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10:93.
[2] 孟宪丽,赖先荣,张 艺,等.姜炙黄连炮制品的新用途[P]. 中国专利: CN101874831A, 2010-11-03.
[3] 李雨田,肖永庆,张 村,等.姜栀子炮制研究概况[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1,17(24):292-295.
[4] 刘静芬.简析中药半夏炮制的历史沿革[J].湖北中医杂志,2011,33(12):72-73.
[5] 杨中林,韦英杰,杜 慧,等.东北天南星不同炮制品的毒性及刺激性研究[J].中成药,2001,23(2):101-103.
[6] 李大勤.应当区分生姜汁与干姜汁在姜炙法中的运用[J].吉林中医药,2000,2:59-60.
[7] 周玉波,徐景华,吴春雷.姜炙枇杷叶中九种元素的含量测定[J].湖北农业科学,2012,51(1):172-173.
[8] 韦 敏.不同炮制方法对浙贝母中贝母素含量的影响[J].中药材,2008,31(8):23-24.
[9] 赵 清,徐月清,冯天铸,等.不同炮制方法对僵蚕指标性成分的含量影响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11,22(3):139-142.
[10] 江海燕,蔡少芳,潘 莹.虎杖不同炮制品的实验研究[J].中医药学刊,2002,20(4):41-42.
[11] 赵高潮,刘继宁,姚春丽.香附的炮制临床应用浅析[J].陕西中医,2010,31(11):1533-1534.
[12] 何报作,黄 敏,曹颖轩,等.姜天麻鉴别特征及鉴别方法的研究[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7,14(9):40-42.
[13] 钮正睿,毛淑杰,顾雪竹,等.中药炮制辅料甘草汁的质量标准研究[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1,17(21):100-103.
[14] 历淑芳,鲍雯雯,杜伟峰,等.基于中试水平的炮制辅料甘草汁制备工艺研究[J].中药材,2011,34(10):1514-1517.
[15] 肖凤霞,邓超明,刘玉健,等.巴戟天炮制前后微量元素的含量变化研究[J].中药材,2011, 34(1):43-45.
[16] 杨武德,李晶晶,李 伟,等.半夏生品及不同炮制品中多糖的含量分析[J].时珍国医国药,2009,20(1):177-178.
[17] 王光志,万德光,刘友平,等.不同炮制方法对远志质量的影响[J].中成药,2009,31(2): 252-255.
[18] 赵 平,许海玉,许 浚,等.吴茱萸不同炮制品化学成分的变化分析[J].中国中药杂志,2011,36(5):43-46.
[19] 张艳君,韩峰超,刘唯芬,等.不同炮制方法对何首乌成分的影响[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12(4):217-218.
[20] 林昌松,邓 健.马钱子的炮制、毒理和防治中暑的研究进展[J].河南中医,2008,28(4):80-83.
[21] 刘海学,南 楠,李国晶,等.不同药性辅料炮制附子对其毒性和强心成分的影响[C].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炮制分会2009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湖北武汉,2009:370-375.
[22] 汪 星,孙 卫,张铁军.乌头类有毒中药配伍减毒增效的研究进展[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2,18(18):327-331.
[23] 梁晓华,徐成东,张志星.延胡索2种炮制品煎液中的生物碱含量测定[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5):6984-6985.
[24] 易炳学,龚千锋,曹 君,等.白术炮制的初步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06,17(7):1244-1245.
[25] 房圣民,王 非,王玉琢,等.苍术炮制的研究-米泔水炮制茅苍术对其挥发油含量的影响[J].辽宁省中医研究院院刊,1989.(创刊号):32.
[26] 王金辉,丛 悦,曹颖林.藜芦(Veratrum nigrum L)生品与炮制品中藜芦新碱(veratrosine) 含量和毒性差异研究[J].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26(4):1-5.
[27] 曹丽亚,邓亚维.莱菔子用米泔水浸润清炒法介绍[J].中国中药杂志,1997,22(11):666.
[28] 曾雯雯,王 晶,贾凌云,等.不同干燥和炮制方法对朝鲜淫羊藿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影响[J].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11,28(7):559-563.
[29] 周明星,蒋 刚,李莉娥,等.不同炮制方法对紫金砂中成分及活性的影响[J].中成药,2012,34(4): 118-122.
[30] 贾晓斌,蒋 俊,陈 斌,等.萸黄连炮制研究进展及炮制机制研究思路与方法[J].中国中药杂志,2009,34(10): 1314-1317.
[31] 郁 洋.当归的炮制研究[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6,13(6):45-47.
[32] 闻永举,杨 云.黄芩的炮制沿革及研究[J].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5,20(6):75-78.
[33] 陈卫红,蒋孟良,刘 晗,等.萸黄连的炮制辅料-吴茱萸汁的提取工艺优选研究[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0,17(6):56-58.
[34] 蒋 俊,贾晓斌,蔡宝昌,等. HPLC-DAD法测定炮制辅料吴茱萸汁中绿原酸、吴茱萸内酯、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J].中草药,2010,41(3):396-398.
[35] 高崇佳,张振秋,赖静怡,等.黄连、吴茱萸不同配比对大鼠热耐受能力的影响研究[J].中南药学,2010,8(11):830-832.
[36] 黄雪君.黄连吴茱萸不同配比主要药效学研究[J].医学信息,2011,24(3):1212-1213.
[37] 孙万晶.黄连吴茱萸药对配伍变化对黄连生物碱煎出及其对大鼠小肠吸收的影响[J].中国中药杂志,2008,33(22):2614-2616.
[38] 王龙虎,杜 杰,周海燕,等.附子炮制研究进展[J].中国现代中药,2007,9(8):28-32.
[39] 梁泽华,尹丽娜,杨 燕,等.不同炮制方法对川乌双酯型生物碱含量的影响[J].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09,26(4):289-291.
[40] 周 滢,罗承娟,邓中甲.何首乌炮制历史沿革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0,7(10):9-10.
[41] 白俊其,宋艳刚,丘小惠.综合评分法优选黑豆汁制备工艺[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0,16(8):4-6.
[42] 杨 建,宋建芳,李鹏跃.中药炮制辅料黑豆汁的质量标准研究[C].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炮制分会2008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江西樟树,2008:281-283.
[43] 宋艳刚,白俊其,闽 江,等.制首乌辅料黑豆的质量控制研究[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1,17(9):58-62.
[44] 佟姝丽.女贞子炮制法之我见[J].中国中药杂志,2001,26(2):136.
[45] 徐德春,蒋纪洋,沈俊美.苍术古今炮制研究初探[J].时珍国医国药,2001,12(3):257-258.
[46] 黄 慧,田素英,高达枝.金樱根不同炮制品的总鞣质含量比较[J].亚太传统医药,2011,7(8):33-35.
[47] 柳 莹,卢敬光,吴 丽,等.不同炮制工艺对藏边大黄中藏黄苷A和总蒽醌含量的影响[J].华西药学杂志,2010,25(3):331-333.
[48] 杨伟鹏,王怡薇,王彦礼,等.不同胆汁炮制方法对天南星解毒存效作用的实验研究[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09,15(12):33-35.
[49] 钟凌云,杨金梅,龚千峰,等.不同辅料炮制对黄连生物碱类成分的影响[J].中药材,2010,33(2):195-198.
[50] 白宗利,任玉珍,陈彦琳,等.胆南星的研究进展[J].中国现代中药,2010,12(4):15-18.
[51] 钟凌云,杨金梅,龚千锋,等.正交试验法优选胆黄连炮制工艺的研究[J].中草药,2010,41(8):1296-1298.
[52] 吴 皓,钟凌云,李 伟,等.半夏炮制解毒机制的研究I[J].中国中药杂志,2007,32(14):1402-1406.
[53] 李艳凤,马英丽.白附子炮制的历史沿革与现代研究进展[J].中医药学报,2010,38(4):105-106.
[54] 仝 燕.天南星炮制的历史沿革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1990,15(5):24-28.