. 中医临床研究. 2022(36): 132-136 .
    119. 赵冯岩,杨浩澜,朱炎贞,林美妤,刘芳. 基于网络药理学从铁死亡途径研究补阳还五汤调控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机制.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1(07): 1065-1072 .
    120. 马怀芬,龙凯花,朱凤霞,孟婷婷,王春柳. 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赤芍-牡丹皮药对治疗中风作用机制探讨. 陕西中医. 2021(11): 1635-1639 .
    121. 江彬. 补阳还五汤加减联合α-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及对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 糖尿病新世界. 2021(18): 14-17 .
    122. 张炜霖,潘丽贞,曾维轲. 潘丽贞教授治疗不孕症经验.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21(11): 1-5 .
    123. 李桂春,王立新,张广丽,王雪鹰.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桂枝茯苓汤治疗子宫肌瘤的活性成及分子机制.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2021(12): 2286-2293 .
    124. 李洁,周文垚,谭枚秀. 自拟益肾泄浊方治疗宫颈癌术后放射性膀胱炎临床体会. 中国现代医生. 2021(35): 146-149 .
    125. 杨佳,高才达,毛燕. 高才达清热解毒活血散结方治疗寻常型痤疮临床疗效及对血清性激素水平、生活质量的影响. 河北中医. 2021(12): 2008-2012 .
    126. 刘彦龙. 痹证II号方加减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及对血清IL-27、CRP水平的影响. 中国实用医刊. 2021(24): 120-123 .
    127. 彭涛,魏庆中,李利超,陈兴康,刘伟涛,宁慧君,何攀,易红赤. 桃红四物汤辅助经皮椎体强化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Meta分析.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 2021(06): 45-53 .

    Other cited types(107)

通讯作者: 陈斌, bchen63@163.com
  • 1. 

    沈阳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沈阳 110142

  1. 本站搜索
  2. 百度学术搜索
  3. 万方数据库搜索
  4. CNKI搜索

Article Metrics

Article views(7390) PDF downloads(25) Cited by(234)

Related
Proportional views

1例雌二醇/雌二醇地屈孕酮致下肢静脉血栓及危险因素分析

doi: 10.12206/j.issn.1006-0111.202009086
    • 患者,女性,23岁,身高162 cm,体重75 kg,BMI 28.6 Kg/m2,肥胖,因“下肢疼痛,抬腿有沉重、酸胀感,肿痛2 d余”,于2017年3月20日来我院心内科就诊。患者自述:2016年11月因月经功能紊乱,服用屈螺酮/炔雌醇片,1片po qd;复方玄驹胶囊,1.26 g po tid;以及维生素C片和维生素E胶囊。服用近4个月后,月经基本正常,性激素六项指标:睾酮、雌二醇、孕酮、促卵泡成熟素、促黄体生成素、垂体泌乳素均在正常范围内。否认吸烟、饮酒史,否认食物、药物过敏史。查体:T 36.7 ℃、P 65次/min、R16次/min、BP 120/68 mmHg;双侧颈静脉充盈,双侧甲状腺未及肿大;双肺听诊呼吸音粗,右侧肺可闻及哮鸣音,左下肺可闻及湿罗音;双下肢中度凹陷性水肿。下肢静脉B超显示:下肢深静脉血栓。凝血功能显示:凝血酶原时间(PT)10.8 s、凝血酶原时间活动度101.3%、凝血酶原时间比值(PTR)0.92、国际标准化比值(INR) 0.96、纤维蛋白原1.98 g/L、纤维蛋白降解产物2.2 µg/ml。诊断:①下肢静脉血栓;②月经功能紊乱。

    • 2016年11月27日,由于“月经周期和出血量异常,伴月经周期前后出现腹痛”,诊断为月经功能紊乱。给予屈螺酮/炔雌醇×21片,1片po qd;复方玄驹胶囊0.42 g×180粒,1.68 g po tid;维生素C片,0.1 g po tid;维生素E软胶囊×30丸,0.1 g po qd。12月4日至2017年3月18日,给予雌二醇/雌二醇地屈孕酮×28片(前14 d服用雌二醇2 mg,后14 d口服雌二醇地屈孕酮片),1片po qd;复方玄驹胶囊0.42 g×180粒,1.68 g po tid。3月18日,患者出现下肢肿胀伴有轻度疼痛症状,3月20日至我院心内科门诊就诊,诊断为下肢静脉血栓。给予华法林钠片5 mg po qd;比索洛尔片5 mg po qd。3月27日,门诊复查凝血功能:凝血酶原时间11.7 s,PT活动度101.3%,PTR值0.98,国际标准化比值INR 1.01,纤维蛋白原2.02 g/L,纤维蛋白降解产物1.8 µg/ml。继续给予华法林钠2.5 mg po qd;比索洛尔片5 mg po qd。4月24日,复查凝血功能:凝血酶原时间19 s,PT活动度37.3%,PTR值1.58,国际标准化比值INR 1.61,纤维蛋白原2.26 g/L,纤维蛋白降解产物1.3 µg/ml。继续给予华法林钠2.5 mg po qd,随访患者3个月,下肢静脉血栓好转。

    • 根据caprini评分标准,该患者为静脉血栓(VTE)高危人群。患者此次因下肢疼痛合并水肿来我院就诊,确诊为下肢深静脉血栓,深静脉血栓(DVT)发生风险与多种因素关,包括高龄、高血压、肥胖、妊娠或产后、凝血因子基因变、静脉血栓家族和个人史、使用雌激素和孕激素等[1]。患者具有深静脉血栓的高危因素:口服屈螺酮/炔雌醇21 d、雌二醇/雌二醇地屈孕酮治疗近4个月余、肥胖(BMI 28.6)、父亲有肺栓病史、口服激素治疗病史。Caprini评估量表将患者分为极低危(0分)、低危(1~2分)、中危(3~4分)、高危(5~8分)、极高危(9分)5个等级,该患者Caprini评分为5分,属于VTE的高危人群。

      流行病学数据显示:静脉血栓在20岁左右非孕期女性及20~40岁女性的发生率分别为0.01%和0.05%,在口服避孕药女性的发生率为0.04%~0.12%[2]。临床药师考虑雌二醇/雌二醇地屈孕酮导致该患者下肢静脉血栓的可能性较大。目前全球约有10亿女性患者口服复方口服避孕药(COC)。COC的主要药物是乙烯基雌二醇,由于它能减缓肝脏代谢,促进其在体内蓄积,最终导致抑制纤维蛋白溶解和血栓行程,因此,COC的使用增加了VTE的风险。2019年美国伊立诺伊州芝加哥拉什大学医学中心的学者,发表了口服避孕药是否为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形成的危险因素的队列研究[2]。研究对象为2007—2016年国家医保数据库中577727例关节镜肩部手术患者,分别对26365例关节镜手术服用、不服用COC女性患者的VTE发生率分析,结果显示:男性和女性患者行关节镜肩部手术,女性患者服用和不服用COC的VTE发生率无显著差别,高血压和肥胖是VTE的独立危险因素。Ibrahim对苏丹136名女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遗传和获得性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发现18~45岁女性发生DVT的危险因素主要为怀孕与口服避孕药的使用[3]。66~90岁的女性患者发生DVT的危险因素主要为制动、心脏病和既往DVT病史。该患者肥胖,口服COC、家族有肺栓病史,显然具有发生深静脉血栓的高危因素。

      该患者是VTE高危人群,在2016年口服雌二醇/雌二醇地屈孕酮时,也许应对其进行门诊筛查、评估危险因素并进行必要的防治。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与雌激素含量、孕激素种类相关。目前,常用的COC由雌激素与孕激素配伍而成。静脉血栓一般发生在COC开始使用1~2年内。停药后VTE风险约为未服用者的4倍。COC中雌激素<50 µg时VTE风险明显降低。第三代COC致VTE风险通常高于第二代。导致VTE的机制可能是与其雌激素促进纤维蛋白原活化/增高凝血酶原水平和增强凝血功能有关[4]。1961年至今COC和VTE风险的关系研究了近60年。研究发现口服避孕药与静脉血栓存在关联,并与雌激素含量、孕激素种类有关。雌二醇/雌二醇地屈孕酮为雌孕激素组成的复方制剂,含雌二醇4 mg,地屈孕酮片10 mg;屈螺酮/炔雌醇片为复方口服避孕药,含屈螺酮3 mg、炔雌醇0.03 mg。众所周知,雌激素避孕药会增加VTE风险。COC不同配方与VTE风险不同:与不口服COC患者相比,血栓风险不同,全球首个COC-Enovid被美国FDA批准上市已有50多年,现已发展到第三代。第一代孕激素有较强的雄激素现临床应用较少;第二代避孕抑制排卵作用较强;第三代与第二代相比其抑制排卵的作用更强,且几乎无雄激素作用。新型孕激素有类似于天然孕酮的生理活性,并具有抗雄激素的作用,有些还具有抗盐皮质激素的作用。

      雌二醇/雌二醇地屈孕酮导致的下肢静脉血栓的作用机制主要为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血液成分改变和血流动力学异常。该患者系VTE的高危人群,因在门诊问诊时间有限,患者未曾提及血栓家族史,应首选不易引起血栓事件的药物,如乌鸡白凤丸、逍遥丸、当归丸、七制香附丸等。特殊情况如无替代治疗药物应尽量缩短疗程、减少联合用药,并定期监测D-二聚体水平。一旦发生药源性血栓栓塞事件,应立即停用药物。对于深静脉血栓形成可采用普通肝素、低分子肝素、磺达肝葵钠、华法林钠。研究表明选用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3~6个月效果优于华法林[5]。应用肝素后一旦出现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HITT)须立即停药,肾功能正常患者可使用阿加曲班、重组水蛭素或达那肝素钠治疗;伴有肾功能不全的可用阿加曲班治疗。根据该案例,临床药师建议:在对女性患者服用雌二醇/雌二醇地屈孕酮前,行DVT风险评估;必要时对VTE家族史、曾经患有VTE和(或)有不良孕产史、肥胖等患者,在服用COC前,进行凝血系统遗传易感性检测,以确定是否携带VTE易患因素,在用药过程定期检测评估,做到事前、事中动态干预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对于门诊患者而言,可持续的药师门诊服务的作用不可或缺。

Reference (5)

Catalog

/

DownLoad:  Full-Size Img  PowerPoint
Return
Retur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